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持股过节?看完这篇再决定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不持股过节,怕春节后出现大的“红包”行情;持股过节,又担心节后市场风云变幻…。...总结一下,从历史数据来看,2月份、春节后、两会前,或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持股过节或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3个交易日,A股即将迎来春节长假,休市8天。

“要不要持股过节”是每个春节长假前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不持股过节,怕春节后出现大的“红包”行情;持股过节,又担心节后市场风云变幻…

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数据和事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历史上,A股在2月和春节后表现较好

我们做过统计,2月是A股历史表现最好的月份。

从历史数据看(2000-2024年,据Wind数据),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这四大A股代表性指数,在2月上涨概率最高,分别达到75%、68.42%、69.23%、89.47%。

各月度上涨概率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从收益角度来看, A股在2月的强势表现得更加突出。

Wind数据显示,2000-2024年,创业板指数2月份涨跌幅中位数达6.87%,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全指分别为2.61%、2.42%、3.34%。

各月度涨跌幅中位数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涨跌幅平均值来看,也是2月份大幅领先。

各月度涨跌幅平均值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制图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除此之外,根据A股的“日历效应”,春节后也通常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

国泰君安统计了2010-2024年15年春节长假前后表现,可以看到春节后的五个交易日、十个交易日,上证指数11涨4跌,上涨概率达到73%。

上证指数春节前后表现(2010年至2024年)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究其原因,长假前资金普遍比较谨慎,而在假期结束后资金又会再度活跃。

而且3月初会召开两会。会议召开之前,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有望逐步升温,憧憬两会行情。

总结一下,从历史数据来看,2月份、春节后、两会前,或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持股过节或是不错的选择。

02

今年持股过节是不错的选择吗?

简单分析一下目前A股所处的宏观政策环境,利好是不少的:

1、经济超预期收官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迈上130万亿台阶,同比增长5.4%,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5.1%。而且增速较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带动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5%,实现年初确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

2、政策积极推进

国内政策积极推进。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赤字率和国债发行规模提升等两会相关的政策预期短期也不断上升。

股市端证监会推进打通中长期资金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央行表态提升便利工具应用等,有望助力A股。

3、短期流动性或偏宽松

一是国内流动性短期或进一步宽松。首先,历史上年初降准多实施在春节前。其次在年初资金面季节性偏紧、政府债发行可能前置的环境下,央行可能进行货币政策宽松操作。

二是美国12月核心通胀超预期降温,降息预期再次升温,海外宽松政策周期或持续。

4、市场或已回到较高性价比区间

经过岁末年初调整后,市场可能回到了较高性价比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A股重要宽基指数估值大多处于较合理区间。

其中,创业板指市盈率(PE-TTM,下同)约为32.7倍,位于近十年来由低到高的18%分位数,处于较明显的低估状态;上证指数、万得全A、沪深300等市盈率也基本处于近十年来50%分位数,估值并不“贵”。

A股重要宽基指数市盈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120

5、外部压力缓解

一方面1月17日中美最高层领导人通话,释放关系缓和信号,有助提振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后,相关政策或逐步明朗,有利于提升投资“可见度”。

6、热门事件催化

近期热门事件多,特别是围绕AI+、低空经济机器人/机器狗等多个主题催化频现。

比如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成为端侧AI加速落地的重要舞台,“AI+产业”催化效应显著;新兴产业方面,各地逐步落实低空经济政策部署,加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等等。

这些热门事件有可能转换为行情驱动因素,助力A股表现。

是否要“持股过节”呢?

