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风还是吹到了智能眼镜,“百模大战”结束之后,“百镜大战”正式打响。近段时间,百度、Rokid、影目科技、亿道信息等约20家企业均发布了最新的AI眼镜产品。
AI眼镜已成为了各路玩家眼中的“香饽饽”,吸引了字节、阿里互联网大厂;苹果、小米等消费电子;甚至连罗永浩旗下细红线科技也表示要为AI眼镜再次创业,资本市场也在积极出手,助推了一把市场热度。
过去两年,AI大模型在手机、电脑、汽车、家居等智能终端上纷纷“落地”,但能够吸引如此多大厂、科创企业以及资本一起参与, AI眼镜无疑是独一份的存在。
不过,随着各路玩家扎堆入局,AI眼镜能否抓住这阵风口,带动智能穿戴市场迎来“iphone时刻”,这才是“百镜大战”的最大挑战。
AI眼镜为什么突然火了?
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300万副,2025年将为约1000万副。研究机构IDC则表示,无显示屏的智能戒指和眼镜,将会成为未来几个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中最有趣的产品类别。
但在很多消费者看来,AI眼镜是突然火起来的。事实上,仅在一年多前,消费市场对智能穿戴类产品还不太感冒。
苹果在2023年6月发布了全新硬件产品Vision Pro,一度被视为颠覆性智能交互方式,但销量却迟迟没有起色,并在2024年底被爆已经停产。
更早以前,META旗下的Quest、字节旗下的Pico,这类AR/VR设备也曾火过一轮,但还是难逃降价促销的宿命,字节甚至几乎裁掉了整个Pico团队,目前仅留下硬件团队。
智能穿戴像是一根“硬骨头”,要实现穿戴舒适度、内容趣味性以及价格门槛的平衡,厂商才有机会突围而出。不过,这个突破口却由非传统科技企业打开了。
2023年9月,Meta与传统眼镜品牌“雷朋”合作打造了一款智能眼镜“Ray-Ban Meta”,相较于双方在2021年推出的初代版本,Ray-Ban Meta的摄像和音频功能提升了不少,也能实现语音控制。
上市仅一年,Ray-Ban Meta就卖出了超过100万台,国金证券预测,当Ray-Ban Meta的销售网络铺设到全球,其年销量潜力或可跃升至 600 万台以上。
消费市场对AI眼镜的热烈追捧,迅速吸引了多方玩家入局,主要包括:以小米、魅族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企业;以百度、字节、阿里等为代表的科技大厂;以及Rokid、雷鸟等为代表的创新企业。
雷朋在去年4月推出了搭载AI功能的新一代Ray-Ban Meta,除了智能助手之外,前不久其还更新了Live AI和实时翻译两项新功能,其中,Live AI可与Meta AI 实时地进行互动。
小度科技也紧抓风口在去年11月发布了小度AI眼镜,除了音频、摄影等基本功能之外,其还能成为全能的AI助手,支持AI导游、景物识别、实时翻译、智能分析等。
去年12月,星纪魅族与腾讯游戏联手推出StarV x DNF定制款AR智能眼镜,主打沉浸式观影和游戏体验;另外,有消息称小米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这款眼镜将与Ray-Ban Meta展开全面竞争。
除了这些大厂之外,一些创新企业也表现得非常积极。今年1月,雷鸟宣布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据雷鸟CEO李宏伟表示,雷鸟与阿里会将探索“杀手级应用”视作最重要的事情,未来希望在AI+AR眼镜方面做更深度的投入,而不仅仅是把通用大模型放在眼镜上。
Rokid则在去年11月推出与BOLON眼镜联名的AI + AR眼镜Rokid Glasses,同时整合了阿云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算法能力,并接入了AI生活管家“支小宝”,在办公、娱乐、购物、教育等场景都有更多内容和应用。
可以看出,智能眼镜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从单纯的音频眼镜阶段发展到视频眼镜阶段,即在音频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摄像头模块和部分AI功能,成为AI眼镜的雏形。
但随着越来越多科技玩家入局,如今智能眼镜也开始朝着“AI+AR”的方向进发,除了音频和摄像之外,还加入了屏幕,让AI与AR能更深度融合,探索人机交互的新形式。
比如Rokid Glasses实现了“镜片透明”+“外观时尚”+“自带显示”,可以通过AI的视觉感知进行实时翻译、实时导航等,就像科幻电影中的超级特工,只需要一副眼镜就能判断最佳的逃生路线。
AI眼镜“起风”,供应链先动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股AI眼镜风潮“袭来”之前,智能眼镜可是坐了很久的“冷板凳”。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目前有超5000家智能眼镜相关企业,其中四成企业已成立10年以上。
可以说,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消费者能够感受更多的创新体验,是带动AI眼镜大火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以外,AI眼镜的爆火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一方面,雷朋与META的结合给智能眼镜带来了新的思路,AI眼镜改变了过去智能穿戴非常笨重的痛点,将AI交互置入到使用频次更高、更轻便易携的眼镜中,带来了更自然、更舒适的交互体验。
另一方面,AI眼镜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视、听、说、感知等多维度需求,小度科技、Rokid 等品牌都曾表示,“眼镜是AI的最佳落地场景”类似的观点。
但在此之前,智能眼镜产业十多年来的发展,才是推动消费者对AI眼镜认知,以及孵化成熟产业链的基础,有了好的土壤,AI眼镜才能快速爆发。
