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的AI变革:机遇与平衡

联商网

6天前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电商平台已经能依据会员的消费金额、消费频率、购买商品种类、参与平台活动的活跃度等数据指标,将庞大的会员群体分层分类运营管理,这有利于平台实现精准营销,针对不同购物偏好的会员给出不同留存方案,最大程度保证会员忠实度。

购物车

出品/庄帅零售电商频道 

撰文/钟鑫、言涵

近年来,AI成为零售企业不可或缺的能力,智能化也已渗透至零售行业的全链路。

这并不是新业态带来的短暂性消费的新鲜感,也不是单纯追求技术赋能带来短期内的业绩提振,而是实打实改写零售行业规则的新势能,除了在现阶段提升效率和个性化体验,也是未来零售环境的基石。

正因如此,业内逐步达成共识,AI将成为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会长彭建真也曾表示:

“ 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正在重塑零售行业的运营模式与竞争格局。”

作为零售的核心三要素:人、货、场。首先,消费分层开始出现,内容平台超载的信息量也在影响着消费行为的变化。这就导致过往能满足“大一统”需求的产品和普通的购物场所/平台,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愈加细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现阶段商家侧的货品数量和丰富度不再是制约商家发展的瓶颈。但能否精准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并对货品持续优化改进实现差异化和性价比的能力,已成为商家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锚定点。

最后,经营环境和渠道愈加复杂,线上线下的加速融合,这使得传统“销售中介”的渠道模式难以对商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其愿意入驻并长期合作。也无法从货品、价格、服务对消费者塑造独特的价值感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抢夺战中陷入被动境地。

“人、货、场”面临的困境,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始出现新解法。

AI在零售行业的应用变革,不仅能优化零售行业的资源配置,从商品研发、市场营销、组织流程优化等方面全面提升,更能通过精准营销、智能推荐、高效服务等手段,全方位升级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AI成为线上平台的基础设施

零售行业中AI最大的投入者和受益者为成熟的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为主的内容平台、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和社区平台,以及即时零售平台的线上平台。

成熟的货架电商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需要用更多更好的商品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带动商家入驻意愿提高,提供更多商品,形成良性循环。

以短视频/直播为主的内容电商,加入了内容这一因素,使得“用户—内容—商品”的匹配逻辑更加复杂。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和社区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过剩的信息量,不断满足消费者“分享”产生的购买行为。而即时零售平台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配送运力的调度。

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既要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要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AI的应用正是在于此,犹如毛细血管遍布平台全链路,成为新基础设施。

一、消费者在平台上感受到的“被推荐的商品、观看的直播和平台提供的服务”,都有AI能力的加持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AI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AI电商行业消费者中以中青年消费者为主,25-44岁的消费者占比达83.1%。AI电商提升了消费体验感,购物方便性、个性化服务和互动与社交是其吸引消费者的主要优势功能。

从早期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到智能购物

早期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实际上就是电商平台对AI应用的初步探索。

目前,淘宝和京东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已融合到多处位置,以消费者购物的全链路数据预测消费者偏好,将更精准的商品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比如在首页、购物车和订单页等的商品推荐列表千人千面,以及消费者进入到新商家主页时平台能够根据喜好推荐商品。

推荐系统的优化有利于平台和商家吸引消费者,吸引后的留存也能通过AI技术完成。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电商平台已经能依据会员的消费金额、消费频率、购买商品种类、参与平台活动的活跃度等数据指标,将庞大的会员群体分层分类运营管理,这有利于平台实现精准营销,针对不同购物偏好的会员给出不同留存方案,最大程度保证会员忠实度。

而随着AI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各平台陆续上线智能导购,淘宝的「淘宝问问」、京东的「京言」AI助手、抖音电商基的「智能购物」,以及百度的「AI智能导购」等,目的是希望更向前一步,让消费者借助AI技术更准确地描述个性化需求,从而推荐出更精准的商品和服务。