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预期、真实的流动性水平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每个投资者的资金安排、投资偏好、收益预期及风险承受能力都不相同,没有统一答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要不要“持股过节”,还是你说了算。

节后市场表现如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资料

兴业证券《准备迎接新一轮上行》20250120

国泰君安《持股过节:企稳反弹,科技为要》20250119

(文章来源:融通基金)

(原标题:要不要持股过节?看完这篇再决定)

(责任编辑:66)

不持股过节,怕春节后出现大的“红包”行情;持股过节,又担心节后市场风云变幻…。...总结一下,从历史数据来看,2月份、春节后、两会前,或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持股过节或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3个交易日,A股即将迎来春节长假,休市8天。

“要不要持股过节”是每个春节长假前的热门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不持股过节,怕春节后出现大的“红包”行情;持股过节,又担心节后市场风云变幻…

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数据和事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历史上,A股在2月和春节后表现较好

我们做过统计,2月是A股历史表现最好的月份。

从历史数据看(2000-2024年,据Wind数据),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中证全指这四大A股代表性指数,在2月上涨概率最高,分别达到75%、68.42%、69.23%、89.47%。

各月度上涨概率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从收益角度来看, A股在2月的强势表现得更加突出。

Wind数据显示,2000-2024年,创业板指数2月份涨跌幅中位数达6.87%,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全指分别为2.61%、2.42%、3.34%。

各月度涨跌幅中位数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涨跌幅平均值来看,也是2月份大幅领先。

各月度涨跌幅平均值

数据来源:Wind;小基快跑制图

注:由于指数上市时间不同,上证指数数据区间为2000.1-2024.12,沪深300、中证全指数据区间为2005.1-2024.12,创业板指数据区间为2010.6-2024.12

除此之外,根据A股的“日历效应”,春节后也通常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

国泰君安统计了2010-2024年15年春节长假前后表现,可以看到春节后的五个交易日、十个交易日,上证指数11涨4跌,上涨概率达到73%。

上证指数春节前后表现(2010年至2024年)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究其原因,长假前资金普遍比较谨慎,而在假期结束后资金又会再度活跃。

而且3月初会召开两会。会议召开之前,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有望逐步升温,憧憬两会行情。

总结一下,从历史数据来看,2月份、春节后、两会前,或是A股表现较好的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持股过节或是不错的选择。

02

今年持股过节是不错的选择吗?

简单分析一下目前A股所处的宏观政策环境,利好是不少的:

1、经济超预期收官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迈上130万亿台阶,同比增长5.4%,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5.1%。而且增速较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带动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5%,实现年初确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

2、政策积极推进

国内政策积极推进。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赤字率和国债发行规模提升等两会相关的政策预期短期也不断上升。

股市端证监会推进打通中长期资金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央行表态提升便利工具应用等,有望助力A股。

3、短期流动性或偏宽松

一是国内流动性短期或进一步宽松。首先,历史上年初降准多实施在春节前。其次在年初资金面季节性偏紧、政府债发行可能前置的环境下,央行可能进行货币政策宽松操作。

二是美国12月核心通胀超预期降温,降息预期再次升温,海外宽松政策周期或持续。

4、市场或已回到较高性价比区间

经过岁末年初调整后,市场可能回到了较高性价比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A股重要宽基指数估值大多处于较合理区间。

其中,创业板指市盈率(PE-TTM,下同)约为32.7倍,位于近十年来由低到高的18%分位数,处于较明显的低估状态;上证指数、万得全A、沪深300等市盈率也基本处于近十年来50%分位数,估值并不“贵”。

A股重要宽基指数市盈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120

5、外部压力缓解

一方面1月17日中美最高层领导人通话,释放关系缓和信号,有助提振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后,相关政策或逐步明朗,有利于提升投资“可见度”。

6、热门事件催化

近期热门事件多,特别是围绕AI+、低空经济机器人/机器狗等多个主题催化频现。

比如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成为端侧AI加速落地的重要舞台,“AI+产业”催化效应显著;新兴产业方面,各地逐步落实低空经济政策部署,加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等等。

这些热门事件有可能转换为行情驱动因素,助力A股表现。

是否要“持股过节”呢?

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预期、真实的流动性水平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每个投资者的资金安排、投资偏好、收益预期及风险承受能力都不相同,没有统一答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要不要“持股过节”,还是你说了算。

节后市场表现如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资料

兴业证券《准备迎接新一轮上行》20250120

国泰君安《持股过节:企稳反弹,科技为要》20250119

(文章来源:融通基金)

(原标题:要不要持股过节?看完这篇再决定)

(责任编辑:6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