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医药并购新交易:圣湘生物8亿现金收购,剑指生长激素赛道

药渡

3周前

中山海济主要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通过合并,圣湘生物能够将生长激素产品纳入其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其在儿科领域的解决方案,后者能为其在生物制品赛道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来源:药渡
撰文:小小知青     编辑:维他命
2024年的圣湘生物,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仅延续了2023年的呼吸道疾病检测热度,而且是更上一层楼。
年初,以一季度扣非净利润预增1978.27%刷爆IVD圈,仿佛再现新冠检测的“高光”时刻;
秋季,在上海举办的“数智赋能生态共享”数智化伙伴大会,不但助推呼吸道医疗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展现了数智化建设的显著成效;

年末以11月份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加入为标志(前情回顾:人事任命!原阿里巴巴CEO卫哲加入圣湘生物),开启了系列商业活动,

旗下分子POCT圣维鲲腾完成A轮融资近2亿元,这是继真迈、安赛诊断、First Light等重大投资与合作之后的又一次壮举;

农历年末的1月10日,又公告拟以人民币8.075亿元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此系其成立以来最大的收购案,双方在体外诊断领域及生长激素领域进行合作,促成“诊疗一体”战略。

至此,圣湘生物在这短短几年完成了三级跳,分子诊断龙头——IVD平台企业——诊疗一体大健康企业,且账上的现金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高达44亿元。今年的迈瑞、新产业、安图生物等行业大佬仍然在集采中表现突出,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比圣湘生物更活跃的IVD企业,有一定的逻辑可判断圣湘生物是未来IVD的引领者之一,这很难得,须知IVD行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行业,后来者想赶上来的壁垒是比较高的。

图1. IVD市场集采后肿标+甲功市场排来源:医趋势

01

从分子诊断龙头

到IVD平台企业

新冠检测之后,曾堆起的业绩高基数,使得一众受益股“摔的很惨”,2023年动辄下滑90%的数据难以维持了基本的体面。要承接这个下滑压力,唯有发展新增长点,这时期许多企业提出第二增长曲线,圣湘是其中之一,时间点是2022-2023年这期间,彼时新冠检测业务开始骤退,核酸检测的单一模式显然无以为继,最好的转型方向就是IVD平台型企业,这也是所有疫情受益股的共同难题和目标。
另一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5年国内分子诊断规模有望达到319亿元,2016-2025年复合增速预计达26.3%,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背后原因就是精准医学临床需求提升,大众对分子诊断接受度增强,除了呼吸道感染疾病,还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手足口病、肿瘤预防、慢病管理等诊疗中有重要作用,在非临床领域亦如此,分子诊断被称为“IVD行业的未来赛道”名副其实,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确定性极高。
其三,自圣湘生物2008年开始进入分子诊断赛道,到2022年的历史机遇,获得大量充裕的企业现金流,更有实力进军免疫诊断,分子POCT、基因测序、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等赛道,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市场方面亦如此,除了国内市场的继续耕耘;国际方面,其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5+10”海外战略,聚焦重点国家、重点市场进行深耕,在新兴国家参与当地分子实验室建设,抢占先机;在LDT项目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上,围绕特色项目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每一环都是用实力打出来,完美践行开发第二增长曲线的任务,这一阶段可视为横向发展,仍是基于IVD行业。圣湘生物同时也是幸运儿,在一众受益股步入2023年遭遇高幅下滑之时,凭借2023年四季度流感高发驱动,公司实现营收3.75亿元,环比增长82.86%,直至2024年整年,开始逆势复苏。
通过上述我们也可知,圣湘是无法与现有的IVD大佬相提并论,行业主要竞争点免疫诊断明显弱势,只能比拼未来,而恰好代表未来的分子诊断是其优势。
02
跨界并购 剑指生长激素赛道
布局诊疗一体化医疗
最明显的例证应该是本次的8亿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打破了此前收购标的主要聚焦在主业诊断的惯例。此前虽偏离一点,例如2000万美元参股英国QuantuMDx Group Limited 9.09%股权;斥资700万美元投资快速药敏检测公司First Light Diagnostics, Inc.,持股21.77%;1亿多对湖南圣微速敏生物收购100%股权等,但本质还是分子诊断赛道、POCT等IVD领域的增强和完善。
中山海济主要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通过合并,圣湘生物能够将生长激素产品纳入其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其在儿科领域的解决方案,后者能为其在生物制品赛道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中山海济的业绩承诺是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元、1.8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圣湘的扣非净利润也仅1.513亿,归属净利润1.954亿。
作为对比,中山海济的2023年及2024年1月-11月,净利润分别为4826.38万元、1.05亿元。对圣湘生物来说,中山海济有着增长50%的良好预期。从这个角度看,也许现在谈圣湘跨界诊疗一体化还为时尚早,究竟是图这个利润,还是图诊疗一体化还需要更多的行动来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iDASH国际隐私计算竞赛同态加密赛道上,圣湘生物力压群雄,斩获全球第一名,这标志着其在隐私计算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已站在了世界之巅,为医疗数据的安全处理与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当今生物大数据井喷时代,医疗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制约医疗数字化进程的关键瓶颈,这个事件透露着圣湘在数智化方面的潜力。圣湘生物有引领着IVD智能化发展的潜质,而这个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乃至未来的香饽饽。
凭借着收购中山海济这个标志性起点,加之其雄厚的IVD技能、数智化领先优势,开启诊疗一体化的大健康战略未尝不可。
03
圣湘生物潜力初现 未来可期
年末之际,圣湘生物画龙点睛之笔,给2024年一个圆满的交代。展望2025年,无论是业务协同方面,还是直接业绩输血,均有良好的预期。三年的新冠检测加上2023年末至今的呼吸道疾病检测,已使得圣湘生物拥有雄厚的资本进行“沙场点兵派将”,看似是在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殊不知已在悄然升级诊疗一体化。
展望未来脉搏,随着其IVD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尤其在分子、POCT这两个赛道,以及数智化、人工智能通用工具上,有望成为国产的领军企业。虽然当前IVD主流市场还是免疫诊断,但之后,其或许将引领国内IVD企业开启新的增长模式。届时,IVD行业循序渐进,后来者难以赶上是否被打破,值得期待验证。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

