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能源+④|加气站添新业务 “加气员”变“加氢员”

重庆日报

5天前

随着氢能源汽车逐步普及,近年我市多个区县的加油加气站均新增了加氢功能,张凌管理的这座能源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全市首座民营加氢站日均氢气供应量近500公斤,最高峰一天供氢达800公斤,成为成渝氢走廊重要一环。

▲张凌。记者 梅耀 摄
行业现状:
2022年,首批加氢站启动建设,截至目前重庆共建成12座加氢站,分布在巴南、江津、大足等多个区县,重点布局在G85、G93等多条成渝高速公路沿途,与四川共建成渝氢走廊。
进站、停稳、插枪、充气……
1月7日早上8时,一台大型货运卡车稳稳驶入位于江津区鼎山街道的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补充能量”。有别于燃油车或CNG车,这台卡车的燃料是氢气驱动。
待车辆停稳,江津区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站长张凌熟练地进行充气检查并确认一切无误后,从充气桩上拔枪为车辆充气。10分钟过后,充满35公斤氢气的卡车驶出,此番“饱餐一顿”可供它行驶300多公里。
随着氢能源汽车逐步普及,近年我市多个区县的加油加气站均新增了加氢功能,张凌管理的这座能源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全市首座民营加氢站日均氢气供应量近500公斤,最高峰一天供氢达800公斤,成为成渝氢走廊重要一环。
▲位于江津区鼎山街道的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顺应新能源趋势
加气站增设加氢功能
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前身是双宝能源站,建成投用于2015年,当时只是CNG加气站,主要为鼎山街道周边的出租车、公交车等客运车辆供气。
“加气站投用以来,前来加气的车辆一直挺多,常年日均供气量在1.5万立方米上下。”张凌说,转变发生在最近这两年,随着充电换电出租车及公交车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往来加气站的车渐渐变少。
不破不立。去年10月,双宝能源站增设了一台加氢桩,站名随之更换为“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增设加氢功能是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同时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后的决策。”张凌称,一方面当前氢燃料运输车辆在江津周边区域的运行场景较多,氢能车辆达100多台,日均加氢需求量超过2吨;另一方面,江津位于成渝氢走廊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带,氢能产业向上发展走势明显,增设加氢功能亦是顺势而为。
加氢服务门道不少
“老师傅”面临“新功课”
张凌于2012年入行,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已有十来个年头,此前他一直从事加油和加气供应服务。最近这3个多月,为车辆加氢这门“新功课”,让他这位“老师傅”不得不从头学起。
“加氢充装的‘门道’不少,它与加油、加气的最大区别在于,充装全过程只能由专业工作人员操作,驾驶员不能‘自助’。”张凌说,加氢过程虽然耗时不长,但操作流程不少,仅车辆检查就分为“前、中、后”3道工序。
其中,加氢前的检查包括检验车辆加氢许可证编号、静电接地、防泄漏探测等;加氢中的检查重点是观察氢气充装过程是否安全稳定;加氢完成后,还需检查气瓶压力、气瓶温度等是否合规。
▲ 双宝能源站的加氢桩。记者 梅耀 摄
对张凌而言,这套操作流程还不是加氢这门“新功课”的难点,眼前最大“痛点”是氢气供应问题。
原来,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氢气供应,都是来自90多公里外的重庆万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生产甲醇、二甲醚等化工原料的企业。这些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氢气,生产企业将它们集中收集后,再出售给产业链下游。
“氢气运输时间长且运输成本高,让我们有些‘吃不消’。”张凌坦言,每天从万盛购买氢气需要往返运输3个来回,单次运量约270公斤,通行费用开支不小,一旦遇到对方企业因故暂时停产导致氢气供应吃紧,还会“跑空”。
破解氢气充装痛点
酝酿自建加氢设备就近配套
如何破解氢气充装这一痛点?
张凌称,当前国家正逐步放开制氢、加氢行业准入,为此公司正酝酿在旁侧地块上,通过技改升级进行站内制氢,形成“制氢加氢一体化”,实现就近配套。
“此举不但可降低当前购买氢气的运输车辆运载风险、运输时间及成本,还能为氢能运用场景提供更加充裕的商业化空间。”张凌表示,按照规划,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增设制氢设备后,一期设计能力将达到年制氢量70万公斤,可满足200台重型氢燃料电池车或600台轻型氢能车能源补给需求。到后期,加氢站制氢能力预计将突破年产100万公斤,能够为整个渝西地区提供充足气源保障。
目前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有1台加氢机,3台加气机,并预留了两个桩基位置,一旦制氢设备建成投用后,剩下两台加氢机就将安装到位。
▲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加氢设备,形成“制氢加氢一体化”就近配套。记者 梅耀 摄
“建成‘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点,不仅是为方便车辆加氢,它的背后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完善氢能供应链将衍生出氢能的应用链、科技链、制造链,更重要的是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对于绿色环保有重要意义。”张凌说,就货车、客车等商用车而言,氢能车辆更加符合“双碳”目标及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与加油和加气的车辆相比,氢能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同时污染小、能量转换效率高、动力性能好、续航里程长。
随着氢能产业链不断完善,张凌看好氢能汽车在今后释放更大的应用潜能,逐步在乘用车领域发挥作用。
相关报道:
随着氢能源汽车逐步普及,近年我市多个区县的加油加气站均新增了加氢功能,张凌管理的这座能源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全市首座民营加氢站日均氢气供应量近500公斤,最高峰一天供氢达800公斤,成为成渝氢走廊重要一环。

