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倒闭潮,也开始了...

财金新天地

2天前

新乡市于2024年7月4日对该医院下达《暂缓校验决定书》,暂缓校验期3个月后,仍未整改到位,不具备独立运营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国网供电公司张贴的缴费告知函也表明,医院拖欠电费逾6万元,且早已逾期未缴纳。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导语

新一年的打工生涯里,切记先保重身体,而后再多攒点钱!

来源:大碗楼市(ID:Superbowl77)

作者:江月(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这两天,中美人民进行了一波深度对账。
其中,最让美国人民破防的就是咱们的医疗服务——
国内公立医院做个CT花费300多人民币,拔个牙花费200多块钱,而在美国则分别大约需要7000美元、1500美元。
不过,咱们的惠民医疗体系之下,其实也掩盖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今天,大碗就来说几句大实话。
先来看第一项数据:盈利情况。
2020年全国有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2020年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
同比增加了25.89个百分点。
后来,我再想找最新的数据时,发现这项数据已经好多年没有更新了。
但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
处于亏损状态的医院越来越多。
再看比亏损更惨烈的情况。
2024年,与医院相关的拍卖项目达92件。
同比上涨100%
与医院相关的,包括破产审查案件、破产案件、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强制清算案件在内的案件共计1155件。
同比上涨36.5%。
2024年,破产倒闭的医院正在加速增加。
这些破产倒闭的医院当中,很明显的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立二级医院。
比如,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从2023年底,开始迟发绩效。2024年,开始停发工资。随之医院开始全面停诊,要求合同制员工离职。
最终,该医院申请破产。
比如,成立于1972年的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乡市于2024年7月4日对该医院下达《暂缓校验决定书》,暂缓校验期3个月后,仍未整改到位,不具备独立运营医疗服务能力。
2024年11月4日,新乡市卫健委注销了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浙江、重庆、四川……
另一类是妇科儿童等专科医院。
比如,厦门鹭港妇产医院。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布告,该医院已深陷劳资纠纷。同时,国网供电公司张贴的缴费告知函也表明,医院拖欠电费逾6万元,且早已逾期未缴纳。
比如,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因医院资金链断裂,造成工资、贷款拖欠,还拖欠了供应商货款。
比如,宿迁儿童医院。不动产、疗设备与办公设备、绿化苗木、无形资产组合等被打包约 4.8 亿元拍卖。
比如,芜湖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因到期债务4113664.93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28.42%,被裁定宣告破产。
比如,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因资不抵债破产,资产负债率高达3510.03%。
有时候吧,你就难以想象。
大众的认知当中,
医院那是包赚钱的地儿,医护职业那是包稳定的铁饭碗。你看,那人来人往的流量,只要你来了医院,不留下个几百甚至上千,是很难安心的。
既然如此,这么多医院怎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其实吧,这事儿用房地产市场的逻辑就很容易解释。
关于房地产市场和医疗体系,有三个相同的关键词。
首先,是购买力(需求)减少。
近几年来,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总量在不断减少,医院也一样。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 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 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76‰。
虽然,龙年诞生的龙宝宝比去年多了52万人。
但是,总人口数已经连续3年减少。
人口的减少,直接影响就是看病的人数减少。
根据《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2亿,比2021年少了5200万人次,同步下滑1%。
与此同时,还有医保缴纳人数的减少。
截至2023年底,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为96294万人。相较2022年的98349万人,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减少了2055万人。
进而,导致医保基金收入减少。
2024年1-7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15754亿元。而在2023年1-7月,该数据为18612亿元
最终,反应到医院端,则是收入的下降。
其次,则是结构性的购买力(需求)两极分化。
众所周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是分化。一线与头部二线开始抬头向上,三四线仍需拯救。
医院,也一样!
据统计,
2023年1-8月份各级医院的诊疗人次中,三级医院增长8.7%,一级医院增长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10.6%。
唯有二级医院诊疗人次同比下降7.6%。
2022年,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也下降2.4%。
