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年末销量提振,新一年“高烈度”价格战持续

智车科技

2周前

小米汽车也公布了2024年12月交付量和全年销量,其中12月交付突破2.5万辆,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自今年4月开始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3.5万辆,超额完成交付目标。

回首去年车市,12月呈现出一场“翘尾”收官之战,为全年车市划上了句号。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车企、经销商、政策与消费者等多方力量的交织博弈。新年伊始,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多家车企超额完成2024年的销量目标。

实际上,在2024年年末,部分离年销量目标尚有距离的车企就已经开始通过价格优惠、金融免息等政策提振销量。与此同时,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汽车产销全年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

与年末收官相对的,新一轮价格战也正式打响。2025年元旦伊始,多家车企陆续启动新一轮限时优惠活动,车市开年即直面竞争,也意味着2025年车市第一波“价格战”来袭。

▍2024收官奋力一搏

在过去一年车市的激烈角逐中,多家车企创下月度交付量历史新高,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小米和理想均超额完成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极氪、蔚来与长安的完成率超90%;深蓝、岚图与阿维塔的完成率超80%。也有一些车企的销量与去年持平,或是完成率较低,甚至被挤下“牌桌”,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车企们为了达成全年销售目标,在12月纷纷开启“冲刺模式”。一方面,加大终端促销力度,推出限时优惠、现金直降、金融贴息、购车礼包等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出手。例如,部分车企打出“年底冲量,全系车型最高优惠X万元”的口号,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不少新能源车企在12月限时减免购车购置税,或是提供免费安装充电桩等服务,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据统计,12月超七成车企的终端优惠幅度环比有所增加,平均单车优惠金额达到数千元。另一方面,加快新车投放节奏,众多车企选择在12月推出年度改款车型或全新车型,利用新车效应拉动销量。

以各家车企全年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以超427万辆排名首位,同比增长41.26%。上汽集团全年批发销量401.3万辆,进入第一梯队。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超268万辆,创近7年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超50%。奇瑞控股集团公布2024年全年销量为260.3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新势力车企宛如车市的 “鲶鱼”,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逐步改写竞争格局。理想汽车以50.05万辆的年销量达成年度目标,同比增长33.10%。零跑汽车全年销量近30万辆,同比飙升超103.76%。小鹏汽车全年销量超19.01万辆,同比增长34.23%。

小米汽车也公布了2024年12月交付量和全年销量,其中12月交付突破2.5万辆,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自今年4月开始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3.5万辆,超额完成交付目标。

鸿蒙智行2024年全年累计交付新车44.49万辆,其中12月全系交付新车4.9万辆,创月交付新高,并连续三个月突破4万辆。

目前中国车市处在快速变革期,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均面临着挑战。传统车企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技术迭代快、研发投入大,部分车企面临资金压力;合资品牌受自主品牌崛起与新能源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如何重塑品牌优势、精准定位产品成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化领域、用户体验精细度以及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尚待完善。

新势力车企同样面临一定的问题:品牌认知度仍需深耕大众市场,部分消费者对新品牌可靠性存疑;盈利难题待解,前期研发、营销高投入,量产规模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受限;供应链相对脆弱,关键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缺芯、电池供应紧张时易受冲击,影响交付节奏与用户满意度。

▍2025“价格战”风云再起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2024年1-12月降价规模227款,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的148款的规模。其中,常规燃油车降价88款,混合动力车型降价17款,插混车型降价34款,增程式降价14款,纯电动车型降价82款。

进入2025年,各大车企继续祭起价格“利器”,以期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据车市睿见不完全统计,刚刚进入1月份,已有超23家车企,相继通过官降、现金优惠、补贴兜底等方式加入到降价潮,其中最高降幅超过17万元。

比亚迪率先打响第一枪,部分车型官宣降价,最高降幅达数万元。这背后,一方面是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库存之举。此外,竞品车型的围追堵截,如吉利、长安等车企在新能源混动领域的发力,也是一剂催化剂。

特斯拉同样不甘示弱,国产车型价格大幅下调,Model 3、Model Y等热门车型的价格均有下调。国产化带来的成本红利是降价底气,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本地采购比例,特斯拉成本持续下探;同时,为达成全球销量目标,冲击更高市场份额,以低价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尝鲜新能源汽车,扩大用户基盘。

合资品牌也卷入价格混战,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针对旗下多款车型推出限时优惠、购置税补贴等促销政策。在新能源转型滞后、自主品牌崛起双重夹击下,合资品牌销量下滑,为稳住阵脚,以价求存,挽回消费者,守住市场份额 “基本盘”。

