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观察|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地方两会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社

1天前

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好房子”,将有效助力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月24日电(记者张千千、周闻韬、农冠斌)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围绕释放需求、改善供给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新任务,着力巩固市场止跌回稳的势头,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释放需求:减轻购房负担,改善市场预期

“2024年10月以来,北京房地产市场热度逐步回升,12月北京单月二手房网签超21000套、新房网签超5000套。”北京市人大代表、贝壳经纪事业线贝壳城市首席运营官李峰岩说,市场预期也有所改善,2024年四季度带看量环比增长近三分之一,客户观望情绪减弱。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作用下,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回暖,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围绕更好释放需求,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多项部署,着力落实“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

浙江提出,将全面落实国家降利率、降首付、降税费等政策,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北京提出将“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广西将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推动商品房去库存;河南将扩大商品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规模,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为做好“两个增加”,贵州明确,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3万户、城市危旧房改造8600套,同时提出探索“房票”模式。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尤其是实施货币化安置,扩大了回迁群众的选择空间和交易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大量需求,起到有效去化存量的作用。

为了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提振消费的底气与信心,多地提出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用存量住房建设交付拉动新的需求。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广西将一手抓‘白名单’,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一手抓建设交付进度,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给购房人吃下“定心丸”,将让有需求的老百姓提升购房意愿。

改善供给:有的放矢,调整结构

围绕改善供给,多地针对商品房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吉林将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辽宁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交易中心主任李雅珍建议,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改善供给的重要抓手。近段时间以来,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等十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共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各地“以购代建”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相关工作任务:北京将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上海将坚持租购并举,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地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梅建议,继续完善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通过“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退出一批”形成保障性住房业务发展新格局,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方案。

推动转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多地代表委员提及通过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重庆提出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綦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杜万勇建议,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支持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由开发向租赁、运营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房地产发展的鲜明导向。在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好房子”成为高频词汇。

要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北京提出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吉林将大力推动10个以上“好房子”示范项目建设;陕西将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加大“好房子”供给……

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北京将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辽宁将改造老旧小区500个、老旧管网4600公里;山东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片区更新120个……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郝静认为,结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出席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让人民宜居安居是做好房地产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好房子”,将有效助力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好房子”,将有效助力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月24日电(记者张千千、周闻韬、农冠斌)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围绕释放需求、改善供给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新任务,着力巩固市场止跌回稳的势头,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释放需求:减轻购房负担,改善市场预期

“2024年10月以来,北京房地产市场热度逐步回升,12月北京单月二手房网签超21000套、新房网签超5000套。”北京市人大代表、贝壳经纪事业线贝壳城市首席运营官李峰岩说,市场预期也有所改善,2024年四季度带看量环比增长近三分之一,客户观望情绪减弱。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作用下,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回暖,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围绕更好释放需求,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多项部署,着力落实“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

浙江提出,将全面落实国家降利率、降首付、降税费等政策,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北京提出将“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广西将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推动商品房去库存;河南将扩大商品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规模,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为做好“两个增加”,贵州明确,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启动城中村改造3万户、城市危旧房改造8600套,同时提出探索“房票”模式。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尤其是实施货币化安置,扩大了回迁群众的选择空间和交易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大量需求,起到有效去化存量的作用。

为了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提振消费的底气与信心,多地提出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用存量住房建设交付拉动新的需求。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广西将一手抓‘白名单’,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一手抓建设交付进度,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给购房人吃下“定心丸”,将让有需求的老百姓提升购房意愿。

改善供给:有的放矢,调整结构

围绕改善供给,多地针对商品房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吉林将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辽宁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交易中心主任李雅珍建议,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改善供给的重要抓手。近段时间以来,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等十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共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各地“以购代建”推进保障性住房供给,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相关工作任务:北京将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上海将坚持租购并举,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地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梅建议,继续完善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通过“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退出一批”形成保障性住房业务发展新格局,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方案。

推动转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多地代表委员提及通过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重庆提出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綦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杜万勇建议,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支持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由开发向租赁、运营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房地产发展的鲜明导向。在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好房子”成为高频词汇。

要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北京提出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吉林将大力推动10个以上“好房子”示范项目建设;陕西将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加大“好房子”供给……

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北京将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辽宁将改造老旧小区500个、老旧管网4600公里;山东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片区更新120个……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郝静认为,结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出席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让人民宜居安居是做好房地产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好房子”,将有效助力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