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动驾驶汽车立法领跑 安全监管也打造出“亦庄样本”

智车科技

3天前

据高景伯介绍,监管平台已累计800多万条各类疑似的异常事故,包括急减速、紧急制动、自动驾驶退出脱离等各类异常事件,构成其基础的数据。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条例》重点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根据《条例》,北京市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包括:个人乘用车、除校车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等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经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安全评估等程序后,可申请开展道路应用试点。

其中,“个人乘用车场景”主要指消费者购买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它们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参与者。

在安全保障方面,《条例》规定道路应用试点主体应建立健全车辆、人员等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具备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安全监测平台,实时动态监测车辆、人员、网络等运营情况。开展道路应用试点活动应按规定配备安全员、平台安全监控人员,这两类人员应保障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运行,能根据突发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接管车辆控制权。

《条例》的推出,标志着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迈入“法治时代”。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都属于人机共驾的状态,区别在于谁来承担驾驶责任,L3级自动驾驶认定系统是驾驶责任主体,系统的提供者需要为事故负责。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正在推行相应的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的产品通过国家的准入进入目录,向广大消费者销售。

自动驾驶安全发展,北京再次领跑

2020年9月,北京市率先规划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即“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验证。 

2021年4月,依托示范区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有序开放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配送车等场景道路测试。基于2+5+N政策管理体系,示范区依托技术和管理,逐步建立起全面覆盖“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分析”的全流程监管体系,为政策“小步快跑、迭代完善”提供安全保障。

在过程中,示范区依托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车网”)专项运营平台,以技术护航搭建起监管平台。“最初,我们开发的监管平台更像一个信息化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所需数据,并对每辆车进行各种维度的评估。”北京车网车辆管理负责人高景伯说。随着需求的增加,如统计车辆行驶里程、一定区域内车辆数量、交通环境信息等,监管平台所承载的不再仅是信息统计功能,技术团队开始将其向自动化、智能化、灵活化方向迭代升级,从人工编写算法实现各需求的自动化检索和信息输出,到用数据训练AI算法模型支撑智能化管理。

经过四年建设,已完成1.0、2.0、3.0三个阶段的迭代,实现了全市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覆盖。目前,示范区已经聚集了30余家中外企业、近千台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创新应用活动,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3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近1/3。

《条例》的推出,标志着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迈入“法治时代”。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都属于人机共驾的状态,区别在于谁来承担驾驶责任,L3级自动驾驶认定系统是驾驶责任主体,系统的提供者需要为事故负责。

自动驾驶安全监管的“北京样本”

可以说,在车辆安全治理方面,示范区已经走出了一条先行先试的探索之路。

12月20日,北京车网车辆研究部负责人高景伯带来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示范区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治理和管理创新经验。

根据高景伯的介绍,北京车网在实践探索中打造了一套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从安全、效率、测评、管理、应急、数据六大方面入手,将监管对象拆分为企业、人员、车辆三个维度,形成了涵盖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的全流程监管平台。

在事前管理方面,监管平台支持车辆入网与驾驶人等业务审批,包含测试企业、车辆管理、数据安全、驾驶人与异常配置等8项基础信息。

在事中运营监测方面,在掌握自动驾驶实时行程、电子围栏等8项常态化运营状态基础上,监管平台能及时识别车辆、人员等异常行驶与违法违规状态。

“我们每个车辆都会有相应的监管设备,上传上述37项监管数据,这些数据基本能够代表整个车辆的运行状态,我们就能够知道整个车辆的基本驾驶行为,这就是车路云一体化的监管体系逻辑。”高景伯解释道。

在事后分析统计方面,监管平台支持特定区域、企业及任一场景车辆行驶状态数据看板、报表、热力图等生成。针对违规与事故,可即时提取车辆相关行驶数据及路侧视频,帮助挖掘事件背后原因与企业技术短板,从而有的放矢进行改进和预防。

在事后处置方面,车网还设立了积分管理系统。基于典型案例处理经验及交管管理规范,首先确立积分事件及积分分值,其次依据测试体量确定记分折算标准,最终设立积分处罚和实施标准。

这样的管理模式,避免了一刀切,既保证了自动驾驶测试的规范性,也给予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算法和数据驱动 监管平台也能动态进化

比起事后处理安全问题,事前的预防和事中及时监测控制,将伤害降到最低,是更重要的一步。

高景伯介绍,北京车网的这套监管平台,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地检测、识别危险事件。

“它的核心在于对事件的检测,因此必须要做到智能化。在事中监测方面,我们有一个算法模型,去快速迭代我们对异常事件的检测,从而不断提升事件检测的能力。”高景伯说道。

当前,监管平台事件监测算法依托示范区海量的测试数据,不断迭代完善逐步形成。

“我们每天单车数据量在2.9GB,累计的数据量大概是900T。这样的数据量,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去挖掘和训练算法。”

据高景伯介绍,监管平台已累计800多万条各类疑似的异常事故,包括急减速、紧急制动、自动驾驶退出脱离等各类异常事件,构成其基础的数据。

“我们再经过提炼,用算法把事故违规还有各种异常事件更加准确地分类。”

据悉,事件识别过程经过多级筛选,准确率达到95%以上,有效支撑了示范区安全监管工作,为自动驾驶能力评估奠定了数据和场景基础。

未来,创新依旧是示范区的关键词。北京将接续开展示范区4.0阶段建设,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驶入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场景。《条例》出台后,下一步各部门将进一步出台细则,在确保规范与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非智车科技)”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标题 :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立法领跑 安全监管也打造出“亦庄样本”

