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马鲲鹏/李晨
核心观点
南京银行2024 年营收双位数增长超预期,利润保持大个位数增长符合预期。存贷两旺,资产质量持续优异。展望2025 年,长三角区域beta+零售信贷需求边际回暖,信贷投放有望延续24 年较好趋势。南京银行金市业务投资能力强,非息收入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不会大幅拖累营收。稳定资产质量保障下,预计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能实现双位数增长。南京银行能够通过稳定利润释放快速回补再融资摊薄影响,兼具高股息和顺周期属性,属攻守兼备品种,配置价值显著。
事件
1 月27 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 年业绩快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1 亿元,同比增长11.3%(9M24:8.0%),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1%(9M24:9.0%)。4Q24 不良率0.83%,季度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335.27%,季度环比下降5.1pct。
简评
1、2024 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超预期。南京银行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1 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四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3.7%。南京银行营收增长较2024 年前三季度继续提速3.3pct,超出预期。预计南京银行双位数的营收增长将稳居城商行同业前列。具体来看,南京银行信贷增长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能够以量补价。同时由于23Q4 息差低基数影响,且存量按揭利率再次下调对24Q4 的影响相对有限,预计净息差同比降幅能够边际企稳。量增价稳下,净利息收入增速应有环比改善。非息收入方面,受益于12 月债市利率再次大幅走低,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能够维持优异表现,将有力支撑营收。
利润稳定保持9%左右的大个位数增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4 年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较前三季度基本持平,实现稳定的利润释放。一方面在于双位数的营收增长表现优异。另一方面,资产质量仍保持稳定优于同业的水平,较低的信用成本能够保障利润的持续稳定释放。2024 年ROE 仍保持在13%的稳定高位。
展望2025 年,区域旺盛信贷需求+较强金市能力支撑下,预计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继续领跑同业。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信贷需求仍相对旺盛,区域性beta 显著。叠加目前零售信贷需求逐步回暖,南银消金也将继续贡献零售信贷增量。预计南京银行2025 年信贷投放有望延续当前双位数增长的趋势,增量基本持平或略高于2024 年。
尽管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存,但政策端支持下,负债成本逐步优化,能够托底息差。预计2025 年息差下行幅度有望较24 年有所收窄,净利息收入增长有望较24 年有所改善。非息收入方面,尽管2024 年其他非息收入基数较高,但考虑到当前市场预期债市利率仍将处于震荡下行阶段,仍有一定交易性机会,南京银行金市投资能力较强,预计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不会明显负向拖累营收,仍将保持一定增长。综合来看,在资产质量保持优异的情况下,20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2、存贷两旺,信贷投放保持高景气度。2024 年南京银行贷款同比高增14.2%,预计继续保持城商行同业领先水平,彰显长三角地区韧性十足的信贷需求。同时消金公司全国展业优势下,零售消费贷款的投放也有力支撑了信贷增长。2025 年开门红情况来看,江浙地区信贷需求仍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具备明显的区域性beta,南京银行信贷储备有保障。叠加零售信贷需求有边际回暖的趋势,预计南京银行2025 年零售信贷投放有望改善,全年信贷增速有望延续2024 年较好趋势。存款端来看,2024 年南京银行存款规模同比增长9.3%,季度环比增长6.7%,较9M24 有继续提速。预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禁止手工补息等一系列存款端政策优化下,新增存款成本有力压降,南京银行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四季度加大揽储力度同时压降同业等高成本负债。息差方面,2023 年同期净息差低基数下,预计2024 年全年净息差同比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由于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和10 月降息对2024 年全年的影响十分有限,预计4Q24 净息差边际降幅有限。在4Q23 的绝对低基数下,4Q24 净息差或同比改善,带动全年净息差同比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
3、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拨备水平保持稳定。4Q24 南京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至0.83%,已连续四个季度持平,显著低于同业水平。4Q24 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小幅下降5.1pct 至335.3%,仍处于同业较高水平。
拨备底子依然较厚,为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保障。