比如谷歌早就在2012年推出了Google Glass,除了AI功能之外,同样具备搜索、导航、拍照、打电话等功能,但其问世后却饱受诟病,主要是因为价格昂贵,体验又不如手机。
要提高产品功能,又要将价格打下来,供应链最为关键。目前来看,随着AI眼镜供应链逐渐成熟,芯片、显示、传感器、电池等已经到了设备可以进一步小型化的阶段,为其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以AI+AR眼镜最核心的零部件“微显示屏”为例,其负责将图像、视频等信息清晰地呈现在用户眼前,往往采用先进的Micro-OLED或Micro-LED技术。
数据显示,中国厂商在LCD领域,其生产能力已占全球的72%;在OLED领域则占51%。去年9月,美国国会甚至致函美国国防部长,称若不采取措施,AR和VR显示技术将被中国卡脖子。
除此之外,诸如摄像头、麦克风、电池、处理器等零部件的生产组装,对国内的供应链厂家而言也比较简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AI眼镜产业链。
在镜头、光波导方面,有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等;在芯片方面,有恒玄科技、瑞芯微等;在传感器方面,其图像传感器产品有着小尺寸及低功耗等,能更好适配AI眼镜需求;在制造方面,更是“果链”、“华链”背后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的拿手好戏。
随着AI眼镜逐渐打开消费市场,还能带动供应链进一步放量,这意味着AI眼镜的价格还有望持续回落。与此同时,上游厂商生怕错过AI眼镜风口,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供应链效率。
除了硬件领域的进发之外,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多模态、强化学习、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能力进步,给AI眼镜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
比如Rokid Glasses打通了钉钉应用,用户可通过眼镜查看日程提醒、加入视频会议,打造出“赛博办公”新场景;另外,小度AI眼镜则试图在教育赛道中分一杯羹,可以实现边走边问、卡路里识别、识物百科等功能。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AI眼镜的硬件门槛不高,很多零部件都已经是成熟模块,相较而言,其对软件的创新要求更高。但问题是,当下的AI大模型到底能给智能眼镜带来怎样的智能体验,而这又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下一代超级硬件”仍在路上
根据国金证券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只是目前来看,AI眼镜离成为“下一代超级硬件”,恐怕还有不少距离。
首先,在智能交互场景方面,AI眼镜与智能手机相比还是有点鸡肋。当下大部分AI眼镜都可以实现翻译、导游、搜索、智能助手等功能,但差异化并不大,应用还是比较单一。
而且,更多用户表示购买AI眼镜只是为了拍摄功能,相较于AI功能,他们更在意眼镜外观是否足够好看。因此,AI眼镜厂商能否在AI大模型的风口上发掘出更多AI卖点,将是未来产品竞争的重点。
其次,假如AI眼镜厂商想增加“更好玩”的功能,就要进一步考虑续航、重量、算力的“不可能三角”。
目前,大部分AI眼镜都不带屏幕,像翻译、导航这些功能在AI眼镜上的体验便远不如智能手机,但其重量(45克左右)已经比传统眼镜(20-30克)重了不少,如果下一代产品普遍加入屏幕的话,其重量还会进一步影响佩戴体验。
除此以外,相比起智能手机,AI眼镜在持续拍摄的情况下,大概只能维持3小时续航。未来,AI眼镜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能耗越高,续航问题就会更突出。
考虑到种种矛盾点,目前的智能眼镜普遍是不带屏幕的AI眼镜。相较而言,在使用场景和体验上更具“科幻感”的,带有微显示屏的AI+AR眼镜,则依然受制于“不可能三角”以及虚拟应用场景太少等因素,无法在当下成为主流。
不过,扎尔伯格曾表示,未来市场上将并存两种智能眼镜形态,分别是追求极致体验的全息眼镜,以及注重性价比、专为人工智能体验优化的简约眼镜。
目前来看,AI眼镜会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但长远来看,能够进行图像交互的AI+AR眼镜,才是智能眼镜的最终形态。各路玩家提前“上桌”,也是希望为自己争取“牌面”,抢夺进入AR眼镜市场的入场券。
但无论是AI眼镜,还是AI+AR眼镜,商业化依然是玩家们的最大挑战。一则是软硬件的成熟度还需要继续打磨,优化续航、重量等体验。
比如闪极科技在去年底提出了AI眼镜增程式续航解决方案,其AI眼镜增程环可以支持用户边充边戴,还能给手机等硬件产品反向充电。
二则是目前AI眼镜的AI应用大多取决于大厂之间的大模型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厂品牌以及创新品牌之间的融合,比如Rokid搭载通义千问;闪极则选择开放接入数十家头部大模型厂商。
接下来,AI眼镜行业将会形成第一轮跑马,谁能率先打响品牌,并整合出更创新的应用体验,谁就有机会留在牌桌上,同时推动AI眼镜应用生态的发展。
最后,AI眼镜在迈向商业化之前,其还需要考虑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会是AI眼镜元年,各大玩家加速入局,似乎也印证了行业即将要爆发的新趋势。
当下的AI眼镜市场并不缺乏想象力,但玩家们要在智能眼镜赛道继续往下走,AI眼镜只是第一步,在“下一代超级硬件”尚未成形之前,市场席位恐怕不会太多,留给新玩家的窗口期也不长,谁能率先跑出,相信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