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一年卖出 2000 万副耳机的韶音,杀入「AI 眼镜」赛道
极客公园
2周前
适用于健身徒步等轻运动场景的OpenFit系列,近年来则被视为了韶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也代表着广义开放式耳机的「2.0产品形态」。
你的下一副 AirPods,何必非得是一副耳机?
作者 | 曹思颀
编辑
| 郑玄
CES 2025 结束后,智能眼镜「百镜大战」已然拉开序幕,一个预料之外的玩家,悄悄入局。
近日,韶音在深圳举办「2025 Shokz Day·新声态」媒体沟通会,现场除了发布最新一代耳机,韶音还展示了第一代智能眼镜工程样机,成为又一家入局 AI 眼镜的硬件厂商。
近年来飞速崛起的韶音,是国内毋庸置疑的蓝牙耳机龙头企业。2024 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上,开放式耳机作为一个新兴品类,完成了从 7% 到 22% 的市场占比提升,整体出货量突破两千万台。
目前,尽管这个领域近年来不乏手机厂商和老牌音频品牌的入局,但韶音还是在国内开放式的市场上保持了第一的位置。
而随着 AI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开放式耳机这一细分品类也许会再次迎来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变化:成为一副智能眼镜。
过去,耳机和眼镜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开放的耳机产品,遇上了越来越需要语音交互的 AI 眼镜。作为开放式耳机领域的头号玩家,韶音的入局也在情理之中。
01
开放式耳机进入「产品 2.0 阶段」
相比传统耳机封闭式的设计,开放式耳机最大的卖点就是拥有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在 1.0 产品阶段,开放式耳机主要以骨传导技术为主,面向硬核的户外跑步、骑行、铁三等人群;随着定向声场等技术的成熟,开放式耳机开始迈向 2.0 形态,气导重新成为主流方案,提供更好音质的同时,也显著减少了漏音。
过去凭借骨传导技术起家的韶音,自然也加入了开放式耳机领域的争夺。2024 年,韶音签下李现作为首个全球代言人,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破圈信号——要从运动耳机,进入更大的消费市场。
目前,韶音主要的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系列,分别是:健身徒步系列、跑步骑行系列、游泳铁三系列、通讯会议系列。
其中,后三个系列均为骨传导产品,这也是韶音创业早期的优势领域。目前韶音在国内骨传导耳机市场上,销量和销售额均处于第一,其中销售额行业占比接近 60%。
和传统耳机主要通过气导传声的原理不同,骨传导作为一种相对冷门的音频传输技术,主要以固体或骨气双单元为介质,将声音信号传至听觉神经,早期主要运用于医疗、通讯等专业领域。
韶音在商业领域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精准地为骨传导技术找到了 PMF(Product Market Fit)——户外运动领域。
韶音创业早期的发展脉络 | 来源:Shokz 韶音
相比传统耳机一贯的入耳或半入耳的封闭式设计,骨传导耳机最大的卖点就是佩戴的舒适和安全。它无需深入耳道,长时间佩戴不会产生过强的压迫感,也不用担心出汗带来的不适,而且可以听清环境音,天然适合于户外跑步、骑行等重度运动人群。
除了自身决策外,韶音还搭上了近年来中国体育产生发展这趟快车。2014 年 10 月,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46 号文」,国内掀起路跑和马拉松赛事热潮。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国内马拉松相关赛事的场次就从 134 场提升到了 1828 场,翻了 13 倍。
据了解,主要适用于跑步骑行场景的 OpenRun 系列,依然是韶音现阶段的主力机型。
而适用于健身徒步等轻运动场景的 OpenFit 系列,近年来则被视为了韶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也代表着广义开放式耳机的「2.0 产品形态」。
韶音 OpenFit 2 | 来源:来源:Shokz 韶音
和骨传导技术不同,OpenFit 系列主要的传声方式依然为气导,但产品设计采用了非入耳设计。这类产品依然以佩戴的舒适度为主要卖点,但相比骨传导,OpenFit 系列还兼顾了音质提升、防漏音等细节,希望突破垂直的运动场景,在更大众市场里成为类似苹果 AirPods 那样的「全场景耳机」。
在最新发布的 OpenFit 2 上,韶音提供了如下几条解决思路:
舒适度:
自研了「超零度硅胶」,结合钛合金材料的引入,通过在材料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舒适度佩戴的新解题思路
音质:
采用骨气双单元结构,用一颗平板高频单元+一颗动态低频单元的设计,解决了过往骨传导耳机低音不足的问题
防漏音:
利用「定向声场」技术,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不入耳也能听清,且保证私密性的效果。
「和一代相比,完全感觉是两个代际的产品。」在发布会现场的体验区里,一位韶音 OpenFit 一代的使用者如此评价新一代产品的试戴体验。
02
智能眼镜,音频赛道的新解法?