4、大股东连续增持彰显信心,可转债2025 年内转股可期。2024 年,南京银行受多家大股东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情况和股东回报的认可。其中法国巴黎银行2024 年三次增持南京银行,增持比例达1.77%,增持后持股比例已提高至18.04%。外资大股东的连续增持,充分证明了南京银行保持基本面行业领先、股东回报长期可持续的能力。此外,东部机场集团在2024 年也增持南京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为1.09%,成为南京银行新股东。东部机场集团实控人为江苏省国资委,反映了江苏省政府对南京银行发展的支持。
目前南京银行股价已达可转债强赎价格(10.69 元/股),2025 年可转债有望实现转股。截至2024 年末,南京银行可转债仍有104.88 亿元未转股,未转股比例52%。若可转债在2025 年成功完全转股,静态测算下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73pct 左右,将继续有力支撑南京银行规模扩张,保持行业领先的业绩趋势。尽管可转债转股后对股息率有一定摊薄影响(静态测算下约影响股息率0.5pct 左右),但南京银行能够通过持续的利润增长快速回补,对股息率的影响实际有限,高股息属性仍显著。
5、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南京银行2024 年营收双位数增长超预期,利润保持大个位数增长符合预期。
存贷两旺,信贷投放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资产质量持续优异,为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保障。展望2025 年,长三角区域性beta+零售信贷需求边际回暖,预计南京银行信贷投放有望延续24 年较好趋势。负债成本优化下,息差降幅或将收窄。南京银行金市业务投资能力强,债市震荡下行的情况下非息收入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不会大幅拖累营收。优异资产质量托底下,预计20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保持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先水平。预计2025、2026 年营收增速为10.4%、10.2%,利润增速为10.3%、10.5%。当前南京银行股价对应0.75 倍24 年PB,对应24 年股息率5.2%。尽管有一定再融资摊薄股息风险,但能够通过稳定增长的利润释放快速回补,兼具高股息和顺周期属性,是攻守兼备品种,维持买入评级和银行板块首推。
6、风险提示:(1)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集中暴露,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较大冲击,大幅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3)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公司经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持续,从而对公司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4)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公司财富管理业务。(5)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内控制度和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马鲲鹏/李晨
核心观点
南京银行2024 年营收双位数增长超预期,利润保持大个位数增长符合预期。存贷两旺,资产质量持续优异。展望2025 年,长三角区域beta+零售信贷需求边际回暖,信贷投放有望延续24 年较好趋势。南京银行金市业务投资能力强,非息收入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不会大幅拖累营收。稳定资产质量保障下,预计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能实现双位数增长。南京银行能够通过稳定利润释放快速回补再融资摊薄影响,兼具高股息和顺周期属性,属攻守兼备品种,配置价值显著。
事件
1 月27 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 年业绩快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1 亿元,同比增长11.3%(9M24:8.0%),归母净利润201.77亿元,同比增长9.1%(9M24:9.0%)。4Q24 不良率0.83%,季度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335.27%,季度环比下降5.1pct。
简评
1、2024 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超预期。南京银行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1 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四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3.7%。南京银行营收增长较2024 年前三季度继续提速3.3pct,超出预期。预计南京银行双位数的营收增长将稳居城商行同业前列。具体来看,南京银行信贷增长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能够以量补价。同时由于23Q4 息差低基数影响,且存量按揭利率再次下调对24Q4 的影响相对有限,预计净息差同比降幅能够边际企稳。量增价稳下,净利息收入增速应有环比改善。非息收入方面,受益于12 月债市利率再次大幅走低,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能够维持优异表现,将有力支撑营收。
利润稳定保持9%左右的大个位数增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4 年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较前三季度基本持平,实现稳定的利润释放。一方面在于双位数的营收增长表现优异。另一方面,资产质量仍保持稳定优于同业的水平,较低的信用成本能够保障利润的持续稳定释放。2024 年ROE 仍保持在13%的稳定高位。
展望2025 年,区域旺盛信贷需求+较强金市能力支撑下,预计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继续领跑同业。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信贷需求仍相对旺盛,区域性beta 显著。叠加目前零售信贷需求逐步回暖,南银消金也将继续贡献零售信贷增量。预计南京银行2025 年信贷投放有望延续当前双位数增长的趋势,增量基本持平或略高于2024 年。
