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东南亚的“妙瓦底之困”

进击波财经

14小时前

据黄渊明介绍,出海企业对于国内的招聘需求通常只占20%-3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海外派遣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针对外企都会有配额限制,比如印尼要求企业招到10个本地员工,才能招聘1个外籍员工。

李锐在一家国内企业负责海外招聘。最近几天,当他和候选人沟通时,常常会收到质疑甚至莫名的敌意。

“是有去无回那种吗?”“包返程机票吗?”

遇到这种情况,李锐只能耐心解释:“我们是正规公司,相关职位和公司情况都可以在官网查询。”

一周前,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到缅甸,让位于泰缅边境的妙瓦底园区浮出水面。几天后,《三联生活周刊》发表报道《逃出妙瓦底》,赤裸裸地揭露了东南亚华人招聘圈的乱象——博彩、诈骗等灰色产业已经渗透到招聘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普通人只是在正规的招聘网站上投递了一份简历,就有可能踏上不归路。

当我们转换视角,会发现妙瓦底事件的“受害者”不仅是求职者。舆论的不断发酵也让出海东南亚的企业,面临着更艰难的处境。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在海外市场搭建团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求职者对东南亚的恐慌情绪,使招聘更加不易。

尽管李锐已经疲于自证,但招聘还得继续。公司在东南亚的业务刚刚起步,面对这片出海沃土,业务不会轻易停止。当海外招聘成为一件艰难而又必须要做的事,出海东南亚的企业正在集体面临考验。

哪怕万分之一的几率,我也不敢赌”

当李锐为招聘头疼的时候,刘敏正在考虑要不要拒绝刚刚拿到的泰国offer。

刘敏是一名泰语专业的毕业生。半个月前,她接到了国内一家公司的offer。薪资待遇都符合期望,但是工作地点在泰国。原本李敏没有任何顾虑,认为泰国的饮食文化和国内相似,适应起来不难,海外工作经历还能为自己加分。她没怎么犹豫就接受了offer,公司也开始为她办理商务签证。

有一天,刘敏突然接到家里电话。家人看到了王星的新闻,表示了对这份工作的担忧,希望她不要去泰国。

刘敏原本对这类新闻并不在意。她去过泰国旅游,认为泰国并不像网上说得那么危险。可得知王星是在曼谷被骗到缅甸的,而且诈骗园区与泰国仅有一河之隔,她犹豫了。

在她的印象里,曼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泰国最安全的地方。焦虑逐渐侵占了她的大脑,她反复在网上查询公司的注册信息,在社交网络上求助,希望能获得更多信息来判断offer的真假。

可惜网友并没有提供太多有用的信息,更多是建议她不要去。还有人调侃“这个钱非赚不可吗?”

这句玩笑话戳中了她的痛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泰语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去泰国发展是刘敏目之所及最好的选择。一边是现实压力,一边是未知的风险,刘敏迟迟下不了决心。

刘敏还在犹豫,更加谨慎的王喜已经拒绝了一份年薪30万的泰国offer。

王喜的雇主是一家国内知名的新能源车企,提供的待遇远高于她在国内能够拿到的。她在公司官网查到了自己的入职信息,确认offer没有问题。尽管如此,她还是拒绝了,原因是担心泰国不安全。

接到offer之后,王喜搜索了很多泰国诈骗相关的资讯。她相信哪怕泰国没有诈骗园区,但一定也是这条产业链里的一环。可能随手打辆出租车,就会被司机卖到妙瓦底。王喜也知道这是概率事件,“可哪怕万分之一的几率,我也不敢赌。”

知名企业尚且如此,可以想见中小企业的招聘只会更难。企业和求职者的信任纽带一旦断裂,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复的。

得不去东南亚,怎么办?

