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千亿,小米和比亚迪又卷起来了

金错刀

2天前

从蔚小理、问界、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到奇瑞、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从中国车企到外国车企,都卷起了AI汽车。

2024年,新能源车圈的淘汰赛看得人目不暇接。

若2024年是AI汽车元年,2025年则是AI汽车混战年。2025年,不会AI的车企没资格狂飙。
这条路上,不论是经历上半场、下半场,还是闯荡半决赛、决赛,新能源车企能倚仗的只有用。
作者 | 观海
来源 | 金错刀车评ID:jincuodaocheping
金错刀(ijincuodao)授权转载
2024年,新能源车圈的淘汰赛看得人目不暇接。
高合、哪吒、合创、极越,人们熟悉不熟悉的车企,接连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之前何小鹏、李斌等大佬都曾预测过:最终留在牌桌上的公司可能只有5家左右。
2025年,注定也不会轻松。
这边,时隔4年,比亚迪王朝系列推出了全新IP——夏。
那边,雷军率一众高管前往东北的黑河进行冬测和整活,又猛赚一波流量。
但比起这些,更卷的是另一个领域:AI汽车。
何小鹏说,“未来10年,年销100万台AI汽车是决赛入场券”;李想强调,“从企业角度来看,理想汽车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比亚迪明确表示,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几乎所有还留在牌桌上的车企,都要在AI汽车上发力。
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
2024年是AI汽车元年,2025年则是AI汽车混战年。
2025年,不会AI的车企没资格狂飙。
AI汽车,开始卷起来了
2020年,何小鹏与马斯克,进行了一番隔空battle。
当年,小鹏汽车官宣,今后的车型将采用激光雷达提高智驾性能。
马斯克在大洋彼岸发表评论称,小鹏汽车抄袭了特斯拉和苹果的旧代码,同时挖苦道:“他们有特斯拉的旧版本软件,但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
何小鹏随即怒怼:“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4年后,挑战从线上来到了线下。
去年10月10日,小鹏汽车率先抢下“全球首款AI汽车”的名号,发布新车型“小鹏P7+”。同一天,在洛杉矶,马斯克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AI和AI汽车,成了车企的星辰大海,也成了必争之地。
何小鹏在前不久的2025年内部信里,再次强调小鹏是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吉利CEO淦家阅也在去年的新春寄语中提到:“没有AI的汽车只是出行工具,有AI的才是智能伙伴”。
而早在2023年初,李想就在内部信中规划:2030年,理想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他还说过:“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喊出了新口号,难免催生出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据理想汽车数据显示,每年投入上百亿元研发,有近50%用于投入人工智能。
其他车企的投入力度也不遑多让。
据开源证券曾统计,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目前整车智驾团队工程师已有超4000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至2023年累计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到7000人;小鹏汽车公布其每年对包括智能驾驶的AI技术研发投入约35亿,现有团队近3000人,2024年将要扩展到4000人。
可以说,从蔚小理、问界、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到奇瑞、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从中国车企到外国车企,都卷起了AI汽车。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我们见识到了轰轰烈烈的“请大模型上车”运动。
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合作车企有吉利、长城、红旗、凯迪拉克等;一汽、长安、智己等品牌接入了阿里云旗下通义大模型;科大讯飞研发的星火大模型也合作了10多家车企。
大众、奔驰等外国车企,有的和ChatGPT合作,有的接入谷歌云,有的利用起了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
总之,既然目标已定,那就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何一夜之间,都在烧钱做AI?