从左到右依次为:淘宝问问、京东京言、抖音智能购物、百度AI智能导购

不止于消费者在前台看到的商品推荐,AI技术也已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管理中。阿里国际站2024年推出的首个全流程AI,AI发布的商品规模已达700万,AI优化后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的支付转化率提升了52%。

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认为,未来100%的商品信息都会被AI基于对买家更精准的洞察而重构。

越来越真的数字人直播

AI技术成为新的生产力,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各大平台提供的数字人直播能力。

京东的数字人「言犀」,表现已超越行业80%的主播,带动的GMV接近百亿元,能够实现双人直播、试妆直播、换装直播、实景直播、多语种直播等直播玩法。

还有前不久百度优选百度电商生态大会上,百度电商商家运营部负责人尹冠东透露,过去一年,百度优选月销百万商家数几乎翻倍增长,依托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慧播星」,数字人直播GMV同比上涨十一倍。

在直播常态化的当下,数字人24h不间断的直播能节省商家运营成本,提升销售效率。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在百度优选上稳定月销过百万的商家「广芸堂陈皮」,通过慧播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将自家TOP主播的形象生成数字人主播,在百度优选打造出直播间矩阵。

数字人主播能够自然地手持商品、冲泡、试喝,流畅地切换展示陈皮的色泽、茶汤颜色等细节。通过多场景镜头切换提升观看体验,多角度、流畅展示产品。

AI算法把“外卖”更快送到家

除了在电商平台、直播电商购物,即时消费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时零售不再只是应急购物的产物,需求的品类也在不断丰富。而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越来越短的配送时间,背后实则是庞大的AI算法在支持。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长期研究,美团最初基于外卖业务,为了保障配送的及时性和用户体验,而借AI算法开发了一套即时配送系统「超脑系统」,在综合考量了骑手路线、实时的天气、路况、消费者预计送达时间、商家出餐时间等因素之后,超脑系统全自动分单,让消费者能够更准时的收到货品,让商家的餐品被更及时的取走。

二、平台和服务商建设的AI能力,成为商家降本增效的有效工具

商家侧,平台利用AI技术赋能商家从备货到补货全流程,以拼多多为例,其采用了订单自动化处理大大缩短了从下单到发货的时间间隔。

作为智能电商的提出者,百度电商则将AI技术工具应用到了每一个经营环节。例如,百度优选为商家提供的全域智能营销帮手「百斗天枢」,商家可以在百度信息流、搜索、百青藤的全域智能投放,通过AI选品、AI优化师、AI智能投放等能力解锁智能营销体验。

在百度AI技术的加持下,商家通过智能上品带来了92%的效率提升,通过智能客服,平均响应效率提升了70%。

而在2024年双11期间,淘宝也面向所有商家上线的AI产品「生意管家」,双11期间已累计服务400万商家,帮助中小商家生成超过1亿件商品及营销素材,帮助超80万商家进行了超200万次的数据流量分析。

在营销层面,阿里妈妈旗下的万相台无界版通过AI驱动的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识别,助力商家精准锁定目标受众,并能智能创作各类广告素材。

除了平台提供的数字人直播、营销等具备生意赋能特点的工具外,外部工具也已渗透至商家运营的全链路中,AI作图和AI文案等直接减少了商家在重复繁琐的工作中投入的时间成本。

例如,Jeep男装品牌代理平台泉州红蚂蚁,通过使用微盟WAI商城运营Agent实现了对商品信息的批量解析,并完成商品标题、商品图的批量生成与上架,最终达到单日上架200+商品,工作提效50%;天虹大模型的应用,使得原本需要3小时完成的一个产品页面制作,在AI的介入下,缩短到30分钟,效率提升了80%。