从2019年至2023年,二级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从35%减低到了28%,入院人次占比从40%降低至30%。
这就是很符合大家日常生活的经验。
大病去大院,小病去卫生所!
以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单日接诊超4万人,这些就诊病患不仅仅来自于河南省,更有来自河北、山西、山东的病人。
近几年来,郑大一附院预算收入超200亿,比郑州一年的医保基金总支出还高!
这个情况,放在经济更发达的江浙沪一带也不能改变。
以上海为例,上海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35.71%为非上海常住居民。其中,最多的就是江苏、安徽、浙江的病患。
所以,别老是觉得医院的人多。真实情况是你愿意去的医院,大家也都愿意去。
最后,则是过高的负债率。
过去的城市发展以及人口红利,让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段蓬勃的发展期,不少房企都在拉高杠杆搞扩张。
这一点,医院还是一样!
过去几年里,公立医院全都在建新院区。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近20个地区,上百家三甲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
从床位数这个维度,我们就知道建新院区的浪潮有多疯狂——
2023 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017.4 万张,同比增加 42.4 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 7.23 张。
与国际水平相比,美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约为2.8张,英国为2.6张。
我们是国际水平的几倍有余。
别忘了,还有昂贵的医疗设备。
尤其是在2025年,随着设备更新的大力推动,医院又将迎来大柜面的医疗设备更新。
由此,
截至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45.10%。其中,不乏负债率超过100%的医院。
并且,这个负债水平还会继续上。
以上就是许多医院撑不住的原因——
  • 收入下滑;
  • 负债高企;
  • 购买力被虹吸。
乍一看,这和搞地产的逻辑没多大区别啊。
今后,看病可能要贵起来了。
虽然说很多医院都倒闭了,但许多人在医院看病仍然需要排长长的队。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资源错配!
大医院人潮人海,想要一张床位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关系,而中小医院的床位缺空空荡荡。
当病人都一窝蜂地去抢占更好的医疗资源时,看病的成本无形之中倍增。
第二点,看病的花销要实实在在变高了。
比如,医保基金减少的情况下,势必要医保报销制度的改革:DRG模式。
所谓DRG模式你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让医保为每个病种设定固定费用,若治疗费用超过医保支付标准,医院必须自行承担差额,并且会从科室的总绩效中扣除。
虽然DRG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但也让医生的治疗进入了削减开支的“束手束脚”模式。
为了避免亏损,DRG模式下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减少治疗或使用更便宜的药(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疗效更差的药),以此保证治疗费用不超过限额。
如此一来,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或药品,则要签一份“自费同意书”。
再比如,政府补贴下降,医院为创收而过度诊疗或重复收费。
2023年,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从2022年的28.2%下降到2023年的26.7%,等于说政府对医院的补助力度弱于往年。
由此,部分医院开始了一些灰色操作,都是些很骚的操作。
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件见识见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全腹部CT检查,本来应该按一次“全腹部CT平扫”收取一次费用,结果按照上腹、中腹、下腹收取三次费用。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对患者做了个“血气分析”检验套餐,做了个一次钾、钠、氯数值测定,然后又加了个“血生化”检验套餐,再一次测了次钾、钠、氯数值测定,换汤不换药地花了患者两遍的钱。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福康医院对彩超检查腹膜后肿物应按照30元/次收费,直接进行了费用上调,以100元/次进行收费。索性装都不装了,直接涨2倍
……
最后,再做个总结吧。
不论是医疗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行业的调整和波动,最终的影响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自2018年至2023年,个人卫生支出一直在持续增加从1.67万亿元一路涨到2.47万亿元。
五年时间,看病的支出涨了近50%。
还是那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此,大碗只能无奈给出一个落到最实处却也没用的建议:

新一年的打工生涯里,切记先保重身体,而后再多攒点钱!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新乡市于2024年7月4日对该医院下达《暂缓校验决定书》,暂缓校验期3个月后,仍未整改到位,不具备独立运营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国网供电公司张贴的缴费告知函也表明,医院拖欠电费逾6万元,且早已逾期未缴纳。

请大家点击图片上方财金新天地→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导语

新一年的打工生涯里,切记先保重身体,而后再多攒点钱!

