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耳东几
编辑 | 剑书
教育界,令人意外的事接连发生:
师范生的饭碗,被清北毕业生抢走。最近,苏州中学公布2025年赴高校招聘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共录用13人,其中清华6人,北大4人,却无一人是师范出身。
与此同时,不少师范大学竟然纷纷抢滩布局医科,转型开始培养医生。2024年动作频频,大有争先恐后之势。
湖南师范大学,8月成立医学部,11月到12月短短两个月间连续成立了5所与医学相关的学院,一年内揭牌2家附属医院。
华东师范大学,8月再增2家附属医院,12月成立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师范类的“顶流”,北京师范大学也在尝试医学教育,4月时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设北师大“协和医班”“协和药班”,联合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和药学领军人才。
为什么在中小学关停潮开启,一年消失5600所小学的背景下,清北等顶级名校毕业生却涌入“抢饭碗”?
为什么师范大学纷纷转型拥抱医科,背后释放什么信号?
目前,“双一流”师范类高校中,已有不少涉足医学领域。不看不知道,医科已成为师范院校的“香饽饽”。
中国9所“双一流”师范高校中,除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外,其他学校均已在医学领域有所布局。
你会发现,这些学校不管是直接设立医学院,还是通过建设研究院、挂牌附属医院或是申请医学硕士、博士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先在医学领域占个坑。
华东师范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发力布局较晚,但决心很强,脚步很快,显得极为迫切:
2018年6月,成立医学院筹建办公室;
2020年5月,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同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揭牌。同年,开设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2022年7月,基础医学博士、硕士学位点正式获批,并完成首批招生;
2023年8月,成立肾脏健康研究所;
2024年8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被列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2024年11月,成立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2024年12月,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赴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部调研“取经”;
……
短短6年时间,华东师范大学医学院已经颇具规模,大有紧锣密鼓、只争朝夕的态势。
目前,虽然还未成立正式的医学院,但从华东师范大学的官方表述来看,医学院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毕竟,华东师范大学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已经在官网明确宣示了自身的定位——为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医学院奠定基础。
要知道,上海虽然医疗资源丰富,但早已被复旦、上海交大、同济、海军军医大学、中医大“五大天团”“瓜分”完毕,留给华东师范大学的机会所剩无几。
但是没关系,为了发展医科,华东师大不惜“跨省联动”,把安徽芜湖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入囊中,挂牌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
师范大学搞医科,没有基础怎么办?
也没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就另辟蹊径——立足自身学科优势,为发力“新医学”而设的首个医学本科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根据2024年CNUR中国大学排名,华东师范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已经位于全国第四名,一下子遥遥领先。
没有基础的师范都如此拼命,有底子的师范大学,还能不抓紧么?在搞医学的路上,底蕴最深厚的师范院校,湖南师范大学敢说第二,就没人敢争第一。
早在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医学院,现在一看兄弟院校也开始发力了,直接开启“狂飙”模式:
8月24日,把医学院升级,成立医学部;
11月15日,成立护理学院;
11月23日,成立公共卫生学院;
12月1日,成立药学院;
12月15日,成立基础医学院;
12月21日,成立医学技术与转化学院;
……
三下五除二,这动作简直一气呵成,不到半年就把一个医科大学的骨架给“支棱”起来了。
这几年,湖南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数量变化不大,医学院人数却不断增加。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新生数量已达到948人,比2021年的411人,直接增加了一倍还多。
将医学院升格为医学部后,湖南师范大学底气更足,剑指“双一流”——“医学部建立后,将全力塑造具有湖南师范大学特色的医学教育品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为什么各大师范院校,都要争先恐后地布局医学呢?这里头,到底藏了什么宝贝?
经过仔细梳理,我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
办医科,就是高校加速发展的“神助力”。
一是钱。在医学领域往往能申请到更多的项目。有项目,就有资金。
据青塔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分的资助总额从1.12亿元增长到46.51亿元,增长了约40倍之多。
根据该基金2023年评审情况,医学科学部不管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还是地区基金项目,获资助项目与直接费用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大学部中的第一,直接费用占比分别高达22.5%、23.9%与28%。
医科强的学校,往往成为大赢家。不管是立项数还是立项金额,都不禁让人感叹一句:“得医学者得天下”。
比如,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得各类项目资助1393项,其中医学院的项目就有795项,占比高达57%!强如上海交大的理工科,都无法与医学一较短长。
二是名。为了建设“双一流”大学,有野心的高校都需要死磕科研,而医学是一个重点领域。
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其中医学领域占比超12%,仅次于理学与工学。
以目前评价一流大学较为关注的指标ESI为例,纳入统计的ESI学科,总共有22个,分别是:
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环境学及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地球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空间科学、经济学与商学、一般社会科学和综合学科
你看,其中医学类学科就有5个之多,分别为临床医学、免疫学、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精神病学/心理学。反观社会科学只有2个,工学也才3个。
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
可见,对于冲刺“双一流”的高校来说,医学是重要的加分项,事关重大。
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医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布局,在首批“双一流”42所高校中,就至少有37所设置了医学院或医学部。
正因如此,师范类大学“不务正业”去搞医学,也就不难理解了,甚至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这两年教师的日子,其实不太好过,师范类大学自身也面临一定的转型压力。
背后,也有时代大趋势的影响。
现在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就业,师范类大学的就业需求在哪里?主要是广大的中小学。但现在,中国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首次跌破千万。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902万,与2016年的高峰相比,减少了近一半。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适龄儿童入学数量,将逐步冲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各类教育院校。比如,幼儿园的数量就已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幼儿园数量有29.48万所,2023年为27.44万所,降幅约为7%。在学规模也从2021年的4805.21万人减少至4092.98万人,降幅达15%。
小学数量近三年的降幅也达到7%,从2021年的15.43万所减少至14.35万所。按照教育部的说法,小学在学规模在2023年已达峰值,在校学生规模逐步减少,在所难免。
学生越来越少了,还需要培养那么多老师吗?