提到蓝牙耳机,大多数人最容易想到的应该是 Apple AirPods 系列。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1 年 AirPods 的全球销量达到了 1.2 亿台——这个数字相当于同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的整体出货量,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单年的峰值。
所以在那个时候,行业里曾经有这么一种戏谑的说法:只靠 AirPods,苹果也能成为一家市值万亿(人民币)的公司。
可以说,早期以 AirPods 为代表的真无线耳机品类,几乎以一己之力拉动了蓝牙耳机市场的快速增长。2017-2021 年,国内蓝牙耳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9.5%,真无线耳机品类始终占据着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然而近年来,开放式耳机这种全新的品类,正在取代前者,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据 IDC《中国无线耳机市场月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 1-11 月,真无线耳机品类整体市场占比由一年前同期的 71% 降至 64%;
而开放耳机的销量从 564 万增至 2006 万台,同比增长 255.7%,市场份额由 7% 增至 22%。
开放式耳机市场销量数据 | 来源:IDC、Shokz 韶音
如前文所述,骨传导是开放式耳机在 1.0 阶段的重要产品形态。以韶音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将骨传导技术成功落地在专业的运动场景里,收获了第一批核心用户群体。
可以说,这是一条和其他蓝牙耳机品类都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头戴式耳机主打发声单元大,音质好;而以 AirPods 为代表的小型真无线耳机,则是借助智能手机发展的浪潮,把蓝牙耳机从一个单纯的音频硬件变成了智能手机几乎必备的个人配件,从而快速完成了对大众消费市场的渗透。
而开放式耳机 2.0 形态的出现,则意味着和广义耳机市场终于要面临直接交锋了。
恰巧在这个阶段里,AI 技术的发展又为音频这种形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形态思路:成为一副智能眼镜。
是的,既然耳机已经不需要塞到耳朵里了,何不利用眼镜镜腿的特殊位置优势,把眼镜也变成一款耳机呢?
用一句「果味」很浓的话来说,就是:你的下一副 AirPods,何必需要是一副耳机?
笔者现场体验韶音智能眼镜的工程样机 | 来源:极客公园
2024 年,Meta 联合雷朋推出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成为了全球智能硬件领域的现象级产品,销量已经突百万大关。
Ray-Ban 使用了双摄像头+异形扬声器的组合,可以在佩戴时实现拍照、听音乐等功能。同时,由于 AI 能力的加入,这款眼镜可以通过调用摄像头,实现多模态的 AI 能力,实时完成了一些基于云端 AI 能力的对话交互。
在笔者看来,是否加入摄像头并不见得是当前智能眼镜最核心的功能卖点。毕竟摄像头的加入可能在成本、社交等各个领域为用户带来新的问题。相反,基于音频的种种功能,才是当下智能眼镜最需要重视的能力。例如音质能力(想取代耳机,这是基本盘),以及智能语音的交互能力。
在上周举行的韶音媒体交流会上,韶音也以 One More Thing 的形式宣告了即将加入智能眼镜领域。笔者也在展示区试戴了这款产品的早期工程样机,样机采用了墨镜形态+单摄像头+扬声器的组合。由于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暂时没有开放和智能语音相关的功能体验,但仅从音质来看,毫无疑问作为在音频领域里耕耘多年的韶音,在现阶段可以令人满意。
据了解,2025 年国内智能硬件领域有望掀起「百镜大战」,其中小米、苹果、华为甚至 OpenAI 都有望推出新品。韶音的优势也许在于对音频技术的了解,而传统手机厂商,也许可以凭借着自身优势,借助智能眼镜这类「AI 扩展件」,为「AI Agent」在手机端的落地提供一种新的交互场景。
韶音中国区 CEO 杨云告诉笔者,在可以预见的「百镜大战」竞争里,韶音不会卷价格做没有成本的事。因此,可以预见开放式耳机依然是韶音 2025 年最主要的战场,至于在智能眼镜这块创新业务里,如何发挥好音频领域里的技术积累,也许是韶音接下来要额外努力的方向。
*头图来
源:极客公园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对未来耳机的形态有哪些期待
?
热点视频
马斯克:有时我也会感到恐惧,接受失败才能一往无前。
点赞关注
极客公园视频号
,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更多阅读
适用于健身徒步等轻运动场景的OpenFit系列,近年来则被视为了韶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也代表着广义开放式耳机的「2.0产品形态」。
你的下一副 AirPods,何必非得是一副耳机?
