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探寻罗氏可能的BD方向?按笔者的愚见,至少有三块:一是过往罗氏的“强项”,亦是Teresa Graham提到的可以与现有产品协同互补,甚至是迭代现有管线的产品;二是除了现有罗氏触及的领域,能够让公司通过某个变革性潜在重磅产品快速能够切入某个大的治疗领域;三是依据过往罗氏BD及MA的偏好,去发现一些共性。
罗氏制药部门,公司近年PPT展示可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肿瘤(涵盖实体瘤和血液学)、神经学、免疫学、眼科学和CVRM(心血管、肾脏和代谢)。
除了CVRM板块尚未成熟外,罗氏前4大板块从产品端来看均有“扛把子”的重磅产品,分别为ALK抑制剂阿来替尼、PD-L1阿替利珠单抗、Phesgo(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血友病双抗Hemlibra、CD20奥瑞利珠单抗、利司扑兰Evrysdi和眼科双抗Vabysmo。
从罗氏2024年前三季度的制药板块收入占比分析,公司第一大收入占比赛道还是肿瘤领域,尤其是在乳腺癌这个全球女性第一大癌症领域有着很强的产品布局,其次是神经学、免疫学。
以罗氏2024年11月研发日提供的公司未来增长的基石图来看,肿瘤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公司持续深耕肿瘤学领域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不难判断罗氏预计将持续从外部BD新型分子,无论是已经很强的大癌种乳腺癌,还是不够强的大癌种如肺癌等,血液瘤也一样。
在对未来全球疾病负担增长预测层面,罗氏也展现出对补强新领域的雄心,一方面给了眼科学领域很强的期待(最高的增速),另一方面也肯定了CVRM(尤其是肥胖症)治疗领域庞大市场蛋糕(可能预示着自身要重点抢占的市场方向)。
另外,我们也看到在罗氏展示“11个领域全链条投资”PPT中,公司通过一些交易进入了全新的大适应症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肥胖症外,还有阿尔海默症、炎性肠病等,这些细分适应症市场均具备百亿美金的机会。
纵览罗氏近年的BD及MA,再结合上述分析,投资咨或许能够形成一定的共鸣。罗氏在进行涉猎新领域的投资布局时,更多以中后期管线、大金额、收购交易特点为主,比如进入炎性肠病领域(71亿美元预付款+1.5亿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收购Telavant)、加码肥胖及代谢领域(27亿美元收购Carmot Therapeutics、与Alnylam合作高血压siRNA疗法支付3.1亿美元预付款)。另外,罗氏对新技术和具备革命性新分子同样不吝啬,比如15亿美元收购通用CAR-T公司Poseida Therapeutics、以8.5亿美元预付款及其他潜在里程碑付款代价收购锐格医药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
经历上述分析,让我们头脑风暴一下,罗氏下一个BD中国资产的交易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1)从主流分子数量方向看,罗氏ADC管线数量是最少的(主流分子包括小分子、单抗、多抗、融合蛋白和ADC)。如果公司想在肺癌、乳腺癌以及更多大适应症保持竞争力,仅靠小分子的优势可能不够,必然要在如今的单抗+ADC或者双抗+ADC的联用组合上下功夫。按照过往罗氏从引进到收购的习惯,如果在宜联生物、信达生物的首个引进分子尝到甜头,继续扩大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公司要巩固的乳腺癌、肺癌领域的热门靶点ADC资产。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投资者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探寻罗氏可能的BD方向?按笔者的愚见,至少有三块:一是过往罗氏的“强项”,亦是Teresa Graham提到的可以与现有产品协同互补,甚至是迭代现有管线的产品;二是除了现有罗氏触及的领域,能够让公司通过某个变革性潜在重磅产品快速能够切入某个大的治疗领域;三是依据过往罗氏BD及MA的偏好,去发现一些共性。
罗氏制药部门,公司近年PPT展示可分为5大板块,分别是肿瘤(涵盖实体瘤和血液学)、神经学、免疫学、眼科学和CVRM(心血管、肾脏和代谢)。
除了CVRM板块尚未成熟外,罗氏前4大板块从产品端来看均有“扛把子”的重磅产品,分别为ALK抑制剂阿来替尼、PD-L1阿替利珠单抗、Phesgo(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血友病双抗Hemlibra、CD20奥瑞利珠单抗、利司扑兰Evrysdi和眼科双抗Vabysmo。
从罗氏2024年前三季度的制药板块收入占比分析,公司第一大收入占比赛道还是肿瘤领域,尤其是在乳腺癌这个全球女性第一大癌症领域有着很强的产品布局,其次是神经学、免疫学。
以罗氏2024年11月研发日提供的公司未来增长的基石图来看,肿瘤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公司持续深耕肿瘤学领域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不难判断罗氏预计将持续从外部BD新型分子,无论是已经很强的大癌种乳腺癌,还是不够强的大癌种如肺癌等,血液瘤也一样。
在对未来全球疾病负担增长预测层面,罗氏也展现出对补强新领域的雄心,一方面给了眼科学领域很强的期待(最高的增速),另一方面也肯定了CVRM(尤其是肥胖症)治疗领域庞大市场蛋糕(可能预示着自身要重点抢占的市场方向)。
另外,我们也看到在罗氏展示“11个领域全链条投资”PPT中,公司通过一些交易进入了全新的大适应症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肥胖症外,还有阿尔海默症、炎性肠病等,这些细分适应症市场均具备百亿美金的机会。
纵览罗氏近年的BD及MA,再结合上述分析,投资咨或许能够形成一定的共鸣。罗氏在进行涉猎新领域的投资布局时,更多以中后期管线、大金额、收购交易特点为主,比如进入炎性肠病领域(71亿美元预付款+1.5亿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收购Telavant)、加码肥胖及代谢领域(27亿美元收购Carmot Therapeutics、与Alnylam合作高血压siRNA疗法支付3.1亿美元预付款)。另外,罗氏对新技术和具备革命性新分子同样不吝啬,比如15亿美元收购通用CAR-T公司Poseida Therapeutics、以8.5亿美元预付款及其他潜在里程碑付款代价收购锐格医药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
经历上述分析,让我们头脑风暴一下,罗氏下一个BD中国资产的交易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1)从主流分子数量方向看,罗氏ADC管线数量是最少的(主流分子包括小分子、单抗、多抗、融合蛋白和ADC)。如果公司想在肺癌、乳腺癌以及更多大适应症保持竞争力,仅靠小分子的优势可能不够,必然要在如今的单抗+ADC或者双抗+ADC的联用组合上下功夫。按照过往罗氏从引进到收购的习惯,如果在宜联生物、信达生物的首个引进分子尝到甜头,继续扩大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公司要巩固的乳腺癌、肺癌领域的热门靶点ADC资产。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