这几年,教师数量过剩的消息,不断传来。幼师队伍已经开始过剩,近三年人数先增后减,从2021年的319.10万人降至307.37万人,降幅为4%。
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但是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与此同时,师范生也面临着另一个困境——清北等顶尖名校毕业生来抢“饭碗”了。近年来,“名校毕业生扎堆当老师”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早在2016年,《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北京一所中学招聘的76人当中,有50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
2024年10月,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名单中更是人才济济:清华大学硕士,北京大学硕士,厦门大学博士......
就连幼儿园,也瞄准了高学历——同年6月,山西一幼儿园招聘教研人员,岗位要求需获博士研究生学位,35岁以下,特别优秀可放宽到40岁。
老师这条路,真是越来越“卷”了。
一些地方的教师“铁饭碗”也势必受到冲击。
信号不断传来,“师范热”开始逐渐降温。多地提出,严控教育类专业布点增设、控制教育类专业招生规模。
比如四川,就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严控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并规定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
2023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也瞄准培育新医科专业,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布局……及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水平低的专业。
可见,师范大学布局医科,也属未雨绸缪,是一条不错的转型之路。
如今,不少师范院校都已迈入转型综合性大学的新阶段。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首次提出了“新医科”的概念。
所谓“新医科”,强调的是医、文、工、理等多学科融合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推行跨专业和跨行业教育,这也让师范大学办医学迎来了新机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难的时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总是伴随着新的机遇,转换思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连师范大学都可以华丽转身,吃到医学学科发展的红利。谁又能说,这个时代没有给你机会呢?
作者 | 耳东几
编辑 | 剑书
教育界,令人意外的事接连发生:
师范生的饭碗,被清北毕业生抢走。最近,苏州中学公布2025年赴高校招聘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共录用13人,其中清华6人,北大4人,却无一人是师范出身。
与此同时,不少师范大学竟然纷纷抢滩布局医科,转型开始培养医生。2024年动作频频,大有争先恐后之势。
湖南师范大学,8月成立医学部,11月到12月短短两个月间连续成立了5所与医学相关的学院,一年内揭牌2家附属医院。
华东师范大学,8月再增2家附属医院,12月成立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师范类的“顶流”,北京师范大学也在尝试医学教育,4月时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设北师大“协和医班”“协和药班”,联合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和药学领军人才。
为什么在中小学关停潮开启,一年消失5600所小学的背景下,清北等顶级名校毕业生却涌入“抢饭碗”?
为什么师范大学纷纷转型拥抱医科,背后释放什么信号?
目前,“双一流”师范类高校中,已有不少涉足医学领域。不看不知道,医科已成为师范院校的“香饽饽”。
中国9所“双一流”师范高校中,除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外,其他学校均已在医学领域有所布局。
你会发现,这些学校不管是直接设立医学院,还是通过建设研究院、挂牌附属医院或是申请医学硕士、博士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先在医学领域占个坑。
华东师范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发力布局较晚,但决心很强,脚步很快,显得极为迫切:
2018年6月,成立医学院筹建办公室;
2020年5月,成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同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揭牌。同年,开设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2022年7月,基础医学博士、硕士学位点正式获批,并完成首批招生;
2023年8月,成立肾脏健康研究所;
2024年8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被列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2024年11月,成立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
2024年12月,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赴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部调研“取经”;
……
短短6年时间,华东师范大学医学院已经颇具规模,大有紧锣密鼓、只争朝夕的态势。
目前,虽然还未成立正式的医学院,但从华东师范大学的官方表述来看,医学院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毕竟,华东师范大学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已经在官网明确宣示了自身的定位——为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医学院奠定基础。
要知道,上海虽然医疗资源丰富,但早已被复旦、上海交大、同济、海军军医大学、中医大“五大天团”“瓜分”完毕,留给华东师范大学的机会所剩无几。
但是没关系,为了发展医科,华东师大不惜“跨省联动”,把安徽芜湖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入囊中,挂牌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
师范大学搞医科,没有基础怎么办?