尽管网络舆论把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视为“禁地”,但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未来国内企业在东南亚的招聘需求只增不减。

黄渊明是人瑞集团国际事业部副总裁。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瑞集团在东南亚有丰富的招聘经验。据黄渊明观察,今年集团客户在东南亚的招聘需求增长了至少1倍。其中,制造业、跨境电商、通讯、金融科技等行业的需求最多,物流、运营、市场营销、高端技术人才等岗位的缺口巨大。

全球企业在东南亚的聚集,使得当地劳动力供不应求。国内企业不仅要和当地企业抢人,还要和日韩、美国、德国、中东的跨国企业竞争。

无论是从企业发展还是个人机会角度,都有一批人将不得不在东南亚工作生活。当这件事情无法避免,或许只有尽可能地多了解当地市场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

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想要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公司的商业模式。

据黄渊明介绍,出海企业对于国内的招聘需求通常只占20%-3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海外派遣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针对外企都会有配额限制,比如印尼要求企业招到10个本地员工,才能招聘1个外籍员工。

而国内招聘需求的具体数量,则与公司的商业模式强相关。一般来说,当企业需要在东南亚落地门店、建设供应链或者设立分公司时,会直接派国内负责人过去搭建团队。由于东南亚技术人才稀缺,并且受到语言工作习惯限制,这类公司的关键销售、研发岗位,为更倾向于招国内的人才。

东南亚招聘软件Glint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印尼、新加坡和越南的企业将重点转移到业务开发和销售,市场上处于核心地位的三大岗位分别来自业务开发和销售、市场营销和公关以及软件工程。

此外,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支持部门,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政府关系有较深的了解,并且能和当地员工直接沟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在当地长期生活的华人。

如果这家企业在东南亚没有任何落地的业务,招聘的岗位是可以远程线上办公的,就需要警惕了。

其次,求职者对东南亚整体的薪资待遇情况有基本了解,才能避免落入“高薪陷阱”。

相同的岗位,东南亚的薪资普遍低于国内。制造业的工人平均工资在2000-3000元左右,对技术要求高一点的在4000-6000元左右,互联网初级程序员的月薪一般在4000-6000元之间,有经验的可以拿到8000-12000元,中高级可以拿到15000以上。当然,如果是总部派遣到东南亚的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人才,公司可能会给予高额的工资和补贴。

在这个背景下,所谓的“高薪”多半意味着不靠谱。

除此之外,求职者还可以从诸多细节中找到蛛丝马迹。比如招聘简介中的办公地址是否明确可查询,是位于市区办公楼还是偏僻的地方?公司是否会求职者办理工作签证?面试流程是否完整正规等等。必要时,可以通过企业官网查询招聘信息是否存在,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企业询问相关人员。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就是“朋友介绍”。正规的企业招聘都有官方渠道,当你的朋友向你介绍所谓的高薪机会时,不妨冷静想一想“有这种好事,为什么TA自己不做?”

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关键点也是提升自身形象,缓解招聘难题的方法。规范招聘流程,优化职位介绍,清晰地说明职责和具体的办公地点,这些都是可以立即改善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建设品牌官网、运营官方社交账号,并在这些平台及时更新业务动态和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多参加行业展会活动,提升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

在最后

在东南亚这片复杂土地上,混乱和秩序重叠,财富和罪恶交织,危险难以预料。

有时候不仅是求职者和旅游的人会被骗,在东南亚,也有不少针对出海企业的圈套。李锐的外派的同事就遇到过所谓的“中介”,自称给5万元就能帮助和当地的行业协会搭上线,结果钱给了,人跑了,任何资源都没有得到。

一家企业的出海,背后是无数个体在异国他乡的冒险。有了第一批开疆拓土的人累积的经验教训,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顺。

这次妙瓦底事件,让普通人认识到了东南亚阴暗危险的一面,也让出海东南亚的企业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市场。普通人可以不去旅游,但对于企业来说,“再也不去东南亚”并不能解决问题。重新以审慎的态度面对出海这件事,从人的角度关注市场和员工,才能早日摆脱“妙瓦底之困”。

*注:文中李锐、刘敏、王喜为化名。

内容作者:Jasmine

交个朋友 VX rayshen07130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建联加入出海群

据黄渊明介绍,出海企业对于国内的招聘需求通常只占20%-3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海外派遣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针对外企都会有配额限制,比如印尼要求企业招到10个本地员工,才能招聘1个外籍员工。

李锐在一家国内企业负责海外招聘。最近几天,当他和候选人沟通时,常常会收到质疑甚至莫名的敌意。

“是有去无回那种吗?”“包返程机票吗?”