AI所能提升的不仅是效率,更代表了传播稳定性。AI迅速生成多款适合各地门店海报设计的能力,既能减少了设计人员的时间消耗,还能保证设计质量以及对外输出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上架商品、配图看似是个简单的工作,但据小红书店主狄狄对「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表示,现在非常考验商家对货品的关键词掌握能力,同样的货品如果写“淑女风”则主动搜索流量较少,但使用“clean fit”等时下爆火的穿搭关键词,则能提升流量。

“以前还会搜什么关键词火,现在有时候会用大模型软件来写文案。”狄狄说道。

此外,部分大体量商家也开始自行采购AI软件,用于会员运营,以期提升复购率。并形成线上、线下销售联动,提升整体品牌忠实度。

实际上,平台所建设的AI能力,帮助商家运营提效的同时,本质上仍是导向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精准的货物、更丝滑的会员系统,能够拉高消费者对购物的评价。

具体而言,借助AI技术,商家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详细的产品信息。例如,通过虚拟试衣、3D 展示等功能,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外观、尺寸、颜色、材质等细节,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购买决策。

应用AI技术后,商家利用大模型生成文案的过程中,大模型早已将产品评价、晒单、使用心得等“熟记于心”,从而为商家生成更能打动消费者的文案内容,也能让消费者明确知道产品特点。

从前端消费者“逛”和下单,到商家侧上架运营,平台利用AI技术放大了自身资源效用的能力,将更精准的货物送到更匹配的人群,实现供需双方交易效率提升。

AI技术作为基础设施,代表着平台将推动商家迎来生意增长机遇,激活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进而带动平台长效发展。

AI助力实体零售

于线下实体而言,AI技术带来的革新,更多是对后端供应链的重塑,正如腾讯智慧零售技术副总裁程伟在CCFA新消费论坛的分享,AI正成为零售企业关键破局点。

业务流程重塑方面,AI可彻底改造企业研发、供应链、生产等核心价值链。例如“AI质检”可重塑零售产品检测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业务价值创新上,AI可重新定义业务模式。例如AI巡店进行零售渠道管控能力强化。

用户体验提升上,以智能助手为代表的AI应用能有效提升零售企业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客户体验。

运营效率提升方面,AI帮助企业职能部门降本增效。如AI陪练大大加速员工培训周期,降低培训成本。

例如,当购物中心招商和零售品牌门店布局规划时,就可以通过AI技术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如人流量、消费者行为路径、店铺类型分布等,为商家提供最佳的选址建议和店铺布局方案,并基于大数据进行门店销量预测,实现精准订货。

又如,沃尔玛在打造的全渠道分类规划的能力,可以确定哪些商店需要具体的哪些商品,以及如何分阶段地引入这些商品。机器学习和AI让沃尔玛能够将所有这些信息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动态化的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优化,包括帮助员工进行库存管理和结账流程。

而对于消费者体验感知,AI的能力目前仍属于线下体验环节的补充。

例如线下曾出现的AI导购,利用AI来生成穿搭效果和搭配类内容,并实现首饰、衣服无需试穿试戴,忽略了线下原本就是重体验的消费场景。此外还有购物中心利用AI打造沉浸式交互,增加AI绘画等娱乐体验。

AI技术的应用边界在哪里?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演进,皆宛如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特征。?诚然,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供需双方的零售行为效率将不断提升。但发展过程中,也将伴随着隐私泄露、拉高沟通成本等问题。

在畅想未来零售行业的蓝图时,AI技术真的是越智能越好吗?在零售行业中“人”和“智能”究竟谁更重要?

