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观 |从制度上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财经

3天前

后续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经济基本面延续向上修复、人民币汇率逐步走稳,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节奏等多重利好支撑下,A股指数有望迎来新一轮震荡向上行情。

作者: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宏观策略研究组主管黄红卫

原标题:筑牢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本盘、压舱石、稳定器,欧美资本市场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格局,市场运行指数化、机构化、头部化特征明显。2024年新“国九条”强调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将从制度上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为稳住股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2025年1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全面介绍。综合来看,《实施方案》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在目标设定、负债端、制度端、资产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

一是目标方面,对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截至2024年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41万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的规模居前,分别高达13.26万亿元、10.34万亿元,而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仅为4.46万亿元、3.31万亿元。假设混合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为60%、股票类仓位在80%左右,预计公募基金持有股票类资产规模或约在5.16万亿元。《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根据该目标测算,公募未来三年持有A股流通市值合计增幅或达33%,对应公募持有股票类资产规模或将增加1.7万亿元。如果考虑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新增中长期资金入市体量将更大。

二是负债端层面,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负债端的稳定性、成本高低、久期长短是影响机构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负债端来看,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的负债端平稳、久期较长,具备践行中长期投资理念的较强优势。公募基金在负债端则面临投资合同约束性条款以及投资者的申赎需求,负债端稳定性相对较差,仍需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推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落地。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系统工程,证监会将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旨在进一步推动更多长期稳定资金参与市场,促进市场稳定运行。

三是制度层面,中长期资金明确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目前国内公募等机构投资者考核年限普遍在一年以内,考核年限偏短使得部分机构投资行为短期化,难以充分发挥公司价值挖掘、维护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功能。《实施方案》明确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将从制度层面纠正机构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推动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四是资产端层面,持续提高A股公司投资价值。中长期资金入市既要有制度层面的鼓励,也需要优质资产的供应。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在资产端将着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证监会2024年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规则,回购增持、分红等政策,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达到2.4万亿元。截至2025年1月22日,全部A股的近12个月股息率中位数为1.25%,有938家A股公司股息率在2.5%以上,数量占比17.4%,相较同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而言,部分优质公司股息率已具备明显优势,A股投资回报率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有效提升,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良好环境。本次《实施方案》落地,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化解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有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的回报、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投资者、产业资本以及实体经济共赢发展。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根据上交所统计,2017年至2019年,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稳定在80%左右;2019年试点注册制后,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开始趋势性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占比下降至61.35%。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加快、机构投资者市场影响力提升,A股市场有望逐步从散户风格向机构风格转换,市场平稳运行的根基也将进一步牢固。

2025年开年以来,市场小幅调整,但并没有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当前,随着外部环境压力阶段性缓和、业绩预告临近尾声,市场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A股指数将重回政策及经济基本面驱动逻辑。后续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经济基本面延续向上修复、人民币汇率逐步走稳,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节奏等多重利好支撑下,A股指数有望迎来新一轮震荡向上行情。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后续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经济基本面延续向上修复、人民币汇率逐步走稳,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节奏等多重利好支撑下,A股指数有望迎来新一轮震荡向上行情。

作者: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宏观策略研究组主管黄红卫

原标题:筑牢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基础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基本盘、压舱石、稳定器,欧美资本市场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格局,市场运行指数化、机构化、头部化特征明显。2024年新“国九条”强调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将从制度上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为稳住股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2025年1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全面介绍。综合来看,《实施方案》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在目标设定、负债端、制度端、资产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

一是目标方面,对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截至2024年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2.41万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的规模居前,分别高达13.26万亿元、10.34万亿元,而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规模分别仅为4.46万亿元、3.31万亿元。假设混合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为60%、股票类仓位在80%左右,预计公募基金持有股票类资产规模或约在5.16万亿元。《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根据该目标测算,公募未来三年持有A股流通市值合计增幅或达33%,对应公募持有股票类资产规模或将增加1.7万亿元。如果考虑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新增中长期资金入市体量将更大。

二是负债端层面,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负债端的稳定性、成本高低、久期长短是影响机构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负债端来看,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的负债端平稳、久期较长,具备践行中长期投资理念的较强优势。公募基金在负债端则面临投资合同约束性条款以及投资者的申赎需求,负债端稳定性相对较差,仍需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推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落地。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系统工程,证监会将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旨在进一步推动更多长期稳定资金参与市场,促进市场稳定运行。

三是制度层面,中长期资金明确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目前国内公募等机构投资者考核年限普遍在一年以内,考核年限偏短使得部分机构投资行为短期化,难以充分发挥公司价值挖掘、维护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功能。《实施方案》明确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将从制度层面纠正机构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推动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

四是资产端层面,持续提高A股公司投资价值。中长期资金入市既要有制度层面的鼓励,也需要优质资产的供应。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在资产端将着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证监会2024年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规则,回购增持、分红等政策,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红达到2.4万亿元。截至2025年1月22日,全部A股的近12个月股息率中位数为1.25%,有938家A股公司股息率在2.5%以上,数量占比17.4%,相较同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而言,部分优质公司股息率已具备明显优势,A股投资回报率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有效提升,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良好环境。本次《实施方案》落地,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化解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有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的回报、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投资者、产业资本以及实体经济共赢发展。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根据上交所统计,2017年至2019年,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稳定在80%左右;2019年试点注册制后,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开始趋势性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占比下降至61.35%。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加快、机构投资者市场影响力提升,A股市场有望逐步从散户风格向机构风格转换,市场平稳运行的根基也将进一步牢固。

2025年开年以来,市场小幅调整,但并没有偏离正常运行的轨道。当前,随着外部环境压力阶段性缓和、业绩预告临近尾声,市场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A股指数将重回政策及经济基本面驱动逻辑。后续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中国经济基本面延续向上修复、人民币汇率逐步走稳,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加快入市节奏等多重利好支撑下,A股指数有望迎来新一轮震荡向上行情。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