来源:大碗楼市(ID:Superbowl77)

作者:江月(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这两天,中美人民进行了一波深度对账。
其中,最让美国人民破防的就是咱们的医疗服务——
国内公立医院做个CT花费300多人民币,拔个牙花费200多块钱,而在美国则分别大约需要7000美元、1500美元。
不过,咱们的惠民医疗体系之下,其实也掩盖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今天,大碗就来说几句大实话。
先来看第一项数据:盈利情况。
2020年全国有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2020年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
同比增加了25.89个百分点。
后来,我再想找最新的数据时,发现这项数据已经好多年没有更新了。
但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
处于亏损状态的医院越来越多。
再看比亏损更惨烈的情况。
2024年,与医院相关的拍卖项目达92件。
同比上涨100%
与医院相关的,包括破产审查案件、破产案件、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强制清算案件在内的案件共计1155件。
同比上涨36.5%。
2024年,破产倒闭的医院正在加速增加。
这些破产倒闭的医院当中,很明显的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立二级医院。
比如,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从2023年底,开始迟发绩效。2024年,开始停发工资。随之医院开始全面停诊,要求合同制员工离职。
最终,该医院申请破产。
比如,成立于1972年的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乡市于2024年7月4日对该医院下达《暂缓校验决定书》,暂缓校验期3个月后,仍未整改到位,不具备独立运营医疗服务能力。
2024年11月4日,新乡市卫健委注销了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浙江、重庆、四川……
另一类是妇科儿童等专科医院。
比如,厦门鹭港妇产医院。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布告,该医院已深陷劳资纠纷。同时,国网供电公司张贴的缴费告知函也表明,医院拖欠电费逾6万元,且早已逾期未缴纳。
比如,长沙百佳玛丽亚妇产医院。因医院资金链断裂,造成工资、贷款拖欠,还拖欠了供应商货款。
比如,宿迁儿童医院。不动产、疗设备与办公设备、绿化苗木、无形资产组合等被打包约 4.8 亿元拍卖。
比如,芜湖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因到期债务4113664.93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28.42%,被裁定宣告破产。
比如,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因资不抵债破产,资产负债率高达3510.03%。
有时候吧,你就难以想象。
大众的认知当中,
医院那是包赚钱的地儿,医护职业那是包稳定的铁饭碗。你看,那人来人往的流量,只要你来了医院,不留下个几百甚至上千,是很难安心的。
既然如此,这么多医院怎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其实吧,这事儿用房地产市场的逻辑就很容易解释。
关于房地产市场和医疗体系,有三个相同的关键词。
首先,是购买力(需求)减少。
近几年来,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总量在不断减少,医院也一样。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 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 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76‰。
虽然,龙年诞生的龙宝宝比去年多了52万人。
但是,总人口数已经连续3年减少。
人口的减少,直接影响就是看病的人数减少。
根据《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2亿,比2021年少了5200万人次,同步下滑1%。
与此同时,还有医保缴纳人数的减少。
截至2023年底,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为96294万人。相较2022年的98349万人,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减少了2055万人。
进而,导致医保基金收入减少。
2024年1-7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15754亿元。而在2023年1-7月,该数据为18612亿元
最终,反应到医院端,则是收入的下降。
其次,则是结构性的购买力(需求)两极分化。
众所周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是分化。一线与头部二线开始抬头向上,三四线仍需拯救。
医院,也一样!
据统计,
2023年1-8月份各级医院的诊疗人次中,三级医院增长8.7%,一级医院增长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10.6%。
唯有二级医院诊疗人次同比下降7.6%。
2022年,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也下降2.4%。
从2019年至2023年,二级医院诊疗人次占比从35%减低到了28%,入院人次占比从40%降低至30%。
这就是很符合大家日常生活的经验。
大病去大院,小病去卫生所!
以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单日接诊超4万人,这些就诊病患不仅仅来自于河南省,更有来自河北、山西、山东的病人。
近几年来,郑大一附院预算收入超200亿,比郑州一年的医保基金总支出还高!
这个情况,放在经济更发达的江浙沪一带也不能改变。