无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线上购物,还是大街小巷的商贩,信任永远是零售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是促动零售行业历久弥新的核心因素。但当零售行业参与主体过于依赖AI技术工具时,难免会造成人情味的缺失。

当下,最受诟病的当属智能客服,其本意是提速售后响应时间,增强消费者售后体验,降低平台、商家售后的人力、时间成本。

但由于技术还存在提升空间,以及售后诉求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导致智能客服尚未能完全取代“人”,答非所问无法解决所有实际问题。

此外,部分零售企业为了更精准地进行个性化推荐和营销,过度收集消费者的个人数据,甚至包括一些与购物行为无关的信息。会让消费者感到自己的隐私被过度侵犯,产生反感和不信任感。

根据Colliers的数据,54%的消费者对AI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忧其侵犯隐私、信息安全风险、缺乏人情味。

但这样的案例早已频繁出现在生活中,某城市的消保委就曾披露过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购物平台名单,其中不乏知名平台的身影。

因此,在利用AI技术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时,平台方或商家不能被“向阳面”一叶障目,而是要平衡人和AI技术的占比。毕竟,人更懂人的真实需求,消费者更在意的或许还是隐私。

回到商家侧自身发展来看,AI技术虽能起到提升效率的作用,但一旦对其产生依赖则会陷入“算法泥潭”。

便利蜂创立以来由于高度依赖算法,进行库存管理和商品陈列等决策,忽视了现实世界中市场复杂多变的真实需求。

例如,周边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社区活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某一商品的需求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但算法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变化,进而造成门店出现商品缺货或积压的情况,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店铺的销售业绩。

“店长视角”是零售行业中最宝贵的视角之一,其不仅包含了客观层面对货品的把控能力,还有根据外部变化及时作出改变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很难被AI技术“学会”,因此当商家发展AI技术工具时,不能单纯提高其决策权的占比,还是要回归真实生活,听从一线的声音。

如何平衡AI技术在零售行业的比重,将是AI技术留给零售行业各供给方需要平衡的新课题。

登录 | 注册

AI助攻下,数字化如何影响传统零售业?

第五消费时代对未来中国商业会有哪些启示?

芝麻科技代表中国创新力量,发声2019戛纳国际创意节

探索AI技术赋能传统零售 逗号智能发布会即将启幕

2024抖音美妆TOP20出炉,国货11席,最高超65亿

回到顶部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电商平台已经能依据会员的消费金额、消费频率、购买商品种类、参与平台活动的活跃度等数据指标,将庞大的会员群体分层分类运营管理,这有利于平台实现精准营销,针对不同购物偏好的会员给出不同留存方案,最大程度保证会员忠实度。

购物车

出品/庄帅零售电商频道 

撰文/钟鑫、言涵

近年来,AI成为零售企业不可或缺的能力,智能化也已渗透至零售行业的全链路。

这并不是新业态带来的短暂性消费的新鲜感,也不是单纯追求技术赋能带来短期内的业绩提振,而是实打实改写零售行业规则的新势能,除了在现阶段提升效率和个性化体验,也是未来零售环境的基石。

正因如此,业内逐步达成共识,AI将成为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会长彭建真也曾表示:

“ 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正在重塑零售行业的运营模式与竞争格局。”

作为零售的核心三要素:人、货、场。首先,消费分层开始出现,内容平台超载的信息量也在影响着消费行为的变化。这就导致过往能满足“大一统”需求的产品和普通的购物场所/平台,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愈加细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现阶段商家侧的货品数量和丰富度不再是制约商家发展的瓶颈。但能否精准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并对货品持续优化改进实现差异化和性价比的能力,已成为商家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锚定点。

最后,经营环境和渠道愈加复杂,线上线下的加速融合,这使得传统“销售中介”的渠道模式难以对商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其愿意入驻并长期合作。也无法从货品、价格、服务对消费者塑造独特的价值感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抢夺战中陷入被动境地。

“人、货、场”面临的困境,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始出现新解法。

AI在零售行业的应用变革,不仅能优化零售行业的资源配置,从商品研发、市场营销、组织流程优化等方面全面提升,更能通过精准营销、智能推荐、高效服务等手段,全方位升级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AI成为线上平台的基础设施

零售行业中AI最大的投入者和受益者为成熟的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为主的内容平台、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和社区平台,以及即时零售平台的线上平台。