价格战虽短期刺激销量增长,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市场热度飙升,但长期来看,车企利润空间被压缩,研发投入或受掣肘,不利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过度依赖单纯的价格竞争,对品牌形象塑造与长期发展埋下隐忧。

▍技术壁垒将加快车企分化

价格鏖战之外,技术创新与新品布局成为车企决胜未来的关键战场。智能化领域,车企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投入,从低阶辅助驾驶向高阶自动驾驶迈进。小鹏汽车XPILOT系统持续迭代,城市NGP功能覆盖范围拓展,能精准应对复杂路况,自动变道、红绿灯启停等操作愈发流畅;蔚来汽车NOP+功能不断优化,基于高精度地图与传感器融合,实现高速路段自动驾驶辅助升级,提升长途驾驶舒适度。

同时,智能座舱成为“新宠”,车机芯片性能攀升,操作系统功能丰富,理想汽车打造家庭专属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亲子娱乐模式,满足全家出行娱乐需求;鸿蒙智行赋能问界车型,流畅交互、万物互联,实现跨设备智能协同。

新能源技术研发同样热火朝天,电池技术创新是核心。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等,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快充性能上屡破纪录,麒麟电池高镍三元材料提升能量密度,配合高效热管理,实现续航里程大幅跃升;刀片电池凭借结构创新,通过针刺实验保障安全,引领行业安全标准提升。车企纷纷布局固态电池研发,预研能量密度超400Wh/kg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性能进阶筑牢根基。

回顾过去一年,国内车市在12月的翘尾行情中圆满收官,各车企交出了不同的销量成绩单。传统车企在坚守中寻求突破,新势力车企在崛起中不断创新。然而,新年伊始,车市便面临着价格战和技术产品竞争的双重压力,淘汰赛已然开启。

惠誉博华相关报告分析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将成主要角逐领域。但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5个月超50%,高基数影响下未来新车销售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在15%-20%之间。智能化已走向主流,未来汽车行业将面临技术持续创新与整车价格不断下探双重挑战。

编辑丨杨 果

排版丨杨 朔图片来源:摄图网、长安汽车、小米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大众

原文标题 : 车市年末销量提振,新一年“高烈度”价格战持续

小米汽车也公布了2024年12月交付量和全年销量,其中12月交付突破2.5万辆,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自今年4月开始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3.5万辆,超额完成交付目标。

回首去年车市,12月呈现出一场“翘尾”收官之战,为全年车市划上了句号。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车企、经销商、政策与消费者等多方力量的交织博弈。新年伊始,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多家车企超额完成2024年的销量目标。

实际上,在2024年年末,部分离年销量目标尚有距离的车企就已经开始通过价格优惠、金融免息等政策提振销量。与此同时,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汽车产销全年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

与年末收官相对的,新一轮价格战也正式打响。2025年元旦伊始,多家车企陆续启动新一轮限时优惠活动,车市开年即直面竞争,也意味着2025年车市第一波“价格战”来袭。

▍2024收官奋力一搏

在过去一年车市的激烈角逐中,多家车企创下月度交付量历史新高,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小米和理想均超额完成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极氪、蔚来与长安的完成率超90%;深蓝、岚图与阿维塔的完成率超80%。也有一些车企的销量与去年持平,或是完成率较低,甚至被挤下“牌桌”,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车企们为了达成全年销售目标,在12月纷纷开启“冲刺模式”。一方面,加大终端促销力度,推出限时优惠、现金直降、金融贴息、购车礼包等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出手。例如,部分车企打出“年底冲量,全系车型最高优惠X万元”的口号,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不少新能源车企在12月限时减免购车购置税,或是提供免费安装充电桩等服务,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据统计,12月超七成车企的终端优惠幅度环比有所增加,平均单车优惠金额达到数千元。另一方面,加快新车投放节奏,众多车企选择在12月推出年度改款车型或全新车型,利用新车效应拉动销量。

以各家车企全年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以超427万辆排名首位,同比增长41.26%。上汽集团全年批发销量401.3万辆,进入第一梯队。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超268万辆,创近7年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超50%。奇瑞控股集团公布2024年全年销量为260.3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

新势力车企宛如车市的 “鲶鱼”,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逐步改写竞争格局。理想汽车以50.05万辆的年销量达成年度目标,同比增长33.10%。零跑汽车全年销量近30万辆,同比飙升超103.76%。小鹏汽车全年销量超19.01万辆,同比增长34.23%。