AI汽车虽然是去年爆发,但其实由来已久。

它的演变可以追溯至2021年8月18日,由李彦宏首次提出的“汽车机器人”概念,其核心就是:你可以把一辆车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那么,为什么此时爆发了呢?
一方面,车企们需要新故事、新的想象空间了。
增程、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驾驶、流量、性价比,这些是中国新能源车企这些年飞速发展的部分关键词。
只是这些明面上的打法,越来越难成为差异化优势了。
例如理想汽车,去年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数据上看一片欣欣向荣,但市场却不怎么买账,财报发布之后股价大跌13%。
股价和市值,体现的不是企业过去的成绩,而是体现市场对企业未来的期望程度。
当时理想MEGA遭遇重创,市面上的增程车型又与日俱增,同时理想汽车还缺少新的增程车型,难免伤害到了其未来的想象空间。
老招数的威力减弱,再不开创新招,时代就要和你say goodbye了。
AI和AI汽车就是新的大招,让市场看到我还有更远大的规划,并且还有能力打出新天地、绘出新蓝图。
众所周知,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智能化以前靠“软件定义汽车”,现在靠“AI定义汽车”。
两字之差,想象空间却天差地别。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AI汽车不是自嗨,而是确有需求。
首先吃到红利的是问界。问界新M7上市两个多月斩获10万个订单,其中智驾版用户超60%。
理想汽车也曾表示,其30万以上的车型AD Max(即智驾版本车型)订单占比接近70%。而AD Max版车型比AD Pro版车型贵2万元。用户为更贵的车型买单,实际上就是在为智驾买单。
AI在汽车上的两个深度应用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用户体验提升。
一个是“车位到车位”智驾。用户坐进车内,就可以启动智驾,系统可以让自动驾驶与泊车无缝协作,到达下一个车位。
一个是智能座舱。随着AI大模型的引入,智能座舱的体验也在升级。大模型不仅能高效完成单一任务,还能够动态组合复杂服务场景。例如,在旅途中一键生成个性化规划,包括导航、用餐推荐、车内娱乐选择甚至办公安排。
用户有需求,用户肯买单,市场又需要宏大的新故事,押注AI汽车就成了一个毫无悬念的选择了。

车企的新故事,并不全是美好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

AI汽车的想象空间很大,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高门槛。
去年OpenAI的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火爆全球之后,马斯克坐不住了,几次三番亲自下场宣传,试图捍卫特斯拉在AI领域的先进性。
马斯克如此激动,主要是AI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向外界证明自己仍处于潮头,有能力吃到红利。
要跟上潮流甚至引领潮流,无疑是个巨大考验。
车企技术实力、研发实力自不用多说,还有很多现实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是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显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足,是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投入。马斯克曾表示,x.AI拥有全世界最强的AI训练集群,需要4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其中还不包括惊人的电耗、散热管理以及卡间通信的成本。
其次是生态。中国智驾产业的竞争,也是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的博弈。比如,打通车路云一体化,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可能也是决胜关键。
最后是适应能力。各地的路况不同,政策法规和扶持力度也不尽相同,车企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更多要有赖于自我调整了。
各种挑战不可谓不大。
或许这是为什么,车企的注意力也不全在AI汽车上面,还同时借着AI的东风拥抱其他新故事。
比如机器人。
2021年,特斯拉首次提出人形机器人概念,并于1年后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Optimus(擎天柱)。
马斯克承诺,公司将在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届时将有数以千计的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他还大胆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和人类的数量比将超越1:1,甚至达到惊人的2:1;预计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市场价值高达25万亿美元。
借由智能驾驶触及AI技术的不少国内车企,也踏上了和特斯拉相同的道路。
小鹏汽车、东风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等相继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按照他们的说法,除了被应用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常规环节外,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还有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完成一些工业机器人难以替代的工作,好比是贴车标、安装内饰等。
简而言之,又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新故事。
但说比做容易。将故事变为现实,还有漫漫长路。
这条路上,不论是经历上半场、下半场,还是闯荡半决赛、决赛,新能源车企能倚仗的只有用户。
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才能多一分落实新故事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错刀车评》
是金错刀旗下的汽车账号
将以金错刀爆品视角,
带你深挖新能源车企最硬核干货
点关注,世界上又多了个懂车牛人
@The End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从蔚小理、问界、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到奇瑞、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从中国车企到外国车企,都卷起了AI汽车。

