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鞋王跨界求生,难了!

服装经理人

23小时前

昔日“鞋王”并没有摆脱上市即巅峰的资本戏码,上市之后第二年,公司营收即大降46%,净利润下降19%,此后10年里,业绩再也没有回到上市当年的高度。

2024年年末,奥康国际突然连发两条重要公告。

一则是重大人事调整,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王振滔、王进权两兄弟因工作原因将辞去相关职务。

另一则涉及资产并购和产业转型,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存储芯片企业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股权,进军半导体行业,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

资产收购和人事变动,无疑都预示着奥康转型的决心。

可是,非同一大股东旗下的资产并购,显然充满变数。2025年1月8日,奥康宣告终止本次收购,此前逆势大涨的公司股价,出现连续3天跌停,一切似乎又回到原点。

01

跨界求生

奥康收购的联和存储,是存储芯片和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产品包括嵌入式存储芯片PPI Nand、SPI Nand、DRAM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目前炙手可热的蓝海领域。

虽然成立不过三年多,但是通过收购韩国成熟存储器公司的相关专利,联合存储成功开发出完全国产化自研存储芯片,迅速成为国内存储芯片领域颇具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2022年,也就是成立第2年,联合存储即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由深圳国虹领投,凯盈资本、无锡新尚等机构跟投,投后估值预计超过12亿元。

2023年,获得多方支持的联合存储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公司完成了百余家客户的Design in(提供设计方案)工作,成功与数十家行业头部客户和上市公司签署了Design Win(赢得客户订单)协议,并成功入选无锡市瞪羚企业名单,被官方认定为具有高成长潜力和市场价值的科技企业。

根据公告披露,奥康收购案初步设定的主要交易对手,包括联和存储董事总经理高伟、无锡芯存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无锡联存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者分别持股56.1056%、8.2508%、8.2508%,三者合计持股占比超过70%,以此估算,此次交易涉及金额接近10亿元。

事实上,在上市相对收紧的背景下,A股皮鞋公司通过在一级市场寻找优质标的、实现跨界转型,最近几年来早已蔚然成风。

2018年-2019年,“女鞋第一股”星期六斥资超过30亿,收购杭州头部MCN机构全部股权,并在2022年改名为遥望科技,发展方向逐渐转向了社交电商和互联网广告业务。

2024年早些时候,另一家皮鞋公司哈森股份发布多次资产重组方案,相继获得江苏朗迅、苏州郎克斯及辰瓴光学的控股权、切入“果链”、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诸多新兴赛道。

02

“鞋王”落寞

以奥康为代表的A股皮鞋公司的起伏和转型史,堪称中国皮鞋产业盛极而衰的缩影。

2012年,来自“鞋都”温州的奥康国际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男鞋第一股”,并以10亿元的超募金额成为“超募王”。

和很多消费公司一样,在上市之前的三年时间里,奥康营收和净利润仍保持20%的复合年化增速,看起来像是妥妥的消费白马股。

但是,昔日“鞋王”并没有摆脱上市即巅峰的资本戏码,上市之后第二年,公司营收即大降46%,净利润下降19%,此后10年里,业绩再也没有回到上市当年的高度。

2024年前三季度,奥康营收18.8亿,同比下降18.8%,亏损1.36亿,同比多亏了50%。公司旗下各大品牌均出现大幅下滑态势:主要品牌奥康营收12.34亿元,同比下降18.73%;康龙营收1.60亿元,同比下降33.06%;代理品牌斯凯奇营收1.97亿元,同比下降18.23%。

▲奥康国际净利润走势 来源:同花顺

奥康业绩下滑的背后,是中国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休闲鞋和运动鞋成为市场主流,皮鞋行业规模逐渐萎缩。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皮鞋年产量从2016年的46.18亿双降至2021年的35.24亿双,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缩减至17亿双。

时代浪潮冲击之下,A股和港股市场卖皮鞋的公司可谓惨不忍睹:富贵鸟和贵人鸟已经退市,曾经风靡一时的达芙妮,股价从11元多跌到2毛多钱,市值只剩下不到5亿港币,跨界前的哈森股份也陷入过经营困境。

为了挽回颓势,奥康此前也曾做出诸多改变。

2015年,公司成为知名运动品牌斯凯奇的中国内地代理商,豪言将在5年内开出1000家斯凯奇专卖店,可是直到2023年,门店数也仅有138家。2019年,公司学习南极电商,搞品牌授权经营,最后不但没有带来多少授权收入,反而对自身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