尽管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存,但政策端支持下,负债成本逐步优化,能够托底息差。预计2025 年息差下行幅度有望较24 年有所收窄,净利息收入增长有望较24 年有所改善。非息收入方面,尽管2024 年其他非息收入基数较高,但考虑到当前市场预期债市利率仍将处于震荡下行阶段,仍有一定交易性机会,南京银行金市投资能力较强,预计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不会明显负向拖累营收,仍将保持一定增长。综合来看,在资产质量保持优异的情况下,20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2、存贷两旺,信贷投放保持高景气度。2024 年南京银行贷款同比高增14.2%,预计继续保持城商行同业领先水平,彰显长三角地区韧性十足的信贷需求。同时消金公司全国展业优势下,零售消费贷款的投放也有力支撑了信贷增长。2025 年开门红情况来看,江浙地区信贷需求仍明显优于其他地区,具备明显的区域性beta,南京银行信贷储备有保障。叠加零售信贷需求有边际回暖的趋势,预计南京银行2025 年零售信贷投放有望改善,全年信贷增速有望延续2024 年较好趋势。存款端来看,2024 年南京银行存款规模同比增长9.3%,季度环比增长6.7%,较9M24 有继续提速。预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禁止手工补息等一系列存款端政策优化下,新增存款成本有力压降,南京银行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四季度加大揽储力度同时压降同业等高成本负债。息差方面,2023 年同期净息差低基数下,预计2024 年全年净息差同比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由于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和10 月降息对2024 年全年的影响十分有限,预计4Q24 净息差边际降幅有限。在4Q23 的绝对低基数下,4Q24 净息差或同比改善,带动全年净息差同比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
3、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拨备水平保持稳定。4Q24 南京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至0.83%,已连续四个季度持平,显著低于同业水平。4Q24 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小幅下降5.1pct 至335.3%,仍处于同业较高水平。
拨备底子依然较厚,为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保障。
4、大股东连续增持彰显信心,可转债2025 年内转股可期。2024 年,南京银行受多家大股东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情况和股东回报的认可。其中法国巴黎银行2024 年三次增持南京银行,增持比例达1.77%,增持后持股比例已提高至18.04%。外资大股东的连续增持,充分证明了南京银行保持基本面行业领先、股东回报长期可持续的能力。此外,东部机场集团在2024 年也增持南京银行股份,持股比例为1.09%,成为南京银行新股东。东部机场集团实控人为江苏省国资委,反映了江苏省政府对南京银行发展的支持。
目前南京银行股价已达可转债强赎价格(10.69 元/股),2025 年可转债有望实现转股。截至2024 年末,南京银行可转债仍有104.88 亿元未转股,未转股比例52%。若可转债在2025 年成功完全转股,静态测算下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73pct 左右,将继续有力支撑南京银行规模扩张,保持行业领先的业绩趋势。尽管可转债转股后对股息率有一定摊薄影响(静态测算下约影响股息率0.5pct 左右),但南京银行能够通过持续的利润增长快速回补,对股息率的影响实际有限,高股息属性仍显著。
5、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南京银行2024 年营收双位数增长超预期,利润保持大个位数增长符合预期。
存贷两旺,信贷投放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资产质量持续优异,为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保障。展望2025 年,长三角区域性beta+零售信贷需求边际回暖,预计南京银行信贷投放有望延续24 年较好趋势。负债成本优化下,息差降幅或将收窄。南京银行金市业务投资能力强,债市震荡下行的情况下非息收入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不会大幅拖累营收。优异资产质量托底下,预计2025 年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保持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先水平。预计2025、2026 年营收增速为10.4%、10.2%,利润增速为10.3%、10.5%。当前南京银行股价对应0.75 倍24 年PB,对应24 年股息率5.2%。尽管有一定再融资摊薄股息风险,但能够通过稳定增长的利润释放快速回补,兼具高股息和顺周期属性,是攻守兼备品种,维持买入评级和银行板块首推。
6、风险提示:(1)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集中暴露,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较大冲击,大幅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3)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公司经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持续,从而对公司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4)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公司财富管理业务。(5)基金托管业务存在内控制度和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