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玉米期价呈现低位反弹走势。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外盘价格重心上移,二是政策端的支撑,三是国内刚性消费的支撑。
2024年新季玉米上市以来,政策端支持措施不断。先是中储粮增储消息,再是中储粮暂停进口拍卖,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信心支撑。随着春节临近,产区售粮压力有一定程度释放。同时,外盘震荡偏强与国内刚性消费支撑所带来的情绪影响逐步增强,短期内期价或继续震荡上扬。
外盘多头情绪较强
收获季以来,外盘玉米期价呈现重心上移走势,主要是受到预期修正的影响。USDA多次下调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强化预期修正,2024年12月报告中对全球玉米以及美玉米期末库存下调幅度略超预期,带动外盘玉米期价挑战当年7月份以来的区间上沿。近期南美天气热度再度上升,弱拉尼娜预期进一步升温,期价运行区间再度上移。短期来看,天气影响尚不明朗,但是不确定性仍然给予一定支撑。从资金情绪角度来看,近期美玉米非商业持仓呈现净多头寸上升的态势,反映出短期市场多头情绪占主导。
国内政策支撑较强
本年度收获季,玉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比较明显。为了稳定市场信心,中储粮推出多项举措,比如增储以及停止进口玉米拍卖等。自从增储消息公布之后,中储粮收购库点陆续增加,元旦后又新增多家增储库点。中储粮相关举措稳步推进,对玉米市场构成明显支撑。
刚性消费支撑仍在
饲料消费,养殖大基数支撑仍在,近期利润变化不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10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2.7%。整体饲料产量高位运行,对玉米构成刚性支撑。机构数据显示,近期自繁自养生猪和蛋鸡养殖利润延续良好态势,继续稳固饲用消费的边际支撑。虽然肉禽利润仍然不佳,但并未摆脱前期运行区间,饲料企业库存呈季节性回升态势。
工业消费,山东和河北利润较好,继续提振其开机意愿,整体消费量及备货均延续良好态势。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为517.3万吨,处于近三年高位区间。
整体来看,近期边际变化比较平和,未出现超预期的下降因素,玉米市场刚性消费支撑仍在。总体来看,春节临近,随着上游售粮节奏放缓,季节性压力有所减弱。同时,在下游刚性消费支撑下,备货需求提振阶段性消费预期,市场情绪存在一定的好转预期,叠加政策端支撑以及外盘偏强情绪,玉米期价短期或温和上涨。(全文刊登于2025年1月14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来源:粮油市场报 特约分析师 侯芝芳
近期,国内玉米期价呈现低位反弹走势。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外盘价格重心上移,二是政策端的支撑,三是国内刚性消费的支撑。
2024年新季玉米上市以来,政策端支持措施不断。先是中储粮增储消息,再是中储粮暂停进口拍卖,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信心支撑。随着春节临近,产区售粮压力有一定程度释放。同时,外盘震荡偏强与国内刚性消费支撑所带来的情绪影响逐步增强,短期内期价或继续震荡上扬。
外盘多头情绪较强
收获季以来,外盘玉米期价呈现重心上移走势,主要是受到预期修正的影响。USDA多次下调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强化预期修正,2024年12月报告中对全球玉米以及美玉米期末库存下调幅度略超预期,带动外盘玉米期价挑战当年7月份以来的区间上沿。近期南美天气热度再度上升,弱拉尼娜预期进一步升温,期价运行区间再度上移。短期来看,天气影响尚不明朗,但是不确定性仍然给予一定支撑。从资金情绪角度来看,近期美玉米非商业持仓呈现净多头寸上升的态势,反映出短期市场多头情绪占主导。
国内政策支撑较强
本年度收获季,玉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比较明显。为了稳定市场信心,中储粮推出多项举措,比如增储以及停止进口玉米拍卖等。自从增储消息公布之后,中储粮收购库点陆续增加,元旦后又新增多家增储库点。中储粮相关举措稳步推进,对玉米市场构成明显支撑。
刚性消费支撑仍在
饲料消费,养殖大基数支撑仍在,近期利润变化不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10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2.7%。整体饲料产量高位运行,对玉米构成刚性支撑。机构数据显示,近期自繁自养生猪和蛋鸡养殖利润延续良好态势,继续稳固饲用消费的边际支撑。虽然肉禽利润仍然不佳,但并未摆脱前期运行区间,饲料企业库存呈季节性回升态势。
工业消费,山东和河北利润较好,继续提振其开机意愿,整体消费量及备货均延续良好态势。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为517.3万吨,处于近三年高位区间。
整体来看,近期边际变化比较平和,未出现超预期的下降因素,玉米市场刚性消费支撑仍在。总体来看,春节临近,随着上游售粮节奏放缓,季节性压力有所减弱。同时,在下游刚性消费支撑下,备货需求提振阶段性消费预期,市场情绪存在一定的好转预期,叠加政策端支撑以及外盘偏强情绪,玉米期价短期或温和上涨。(全文刊登于2025年1月14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来源:粮油市场报 特约分析师 侯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