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医保工作情况和2025年医保工作有关计划考虑。
来看发布会重点内容: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
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
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国家医疗保障局规财法规司司长蒋成嘉指出,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蒋成嘉表示,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基金运行安全平稳的基本盘是确定的。
具体来看,在基金收入方面,医保基金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万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万亿元。他指出,这个增速是在多地支持企业减轻负担、降低医保费率的背景下实现的,实现了基金收入稳定与促进经济恢复的统筹。
基金支出方面,蒋成嘉介绍,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他指出,支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支出增速与收入增速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增速协调性也有所改善。
基金结余方面,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结余4164亿元,居民医保结余519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7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3.05万亿元,居民医保0.82万亿元。
蒋成嘉指出,2024年基金运行在三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是统筹基金共济作用有新进展,在全部基金支出中,统筹基金支出占比比2023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达到80.3%。二是门诊保障持续取得新进展,全国基本医保门诊结算达到67亿人次,增长19%。三是保障生育医疗取得新进展,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432亿元,同比增长33.9%。
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主要是通过预付,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缓解医疗机构运行压力,为其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进而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比如,江苏11个统筹区预付近100亿元;浙江预付超63亿元;四川21个统筹地区向1784家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超46亿元;新疆结合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向全区66家三级医疗机构预付24亿元。从地方实践看,预付金制度受到医疗机构普遍欢迎,促进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国家医保局指出,目前,国家医保局正指导各地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在“先给钱”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快给钱”,加快实现即时结算。即时结算的核心是大幅压缩结算周期,努力提高资金拨付频次和效率,实现多次拨、快速拨。
国家医保局表示,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这项改革得益于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和数据应用,先行探索的地区近日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注意到,在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有效运行的同时,国家医保局也在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出,2025年我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026年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所谓即时结算的基本医保基金,包括职工医保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通知明确,即时结算是指从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到医保基金拨付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国家医保局首批确定17个省份的76个统筹地区,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的试点省市。2025年1至5月,试点省市启动实施即时结算,其他省份可自行选择试点。2025年7至12月,其他省份全面启动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
国家医保局表示,推行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将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向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增加“现金流”,缓解垫付资金压力,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快给钱、快赋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民生领域补短板的重要制度安排。
国家医保局指出,2016年国家启动制度试点,2020年稳妥有序扩大至49个城市。8年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阶段目标基本实现。这项制度不仅有效破解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难题,减轻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还通过集聚资金规模效应、发挥制度平台作用,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养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国家医保局表示,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以建立独立险种、制度覆盖全民、政策规范统一、契合我国国情为目标,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减轻失能人员护理服务费用负担,夯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医保工作情况和2025年医保工作有关计划考虑。
来看发布会重点内容: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
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
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国家医疗保障局规财法规司司长蒋成嘉指出,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蒋成嘉表示,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基金运行安全平稳的基本盘是确定的。
具体来看,在基金收入方面,医保基金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万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万亿元。他指出,这个增速是在多地支持企业减轻负担、降低医保费率的背景下实现的,实现了基金收入稳定与促进经济恢复的统筹。
基金支出方面,蒋成嘉介绍,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他指出,支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支出增速与收入增速的协调性有所增强,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增速协调性也有所改善。
基金结余方面,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结余4164亿元,居民医保结余519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7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3.05万亿元,居民医保0.82万亿元。
蒋成嘉指出,2024年基金运行在三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是统筹基金共济作用有新进展,在全部基金支出中,统筹基金支出占比比2023年提高两个百分点,达到80.3%。二是门诊保障持续取得新进展,全国基本医保门诊结算达到67亿人次,增长19%。三是保障生育医疗取得新进展,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432亿元,同比增长33.9%。
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
医保基金预付制度,主要是通过预付,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缓解医疗机构运行压力,为其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进而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比如,江苏11个统筹区预付近100亿元;浙江预付超63亿元;四川21个统筹地区向1784家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超46亿元;新疆结合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向全区66家三级医疗机构预付24亿元。从地方实践看,预付金制度受到医疗机构普遍欢迎,促进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国家医保局指出,目前,国家医保局正指导各地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在“先给钱”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快给钱”,加快实现即时结算。即时结算的核心是大幅压缩结算周期,努力提高资金拨付频次和效率,实现多次拨、快速拨。
国家医保局表示,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这项改革得益于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和数据应用,先行探索的地区近日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注意到,在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有效运行的同时,国家医保局也在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出,2025年我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026年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所谓即时结算的基本医保基金,包括职工医保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通知明确,即时结算是指从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到医保基金拨付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国家医保局首批确定17个省份的76个统筹地区,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的试点省市。2025年1至5月,试点省市启动实施即时结算,其他省份可自行选择试点。2025年7至12月,其他省份全面启动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工作。
国家医保局表示,推行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将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向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增加“现金流”,缓解垫付资金压力,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快给钱、快赋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民生领域补短板的重要制度安排。
国家医保局指出,2016年国家启动制度试点,2020年稳妥有序扩大至49个城市。8年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阶段目标基本实现。这项制度不仅有效破解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难题,减轻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还通过集聚资金规模效应、发挥制度平台作用,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养老服务业和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国家医保局表示,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国家医保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以建立独立险种、制度覆盖全民、政策规范统一、契合我国国情为目标,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减轻失能人员护理服务费用负担,夯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