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26日电(记者沈寅飞)近期,全国多省市国资系统纷纷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综合来看,2024年各地国资国企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回升向好。
业内人士指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2025年地方国资国企纷纷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战新产业、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等内容。预计今年地方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产业,加速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同时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去年国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1%,营业收入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6%;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四川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66万亿元,营业总收入达2.25万亿元,上缴税费14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5.1%、4%。
记者从多地国资系统了解到,2024年多省市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严监管防风险,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说,去年我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条件下,国资国企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回升向好。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整体向好,但是也需要审视国企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如一些地方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并没公布相关数据,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可能;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导致改革红利无法充分释放,成为了发展的“绊脚石”。
此前举行的在地方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覆盖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较真碰硬解决制约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安全支撑能力。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创新发展等成为今年地方国企发展关键词
时至今日,2025年工作已经开启,多地国资委的新一年工作中“扩大有效投资”“建设创新国企”等成为了关键词。
如湖北省国资委举行的2025年一季度省属企业扩大有效投资调度会透露,2024年,湖北省属企业坚定不移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有力发挥了有效投资的拉动支撑作用。今年将合理确定投资计划,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向实体转型,加快战新产业布局;聚焦“两新”“两重”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和申报力度,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方向,争取新一轮重大项目指标,为稳增长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浙江省国资委表示,今年要全力发挥稳增长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扩大有效投资、履行战略使命,增强保值增值能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力量。同时要建设创新国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安徽省国资委表示,今年要坚持价值创造导向,带头实现生产经营回升向好,持续盘活存量资产,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不断培育增长新动能,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胜”。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主动服务安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
“地方国有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否则很可能导致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反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周丽莎认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等方面多措并举。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今年仍然需要国资国企切实发挥好带头作用,通过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质效的稳步提升,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地方国企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仍需要在推进稳增长扩内需,助力降本增效,加强预期引导等方面不断发力。
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此前表示,要全面对照任务要求,突出重点、讲求成色,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同时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改革举措。
从地方层面看,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吉林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到了这一改革目标。其中,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各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要点。
北京市提出,2025年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海市表示,2025年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吉林省将推进吉能集团、交投集团、一汽吉林战略性重组,做实金控集团主体功能,拓展农发、旅控、吉勤集团战略性布局,显著提升产投集团、森工集团等企业经营绩效……
从地方国资委层面,安徽省国资委表示,要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强企业上市和市值管理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山东省国资委表示,要在改革提速上聚力用劲,开展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评估,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常态化开展“控机构、控岗位、控总量、控总额、控招录”工作,健全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内生活力动力。要在监管提效上聚力用劲,严防债务、投资等各类风险,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依法合规管理水平,守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周丽莎认为,2025年国企重组整合将更加突出产业链整合,相关举措将集中在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
还有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地方国资国企或将围绕交通、能源、市政、教育、医疗等涉及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的传统产业和地方层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据悉,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今年将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月26日电(记者沈寅飞)近期,全国多省市国资系统纷纷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综合来看,2024年各地国资国企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回升向好。
业内人士指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2025年地方国资国企纷纷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战新产业、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等内容。预计今年地方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产业,加速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同时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去年国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1%,营业收入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6%;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四川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达20.66万亿元,营业总收入达2.25万亿元,上缴税费14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5.1%、4%。
记者从多地国资系统了解到,2024年多省市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严监管防风险,积极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说,去年我国经济面临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条件下,国资国企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回升向好。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整体向好,但是也需要审视国企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如一些地方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并没公布相关数据,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可能;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导致改革红利无法充分释放,成为了发展的“绊脚石”。
此前举行的在地方国企改革和监管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覆盖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较真碰硬解决制约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安全支撑能力。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创新发展等成为今年地方国企发展关键词
时至今日,2025年工作已经开启,多地国资委的新一年工作中“扩大有效投资”“建设创新国企”等成为了关键词。
如湖北省国资委举行的2025年一季度省属企业扩大有效投资调度会透露,2024年,湖北省属企业坚定不移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有力发挥了有效投资的拉动支撑作用。今年将合理确定投资计划,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向实体转型,加快战新产业布局;聚焦“两新”“两重”领域,加大项目谋划和申报力度,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方向,争取新一轮重大项目指标,为稳增长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浙江省国资委表示,今年要全力发挥稳增长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扩大有效投资、履行战略使命,增强保值增值能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力量。同时要建设创新国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安徽省国资委表示,今年要坚持价值创造导向,带头实现生产经营回升向好,持续盘活存量资产,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不断培育增长新动能,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胜”。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主动服务安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
“地方国有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否则很可能导致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反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周丽莎认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等方面多措并举。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今年仍然需要国资国企切实发挥好带头作用,通过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质效的稳步提升,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地方国企是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仍需要在推进稳增长扩内需,助力降本增效,加强预期引导等方面不断发力。
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此前表示,要全面对照任务要求,突出重点、讲求成色,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同时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改革举措。
从地方层面看,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吉林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到了这一改革目标。其中,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各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要点。
北京市提出,2025年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海市表示,2025年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到30%左右。吉林省将推进吉能集团、交投集团、一汽吉林战略性重组,做实金控集团主体功能,拓展农发、旅控、吉勤集团战略性布局,显著提升产投集团、森工集团等企业经营绩效……
从地方国资委层面,安徽省国资委表示,要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强企业上市和市值管理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山东省国资委表示,要在改革提速上聚力用劲,开展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评估,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常态化开展“控机构、控岗位、控总量、控总额、控招录”工作,健全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内生活力动力。要在监管提效上聚力用劲,严防债务、投资等各类风险,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依法合规管理水平,守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周丽莎认为,2025年国企重组整合将更加突出产业链整合,相关举措将集中在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
还有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地方国资国企或将围绕交通、能源、市政、教育、医疗等涉及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的传统产业和地方层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据悉,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今年将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