2024年,新能源车圈的淘汰赛看得人目不暇接。

若2024年是AI汽车元年,2025年则是AI汽车混战年。2025年,不会AI的车企没资格狂飙。
这条路上,不论是经历上半场、下半场,还是闯荡半决赛、决赛,新能源车企能倚仗的只有用。
作者 | 观海
来源 | 金错刀车评ID:jincuodaocheping
金错刀(ijincuodao)授权转载
2024年,新能源车圈的淘汰赛看得人目不暇接。
高合、哪吒、合创、极越,人们熟悉不熟悉的车企,接连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之前何小鹏、李斌等大佬都曾预测过:最终留在牌桌上的公司可能只有5家左右。
2025年,注定也不会轻松。
这边,时隔4年,比亚迪王朝系列推出了全新IP——夏。
那边,雷军率一众高管前往东北的黑河进行冬测和整活,又猛赚一波流量。
但比起这些,更卷的是另一个领域:AI汽车。
何小鹏说,“未来10年,年销100万台AI汽车是决赛入场券”;李想强调,“从企业角度来看,理想汽车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比亚迪明确表示,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几乎所有还留在牌桌上的车企,都要在AI汽车上发力。
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
2024年是AI汽车元年,2025年则是AI汽车混战年。
2025年,不会AI的车企没资格狂飙。
AI汽车,开始卷起来了
2020年,何小鹏与马斯克,进行了一番隔空battle。
当年,小鹏汽车官宣,今后的车型将采用激光雷达提高智驾性能。
马斯克在大洋彼岸发表评论称,小鹏汽车抄袭了特斯拉和苹果的旧代码,同时挖苦道:“他们有特斯拉的旧版本软件,但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
何小鹏随即怒怼:“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4年后,挑战从线上来到了线下。
去年10月10日,小鹏汽车率先抢下“全球首款AI汽车”的名号,发布新车型“小鹏P7+”。同一天,在洛杉矶,马斯克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AI和AI汽车,成了车企的星辰大海,也成了必争之地。
何小鹏在前不久的2025年内部信里,再次强调小鹏是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吉利CEO淦家阅也在去年的新春寄语中提到:“没有AI的汽车只是出行工具,有AI的才是智能伙伴”。
而早在2023年初,李想就在内部信中规划:2030年,理想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他还说过:“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喊出了新口号,难免催生出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据理想汽车数据显示,每年投入上百亿元研发,有近50%用于投入人工智能。
其他车企的投入力度也不遑多让。
据开源证券曾统计,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目前整车智驾团队工程师已有超4000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至2023年累计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到7000人;小鹏汽车公布其每年对包括智能驾驶的AI技术研发投入约35亿,现有团队近3000人,2024年将要扩展到4000人。
可以说,从蔚小理、问界、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到奇瑞、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从中国车企到外国车企,都卷起了AI汽车。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我们见识到了轰轰烈烈的“请大模型上车”运动。
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合作车企有吉利、长城、红旗、凯迪拉克等;一汽、长安、智己等品牌接入了阿里云旗下通义大模型;科大讯飞研发的星火大模型也合作了10多家车企。
大众、奔驰等外国车企,有的和ChatGPT合作,有的接入谷歌云,有的利用起了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
总之,既然目标已定,那就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何一夜之间,都在烧钱做AI?

