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WIND可转债双低指数(指数代码:889047.WI,下文简称“WIND双低”)表现优异,年度收益率达15.53%,最大回撤8.73%,收益风险表现都位于所有转债指数的前列。因此,本篇以WIND双低为对象,从衍生品指数的观察视角,一窥双低这类指数的风险收益及期权属性。
WIND双低的指数编制规则,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100之和的值做升序排名。与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分别升序排名后加总的方式有所不同,WIND双低会更偏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2)评级、剩余期限及规模无限制,样本范围较宽;3)调仓时点在每个月第三个周五,与月末调整的时点不同。
2024年WIND双低指数表现优异,正贡献主要来源于正股和估值。仓位上,大盘转债的高占比贴合全年大类风格,底仓收益贡献显著。择时上,自7月起较为精准的增加低评级转债的仓位,后续低价转债及权益反弹后小盘风格回归下,净值持续增长。最后,配置风格上,长期倾向配置低转股溢价率的平衡偏股转债有益于组合获取估值正收益。
回顾2018年以来WIND双低指数的收益表现,指数区间收益率达124%,其中正股和估值贡献主要来源,分别为54%和41%,债底和下修各自贡献约2%。
相对于转债正股,在没有较大估值损耗时,WIND双低转债指数无论在顺、逆镜环境下皆可长期表现出显著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如能获得条款和估值的增益,收益风险表现更为可观。
汇总来看,WIND双低指数目前呈现价内、较高弹性、较高不对称性、中低债性、中等略低估值、存量分布上偏重金融周期、数量上以周期和先进制造居多的特征。
基于纯债溢出效应和转债供给收缩需求增加的逻辑下,转债估值短期应注意跟随权益变化节奏,全年有望持续提振。策略上,双低策略仍是当前配置转债的最佳解,有望充分受益正股和估值的正向提升。此外,双低策略内部结构中大小盘的增减也有望在未来投资风格变化时起到一定的择时功能。作为双低转债策略的代表性指数,WIND双低指数可作为参考标准指数,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流动性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正文
1. 简析 WIND双低指数去年整体表现
2024年,指数化投资步入快车道,转债亦然。转债ETF投资因其可快速上量、参与方式简便得到保险、年金及理财资金的青睐。除去转债ETF跟踪的两只中证转债指数外,中证指数序列及WIND等在近年来亦不断丰富,引来较高关注度。
2024年WIND可转债双低指数(指数代码:889047.WI,下文简称“WIND双低”)表现优异,年度收益率达15.53%,最大回撤8.73%,收益风险表现都位于所有转债指数的前列。因此本篇以WIND双低为对象,从衍生品指数的观察视角,一窥双低这类指数的风险收益及期权属性。
观察WIND双低的指数编制规则,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100之和的值做升序排名。与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分别升序排名后加总的方式有所不同,WIND双低会更偏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2)评级、剩余期限及规模无限制,样本范围较宽;3)调仓时点在每个月第三个周五,与月末调整的时点不同。
相较于中证转债指数,2024年度WIND双低指数的净值超额表现主要体现在6月转债信用扰动以及9月权益大幅上涨时期。另外拆解WIND双低指数的年度收益归因,全年收益贡献主要来自于正股(8.27%)和估值(4.17%),债底和下修贡献相对较小。
成份券结构上,WIND双低指数表现好的原因可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第一,高评级转债占仓位比重较高,如图2所示。2024全年指数成份中评级在AAA及AA+的转债权重占比高,余额加权下指数更偏重于银行、公用事业等大盘转债。契合全年指数风格下,年度对指数整体收益贡献显著,如图3所示。
第二,低评级转债仓位提升的择时点位较精确,指数成份券评级在A+及以下的权重在去年7月开始明显上升,后续充分受益于权益回暖带来的小市值风格回归叠加低价转债修复。这侧面表明双低指数具备一定的择时功能,可较为及时捕捉时点上较有性价比的转债。因此,虽然WIND双低指数下修贡献有限,但估值贡献明显。
第三,2024全年观察视角下,指数成分券转债价格的中位数与全市场近似,但转股溢价率明显小于全市场的中位数,表明指数显著侧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即估值较低的平衡偏股转债。