小米汽车也公布了2024年12月交付量和全年销量,其中12月交付突破2.5万辆,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自今年4月开始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突破13.5万辆,超额完成交付目标。

鸿蒙智行2024年全年累计交付新车44.49万辆,其中12月全系交付新车4.9万辆,创月交付新高,并连续三个月突破4万辆。

目前中国车市处在快速变革期,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均面临着挑战。传统车企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技术迭代快、研发投入大,部分车企面临资金压力;合资品牌受自主品牌崛起与新能源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如何重塑品牌优势、精准定位产品成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化领域、用户体验精细度以及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尚待完善。

新势力车企同样面临一定的问题:品牌认知度仍需深耕大众市场,部分消费者对新品牌可靠性存疑;盈利难题待解,前期研发、营销高投入,量产规模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受限;供应链相对脆弱,关键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缺芯、电池供应紧张时易受冲击,影响交付节奏与用户满意度。

▍2025“价格战”风云再起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2024年1-12月降价规模227款,大幅超过2023年全年的148款的规模。其中,常规燃油车降价88款,混合动力车型降价17款,插混车型降价34款,增程式降价14款,纯电动车型降价82款。

进入2025年,各大车企继续祭起价格“利器”,以期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据车市睿见不完全统计,刚刚进入1月份,已有超23家车企,相继通过官降、现金优惠、补贴兜底等方式加入到降价潮,其中最高降幅超过17万元。

比亚迪率先打响第一枪,部分车型官宣降价,最高降幅达数万元。这背后,一方面是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减少库存之举。此外,竞品车型的围追堵截,如吉利、长安等车企在新能源混动领域的发力,也是一剂催化剂。

特斯拉同样不甘示弱,国产车型价格大幅下调,Model 3、Model Y等热门车型的价格均有下调。国产化带来的成本红利是降价底气,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本地采购比例,特斯拉成本持续下探;同时,为达成全球销量目标,冲击更高市场份额,以低价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尝鲜新能源汽车,扩大用户基盘。

合资品牌也卷入价格混战,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针对旗下多款车型推出限时优惠、购置税补贴等促销政策。在新能源转型滞后、自主品牌崛起双重夹击下,合资品牌销量下滑,为稳住阵脚,以价求存,挽回消费者,守住市场份额 “基本盘”。

价格战虽短期刺激销量增长,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市场热度飙升,但长期来看,车企利润空间被压缩,研发投入或受掣肘,不利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过度依赖单纯的价格竞争,对品牌形象塑造与长期发展埋下隐忧。

▍技术壁垒将加快车企分化

价格鏖战之外,技术创新与新品布局成为车企决胜未来的关键战场。智能化领域,车企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投入,从低阶辅助驾驶向高阶自动驾驶迈进。小鹏汽车XPILOT系统持续迭代,城市NGP功能覆盖范围拓展,能精准应对复杂路况,自动变道、红绿灯启停等操作愈发流畅;蔚来汽车NOP+功能不断优化,基于高精度地图与传感器融合,实现高速路段自动驾驶辅助升级,提升长途驾驶舒适度。

同时,智能座舱成为“新宠”,车机芯片性能攀升,操作系统功能丰富,理想汽车打造家庭专属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亲子娱乐模式,满足全家出行娱乐需求;鸿蒙智行赋能问界车型,流畅交互、万物互联,实现跨设备智能协同。

新能源技术研发同样热火朝天,电池技术创新是核心。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等,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快充性能上屡破纪录,麒麟电池高镍三元材料提升能量密度,配合高效热管理,实现续航里程大幅跃升;刀片电池凭借结构创新,通过针刺实验保障安全,引领行业安全标准提升。车企纷纷布局固态电池研发,预研能量密度超400Wh/kg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为新能源汽车性能进阶筑牢根基。

回顾过去一年,国内车市在12月的翘尾行情中圆满收官,各车企交出了不同的销量成绩单。传统车企在坚守中寻求突破,新势力车企在崛起中不断创新。然而,新年伊始,车市便面临着价格战和技术产品竞争的双重压力,淘汰赛已然开启。

惠誉博华相关报告分析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将成主要角逐领域。但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5个月超50%,高基数影响下未来新车销售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在15%-20%之间。智能化已走向主流,未来汽车行业将面临技术持续创新与整车价格不断下探双重挑战。

编辑丨杨 果

排版丨杨 朔图片来源:摄图网、长安汽车、小米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大众

原文标题 : 车市年末销量提振,新一年“高烈度”价格战持续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