AI汽车虽然是去年爆发,但其实由来已久。

它的演变可以追溯至2021年8月18日,由李彦宏首次提出的“汽车机器人”概念,其核心就是:你可以把一辆车当作一个人来看待。
那么,为什么此时爆发了呢?
一方面,车企们需要新故事、新的想象空间了。
增程、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驾驶、流量、性价比,这些是中国新能源车企这些年飞速发展的部分关键词。
只是这些明面上的打法,越来越难成为差异化优势了。
例如理想汽车,去年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数据上看一片欣欣向荣,但市场却不怎么买账,财报发布之后股价大跌13%。
股价和市值,体现的不是企业过去的成绩,而是体现市场对企业未来的期望程度。
当时理想MEGA遭遇重创,市面上的增程车型又与日俱增,同时理想汽车还缺少新的增程车型,难免伤害到了其未来的想象空间。
老招数的威力减弱,再不开创新招,时代就要和你say goodbye了。
AI和AI汽车就是新的大招,让市场看到我还有更远大的规划,并且还有能力打出新天地、绘出新蓝图。
众所周知,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智能化以前靠“软件定义汽车”,现在靠“AI定义汽车”。
两字之差,想象空间却天差地别。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AI汽车不是自嗨,而是确有需求。
首先吃到红利的是问界。问界新M7上市两个多月斩获10万个订单,其中智驾版用户超60%。
理想汽车也曾表示,其30万以上的车型AD Max(即智驾版本车型)订单占比接近70%。而AD Max版车型比AD Pro版车型贵2万元。用户为更贵的车型买单,实际上就是在为智驾买单。
AI在汽车上的两个深度应用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用户体验提升。
一个是“车位到车位”智驾。用户坐进车内,就可以启动智驾,系统可以让自动驾驶与泊车无缝协作,到达下一个车位。
一个是智能座舱。随着AI大模型的引入,智能座舱的体验也在升级。大模型不仅能高效完成单一任务,还能够动态组合复杂服务场景。例如,在旅途中一键生成个性化规划,包括导航、用餐推荐、车内娱乐选择甚至办公安排。
用户有需求,用户肯买单,市场又需要宏大的新故事,押注AI汽车就成了一个毫无悬念的选择了。

车企的新故事,并不全是美好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

AI汽车的想象空间很大,伴随而来的是各种高门槛。
去年OpenAI的视频生成大模型Sora火爆全球之后,马斯克坐不住了,几次三番亲自下场宣传,试图捍卫特斯拉在AI领域的先进性。
马斯克如此激动,主要是AI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向外界证明自己仍处于潮头,有能力吃到红利。
要跟上潮流甚至引领潮流,无疑是个巨大考验。
车企技术实力、研发实力自不用多说,还有很多现实困难需要克服。
首先是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报《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显示,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足,是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量投入。马斯克曾表示,x.AI拥有全世界最强的AI训练集群,需要4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其中还不包括惊人的电耗、散热管理以及卡间通信的成本。
其次是生态。中国智驾产业的竞争,也是生态系统与商业模式的博弈。比如,打通车路云一体化,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可能也是决胜关键。
最后是适应能力。各地的路况不同,政策法规和扶持力度也不尽相同,车企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更多要有赖于自我调整了。
各种挑战不可谓不大。
或许这是为什么,车企的注意力也不全在AI汽车上面,还同时借着AI的东风拥抱其他新故事。
比如机器人。
2021年,特斯拉首次提出人形机器人概念,并于1年后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Optimus(擎天柱)。
马斯克承诺,公司将在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届时将有数以千计的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他还大胆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和人类的数量比将超越1:1,甚至达到惊人的2:1;预计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市场价值高达25万亿美元。
借由智能驾驶触及AI技术的不少国内车企,也踏上了和特斯拉相同的道路。
小鹏汽车、东风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等相继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战略投资等方式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按照他们的说法,除了被应用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常规环节外,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还有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完成一些工业机器人难以替代的工作,好比是贴车标、安装内饰等。
简而言之,又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新故事。
但说比做容易。将故事变为现实,还有漫漫长路。
这条路上,不论是经历上半场、下半场,还是闯荡半决赛、决赛,新能源车企能倚仗的只有用户。
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才能多一分落实新故事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错刀车评》
是金错刀旗下的汽车账号
将以金错刀爆品视角,
带你深挖新能源车企最硬核干货
点关注,世界上又多了个懂车牛人
@The End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