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跨境资产的热销,与近期落地的新规有关。
互认基金的热度仍在持续。
1月8日,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发布公告,自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对1月8日15:00之后提交的申购申请将不予确认。
这是开年来第5只宣布“封盘”的香港互认基金。此前,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摩根国际债券相继“闭门谢客”。
多只产品被买爆
这类跨境资产的热销,与近期落地的新规有关。
1月1日,《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的修订条例正式落地,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
这意味着互认基金向内地投资者扩容。按照之前的规定,香港和内地的销售额比例为1:1,修订后调整至1:4。也就是说,如果一只互认基金在香港的销售额为1亿元,那么在内地最高可以销售4亿元。
这一修订条例实施后,迅速引爆内地市场。
1月2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发布公告,宣布放开内地申购。结果远超预期,两只产品当天再次公告,次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按比例确认投资者于1月2日15:00之前提交的申购申请。
摩根基金(亚洲)旗下两只香港互认基金也出现了“一日售罄”的情况。1月6日,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摩根国际债券刚放开申购,当天又宣布自1月7日暂停申购。
同样是1月6日开放内地申购的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则在两天后宣布闭门谢客。
还有产品几天内规模暴涨。在新规落地前,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自2024年2月19日起,在内地市场一直处于“封盘”状态。Wind数据显示,这只基金11月底时,规模只有1.79亿元。1月3日重启销售,当天收盘后的规模为65亿元,到1月7日,规模已经增至180亿元。
1月9日,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发布公告,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对个人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限购10万元人民币。
QDII“替代产品”
多只香港互认基金被买到“封盘”,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多元配置的旺盛需求。
这类产品主要投向亚太及全球地区的股票、债券等资产。当QDII额度告急时,北上的“香港互认基金”常被当作是QDII的替代。
中信建投证券一份研报指出,与QDII基金相比,互认基金有三个优点:
一是不受QDII额度限制,仅受两地销售比例限制,总额度上限3000亿元。
二是份额丰富,很多互认基金设有对冲份额,可以对冲汇率风险;同时,大部分互认基金提供了定期派息以及累计份额的选择,但互认基金派息需缴纳一定比例的红利税。
三是在信息披露上,互认基金会提供月度的基金报告向投资人披露基金资产持仓的情况。
目前,市场上共有41只香港互认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涉及21家香港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包括17只债券基金,24只权益基金。
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11月30日,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1495亿元人民币,距离3000亿元总额度仍有较大空间。
按地域划分,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了亚洲市场、大中华市场、中国香港市场、全球市场等。债券型互认基金主要投资于投资级债券,投资地区集中于亚洲,以中短久期为主。
开年以来,被内地投资者哄抢的类型,主要是美债类互认基金。
从11月披露的月报来看,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52.37%的资产投资于美国市场,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也主要投向美国市场,资产占比达到57.59%。摩根国际债券70%以上资产投向北美和成熟欧洲市场,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38.78%的资产投资于中国市场。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的地区配置相对分散。
实际上,部分互认基金去年就已成为公募FOF重点配置标的。据民生证券公募FOF基金持仓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持有的香港互认基金共18只,其中汇丰亚洲债券基金BC-CNY累积、摩根国际债券-PRC CNY对冲累计持有的FOF基金较多。
方正证券也提到一组数据:2024Q3多达215只FOF基金(占比43.0%)季报前十大持仓中出现海外基金产品,重仓持仓总规模达52.8亿元,较2024Q2环比增加16.15亿元。其中,海外债券基金(含互认基金)持仓规模稳步提升,三季度持仓规模达17亿元。
受限于申购额度限制,三季度FOF基金对QDII债券基金的配置规模变化不大,转向大幅增持互认债基,配置FOF数量环比大幅增加11只至35只,持仓市值增加2.30亿元至5.05亿元,平均仓位高达9.63%。
这类跨境资产的热销,与近期落地的新规有关。
互认基金的热度仍在持续。
1月8日,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发布公告,自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对1月8日15:00之后提交的申购申请将不予确认。
这是开年来第5只宣布“封盘”的香港互认基金。此前,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摩根国际债券相继“闭门谢客”。
多只产品被买爆
这类跨境资产的热销,与近期落地的新规有关。
1月1日,《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的修订条例正式落地,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
这意味着互认基金向内地投资者扩容。按照之前的规定,香港和内地的销售额比例为1:1,修订后调整至1:4。也就是说,如果一只互认基金在香港的销售额为1亿元,那么在内地最高可以销售4亿元。
这一修订条例实施后,迅速引爆内地市场。
1月2日,开年第一个交易日,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发布公告,宣布放开内地申购。结果远超预期,两只产品当天再次公告,次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按比例确认投资者于1月2日15:00之前提交的申购申请。
摩根基金(亚洲)旗下两只香港互认基金也出现了“一日售罄”的情况。1月6日,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摩根国际债券刚放开申购,当天又宣布自1月7日暂停申购。
同样是1月6日开放内地申购的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则在两天后宣布闭门谢客。
还有产品几天内规模暴涨。在新规落地前,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自2024年2月19日起,在内地市场一直处于“封盘”状态。Wind数据显示,这只基金11月底时,规模只有1.79亿元。1月3日重启销售,当天收盘后的规模为65亿元,到1月7日,规模已经增至180亿元。
1月9日,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发布公告,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对个人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限购10万元人民币。
QDII“替代产品”
多只香港互认基金被买到“封盘”,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多元配置的旺盛需求。
这类产品主要投向亚太及全球地区的股票、债券等资产。当QDII额度告急时,北上的“香港互认基金”常被当作是QDII的替代。
中信建投证券一份研报指出,与QDII基金相比,互认基金有三个优点:
一是不受QDII额度限制,仅受两地销售比例限制,总额度上限3000亿元。
二是份额丰富,很多互认基金设有对冲份额,可以对冲汇率风险;同时,大部分互认基金提供了定期派息以及累计份额的选择,但互认基金派息需缴纳一定比例的红利税。
三是在信息披露上,互认基金会提供月度的基金报告向投资人披露基金资产持仓的情况。
目前,市场上共有41只香港互认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涉及21家香港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包括17只债券基金,24只权益基金。
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2024年11月30日,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1495亿元人民币,距离3000亿元总额度仍有较大空间。
按地域划分,香港互认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了亚洲市场、大中华市场、中国香港市场、全球市场等。债券型互认基金主要投资于投资级债券,投资地区集中于亚洲,以中短久期为主。
开年以来,被内地投资者哄抢的类型,主要是美债类互认基金。
从11月披露的月报来看,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52.37%的资产投资于美国市场,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也主要投向美国市场,资产占比达到57.59%。摩根国际债券70%以上资产投向北美和成熟欧洲市场,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38.78%的资产投资于中国市场。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的地区配置相对分散。
实际上,部分互认基金去年就已成为公募FOF重点配置标的。据民生证券公募FOF基金持仓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持有的香港互认基金共18只,其中汇丰亚洲债券基金BC-CNY累积、摩根国际债券-PRC CNY对冲累计持有的FOF基金较多。
方正证券也提到一组数据:2024Q3多达215只FOF基金(占比43.0%)季报前十大持仓中出现海外基金产品,重仓持仓总规模达52.8亿元,较2024Q2环比增加16.15亿元。其中,海外债券基金(含互认基金)持仓规模稳步提升,三季度持仓规模达17亿元。
受限于申购额度限制,三季度FOF基金对QDII债券基金的配置规模变化不大,转向大幅增持互认债基,配置FOF数量环比大幅增加11只至35只,持仓市值增加2.30亿元至5.05亿元,平均仓位高达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