以上海为例,上海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35.71%为非上海常住居民。其中,最多的就是江苏、安徽、浙江的病患。
所以,别老是觉得医院的人多。真实情况是你愿意去的医院,大家也都愿意去。
最后,则是过高的负债率。
过去的城市发展以及人口红利,让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段蓬勃的发展期,不少房企都在拉高杠杆搞扩张。
这一点,医院还是一样!
过去几年里,公立医院全都在建新院区。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近20个地区,上百家三甲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
从床位数这个维度,我们就知道建新院区的浪潮有多疯狂——
2023 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017.4 万张,同比增加 42.4 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 7.23 张。
与国际水平相比,美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约为2.8张,英国为2.6张。
我们是国际水平的几倍有余。
别忘了,还有昂贵的医疗设备。
尤其是在2025年,随着设备更新的大力推动,医院又将迎来大柜面的医疗设备更新。
由此,
截至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45.10%。其中,不乏负债率超过100%的医院。
并且,这个负债水平还会继续上。
以上就是许多医院撑不住的原因——
  • 收入下滑;
  • 负债高企;
  • 购买力被虹吸。
乍一看,这和搞地产的逻辑没多大区别啊。
今后,看病可能要贵起来了。
虽然说很多医院都倒闭了,但许多人在医院看病仍然需要排长长的队。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资源错配!
大医院人潮人海,想要一张床位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关系,而中小医院的床位缺空空荡荡。
当病人都一窝蜂地去抢占更好的医疗资源时,看病的成本无形之中倍增。
第二点,看病的花销要实实在在变高了。
比如,医保基金减少的情况下,势必要医保报销制度的改革:DRG模式。
所谓DRG模式你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让医保为每个病种设定固定费用,若治疗费用超过医保支付标准,医院必须自行承担差额,并且会从科室的总绩效中扣除。
虽然DRG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但也让医生的治疗进入了削减开支的“束手束脚”模式。
为了避免亏损,DRG模式下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减少治疗或使用更便宜的药(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疗效更差的药),以此保证治疗费用不超过限额。
如此一来,想要获得更好的治疗或药品,则要签一份“自费同意书”。
再比如,政府补贴下降,医院为创收而过度诊疗或重复收费。
2023年,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从2022年的28.2%下降到2023年的26.7%,等于说政府对医院的补助力度弱于往年。
由此,部分医院开始了一些灰色操作,都是些很骚的操作。
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件见识见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全腹部CT检查,本来应该按一次“全腹部CT平扫”收取一次费用,结果按照上腹、中腹、下腹收取三次费用。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对患者做了个“血气分析”检验套餐,做了个一次钾、钠、氯数值测定,然后又加了个“血生化”检验套餐,再一次测了次钾、钠、氯数值测定,换汤不换药地花了患者两遍的钱。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福康医院对彩超检查腹膜后肿物应按照30元/次收费,直接进行了费用上调,以100元/次进行收费。索性装都不装了,直接涨2倍
……
最后,再做个总结吧。
不论是医疗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行业的调整和波动,最终的影响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自2018年至2023年,个人卫生支出一直在持续增加从1.67万亿元一路涨到2.47万亿元。
五年时间,看病的支出涨了近50%。
还是那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此,大碗只能无奈给出一个落到最实处却也没用的建议:

新一年的打工生涯里,切记先保重身体,而后再多攒点钱!

最后,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现在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财金新天地的文章,拜托你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财金新天地】。方法也很简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谢谢大家了。

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关注我,和100万读者一起洞察世界!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财金新天地

致读者: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财金新天地》一日不更新,即为失联,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防止失联,请加小编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