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08万只,募集资金67.31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截至2024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为98.50%,较年初增加 1.57 个百分点。2024年,我国理财市场规模较快增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偏积极的宏观政策为理财产品提供了更多、更优的资产配置选择。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为理财产品提供更多的资金流入。同时,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超额收益优势进一步凸显,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9%。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407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92亿元。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分产品类型来看,固收类产品仍是理财产品中的绝对“主力军”。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33%,较年初增加0.99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3万亿元,占比为2.44%,较年初减少0.77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2024年,理财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从结构上看,理财市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数量为1.24亿个,占比98.70%,较年初新增1097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占比小幅增长,数量为163万个,占比1.30%,较年初新增29万个。截至2024年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6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95.69%,较年初增加2.89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0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0.27%。从投资者风险偏好来看,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83%。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86和0.46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已设立的理财公司共32家。理财公司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29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此外,21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全年累计直销金额5050亿元。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12月全市场有562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71家。《报告》显示,2024年以来,银行理财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 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具体来看,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33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1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4.8万亿元。2024年累计发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主题理财产品168只,合计募集资金超1600亿元。截至2024年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2393亿元,同比增长61.69%。2024年末,存续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等主题理财产品约300只,存续规模超1000亿元。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