作者 | 曹思颀
编辑
| 郑玄
CES 2025 结束后,智能眼镜「百镜大战」已然拉开序幕,一个预料之外的玩家,悄悄入局。
近日,韶音在深圳举办「2025 Shokz Day·新声态」媒体沟通会,现场除了发布最新一代耳机,韶音还展示了第一代智能眼镜工程样机,成为又一家入局 AI 眼镜的硬件厂商。
近年来飞速崛起的韶音,是国内毋庸置疑的蓝牙耳机龙头企业。2024 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上,开放式耳机作为一个新兴品类,完成了从 7% 到 22% 的市场占比提升,整体出货量突破两千万台。
目前,尽管这个领域近年来不乏手机厂商和老牌音频品牌的入局,但韶音还是在国内开放式的市场上保持了第一的位置。
而随着 AI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开放式耳机这一细分品类也许会再次迎来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变化:成为一副智能眼镜。
过去,耳机和眼镜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开放的耳机产品,遇上了越来越需要语音交互的 AI 眼镜。作为开放式耳机领域的头号玩家,韶音的入局也在情理之中。
01
开放式耳机进入「产品 2.0 阶段」
相比传统耳机封闭式的设计,开放式耳机最大的卖点就是拥有更好的佩戴舒适度。在 1.0 产品阶段,开放式耳机主要以骨传导技术为主,面向硬核的户外跑步、骑行、铁三等人群;随着定向声场等技术的成熟,开放式耳机开始迈向 2.0 形态,气导重新成为主流方案,提供更好音质的同时,也显著减少了漏音。
过去凭借骨传导技术起家的韶音,自然也加入了开放式耳机领域的争夺。2024 年,韶音签下李现作为首个全球代言人,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破圈信号——要从运动耳机,进入更大的消费市场。
目前,韶音主要的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系列,分别是:健身徒步系列、跑步骑行系列、游泳铁三系列、通讯会议系列。
其中,后三个系列均为骨传导产品,这也是韶音创业早期的优势领域。目前韶音在国内骨传导耳机市场上,销量和销售额均处于第一,其中销售额行业占比接近 60%。
和传统耳机主要通过气导传声的原理不同,骨传导作为一种相对冷门的音频传输技术,主要以固体或骨气双单元为介质,将声音信号传至听觉神经,早期主要运用于医疗、通讯等专业领域。
韶音在商业领域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精准地为骨传导技术找到了 PMF(Product Market Fit)——户外运动领域。
韶音创业早期的发展脉络 | 来源:Shokz 韶音
相比传统耳机一贯的入耳或半入耳的封闭式设计,骨传导耳机最大的卖点就是佩戴的舒适和安全。它无需深入耳道,长时间佩戴不会产生过强的压迫感,也不用担心出汗带来的不适,而且可以听清环境音,天然适合于户外跑步、骑行等重度运动人群。
除了自身决策外,韶音还搭上了近年来中国体育产生发展这趟快车。2014 年 10 月,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46 号文」,国内掀起路跑和马拉松赛事热潮。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国内马拉松相关赛事的场次就从 134 场提升到了 1828 场,翻了 13 倍。
据了解,主要适用于跑步骑行场景的 OpenRun 系列,依然是韶音现阶段的主力机型。
而适用于健身徒步等轻运动场景的 OpenFit 系列,近年来则被视为了韶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也代表着广义开放式耳机的「2.0 产品形态」。
韶音 OpenFit 2 | 来源:来源:Shokz 韶音
和骨传导技术不同,OpenFit 系列主要的传声方式依然为气导,但产品设计采用了非入耳设计。这类产品依然以佩戴的舒适度为主要卖点,但相比骨传导,OpenFit 系列还兼顾了音质提升、防漏音等细节,希望突破垂直的运动场景,在更大众市场里成为类似苹果 AirPods 那样的「全场景耳机」。
在最新发布的 OpenFit 2 上,韶音提供了如下几条解决思路:
舒适度:
自研了「超零度硅胶」,结合钛合金材料的引入,通过在材料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舒适度佩戴的新解题思路
音质:
采用骨气双单元结构,用一颗平板高频单元+一颗动态低频单元的设计,解决了过往骨传导耳机低音不足的问题
防漏音:
利用「定向声场」技术,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不入耳也能听清,且保证私密性的效果。
「和一代相比,完全感觉是两个代际的产品。」在发布会现场的体验区里,一位韶音 OpenFit 一代的使用者如此评价新一代产品的试戴体验。
02
智能眼镜,音频赛道的新解法?