2020年至2023年间,奥康关闭门店超过2000家,最近3年更是出现连续亏损,转型似乎成为企业重生的必由之路。

03

再遭变故

作为奥康国际的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王振滔在并购前夜突然辞职其实也有迹可循。

2021年-2022年,王振滔将奥康国际2.6亿元资金转入自己控制的两家鞋服店,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1年-2023年4月,他又将经销商的近10亿元货款汇入上述两家鞋服店的银行账户,导致回款至上市公司的时间延后。

两次违规事件最终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为了避免影响奥康国际的并购进程,可能王振滔的辞职是必然之举。

奥康国际之外,王振滔还是另一家上市公司康华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作为国内首家生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业,康华生物的业绩和发展前景相比奥康国际显然更高,王振滔退出奥康国际管理层,其实也有更好的退路。

王振滔、王进权辞职后,目前奥康仅有王晨、余雄平担任非独立董事,其中王晨和王振滔是父子关系,两人合计持有奥康国际超过40%的股权。并购前夜王振滔的辞职,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为了让35岁的王晨在奥康转型过程中完成接班工作。

根据公告披露,奥康本次收购预计不会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造成控制权变更,王晨的接班也看似顺理成章,但是事态的后续发展,可能超出奥康现任管理层的控制。

目前,奥康的现金流并不充裕,截至2024年9月,公司高流动性的货币资金不到4亿元,不及2012年的20%,此次收购最终很可能主要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完成。以目前奥康与联和存储的市值比较,以及高伟的持股比例来看,交易完成后,高伟在奥康的股权将直逼王振滔父子。

如果高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后续在二级市场继续增持奥康的股份,或者名下股票处于较高质押状态的王振滔父子抛售股份,奥康国际的控制权很可能易主。收购资产的定价问题以及控制权隐忧,或许正是本次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奥康国际货币资金走势 来源:同花顺

传统鞋类业务难以为继,收购转型的图谋再遭变故,举步维艰的奥康国际,要找到新的出路并不容易。

由于实控人旗下似乎没有优质行业的未上市资产,奥康要实现产业转型,只能走外延式并购的道路,其中涉及的控制权隐患和未来整合难题,都是巨大的挑战。

被行业巨变拉下神坛的一代鞋王,在告别第一代创业者之后,要想重新找回昔日荣光,不但要有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更多的时代机缘。

昔日“鞋王”并没有摆脱上市即巅峰的资本戏码,上市之后第二年,公司营收即大降46%,净利润下降19%,此后10年里,业绩再也没有回到上市当年的高度。

2024年年末,奥康国际突然连发两条重要公告。

一则是重大人事调整,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王振滔、王进权两兄弟因工作原因将辞去相关职务。

另一则涉及资产并购和产业转型,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存储芯片企业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股权,进军半导体行业,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

资产收购和人事变动,无疑都预示着奥康转型的决心。

可是,非同一大股东旗下的资产并购,显然充满变数。2025年1月8日,奥康宣告终止本次收购,此前逆势大涨的公司股价,出现连续3天跌停,一切似乎又回到原点。

01

跨界求生

奥康收购的联和存储,是存储芯片和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产品包括嵌入式存储芯片PPI Nand、SPI Nand、DRAM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目前炙手可热的蓝海领域。

虽然成立不过三年多,但是通过收购韩国成熟存储器公司的相关专利,联合存储成功开发出完全国产化自研存储芯片,迅速成为国内存储芯片领域颇具竞争力的新生力量。

2022年,也就是成立第2年,联合存储即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由深圳国虹领投,凯盈资本、无锡新尚等机构跟投,投后估值预计超过12亿元。

2023年,获得多方支持的联合存储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公司完成了百余家客户的Design in(提供设计方案)工作,成功与数十家行业头部客户和上市公司签署了Design Win(赢得客户订单)协议,并成功入选无锡市瞪羚企业名单,被官方认定为具有高成长潜力和市场价值的科技企业。

根据公告披露,奥康收购案初步设定的主要交易对手,包括联和存储董事总经理高伟、无锡芯存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无锡联存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者分别持股56.1056%、8.2508%、8.2508%,三者合计持股占比超过70%,以此估算,此次交易涉及金额接近10亿元。

事实上,在上市相对收紧的背景下,A股皮鞋公司通过在一级市场寻找优质标的、实现跨界转型,最近几年来早已蔚然成风。

2018年-2019年,“女鞋第一股”星期六斥资超过30亿,收购杭州头部MCN机构全部股权,并在2022年改名为遥望科技,发展方向逐渐转向了社交电商和互联网广告业务。