综上,2024年WIND双低指数表现优异,正贡献主要来源于正股和估值。仓位上,大盘转债的高占比贴合全年大类风格,底仓收益贡献显著。择时上,较为精准的自7月起增加低评级转债的仓位,后续低价转债及权益反弹后小盘风格回归下,净值持续增长。最后,配置风格上,长期倾向配置低转股溢价率的平衡偏股转债有益于组合获取估值正收益。
2. WIND双低指数长期表现优异
回顾2018年以来WIND双低指数的收益表现,指数区间收益率达124%,其中正股和估值贡献主要来源,分别为54%和41%,债底和下修各自贡献约2%。分年看,除2018和2023年外,历年估值始终做出正贡献,表明双低策略这类经典估值类转债策略能长期提供显著的估值增厚。
以2018年初至2024年末为观察期,WIND双低指数显著跑赢正股指数,且相较于股债配置组合,整体收益表现大幅领先。指数年化收益达13.72%,年化波动为11.43%。
简易分行情阶段观察,以19至21年和22至24年为两段观察窗口,简称为顺境行情和逆境行情。
顺境行情中,WIND双低大幅跑赢正股,正股未跑赢沪深300和中证1000,但受益于较多的估值收益,转债显示出优秀的风险收益比。
逆境行情中,WIND双低仍能跑赢正股,亦能小幅位于有效前沿之上,表明指数在逆境中仍具备配置价值。转债正股在逆境环境下能录得正收益。而除去正股贡献外,WIND双低指数亦获取到债底和下修的部分正收益。但估值的负贡献下,指数性价比仍略微低于理论值。
相对于转债正股,在没有较大估值损耗时,WIND双低转债指数无论在顺、逆镜环境下皆可长期表现出显著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如能获得条款和估值的增益,收益风险表现更为可观。
3. WIND双低指数面面观
我们通过WIND双低指数在市值、股性、债性、估值和正股五个方面的指标特征,以2024年12月31日的截面数据为依据,了解其基础特性。
汇总来看,WIND双低指数目前呈现价内、较高弹性、较高不对称性、中低债性、中等略低估值、存量分布上偏重金融周期、数量上以周期和先进制造居多的特征。
基于纯债溢出效应和转债供给收缩需求增加的逻辑下,转债估值短期跟随权益变化节奏,全年有望持续提振。策略上,双低策略仍是当前配置转债的最佳解,有望充分受益正股和估值的正向提升。此外,双低策略内部结构中大小盘的增减也有望在未来投资风格变化时起到一定的择时功能。作为双低转债策略的代表性指数,WIND双低指数可作为参考标准指数,建议重点关注。
4. 风险提示
1. 基本面变化超预期。转债净供给等大幅变化影响转债整体市场。
2.流动性变化超预期。转债需求端净流出加速影响转债整体估值。
3.监管政策超预期。转债市场发行、交易端等监管政策发生改变
2024年WIND可转债双低指数(指数代码:889047.WI,下文简称“WIND双低”)表现优异,年度收益率达15.53%,最大回撤8.73%,收益风险表现都位于所有转债指数的前列。因此,本篇以WIND双低为对象,从衍生品指数的观察视角,一窥双低这类指数的风险收益及期权属性。
WIND双低的指数编制规则,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100之和的值做升序排名。与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分别升序排名后加总的方式有所不同,WIND双低会更偏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2)评级、剩余期限及规模无限制,样本范围较宽;3)调仓时点在每个月第三个周五,与月末调整的时点不同。
2024年WIND双低指数表现优异,正贡献主要来源于正股和估值。仓位上,大盘转债的高占比贴合全年大类风格,底仓收益贡献显著。择时上,自7月起较为精准的增加低评级转债的仓位,后续低价转债及权益反弹后小盘风格回归下,净值持续增长。最后,配置风格上,长期倾向配置低转股溢价率的平衡偏股转债有益于组合获取估值正收益。
回顾2018年以来WIND双低指数的收益表现,指数区间收益率达124%,其中正股和估值贡献主要来源,分别为54%和41%,债底和下修各自贡献约2%。
相对于转债正股,在没有较大估值损耗时,WIND双低转债指数无论在顺、逆镜环境下皆可长期表现出显著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如能获得条款和估值的增益,收益风险表现更为可观。
汇总来看,WIND双低指数目前呈现价内、较高弹性、较高不对称性、中低债性、中等略低估值、存量分布上偏重金融周期、数量上以周期和先进制造居多的特征。
基于纯债溢出效应和转债供给收缩需求增加的逻辑下,转债估值短期应注意跟随权益变化节奏,全年有望持续提振。策略上,双低策略仍是当前配置转债的最佳解,有望充分受益正股和估值的正向提升。此外,双低策略内部结构中大小盘的增减也有望在未来投资风格变化时起到一定的择时功能。作为双低转债策略的代表性指数,WIND双低指数可作为参考标准指数,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流动性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