提到蓝牙耳机,大多数人最容易想到的应该是 Apple AirPods 系列。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1 年 AirPods 的全球销量达到了 1.2 亿台——这个数字相当于同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的整体出货量,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单年的峰值。
所以在那个时候,行业里曾经有这么一种戏谑的说法:只靠 AirPods,苹果也能成为一家市值万亿(人民币)的公司。
可以说,早期以 AirPods 为代表的真无线耳机品类,几乎以一己之力拉动了蓝牙耳机市场的快速增长。2017-2021 年,国内蓝牙耳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9.5%,真无线耳机品类始终占据着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然而近年来,开放式耳机这种全新的品类,正在取代前者,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据 IDC《中国无线耳机市场月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 1-11 月,真无线耳机品类整体市场占比由一年前同期的 71% 降至 64%;
而开放耳机的销量从 564 万增至 2006 万台,同比增长 255.7%,市场份额由 7% 增至 22%。
开放式耳机市场销量数据 | 来源:IDC、Shokz 韶音
如前文所述,骨传导是开放式耳机在 1.0 阶段的重要产品形态。以韶音为代表的创业公司,将骨传导技术成功落地在专业的运动场景里,收获了第一批核心用户群体。
可以说,这是一条和其他蓝牙耳机品类都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头戴式耳机主打发声单元大,音质好;而以 AirPods 为代表的小型真无线耳机,则是借助智能手机发展的浪潮,把蓝牙耳机从一个单纯的音频硬件变成了智能手机几乎必备的个人配件,从而快速完成了对大众消费市场的渗透。
而开放式耳机 2.0 形态的出现,则意味着和广义耳机市场终于要面临直接交锋了。
恰巧在这个阶段里,AI 技术的发展又为音频这种形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形态思路:成为一副智能眼镜。
是的,既然耳机已经不需要塞到耳朵里了,何不利用眼镜镜腿的特殊位置优势,把眼镜也变成一款耳机呢?
用一句「果味」很浓的话来说,就是:你的下一副 AirPods,何必需要是一副耳机?
笔者现场体验韶音智能眼镜的工程样机 | 来源:极客公园
2024 年,Meta 联合雷朋推出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成为了全球智能硬件领域的现象级产品,销量已经突百万大关。
Ray-Ban 使用了双摄像头+异形扬声器的组合,可以在佩戴时实现拍照、听音乐等功能。同时,由于 AI 能力的加入,这款眼镜可以通过调用摄像头,实现多模态的 AI 能力,实时完成了一些基于云端 AI 能力的对话交互。
在笔者看来,是否加入摄像头并不见得是当前智能眼镜最核心的功能卖点。毕竟摄像头的加入可能在成本、社交等各个领域为用户带来新的问题。相反,基于音频的种种功能,才是当下智能眼镜最需要重视的能力。例如音质能力(想取代耳机,这是基本盘),以及智能语音的交互能力。
在上周举行的韶音媒体交流会上,韶音也以 One More Thing 的形式宣告了即将加入智能眼镜领域。笔者也在展示区试戴了这款产品的早期工程样机,样机采用了墨镜形态+单摄像头+扬声器的组合。由于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暂时没有开放和智能语音相关的功能体验,但仅从音质来看,毫无疑问作为在音频领域里耕耘多年的韶音,在现阶段可以令人满意。
据了解,2025 年国内智能硬件领域有望掀起「百镜大战」,其中小米、苹果、华为甚至 OpenAI 都有望推出新品。韶音的优势也许在于对音频技术的了解,而传统手机厂商,也许可以凭借着自身优势,借助智能眼镜这类「AI 扩展件」,为「AI Agent」在手机端的落地提供一种新的交互场景。
韶音中国区 CEO 杨云告诉笔者,在可以预见的「百镜大战」竞争里,韶音不会卷价格做没有成本的事。因此,可以预见开放式耳机依然是韶音 2025 年最主要的战场,至于在智能眼镜这块创新业务里,如何发挥好音频领域里的技术积累,也许是韶音接下来要额外努力的方向。
*头图来
源:极客公园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对未来耳机的形态有哪些期待
?
热点视频
马斯克:有时我也会感到恐惧,接受失败才能一往无前。
点赞关注
极客公园视频号
,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更多阅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一年卖出 2000 万副耳机的韶音,杀入「AI 眼镜」赛道
极客公园
2周前
一年卖出50亿,高端羽绒赛道杀出“黑马”
卡思数据公众号
1个月前
Meta(META.US)拟推出Oakley智能眼镜 并探索智能手表及耳机研发
智通财经
2周前
DeepSeek炒股,靠不靠谱?
非凡油条
10小时前
DeepSeek,突传重磅!
券商中国
13小时前
下一个10年,黄仁勋押宝什么
中国企业家杂志
15小时前
国家级平台上线DeepSeek大模型
政知见
1天前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影史第一!
e公司
1天前
阿里否认投资DeepSeek!
上海证券报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