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2025年金融监管首个重点任务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存量风险已极大缓解

新华财经

1周前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吴丛司)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吴丛司)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明确2025年六大监管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被列为首个重点任务。

业内专家指出,经过前期的改革和风险处置工作,问题机构的存量风险已极大缓解。目前,高风险银行资产占银行业资产规模比例已不到2%,平均资产仅197亿元。此外,改革化险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完善公司治理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关键。

高风险银行资产占比不到2% 平均资产仅197亿元

会议指出,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系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其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4)》显示,2023年2季度人民银行对3936家银行机构(包括24家主要银行和3912家中小银行)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简称“央行评级”),评级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11级,其中1-7级属于安全边界内,8-10级为高风险状态,D级为机构已倒闭、被接管或撤销。

结果显示,总计3936家银行中,评级结果处于“绿区”(1-5级)的银行1979家,资产规模371.88万亿元(占比93.88%);“黄区”(6-7级)银行1600家,资产规模17.19万亿元(占比4.34%);“红区”(8-10级)银行357家,资产规模7.05万亿元(占比1.78%)。

303624309887365121.png

“被央行列为高风险银行的平均规模很小,平均资产总额仅有197亿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

分银行类型来看,24家大型银行合计资产占参评银行的73.78%,评级结果为1级的1家,2级的11家,3级的7家,4级的3家,5级的2家,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压舱石。其他银行中,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及直销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分别有95%、81%的机构分布于“绿区”,且无“红区”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次之,有68%的银行分布于“绿区”,但也有11%的机构为“红区”银行;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红区”银行数量占“红区”银行比重较高,但资产规模占参评银行的比例不足1%。

“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中小银行虽面临挑战,但经过前期的改革和风险处置工作,问题机构的存量风险已极大缓解。”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新华财经表示。

王剑表示,与2020年之前相比,近几年高风险机构数量占比明显降低。“结合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以及近几年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方面的措施,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持续化解,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可控,无需过度担忧。”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银行资产质量数据,近年来城商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保持平稳,农商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有所改善,中小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情况稳中向好。

截至2024年三季度,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2%、1.79%、3.04%,分别同比下降9BP、上升15BP、下降14BP;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8.95%、224.44%、148.77%,分别同比上升2.88pct、下降18.28pct、上升5.84pct。除民营银行之外,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数据改善。

完善公司治理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关键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系统要有序有效防风险,持之以恒强监管,全力以赴促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会议要求,要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的工作模式,重要是加强央地协同,充分发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同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供更多支持。

“改革化险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通过整合重组、补充资本等手段,提高中小银行质量和运行基础,化解初始风险,但这不见得能保证中小银行不会重新回到有风险的状态。”曾刚表示,因此,在注资的过程中,改革很重要。

曾刚进一步表示,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优化中小银行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完善内部管控,同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人才,整体推动中小银行实现长远发展。

王剑也认为,公司治理问题是很多中小银行风险的根源,要加强公司治理监管,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监管。一是2020年至2022年,原银保监会聚焦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等突出乱象,开展了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二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文件,规范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包括2018年《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于近日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路,恐怕过几年又得买单。所以,短期可通过注资化险,长期还是要优化治理结构,完善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在这过程中,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曾刚表示。

董希淼表示,虽然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下一步工作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因此,2025年应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一省一策’要求,来设计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具体方案。”董希淼表示,如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各省份要根据不同情况,兼顾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双重目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在改革中,不同地方改革的重点和次序应有所不同。比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将化解风险放在首位,适当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而东部地区重在提升法人机构竞争力。

此外,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一定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制定科学务实的发展战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细分市场寻找差异化定位,进行更精准的数字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逐步迈上特色化和精细化发展之路。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吴丛司)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吴丛司)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明确2025年六大监管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被列为首个重点任务。

业内专家指出,经过前期的改革和风险处置工作,问题机构的存量风险已极大缓解。目前,高风险银行资产占银行业资产规模比例已不到2%,平均资产仅197亿元。此外,改革化险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完善公司治理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关键。

高风险银行资产占比不到2% 平均资产仅197亿元

会议指出,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系统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其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24)》显示,2023年2季度人民银行对3936家银行机构(包括24家主要银行和3912家中小银行)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简称“央行评级”),评级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11级,其中1-7级属于安全边界内,8-10级为高风险状态,D级为机构已倒闭、被接管或撤销。

结果显示,总计3936家银行中,评级结果处于“绿区”(1-5级)的银行1979家,资产规模371.88万亿元(占比93.88%);“黄区”(6-7级)银行1600家,资产规模17.19万亿元(占比4.34%);“红区”(8-10级)银行357家,资产规模7.05万亿元(占比1.78%)。

303624309887365121.png

“被央行列为高风险银行的平均规模很小,平均资产总额仅有197亿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

分银行类型来看,24家大型银行合计资产占参评银行的73.78%,评级结果为1级的1家,2级的11家,3级的7家,4级的3家,5级的2家,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压舱石。其他银行中,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及直销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分别有95%、81%的机构分布于“绿区”,且无“红区”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次之,有68%的银行分布于“绿区”,但也有11%的机构为“红区”银行;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红区”银行数量占“红区”银行比重较高,但资产规模占参评银行的比例不足1%。

“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中小银行虽面临挑战,但经过前期的改革和风险处置工作,问题机构的存量风险已极大缓解。”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新华财经表示。

王剑表示,与2020年之前相比,近几年高风险机构数量占比明显降低。“结合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以及近几年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方面的措施,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持续化解,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可控,无需过度担忧。”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银行资产质量数据,近年来城商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保持平稳,农商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有所改善,中小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情况稳中向好。

截至2024年三季度,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2%、1.79%、3.04%,分别同比下降9BP、上升15BP、下降14BP;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8.95%、224.44%、148.77%,分别同比上升2.88pct、下降18.28pct、上升5.84pct。除民营银行之外,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数据改善。

完善公司治理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关键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系统要有序有效防风险,持之以恒强监管,全力以赴促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会议要求,要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的工作模式,重要是加强央地协同,充分发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同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供更多支持。

“改革化险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通过整合重组、补充资本等手段,提高中小银行质量和运行基础,化解初始风险,但这不见得能保证中小银行不会重新回到有风险的状态。”曾刚表示,因此,在注资的过程中,改革很重要。

曾刚进一步表示,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优化中小银行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完善内部管控,同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人才,整体推动中小银行实现长远发展。

王剑也认为,公司治理问题是很多中小银行风险的根源,要加强公司治理监管,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监管。一是2020年至2022年,原银保监会聚焦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等突出乱象,开展了银行业保险业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二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文件,规范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包括2018年《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商业银行股权托管办法》、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于近日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路,恐怕过几年又得买单。所以,短期可通过注资化险,长期还是要优化治理结构,完善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在这过程中,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曾刚表示。

董希淼表示,虽然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下一步工作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因此,2025年应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一省一策’要求,来设计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具体方案。”董希淼表示,如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各省份要根据不同情况,兼顾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双重目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在改革中,不同地方改革的重点和次序应有所不同。比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将化解风险放在首位,适当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而东部地区重在提升法人机构竞争力。

此外,董希淼认为,中小银行一定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制定科学务实的发展战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细分市场寻找差异化定位,进行更精准的数字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逐步迈上特色化和精细化发展之路。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