正文
1. 简析 WIND双低指数去年整体表现
2024年,指数化投资步入快车道,转债亦然。转债ETF投资因其可快速上量、参与方式简便得到保险、年金及理财资金的青睐。除去转债ETF跟踪的两只中证转债指数外,中证指数序列及WIND等在近年来亦不断丰富,引来较高关注度。
2024年WIND可转债双低指数(指数代码:889047.WI,下文简称“WIND双低”)表现优异,年度收益率达15.53%,最大回撤8.73%,收益风险表现都位于所有转债指数的前列。因此本篇以WIND双低为对象,从衍生品指数的观察视角,一窥双低这类指数的风险收益及期权属性。
观察WIND双低的指数编制规则,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100之和的值做升序排名。与以价格和转股溢价率分别升序排名后加总的方式有所不同,WIND双低会更偏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2)评级、剩余期限及规模无限制,样本范围较宽;3)调仓时点在每个月第三个周五,与月末调整的时点不同。
相较于中证转债指数,2024年度WIND双低指数的净值超额表现主要体现在6月转债信用扰动以及9月权益大幅上涨时期。另外拆解WIND双低指数的年度收益归因,全年收益贡献主要来自于正股(8.27%)和估值(4.17%),债底和下修贡献相对较小。
成份券结构上,WIND双低指数表现好的原因可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第一,高评级转债占仓位比重较高,如图2所示。2024全年指数成份中评级在AAA及AA+的转债权重占比高,余额加权下指数更偏重于银行、公用事业等大盘转债。契合全年指数风格下,年度对指数整体收益贡献显著,如图3所示。
第二,低评级转债仓位提升的择时点位较精确,指数成份券评级在A+及以下的权重在去年7月开始明显上升,后续充分受益于权益回暖带来的小市值风格回归叠加低价转债修复。这侧面表明双低指数具备一定的择时功能,可较为及时捕捉时点上较有性价比的转债。因此,虽然WIND双低指数下修贡献有限,但估值贡献明显。
第三,2024全年观察视角下,指数成分券转债价格的中位数与全市场近似,但转股溢价率明显小于全市场的中位数,表明指数显著侧重于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即估值较低的平衡偏股转债。
综上,2024年WIND双低指数表现优异,正贡献主要来源于正股和估值。仓位上,大盘转债的高占比贴合全年大类风格,底仓收益贡献显著。择时上,较为精准的自7月起增加低评级转债的仓位,后续低价转债及权益反弹后小盘风格回归下,净值持续增长。最后,配置风格上,长期倾向配置低转股溢价率的平衡偏股转债有益于组合获取估值正收益。
2. WIND双低指数长期表现优异
回顾2018年以来WIND双低指数的收益表现,指数区间收益率达124%,其中正股和估值贡献主要来源,分别为54%和41%,债底和下修各自贡献约2%。分年看,除2018和2023年外,历年估值始终做出正贡献,表明双低策略这类经典估值类转债策略能长期提供显著的估值增厚。
以2018年初至2024年末为观察期,WIND双低指数显著跑赢正股指数,且相较于股债配置组合,整体收益表现大幅领先。指数年化收益达13.72%,年化波动为11.43%。
简易分行情阶段观察,以19至21年和22至24年为两段观察窗口,简称为顺境行情和逆境行情。
顺境行情中,WIND双低大幅跑赢正股,正股未跑赢沪深300和中证1000,但受益于较多的估值收益,转债显示出优秀的风险收益比。
逆境行情中,WIND双低仍能跑赢正股,亦能小幅位于有效前沿之上,表明指数在逆境中仍具备配置价值。转债正股在逆境环境下能录得正收益。而除去正股贡献外,WIND双低指数亦获取到债底和下修的部分正收益。但估值的负贡献下,指数性价比仍略微低于理论值。
相对于转债正股,在没有较大估值损耗时,WIND双低转债指数无论在顺、逆镜环境下皆可长期表现出显著优秀的风险收益比,如能获得条款和估值的增益,收益风险表现更为可观。
3. WIND双低指数面面观
我们通过WIND双低指数在市值、股性、债性、估值和正股五个方面的指标特征,以2024年12月31日的截面数据为依据,了解其基础特性。
汇总来看,WIND双低指数目前呈现价内、较高弹性、较高不对称性、中低债性、中等略低估值、存量分布上偏重金融周期、数量上以周期和先进制造居多的特征。
基于纯债溢出效应和转债供给收缩需求增加的逻辑下,转债估值短期跟随权益变化节奏,全年有望持续提振。策略上,双低策略仍是当前配置转债的最佳解,有望充分受益正股和估值的正向提升。此外,双低策略内部结构中大小盘的增减也有望在未来投资风格变化时起到一定的择时功能。作为双低转债策略的代表性指数,WIND双低指数可作为参考标准指数,建议重点关注。
4. 风险提示
1. 基本面变化超预期。转债净供给等大幅变化影响转债整体市场。
2.流动性变化超预期。转债需求端净流出加速影响转债整体估值。
3.监管政策超预期。转债市场发行、交易端等监管政策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