也没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就另辟蹊径——立足自身学科优势,为发力“新医学”而设的首个医学本科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根据2024年CNUR中国大学排名,华东师范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已经位于全国第四名,一下子遥遥领先。
没有基础的师范都如此拼命,有底子的师范大学,还能不抓紧么?在搞医学的路上,底蕴最深厚的师范院校,湖南师范大学敢说第二,就没人敢争第一。
早在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医学院,现在一看兄弟院校也开始发力了,直接开启“狂飙”模式:
8月24日,把医学院升级,成立医学部;
11月15日,成立护理学院;
11月23日,成立公共卫生学院;
12月1日,成立药学院;
12月15日,成立基础医学院;
12月21日,成立医学技术与转化学院;
……
三下五除二,这动作简直一气呵成,不到半年就把一个医科大学的骨架给“支棱”起来了。
这几年,湖南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数量变化不大,医学院人数却不断增加。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新生数量已达到948人,比2021年的411人,直接增加了一倍还多。
将医学院升格为医学部后,湖南师范大学底气更足,剑指“双一流”——“医学部建立后,将全力塑造具有湖南师范大学特色的医学教育品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为什么各大师范院校,都要争先恐后地布局医学呢?这里头,到底藏了什么宝贝?
经过仔细梳理,我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
办医科,就是高校加速发展的“神助力”。
一是钱。在医学领域往往能申请到更多的项目。有项目,就有资金。
据青塔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分的资助总额从1.12亿元增长到46.51亿元,增长了约40倍之多。
根据该基金2023年评审情况,医学科学部不管是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还是地区基金项目,获资助项目与直接费用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八大学部中的第一,直接费用占比分别高达22.5%、23.9%与28%。
医科强的学校,往往成为大赢家。不管是立项数还是立项金额,都不禁让人感叹一句:“得医学者得天下”。
比如,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得各类项目资助1393项,其中医学院的项目就有795项,占比高达57%!强如上海交大的理工科,都无法与医学一较短长。
二是名。为了建设“双一流”大学,有野心的高校都需要死磕科研,而医学是一个重点领域。
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其中医学领域占比超12%,仅次于理学与工学。
以目前评价一流大学较为关注的指标ESI为例,纳入统计的ESI学科,总共有22个,分别是:
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环境学及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地球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空间科学、经济学与商学、一般社会科学和综合学科
你看,其中医学类学科就有5个之多,分别为临床医学、免疫学、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精神病学/心理学。反观社会科学只有2个,工学也才3个。
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
可见,对于冲刺“双一流”的高校来说,医学是重要的加分项,事关重大。
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医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布局,在首批“双一流”42所高校中,就至少有37所设置了医学院或医学部。
正因如此,师范类大学“不务正业”去搞医学,也就不难理解了,甚至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这两年教师的日子,其实不太好过,师范类大学自身也面临一定的转型压力。
背后,也有时代大趋势的影响。
现在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就业,师范类大学的就业需求在哪里?主要是广大的中小学。但现在,中国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首次跌破千万。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902万,与2016年的高峰相比,减少了近一半。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适龄儿童入学数量,将逐步冲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各类教育院校。比如,幼儿园的数量就已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幼儿园数量有29.48万所,2023年为27.44万所,降幅约为7%。在学规模也从2021年的4805.21万人减少至4092.98万人,降幅达15%。
小学数量近三年的降幅也达到7%,从2021年的15.43万所减少至14.35万所。按照教育部的说法,小学在学规模在2023年已达峰值,在校学生规模逐步减少,在所难免。
学生越来越少了,还需要培养那么多老师吗?
这几年,教师数量过剩的消息,不断传来。幼师队伍已经开始过剩,近三年人数先增后减,从2021年的319.10万人降至307.37万人,降幅为4%。
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但是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与此同时,师范生也面临着另一个困境——清北等顶尖名校毕业生来抢“饭碗”了。近年来,“名校毕业生扎堆当老师”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早在2016年,《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北京一所中学招聘的76人当中,有50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
2024年10月,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名单中更是人才济济:清华大学硕士,北京大学硕士,厦门大学博士......
就连幼儿园,也瞄准了高学历——同年6月,山西一幼儿园招聘教研人员,岗位要求需获博士研究生学位,35岁以下,特别优秀可放宽到40岁。
老师这条路,真是越来越“卷”了。
一些地方的教师“铁饭碗”也势必受到冲击。
信号不断传来,“师范热”开始逐渐降温。多地提出,严控教育类专业布点增设、控制教育类专业招生规模。
比如四川,就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严控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并规定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
2023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也瞄准培育新医科专业,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布局……及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水平低的专业。
可见,师范大学布局医科,也属未雨绸缪,是一条不错的转型之路。
如今,不少师范院校都已迈入转型综合性大学的新阶段。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首次提出了“新医科”的概念。
所谓“新医科”,强调的是医、文、工、理等多学科融合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推行跨专业和跨行业教育,这也让师范大学办医学迎来了新机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难的时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总是伴随着新的机遇,转换思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连师范大学都可以华丽转身,吃到医学学科发展的红利。谁又能说,这个时代没有给你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