遇到这种情况,李锐只能耐心解释:“我们是正规公司,相关职位和公司情况都可以在官网查询。”

一周前,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到缅甸,让位于泰缅边境的妙瓦底园区浮出水面。几天后,《三联生活周刊》发表报道《逃出妙瓦底》,赤裸裸地揭露了东南亚华人招聘圈的乱象——博彩、诈骗等灰色产业已经渗透到招聘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普通人只是在正规的招聘网站上投递了一份简历,就有可能踏上不归路。

当我们转换视角,会发现妙瓦底事件的“受害者”不仅是求职者。舆论的不断发酵也让出海东南亚的企业,面临着更艰难的处境。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在海外市场搭建团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求职者对东南亚的恐慌情绪,使招聘更加不易。

尽管李锐已经疲于自证,但招聘还得继续。公司在东南亚的业务刚刚起步,面对这片出海沃土,业务不会轻易停止。当海外招聘成为一件艰难而又必须要做的事,出海东南亚的企业正在集体面临考验。

哪怕万分之一的几率,我也不敢赌”

当李锐为招聘头疼的时候,刘敏正在考虑要不要拒绝刚刚拿到的泰国offer。

刘敏是一名泰语专业的毕业生。半个月前,她接到了国内一家公司的offer。薪资待遇都符合期望,但是工作地点在泰国。原本李敏没有任何顾虑,认为泰国的饮食文化和国内相似,适应起来不难,海外工作经历还能为自己加分。她没怎么犹豫就接受了offer,公司也开始为她办理商务签证。

有一天,刘敏突然接到家里电话。家人看到了王星的新闻,表示了对这份工作的担忧,希望她不要去泰国。

刘敏原本对这类新闻并不在意。她去过泰国旅游,认为泰国并不像网上说得那么危险。可得知王星是在曼谷被骗到缅甸的,而且诈骗园区与泰国仅有一河之隔,她犹豫了。

在她的印象里,曼谷是国际化大都市,是泰国最安全的地方。焦虑逐渐侵占了她的大脑,她反复在网上查询公司的注册信息,在社交网络上求助,希望能获得更多信息来判断offer的真假。

可惜网友并没有提供太多有用的信息,更多是建议她不要去。还有人调侃“这个钱非赚不可吗?”

这句玩笑话戳中了她的痛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泰语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去泰国发展是刘敏目之所及最好的选择。一边是现实压力,一边是未知的风险,刘敏迟迟下不了决心。

刘敏还在犹豫,更加谨慎的王喜已经拒绝了一份年薪30万的泰国offer。

王喜的雇主是一家国内知名的新能源车企,提供的待遇远高于她在国内能够拿到的。她在公司官网查到了自己的入职信息,确认offer没有问题。尽管如此,她还是拒绝了,原因是担心泰国不安全。

接到offer之后,王喜搜索了很多泰国诈骗相关的资讯。她相信哪怕泰国没有诈骗园区,但一定也是这条产业链里的一环。可能随手打辆出租车,就会被司机卖到妙瓦底。王喜也知道这是概率事件,“可哪怕万分之一的几率,我也不敢赌。”

知名企业尚且如此,可以想见中小企业的招聘只会更难。企业和求职者的信任纽带一旦断裂,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复的。

得不去东南亚,怎么办?