成熟的货架电商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需要用更多更好的商品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带动商家入驻意愿提高,提供更多商品,形成良性循环。

以短视频/直播为主的内容电商,加入了内容这一因素,使得“用户—内容—商品”的匹配逻辑更加复杂。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和社区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过剩的信息量,不断满足消费者“分享”产生的购买行为。而即时零售平台除上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配送运力的调度。

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既要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要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AI的应用正是在于此,犹如毛细血管遍布平台全链路,成为新基础设施。

一、消费者在平台上感受到的“被推荐的商品、观看的直播和平台提供的服务”,都有AI能力的加持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AI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AI电商行业消费者中以中青年消费者为主,25-44岁的消费者占比达83.1%。AI电商提升了消费体验感,购物方便性、个性化服务和互动与社交是其吸引消费者的主要优势功能。

从早期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到智能购物

早期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实际上就是电商平台对AI应用的初步探索。

目前,淘宝和京东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已融合到多处位置,以消费者购物的全链路数据预测消费者偏好,将更精准的商品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比如在首页、购物车和订单页等的商品推荐列表千人千面,以及消费者进入到新商家主页时平台能够根据喜好推荐商品。

推荐系统的优化有利于平台和商家吸引消费者,吸引后的留存也能通过AI技术完成。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电商平台已经能依据会员的消费金额、消费频率、购买商品种类、参与平台活动的活跃度等数据指标,将庞大的会员群体分层分类运营管理,这有利于平台实现精准营销,针对不同购物偏好的会员给出不同留存方案,最大程度保证会员忠实度。

而随着AI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各平台陆续上线智能导购,淘宝的「淘宝问问」、京东的「京言」AI助手、抖音电商基的「智能购物」,以及百度的「AI智能导购」等,目的是希望更向前一步,让消费者借助AI技术更准确地描述个性化需求,从而推荐出更精准的商品和服务。

从左到右依次为:淘宝问问、京东京言、抖音智能购物、百度AI智能导购

不止于消费者在前台看到的商品推荐,AI技术也已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管理中。阿里国际站2024年推出的首个全流程AI,AI发布的商品规模已达700万,AI优化后的商品在海外市场的支付转化率提升了52%。

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认为,未来100%的商品信息都会被AI基于对买家更精准的洞察而重构。

越来越真的数字人直播

AI技术成为新的生产力,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各大平台提供的数字人直播能力。

京东的数字人「言犀」,表现已超越行业80%的主播,带动的GMV接近百亿元,能够实现双人直播、试妆直播、换装直播、实景直播、多语种直播等直播玩法。

还有前不久百度优选百度电商生态大会上,百度电商商家运营部负责人尹冠东透露,过去一年,百度优选月销百万商家数几乎翻倍增长,依托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慧播星」,数字人直播GMV同比上涨十一倍。

在直播常态化的当下,数字人24h不间断的直播能节省商家运营成本,提升销售效率。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在百度优选上稳定月销过百万的商家「广芸堂陈皮」,通过慧播星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将自家TOP主播的形象生成数字人主播,在百度优选打造出直播间矩阵。

数字人主播能够自然地手持商品、冲泡、试喝,流畅地切换展示陈皮的色泽、茶汤颜色等细节。通过多场景镜头切换提升观看体验,多角度、流畅展示产品。

AI算法把“外卖”更快送到家

除了在电商平台、直播电商购物,即时消费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时零售不再只是应急购物的产物,需求的品类也在不断丰富。而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越来越短的配送时间,背后实则是庞大的AI算法在支持。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的长期研究,美团最初基于外卖业务,为了保障配送的及时性和用户体验,而借AI算法开发了一套即时配送系统「超脑系统」,在综合考量了骑手路线、实时的天气、路况、消费者预计送达时间、商家出餐时间等因素之后,超脑系统全自动分单,让消费者能够更准时的收到货品,让商家的餐品被更及时的取走。