▲张凌。记者 梅耀 摄
行业现状:
2022年,首批加氢站启动建设,截至目前重庆共建成12座加氢站,分布在巴南、江津、大足等多个区县,重点布局在G85、G93等多条成渝高速公路沿途,与四川共建成渝氢走廊。
进站、停稳、插枪、充气……
1月7日早上8时,一台大型货运卡车稳稳驶入位于江津区鼎山街道的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补充能量”。有别于燃油车或CNG车,这台卡车的燃料是氢气驱动。
待车辆停稳,江津区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站长张凌熟练地进行充气检查并确认一切无误后,从充气桩上拔枪为车辆充气。10分钟过后,充满35公斤氢气的卡车驶出,此番“饱餐一顿”可供它行驶300多公里。
随着氢能源汽车逐步普及,近年我市多个区县的加油加气站均新增了加氢功能,张凌管理的这座能源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全市首座民营加氢站日均氢气供应量近500公斤,最高峰一天供氢达800公斤,成为成渝氢走廊重要一环。
▲位于江津区鼎山街道的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记者 梅耀 摄/视觉重庆
顺应新能源趋势
加气站增设加氢功能
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前身是双宝能源站,建成投用于2015年,当时只是CNG加气站,主要为鼎山街道周边的出租车、公交车等客运车辆供气。
“加气站投用以来,前来加气的车辆一直挺多,常年日均供气量在1.5万立方米上下。”张凌说,转变发生在最近这两年,随着充电换电出租车及公交车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往来加气站的车渐渐变少。
不破不立。去年10月,双宝能源站增设了一台加氢桩,站名随之更换为“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增设加氢功能是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同时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后的决策。”张凌称,一方面当前氢燃料运输车辆在江津周边区域的运行场景较多,氢能车辆达100多台,日均加氢需求量超过2吨;另一方面,江津位于成渝氢走廊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带,氢能产业向上发展走势明显,增设加氢功能亦是顺势而为。
加氢服务门道不少
“老师傅”面临“新功课”
张凌于2012年入行,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已有十来个年头,此前他一直从事加油和加气供应服务。最近这3个多月,为车辆加氢这门“新功课”,让他这位“老师傅”不得不从头学起。
“加氢充装的‘门道’不少,它与加油、加气的最大区别在于,充装全过程只能由专业工作人员操作,驾驶员不能‘自助’。”张凌说,加氢过程虽然耗时不长,但操作流程不少,仅车辆检查就分为“前、中、后”3道工序。
其中,加氢前的检查包括检验车辆加氢许可证编号、静电接地、防泄漏探测等;加氢中的检查重点是观察氢气充装过程是否安全稳定;加氢完成后,还需检查气瓶压力、气瓶温度等是否合规。
▲ 双宝能源站的加氢桩。记者 梅耀 摄
对张凌而言,这套操作流程还不是加氢这门“新功课”的难点,眼前最大“痛点”是氢气供应问题。
原来,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氢气供应,都是来自90多公里外的重庆万盛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生产甲醇、二甲醚等化工原料的企业。这些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氢气,生产企业将它们集中收集后,再出售给产业链下游。
“氢气运输时间长且运输成本高,让我们有些‘吃不消’。”张凌坦言,每天从万盛购买氢气需要往返运输3个来回,单次运量约270公斤,通行费用开支不小,一旦遇到对方企业因故暂时停产导致氢气供应吃紧,还会“跑空”。
破解氢气充装痛点
酝酿自建加氢设备就近配套
如何破解氢气充装这一痛点?
张凌称,当前国家正逐步放开制氢、加氢行业准入,为此公司正酝酿在旁侧地块上,通过技改升级进行站内制氢,形成“制氢加氢一体化”,实现就近配套。
“此举不但可降低当前购买氢气的运输车辆运载风险、运输时间及成本,还能为氢能运用场景提供更加充裕的商业化空间。”张凌表示,按照规划,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增设制氢设备后,一期设计能力将达到年制氢量70万公斤,可满足200台重型氢燃料电池车或600台轻型氢能车能源补给需求。到后期,加氢站制氢能力预计将突破年产100万公斤,能够为整个渝西地区提供充足气源保障。
目前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有1台加氢机,3台加气机,并预留了两个桩基位置,一旦制氢设备建成投用后,剩下两台加氢机就将安装到位。
▲双宝氢能综合能源站的加氢设备,形成“制氢加氢一体化”就近配套。记者 梅耀 摄
“建成‘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点,不仅是为方便车辆加氢,它的背后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完善氢能供应链将衍生出氢能的应用链、科技链、制造链,更重要的是氢能作为清洁能源,对于绿色环保有重要意义。”张凌说,就货车、客车等商用车而言,氢能车辆更加符合“双碳”目标及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与加油和加气的车辆相比,氢能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同时污染小、能量转换效率高、动力性能好、续航里程长。
随着氢能产业链不断完善,张凌看好氢能汽车在今后释放更大的应用潜能,逐步在乘用车领域发挥作用。
相关报道: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