2024年早些时候,另一家皮鞋公司哈森股份发布多次资产重组方案,相继获得江苏朗迅、苏州郎克斯及辰瓴光学的控股权、切入“果链”、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诸多新兴赛道。

02

“鞋王”落寞

以奥康为代表的A股皮鞋公司的起伏和转型史,堪称中国皮鞋产业盛极而衰的缩影。

2012年,来自“鞋都”温州的奥康国际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男鞋第一股”,并以10亿元的超募金额成为“超募王”。

和很多消费公司一样,在上市之前的三年时间里,奥康营收和净利润仍保持20%的复合年化增速,看起来像是妥妥的消费白马股。

但是,昔日“鞋王”并没有摆脱上市即巅峰的资本戏码,上市之后第二年,公司营收即大降46%,净利润下降19%,此后10年里,业绩再也没有回到上市当年的高度。

2024年前三季度,奥康营收18.8亿,同比下降18.8%,亏损1.36亿,同比多亏了50%。公司旗下各大品牌均出现大幅下滑态势:主要品牌奥康营收12.34亿元,同比下降18.73%;康龙营收1.60亿元,同比下降33.06%;代理品牌斯凯奇营收1.97亿元,同比下降18.23%。

▲奥康国际净利润走势 来源:同花顺

奥康业绩下滑的背后,是中国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巨大变化,休闲鞋和运动鞋成为市场主流,皮鞋行业规模逐渐萎缩。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皮鞋年产量从2016年的46.18亿双降至2021年的35.24亿双,预计到2026年将进一步缩减至17亿双。

时代浪潮冲击之下,A股和港股市场卖皮鞋的公司可谓惨不忍睹:富贵鸟和贵人鸟已经退市,曾经风靡一时的达芙妮,股价从11元多跌到2毛多钱,市值只剩下不到5亿港币,跨界前的哈森股份也陷入过经营困境。

为了挽回颓势,奥康此前也曾做出诸多改变。

2015年,公司成为知名运动品牌斯凯奇的中国内地代理商,豪言将在5年内开出1000家斯凯奇专卖店,可是直到2023年,门店数也仅有138家。2019年,公司学习南极电商,搞品牌授权经营,最后不但没有带来多少授权收入,反而对自身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

2020年至2023年间,奥康关闭门店超过2000家,最近3年更是出现连续亏损,转型似乎成为企业重生的必由之路。

03

再遭变故

作为奥康国际的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王振滔在并购前夜突然辞职其实也有迹可循。

2021年-2022年,王振滔将奥康国际2.6亿元资金转入自己控制的两家鞋服店,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1年-2023年4月,他又将经销商的近10亿元货款汇入上述两家鞋服店的银行账户,导致回款至上市公司的时间延后。

两次违规事件最终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为了避免影响奥康国际的并购进程,可能王振滔的辞职是必然之举。

奥康国际之外,王振滔还是另一家上市公司康华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作为国内首家生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业,康华生物的业绩和发展前景相比奥康国际显然更高,王振滔退出奥康国际管理层,其实也有更好的退路。

王振滔、王进权辞职后,目前奥康仅有王晨、余雄平担任非独立董事,其中王晨和王振滔是父子关系,两人合计持有奥康国际超过40%的股权。并购前夜王振滔的辞职,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为了让35岁的王晨在奥康转型过程中完成接班工作。

根据公告披露,奥康本次收购预计不会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造成控制权变更,王晨的接班也看似顺理成章,但是事态的后续发展,可能超出奥康现任管理层的控制。

目前,奥康的现金流并不充裕,截至2024年9月,公司高流动性的货币资金不到4亿元,不及2012年的20%,此次收购最终很可能主要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完成。以目前奥康与联和存储的市值比较,以及高伟的持股比例来看,交易完成后,高伟在奥康的股权将直逼王振滔父子。

如果高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后续在二级市场继续增持奥康的股份,或者名下股票处于较高质押状态的王振滔父子抛售股份,奥康国际的控制权很可能易主。收购资产的定价问题以及控制权隐忧,或许正是本次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奥康国际货币资金走势 来源:同花顺

传统鞋类业务难以为继,收购转型的图谋再遭变故,举步维艰的奥康国际,要找到新的出路并不容易。

由于实控人旗下似乎没有优质行业的未上市资产,奥康要实现产业转型,只能走外延式并购的道路,其中涉及的控制权隐患和未来整合难题,都是巨大的挑战。

被行业巨变拉下神坛的一代鞋王,在告别第一代创业者之后,要想重新找回昔日荣光,不但要有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更多的时代机缘。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