二、平台和服务商建设的AI能力,成为商家降本增效的有效工具

商家侧,平台利用AI技术赋能商家从备货到补货全流程,以拼多多为例,其采用了订单自动化处理大大缩短了从下单到发货的时间间隔。

作为智能电商的提出者,百度电商则将AI技术工具应用到了每一个经营环节。例如,百度优选为商家提供的全域智能营销帮手「百斗天枢」,商家可以在百度信息流、搜索、百青藤的全域智能投放,通过AI选品、AI优化师、AI智能投放等能力解锁智能营销体验。

在百度AI技术的加持下,商家通过智能上品带来了92%的效率提升,通过智能客服,平均响应效率提升了70%。

而在2024年双11期间,淘宝也面向所有商家上线的AI产品「生意管家」,双11期间已累计服务400万商家,帮助中小商家生成超过1亿件商品及营销素材,帮助超80万商家进行了超200万次的数据流量分析。

在营销层面,阿里妈妈旗下的万相台无界版通过AI驱动的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识别,助力商家精准锁定目标受众,并能智能创作各类广告素材。

除了平台提供的数字人直播、营销等具备生意赋能特点的工具外,外部工具也已渗透至商家运营的全链路中,AI作图和AI文案等直接减少了商家在重复繁琐的工作中投入的时间成本。

例如,Jeep男装品牌代理平台泉州红蚂蚁,通过使用微盟WAI商城运营Agent实现了对商品信息的批量解析,并完成商品标题、商品图的批量生成与上架,最终达到单日上架200+商品,工作提效50%;天虹大模型的应用,使得原本需要3小时完成的一个产品页面制作,在AI的介入下,缩短到30分钟,效率提升了80%。

AI所能提升的不仅是效率,更代表了传播稳定性。AI迅速生成多款适合各地门店海报设计的能力,既能减少了设计人员的时间消耗,还能保证设计质量以及对外输出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上架商品、配图看似是个简单的工作,但据小红书店主狄狄对「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表示,现在非常考验商家对货品的关键词掌握能力,同样的货品如果写“淑女风”则主动搜索流量较少,但使用“clean fit”等时下爆火的穿搭关键词,则能提升流量。

“以前还会搜什么关键词火,现在有时候会用大模型软件来写文案。”狄狄说道。

此外,部分大体量商家也开始自行采购AI软件,用于会员运营,以期提升复购率。并形成线上、线下销售联动,提升整体品牌忠实度。

实际上,平台所建设的AI能力,帮助商家运营提效的同时,本质上仍是导向了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精准的货物、更丝滑的会员系统,能够拉高消费者对购物的评价。

具体而言,借助AI技术,商家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详细的产品信息。例如,通过虚拟试衣、3D 展示等功能,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外观、尺寸、颜色、材质等细节,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购买决策。

应用AI技术后,商家利用大模型生成文案的过程中,大模型早已将产品评价、晒单、使用心得等“熟记于心”,从而为商家生成更能打动消费者的文案内容,也能让消费者明确知道产品特点。

从前端消费者“逛”和下单,到商家侧上架运营,平台利用AI技术放大了自身资源效用的能力,将更精准的货物送到更匹配的人群,实现供需双方交易效率提升。

AI技术作为基础设施,代表着平台将推动商家迎来生意增长机遇,激活商家和消费者的热情,进而带动平台长效发展。

AI助力实体零售

于线下实体而言,AI技术带来的革新,更多是对后端供应链的重塑,正如腾讯智慧零售技术副总裁程伟在CCFA新消费论坛的分享,AI正成为零售企业关键破局点。

业务流程重塑方面,AI可彻底改造企业研发、供应链、生产等核心价值链。例如“AI质检”可重塑零售产品检测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业务价值创新上,AI可重新定义业务模式。例如AI巡店进行零售渠道管控能力强化。