国内首款!男性HPV疫苗正式获批,默沙东搅动市场风云

三度NewCo!超3.6亿美元,康诺亚CD38单抗出海

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自免药物TOP10

中山海济主要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通过合并,圣湘生物能够将生长激素产品纳入其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其在儿科领域的解决方案,后者能为其在生物制品赛道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来源:药渡
撰文:小小知青     编辑:维他命
2024年的圣湘生物,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仅延续了2023年的呼吸道疾病检测热度,而且是更上一层楼。
年初,以一季度扣非净利润预增1978.27%刷爆IVD圈,仿佛再现新冠检测的“高光”时刻;
秋季,在上海举办的“数智赋能生态共享”数智化伙伴大会,不但助推呼吸道医疗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更是展现了数智化建设的显著成效;

年末以11月份阿里巴巴前CEO卫哲加入为标志(前情回顾:人事任命!原阿里巴巴CEO卫哲加入圣湘生物),开启了系列商业活动,

旗下分子POCT圣维鲲腾完成A轮融资近2亿元,这是继真迈、安赛诊断、First Light等重大投资与合作之后的又一次壮举;

农历年末的1月10日,又公告拟以人民币8.075亿元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此系其成立以来最大的收购案,双方在体外诊断领域及生长激素领域进行合作,促成“诊疗一体”战略。

至此,圣湘生物在这短短几年完成了三级跳,分子诊断龙头——IVD平台企业——诊疗一体大健康企业,且账上的现金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高达44亿元。今年的迈瑞、新产业、安图生物等行业大佬仍然在集采中表现突出,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比圣湘生物更活跃的IVD企业,有一定的逻辑可判断圣湘生物是未来IVD的引领者之一,这很难得,须知IVD行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行业,后来者想赶上来的壁垒是比较高的。

