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东方财富网

1周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要求——“稳住楼市股市”,特别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要求——“稳住楼市股市”,特别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加“资本市场”相关表述,与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一脉相承,进一步凸显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中长期资金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推进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长期资金通常具备资金来源稳定性高、规模体量庞大、使用周期长、风险偏好低等特征,主要包括各类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更加注重长期增值、资产安全和流动性,倡导理性和价值投资,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优化资金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规范和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推动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其背后蕴含着一定的逻辑。首先,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是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根基,是发展耐心资本的基础,是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资产定价、缓释风险功能的关键。其次,中长期资金不仅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资源配置及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的关键力量,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持续动力。最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优化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客观需要,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保障,更是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是稳住和提振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注入持久活力,促进资本市场投资和融资功能相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后,国家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的力度,提高各类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资本市场信心获得提振,市场成交规模大幅增长,稳定股市初见成效。当前,中长期资金入市仍存在诸多卡点堵点,亟待通过政策改革创新予以打通。

首先,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投资限制,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对中长期资金投资的管理分属于财政部、人社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多个部门,需要政策协同和监管协作。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财税、金融、人社等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加强各部门等的互相沟通、协调配合,加快制定完善长期资金入市的基础制度,放宽各种投资限制,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拓展权益投资范围和策略,从而建立具有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的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体系。

其次,建立健全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目前,长期资金投资绩效考核周期多以中短期考核为主,其中约70%中长期资金都有年度的考核目标和业绩排名压力。长期资金短期的业绩考核可能会促使长期资金转向关注短期的投资收益,导致长期投资理念很难得到落实。着眼于长周期考核机制是避免投资短期化、坚定长期投资信心的关键。对于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应完善入市政策与考核机制,打通制度堵点,优化监管,丰富投资模式,树立长期导向,依据市场规律灵活配置资产,增强主动性,促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良性循环。

再次,加快税收政策的优化调整。现行税收制度中,长期资本投资收益的税收政策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优惠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入市积极性。应考虑对长期资本投资实施差异化税收待遇,对于长期持有期限(如三年以上)的投资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降低长期资本的投资成本,提高其实际收益率,从而夯实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根基。

最后,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监管,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塑造健康的市场生态,确保中长期资本能够基于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作出投资决策,打造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基础投资环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