据高景伯介绍,监管平台已累计800多万条各类疑似的异常事故,包括急减速、紧急制动、自动驾驶退出脱离等各类异常事件,构成其基础的数据。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12月31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条例》重点在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根据《条例》,北京市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包括:个人乘用车、除校车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等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经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安全评估等程序后,可申请开展道路应用试点。

其中,“个人乘用车场景”主要指消费者购买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它们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参与者。

在安全保障方面,《条例》规定道路应用试点主体应建立健全车辆、人员等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具备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安全监测平台,实时动态监测车辆、人员、网络等运营情况。开展道路应用试点活动应按规定配备安全员、平台安全监控人员,这两类人员应保障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运行,能根据突发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接管车辆控制权。

《条例》的推出,标志着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迈入“法治时代”。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都属于人机共驾的状态,区别在于谁来承担驾驶责任,L3级自动驾驶认定系统是驾驶责任主体,系统的提供者需要为事故负责。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正在推行相应的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的产品通过国家的准入进入目录,向广大消费者销售。

自动驾驶安全发展,北京再次领跑

2020年9月,北京市率先规划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即“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验证。 

2021年4月,依托示范区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有序开放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配送车等场景道路测试。基于2+5+N政策管理体系,示范区依托技术和管理,逐步建立起全面覆盖“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分析”的全流程监管体系,为政策“小步快跑、迭代完善”提供安全保障。

在过程中,示范区依托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车网”)专项运营平台,以技术护航搭建起监管平台。“最初,我们开发的监管平台更像一个信息化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所需数据,并对每辆车进行各种维度的评估。”北京车网车辆管理负责人高景伯说。随着需求的增加,如统计车辆行驶里程、一定区域内车辆数量、交通环境信息等,监管平台所承载的不再仅是信息统计功能,技术团队开始将其向自动化、智能化、灵活化方向迭代升级,从人工编写算法实现各需求的自动化检索和信息输出,到用数据训练AI算法模型支撑智能化管理。

经过四年建设,已完成1.0、2.0、3.0三个阶段的迭代,实现了全市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覆盖。目前,示范区已经聚集了30余家中外企业、近千台各类自动驾驶车辆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创新应用活动,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3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近1/3。

《条例》的推出,标志着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迈入“法治时代”。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都属于人机共驾的状态,区别在于谁来承担驾驶责任,L3级自动驾驶认定系统是驾驶责任主体,系统的提供者需要为事故负责。

自动驾驶安全监管的“北京样本”

可以说,在车辆安全治理方面,示范区已经走出了一条先行先试的探索之路。

12月20日,北京车网车辆研究部负责人高景伯带来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详细阐述了示范区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治理和管理创新经验。

根据高景伯的介绍,北京车网在实践探索中打造了一套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从安全、效率、测评、管理、应急、数据六大方面入手,将监管对象拆分为企业、人员、车辆三个维度,形成了涵盖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的全流程监管平台。

在事前管理方面,监管平台支持车辆入网与驾驶人等业务审批,包含测试企业、车辆管理、数据安全、驾驶人与异常配置等8项基础信息。

在事中运营监测方面,在掌握自动驾驶实时行程、电子围栏等8项常态化运营状态基础上,监管平台能及时识别车辆、人员等异常行驶与违法违规状态。

“我们每个车辆都会有相应的监管设备,上传上述37项监管数据,这些数据基本能够代表整个车辆的运行状态,我们就能够知道整个车辆的基本驾驶行为,这就是车路云一体化的监管体系逻辑。”高景伯解释道。

在事后分析统计方面,监管平台支持特定区域、企业及任一场景车辆行驶状态数据看板、报表、热力图等生成。针对违规与事故,可即时提取车辆相关行驶数据及路侧视频,帮助挖掘事件背后原因与企业技术短板,从而有的放矢进行改进和预防。

在事后处置方面,车网还设立了积分管理系统。基于典型案例处理经验及交管管理规范,首先确立积分事件及积分分值,其次依据测试体量确定记分折算标准,最终设立积分处罚和实施标准。

这样的管理模式,避免了一刀切,既保证了自动驾驶测试的规范性,也给予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算法和数据驱动 监管平台也能动态进化

比起事后处理安全问题,事前的预防和事中及时监测控制,将伤害降到最低,是更重要的一步。

高景伯介绍,北京车网的这套监管平台,其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地检测、识别危险事件。

“它的核心在于对事件的检测,因此必须要做到智能化。在事中监测方面,我们有一个算法模型,去快速迭代我们对异常事件的检测,从而不断提升事件检测的能力。”高景伯说道。

当前,监管平台事件监测算法依托示范区海量的测试数据,不断迭代完善逐步形成。

“我们每天单车数据量在2.9GB,累计的数据量大概是900T。这样的数据量,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去挖掘和训练算法。”

据高景伯介绍,监管平台已累计800多万条各类疑似的异常事故,包括急减速、紧急制动、自动驾驶退出脱离等各类异常事件,构成其基础的数据。

“我们再经过提炼,用算法把事故违规还有各种异常事件更加准确地分类。”

据悉,事件识别过程经过多级筛选,准确率达到95%以上,有效支撑了示范区安全监管工作,为自动驾驶能力评估奠定了数据和场景基础。

未来,创新依旧是示范区的关键词。北京将接续开展示范区4.0阶段建设,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驶入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场景。《条例》出台后,下一步各部门将进一步出台细则,在确保规范与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非智车科技)”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文标题 :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立法领跑 安全监管也打造出“亦庄样本”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