图1. IVD市场集采后肿标+甲功市场排来源:医趋势

01

从分子诊断龙头

到IVD平台企业

新冠检测之后,曾堆起的业绩高基数,使得一众受益股“摔的很惨”,2023年动辄下滑90%的数据难以维持了基本的体面。要承接这个下滑压力,唯有发展新增长点,这时期许多企业提出第二增长曲线,圣湘是其中之一,时间点是2022-2023年这期间,彼时新冠检测业务开始骤退,核酸检测的单一模式显然无以为继,最好的转型方向就是IVD平台型企业,这也是所有疫情受益股的共同难题和目标。
另一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5年国内分子诊断规模有望达到319亿元,2016-2025年复合增速预计达26.3%,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背后原因就是精准医学临床需求提升,大众对分子诊断接受度增强,除了呼吸道感染疾病,还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手足口病、肿瘤预防、慢病管理等诊疗中有重要作用,在非临床领域亦如此,分子诊断被称为“IVD行业的未来赛道”名副其实,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确定性极高。
其三,自圣湘生物2008年开始进入分子诊断赛道,到2022年的历史机遇,获得大量充裕的企业现金流,更有实力进军免疫诊断,分子POCT、基因测序、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等赛道,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市场方面亦如此,除了国内市场的继续耕耘;国际方面,其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5+10”海外战略,聚焦重点国家、重点市场进行深耕,在新兴国家参与当地分子实验室建设,抢占先机;在LDT项目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上,围绕特色项目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合作,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每一环都是用实力打出来,完美践行开发第二增长曲线的任务,这一阶段可视为横向发展,仍是基于IVD行业。圣湘生物同时也是幸运儿,在一众受益股步入2023年遭遇高幅下滑之时,凭借2023年四季度流感高发驱动,公司实现营收3.75亿元,环比增长82.86%,直至2024年整年,开始逆势复苏。
通过上述我们也可知,圣湘是无法与现有的IVD大佬相提并论,行业主要竞争点免疫诊断明显弱势,只能比拼未来,而恰好代表未来的分子诊断是其优势。
02
跨界并购 剑指生长激素赛道
布局诊疗一体化医疗
最明显的例证应该是本次的8亿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打破了此前收购标的主要聚焦在主业诊断的惯例。此前虽偏离一点,例如2000万美元参股英国QuantuMDx Group Limited 9.09%股权;斥资700万美元投资快速药敏检测公司First Light Diagnostics, Inc.,持股21.77%;1亿多对湖南圣微速敏生物收购100%股权等,但本质还是分子诊断赛道、POCT等IVD领域的增强和完善。
中山海济主要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通过合并,圣湘生物能够将生长激素产品纳入其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其在儿科领域的解决方案,后者能为其在生物制品赛道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中山海济的业绩承诺是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元、1.8亿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圣湘的扣非净利润也仅1.513亿,归属净利润1.954亿。
作为对比,中山海济的2023年及2024年1月-11月,净利润分别为4826.38万元、1.05亿元。对圣湘生物来说,中山海济有着增长50%的良好预期。从这个角度看,也许现在谈圣湘跨界诊疗一体化还为时尚早,究竟是图这个利润,还是图诊疗一体化还需要更多的行动来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iDASH国际隐私计算竞赛同态加密赛道上,圣湘生物力压群雄,斩获全球第一名,这标志着其在隐私计算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已站在了世界之巅,为医疗数据的安全处理与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当今生物大数据井喷时代,医疗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制约医疗数字化进程的关键瓶颈,这个事件透露着圣湘在数智化方面的潜力。圣湘生物有引领着IVD智能化发展的潜质,而这个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乃至未来的香饽饽。
凭借着收购中山海济这个标志性起点,加之其雄厚的IVD技能、数智化领先优势,开启诊疗一体化的大健康战略未尝不可。
03
圣湘生物潜力初现 未来可期
年末之际,圣湘生物画龙点睛之笔,给2024年一个圆满的交代。展望2025年,无论是业务协同方面,还是直接业绩输血,均有良好的预期。三年的新冠检测加上2023年末至今的呼吸道疾病检测,已使得圣湘生物拥有雄厚的资本进行“沙场点兵派将”,看似是在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殊不知已在悄然升级诊疗一体化。
展望未来脉搏,随着其IVD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尤其在分子、POCT这两个赛道,以及数智化、人工智能通用工具上,有望成为国产的领军企业。虽然当前IVD主流市场还是免疫诊断,但之后,其或许将引领国内IVD企业开启新的增长模式。届时,IVD行业循序渐进,后来者难以赶上是否被打破,值得期待验证。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

国内首款!男性HPV疫苗正式获批,默沙东搅动市场风云

三度NewCo!超3.6亿美元,康诺亚CD38单抗出海

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自免药物TOP10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