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阿阿胶(000423.SZ)经历了一场持续的高层管理动荡,自2019年以来已更换五任董事长,成为资本市场和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10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白晓松因工作变动辞职,由总裁程杰接任,同时孙金妮升任总裁。这一系列变动标志着东阿阿胶在华润集团全面掌控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2019年的首次业绩亏损到2024年的业绩回暖,东阿阿胶频繁换帅的背后,是公司试图平衡内部治理、市场变化和战略转型的多重挑战。自王春城辞任董事长后,韩跃伟、高登锋、白晓松和程杰相继接任,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尽管华润系逐步主导了东阿阿胶的管理架构,但高层频繁更替仍引发市场对企业战略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担忧。
东阿阿胶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高管变动是正常的人事调整,公司将继续推进既定的“1238”战略,即聚焦药品和健康消费品的双轮驱动。然而,业内人士指出,频繁的人事变动可能对战略落地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不足的背景下。
业绩回暖背后的隐忧
近年来,东阿阿胶通过清理库存、优化销售渠道和调整价格策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显著回暖。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9亿元,同比增长26.28%;归母净利润11.52亿元,同比增长47%。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策略,实现了净利润的稳步增长。
然而,表面上的业绩亮眼背后仍潜藏隐忧。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成为东阿阿胶的一大难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16.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37.7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费用仅为6482万元,占比仅为2.36%,远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高额销售费用短期内推动了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风险。近年来,东阿阿胶在抖音等线上渠道的推广力度加大,但多次因广告违规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引发外界对其营销策略和成本管控的质疑。
华润系全面接管,年轻化管理团队上任
此次接任的程杰和孙金妮均来自华润系,且均为“70后”和“80后”代表,显示出东阿阿胶在管理层年轻化上的明显倾向。程杰在华润三九和东阿阿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孙金妮则以出色的战略管理能力获得认可。
分析人士认为,华润医药作为东阿阿胶的实际控制方,将继续强化对公司的掌控,通过年轻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推动业务转型。然而,在追求短期业绩增长的同时,如何平衡销售费用与研发投入,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仍是新管理层面临的关键课题。
阿胶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亟待提升
作为中药滋补品的龙头企业,东阿阿胶长期依赖阿胶及其系列产品。2024年上半年,该板块贡献了92.84%的营收,显示出公司对单一产品的高度依赖。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同仁堂、太极天胶等新兴品牌的崛起,以及燕窝、益生菌等替代产品的涌现,使东阿阿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东阿阿胶在研发上的投入相对不足。2020年至2023年,其研发费用始终未突破2亿元,研发费用率在2%-3%之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指出,阿胶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仅靠营销推广难以带来持续增长,公司亟需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探索“药品+健康保健品”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价值回归”到“去库存”,东阿阿胶近年来在战略上几经调整,经营业绩逐步回暖。然而,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困扰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新任董事长的程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医药反腐和行业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销售费用、提升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将成为他任期内的最大挑战。
东阿阿胶的复兴之路,仍需时间检验。
近年来,东阿阿胶(000423.SZ)经历了一场持续的高层管理动荡,自2019年以来已更换五任董事长,成为资本市场和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10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白晓松因工作变动辞职,由总裁程杰接任,同时孙金妮升任总裁。这一系列变动标志着东阿阿胶在华润集团全面掌控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2019年的首次业绩亏损到2024年的业绩回暖,东阿阿胶频繁换帅的背后,是公司试图平衡内部治理、市场变化和战略转型的多重挑战。自王春城辞任董事长后,韩跃伟、高登锋、白晓松和程杰相继接任,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尽管华润系逐步主导了东阿阿胶的管理架构,但高层频繁更替仍引发市场对企业战略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担忧。
东阿阿胶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高管变动是正常的人事调整,公司将继续推进既定的“1238”战略,即聚焦药品和健康消费品的双轮驱动。然而,业内人士指出,频繁的人事变动可能对战略落地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不足的背景下。
业绩回暖背后的隐忧
近年来,东阿阿胶通过清理库存、优化销售渠道和调整价格策略,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显著回暖。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9亿元,同比增长26.28%;归母净利润11.52亿元,同比增长47%。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策略,实现了净利润的稳步增长。
然而,表面上的业绩亮眼背后仍潜藏隐忧。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成为东阿阿胶的一大难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16.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37.7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费用仅为6482万元,占比仅为2.36%,远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
高额销售费用短期内推动了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风险。近年来,东阿阿胶在抖音等线上渠道的推广力度加大,但多次因广告违规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引发外界对其营销策略和成本管控的质疑。
华润系全面接管,年轻化管理团队上任
此次接任的程杰和孙金妮均来自华润系,且均为“70后”和“80后”代表,显示出东阿阿胶在管理层年轻化上的明显倾向。程杰在华润三九和东阿阿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孙金妮则以出色的战略管理能力获得认可。
分析人士认为,华润医药作为东阿阿胶的实际控制方,将继续强化对公司的掌控,通过年轻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推动业务转型。然而,在追求短期业绩增长的同时,如何平衡销售费用与研发投入,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仍是新管理层面临的关键课题。
阿胶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亟待提升
作为中药滋补品的龙头企业,东阿阿胶长期依赖阿胶及其系列产品。2024年上半年,该板块贡献了92.84%的营收,显示出公司对单一产品的高度依赖。然而,近年来市场上同仁堂、太极天胶等新兴品牌的崛起,以及燕窝、益生菌等替代产品的涌现,使东阿阿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东阿阿胶在研发上的投入相对不足。2020年至2023年,其研发费用始终未突破2亿元,研发费用率在2%-3%之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指出,阿胶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仅靠营销推广难以带来持续增长,公司亟需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探索“药品+健康保健品”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价值回归”到“去库存”,东阿阿胶近年来在战略上几经调整,经营业绩逐步回暖。然而,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困扰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新任董事长的程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医药反腐和行业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销售费用、提升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将成为他任期内的最大挑战。
东阿阿胶的复兴之路,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