尽管网络舆论把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视为“禁地”,但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未来国内企业在东南亚的招聘需求只增不减。

黄渊明是人瑞集团国际事业部副总裁。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瑞集团在东南亚有丰富的招聘经验。据黄渊明观察,今年集团客户在东南亚的招聘需求增长了至少1倍。其中,制造业、跨境电商、通讯、金融科技等行业的需求最多,物流、运营、市场营销、高端技术人才等岗位的缺口巨大。

全球企业在东南亚的聚集,使得当地劳动力供不应求。国内企业不仅要和当地企业抢人,还要和日韩、美国、德国、中东的跨国企业竞争。

无论是从企业发展还是个人机会角度,都有一批人将不得不在东南亚工作生活。当这件事情无法避免,或许只有尽可能地多了解当地市场环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

从求职者的角度出发,想要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公司的商业模式。

据黄渊明介绍,出海企业对于国内的招聘需求通常只占20%-30%左右。一方面是因为海外派遣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针对外企都会有配额限制,比如印尼要求企业招到10个本地员工,才能招聘1个外籍员工。

而国内招聘需求的具体数量,则与公司的商业模式强相关。一般来说,当企业需要在东南亚落地门店、建设供应链或者设立分公司时,会直接派国内负责人过去搭建团队。由于东南亚技术人才稀缺,并且受到语言工作习惯限制,这类公司的关键销售、研发岗位,为更倾向于招国内的人才。

东南亚招聘软件Glint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印尼、新加坡和越南的企业将重点转移到业务开发和销售,市场上处于核心地位的三大岗位分别来自业务开发和销售、市场营销和公关以及软件工程。

此外,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支持部门,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政府关系有较深的了解,并且能和当地员工直接沟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在当地长期生活的华人。

如果这家企业在东南亚没有任何落地的业务,招聘的岗位是可以远程线上办公的,就需要警惕了。

其次,求职者对东南亚整体的薪资待遇情况有基本了解,才能避免落入“高薪陷阱”。

相同的岗位,东南亚的薪资普遍低于国内。制造业的工人平均工资在2000-3000元左右,对技术要求高一点的在4000-6000元左右,互联网初级程序员的月薪一般在4000-6000元之间,有经验的可以拿到8000-12000元,中高级可以拿到15000以上。当然,如果是总部派遣到东南亚的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人才,公司可能会给予高额的工资和补贴。

在这个背景下,所谓的“高薪”多半意味着不靠谱。

除此之外,求职者还可以从诸多细节中找到蛛丝马迹。比如招聘简介中的办公地址是否明确可查询,是位于市区办公楼还是偏僻的地方?公司是否会求职者办理工作签证?面试流程是否完整正规等等。必要时,可以通过企业官网查询招聘信息是否存在,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企业询问相关人员。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就是“朋友介绍”。正规的企业招聘都有官方渠道,当你的朋友向你介绍所谓的高薪机会时,不妨冷静想一想“有这种好事,为什么TA自己不做?”

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关键点也是提升自身形象,缓解招聘难题的方法。规范招聘流程,优化职位介绍,清晰地说明职责和具体的办公地点,这些都是可以立即改善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建设品牌官网、运营官方社交账号,并在这些平台及时更新业务动态和招聘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多参加行业展会活动,提升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

在最后

在东南亚这片复杂土地上,混乱和秩序重叠,财富和罪恶交织,危险难以预料。

有时候不仅是求职者和旅游的人会被骗,在东南亚,也有不少针对出海企业的圈套。李锐的外派的同事就遇到过所谓的“中介”,自称给5万元就能帮助和当地的行业协会搭上线,结果钱给了,人跑了,任何资源都没有得到。

一家企业的出海,背后是无数个体在异国他乡的冒险。有了第一批开疆拓土的人累积的经验教训,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顺。

这次妙瓦底事件,让普通人认识到了东南亚阴暗危险的一面,也让出海东南亚的企业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市场。普通人可以不去旅游,但对于企业来说,“再也不去东南亚”并不能解决问题。重新以审慎的态度面对出海这件事,从人的角度关注市场和员工,才能早日摆脱“妙瓦底之困”。

*注:文中李锐、刘敏、王喜为化名。

内容作者:Jasmine

交个朋友 VX rayshen07130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建联加入出海群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