用户体验提升上,以智能助手为代表的AI应用能有效提升零售企业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客户体验。

运营效率提升方面,AI帮助企业职能部门降本增效。如AI陪练大大加速员工培训周期,降低培训成本。

例如,当购物中心招商和零售品牌门店布局规划时,就可以通过AI技术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如人流量、消费者行为路径、店铺类型分布等,为商家提供最佳的选址建议和店铺布局方案,并基于大数据进行门店销量预测,实现精准订货。

又如,沃尔玛在打造的全渠道分类规划的能力,可以确定哪些商店需要具体的哪些商品,以及如何分阶段地引入这些商品。机器学习和AI让沃尔玛能够将所有这些信息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动态化的供应链管理和门店运营优化,包括帮助员工进行库存管理和结账流程。

而对于消费者体验感知,AI的能力目前仍属于线下体验环节的补充。

例如线下曾出现的AI导购,利用AI来生成穿搭效果和搭配类内容,并实现首饰、衣服无需试穿试戴,忽略了线下原本就是重体验的消费场景。此外还有购物中心利用AI打造沉浸式交互,增加AI绘画等娱乐体验。

AI技术的应用边界在哪里?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演进,皆宛如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特征。?诚然,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供需双方的零售行为效率将不断提升。但发展过程中,也将伴随着隐私泄露、拉高沟通成本等问题。

在畅想未来零售行业的蓝图时,AI技术真的是越智能越好吗?在零售行业中“人”和“智能”究竟谁更重要?

无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线上购物,还是大街小巷的商贩,信任永远是零售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是促动零售行业历久弥新的核心因素。但当零售行业参与主体过于依赖AI技术工具时,难免会造成人情味的缺失。

当下,最受诟病的当属智能客服,其本意是提速售后响应时间,增强消费者售后体验,降低平台、商家售后的人力、时间成本。

但由于技术还存在提升空间,以及售后诉求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导致智能客服尚未能完全取代“人”,答非所问无法解决所有实际问题。

此外,部分零售企业为了更精准地进行个性化推荐和营销,过度收集消费者的个人数据,甚至包括一些与购物行为无关的信息。会让消费者感到自己的隐私被过度侵犯,产生反感和不信任感。

根据Colliers的数据,54%的消费者对AI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忧其侵犯隐私、信息安全风险、缺乏人情味。

但这样的案例早已频繁出现在生活中,某城市的消保委就曾披露过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购物平台名单,其中不乏知名平台的身影。

因此,在利用AI技术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时,平台方或商家不能被“向阳面”一叶障目,而是要平衡人和AI技术的占比。毕竟,人更懂人的真实需求,消费者更在意的或许还是隐私。

回到商家侧自身发展来看,AI技术虽能起到提升效率的作用,但一旦对其产生依赖则会陷入“算法泥潭”。

便利蜂创立以来由于高度依赖算法,进行库存管理和商品陈列等决策,忽视了现实世界中市场复杂多变的真实需求。

例如,周边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社区活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某一商品的需求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但算法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变化,进而造成门店出现商品缺货或积压的情况,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店铺的销售业绩。

“店长视角”是零售行业中最宝贵的视角之一,其不仅包含了客观层面对货品的把控能力,还有根据外部变化及时作出改变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很难被AI技术“学会”,因此当商家发展AI技术工具时,不能单纯提高其决策权的占比,还是要回归真实生活,听从一线的声音。

如何平衡AI技术在零售行业的比重,将是AI技术留给零售行业各供给方需要平衡的新课题。

登录 | 注册

AI助攻下,数字化如何影响传统零售业?

第五消费时代对未来中国商业会有哪些启示?

芝麻科技代表中国创新力量,发声2019戛纳国际创意节

探索AI技术赋能传统零售 逗号智能发布会即将启幕

2024抖音美妆TOP20出炉,国货11席,最高超65亿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