业绩暴跌99%!酒鬼酒,彻底懵了!

券商中国

2天前

酒鬼酒(000799.SZ),毫无疑问,成为2024年最“惨”白酒。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酒鬼酒净利润下滑98.17%至97.26%;体现主营业务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惨:整个2024年下滑99.07%至98.61%,仅实现500万元到750万的盈利!

2022年,酒鬼酒最巅峰的时候主营业务盈利曾达到10.52亿元,2023年和2024年却连年锐减。股价也一道溃败。2021年以来,公司市值最大回撤近90%。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

看财务数据,酒鬼酒现在面临的问题是:

卖不动。

2023年,酒鬼酒营业收入已经下滑30.14%,2024年预计再下滑49.7%。

在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公司销售费用却依然非常高。

2022年、2023年,酒鬼酒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5.28%、32.22%,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又攀升至39.92%。

说明公司的营销效果越来越差,在销售上投入同样多的钱,能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少。

现在,酒鬼酒存货高企问题严重,反映去化困难。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其存货分别为14.17亿元、15.57亿元和16.7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为14.23亿元左右,光是前三季度的存货,就比全年收入都高。

存货周转天数已经非常夸张,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酒鬼酒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86.22天、873.79天、1297.45天——要三年多才能完成周转。作为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五粮液、山西汾酒和洋河,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02.62天、415.26天、702.06天。

酒鬼酒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为当年的“激进”买单。

2019年年初,酒鬼酒就大胆地提出“短期30亿、中期50亿、远期100亿”的销售目标。公司2018年收入仅11.87亿元,也就是说,酒鬼酒给自己定下了8倍的增长目标。

白酒行业有“30亿区域求存、50亿区域称霸、100亿奔走全国”的说法,为了推动全国化战略,酒鬼酒从全国各地大肆招揽经销商。

2019年末,酒鬼酒经销商528家,到了2023年末,已经达到1774家!

短期内,酒鬼酒确实迎来业绩高光,2021年收入大增86.97%,达到34.14亿元,实现“30亿”目标,2022年又增长18.63%。

不过,这样的增长,其实是靠过度“压货”换来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直言:“压货,其实是酒鬼酒业绩狂飙的诀窍。”

所谓“压货”,就是给经销商高任务,同时提高出厂价,然而,近年来商务宴请、送礼需求萎靡,白酒行业实际上在走下坡路。经销商为了完成去化,被迫降价出售,导致终端零售价居然比出厂价还低,又形成所谓价格“倒挂”。

可以看出,“压货”的增长方式明显是在透支企业的未来。

发展到后来,酒鬼酒把自己的价格体系和经销系统都“玩坏”了。

价格方面,酒鬼酒三大系列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其中内参酒倒挂最严重。酒鬼酒旗下内参酒的出厂价一度在1050元/瓶,但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内参酒售价才七八百元,几乎七折。

至2024年上半年,酒鬼酒经销商从2023年末的1774家,锐减至1301家。

酒鬼酒的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公司现存的酒很难卖完。

酒鬼酒2023年共销售白酒9882吨,截至2023年末酒鬼酒的有成品酒库存5671吨,基酒库存40526吨。乐观估计要四五年才能消化完,但现在酒鬼酒销售持续走低,去库存压力只会更大。

长期来看,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酒市场整体的盘子大概率还要继续萎缩。

2023年,全中国白酒产能629万吨,仅有2016年的46.31%。2019年到2023年,全中国白酒产能下降约两成。

今后,留给二三线白酒的机会越来越少。


酒鬼酒(000799.SZ),毫无疑问,成为2024年最“惨”白酒。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酒鬼酒净利润下滑98.17%至97.26%;体现主营业务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惨:整个2024年下滑99.07%至98.61%,仅实现500万元到750万的盈利!

2022年,酒鬼酒最巅峰的时候主营业务盈利曾达到10.52亿元,2023年和2024年却连年锐减。股价也一道溃败。2021年以来,公司市值最大回撤近90%。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

看财务数据,酒鬼酒现在面临的问题是:

卖不动。

2023年,酒鬼酒营业收入已经下滑30.14%,2024年预计再下滑49.7%。

在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公司销售费用却依然非常高。

2022年、2023年,酒鬼酒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5.28%、32.22%,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又攀升至39.92%。

说明公司的营销效果越来越差,在销售上投入同样多的钱,能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少。

现在,酒鬼酒存货高企问题严重,反映去化困难。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其存货分别为14.17亿元、15.57亿元和16.7亿元。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为14.23亿元左右,光是前三季度的存货,就比全年收入都高。

存货周转天数已经非常夸张,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酒鬼酒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86.22天、873.79天、1297.45天——要三年多才能完成周转。作为对比,2024年前三季度,五粮液、山西汾酒和洋河,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02.62天、415.26天、702.06天。

酒鬼酒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为当年的“激进”买单。

2019年年初,酒鬼酒就大胆地提出“短期30亿、中期50亿、远期100亿”的销售目标。公司2018年收入仅11.87亿元,也就是说,酒鬼酒给自己定下了8倍的增长目标。

白酒行业有“30亿区域求存、50亿区域称霸、100亿奔走全国”的说法,为了推动全国化战略,酒鬼酒从全国各地大肆招揽经销商。

2019年末,酒鬼酒经销商528家,到了2023年末,已经达到1774家!

短期内,酒鬼酒确实迎来业绩高光,2021年收入大增86.97%,达到34.14亿元,实现“30亿”目标,2022年又增长18.63%。

不过,这样的增长,其实是靠过度“压货”换来的。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直言:“压货,其实是酒鬼酒业绩狂飙的诀窍。”

所谓“压货”,就是给经销商高任务,同时提高出厂价,然而,近年来商务宴请、送礼需求萎靡,白酒行业实际上在走下坡路。经销商为了完成去化,被迫降价出售,导致终端零售价居然比出厂价还低,又形成所谓价格“倒挂”。

可以看出,“压货”的增长方式明显是在透支企业的未来。

发展到后来,酒鬼酒把自己的价格体系和经销系统都“玩坏”了。

价格方面,酒鬼酒三大系列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其中内参酒倒挂最严重。酒鬼酒旗下内参酒的出厂价一度在1050元/瓶,但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内参酒售价才七八百元,几乎七折。

至2024年上半年,酒鬼酒经销商从2023年末的1774家,锐减至1301家。

酒鬼酒的未来,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公司现存的酒很难卖完。

酒鬼酒2023年共销售白酒9882吨,截至2023年末酒鬼酒的有成品酒库存5671吨,基酒库存40526吨。乐观估计要四五年才能消化完,但现在酒鬼酒销售持续走低,去库存压力只会更大。

长期来看,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酒市场整体的盘子大概率还要继续萎缩。

2023年,全中国白酒产能629万吨,仅有2016年的46.31%。2019年到2023年,全中国白酒产能下降约两成。

今后,留给二三线白酒的机会越来越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