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商务部对进口牛肉立案调查:国内牛肉产业的“安全阀”开启

饲料市场

2周前

它是WTO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当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便可启动这一措施。

来源:饲料市场

一、重磅!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来袭

近日,一则消息在牛肉行业乃至整个经贸领域掀起波澜:中国商务部应国内牛肉产业代表要求,决定自 2024 年 12 月 27 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此消息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我国牛肉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愈发紧密。近年来,进口牛肉大量涌入,在丰富消费者餐桌、满足多元需求的同时,也给国内牛肉产业带来诸多挑战。国内牛肉产业从业者深感压力,众多养牛户、牛肉加工企业面临成本攀升、利润下滑困境,部分甚至濒临亏损边缘。在此背景下,立案调查之举备受瞩目,大家都在期待这一举措将如何重塑牛肉市场格局。

二、牛肉进口激增,国内产业 “压力山大”

(一)数据背后的进口潮

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量呈井喷式增长。2013 年牛肉进口量还不到 30 万吨,到 2023 年已飙升至 274 万吨,短短十年间增加了 8 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36.4%,一跃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而在 2019 - 2023 年期间,这一增长势头依旧迅猛,进口量增长高达 65%;2024 年上半年更是惊人,进口数量达到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 1 - 11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就已达 260 万吨,同比增长 4.3%,持续刷新纪录。

(二)国内产业困境重重

进口牛肉的大量涌入,如同汹涌潮水,将国内肉牛养殖产业冲击得七零八落。国内肉牛养殖行情低迷已久,大部分养殖场户在 2024 年陷入亏损泥潭。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已跌到近 5 年最低,农业农村部数据表明,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格从 2022 年每公斤 77.18 元下降 22%,至 2024 年 12 月底仅为每公斤 59.82 元;活牛价格更是惨不忍睹,跌到近 10 年的最低水平,有的地方甚至低至每公斤 23 元左右。有数据显示,2024 年 11 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 1600 元以上,连续 8 个月亏损超 1000 元,超 65% 的养殖场户亏损严重。许多养殖户贷款养牛,牛价低廉,贷款难还,即便勉强偿还,也是负债累累,无奈之下只能黯然退出行业。更令人揪心的是,母牛被大量低价抛售、屠宰,严重威胁产业根基。据监测,当前基础母牛存栏量比 2023 年 6 月的历史高点下降超 3%,2024 年 1 - 11 月新生犊牛同比降幅超 8%。要知道,肉牛生产周期漫长、繁殖效率低,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没有 4 - 5 年时间难以恢复元气。

三、保障措施:国际贸易规则下的 “自救”

(一)WTO 规则中的保障措施

在国际贸易规则体系里,保障措施可是有 “安全阀” 之称。它是 WTO 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当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便可启动这一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针对不公平竞争行为不同,保障措施针对的是正常贸易下因不可预见情况引发的进口激增。其实施需满足严格条件:进口增长态势明显,不管是绝对量还是相对于国内产量、消费量的相对量都大幅上升;国内产业受损严重,像生产、销售、利润、就业等关键指标下滑显著;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直接且明确的因果关系。保障措施实施起来讲究适度、非歧视原则,旨在给国内产业争取喘息、调整之机,助其后续重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尽量降低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冲击。

(二)我国依规启动调查

中国此次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完全是依国内产业申请、按世贸组织规则行事。一方面,国内牛肉产业提交的详尽数据清晰展现出进口牛肉数量飙升、价格冲击巨大,国内产业已深陷困境;另一方面,从法律流程看,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从受理申请、审查材料,到确定调查期、选定调查方式,每个环节都严谨规范。调查机关会用问卷、听证会等形式广泛收集信息,确保利害关系方都有发声、举证机会,充分保障各方权益。这一过程公正透明,只为精准摸清进口牛肉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程度,为后续决策筑牢根基。

四、全球牛肉贸易 “震动”,各国反应不一

(一)巴西:积极表态寻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占据其出口总量的近半壁江山,中国市场对巴西牛肉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息一出,巴西农业部、贸易部和外交部三部门迅速联合发声,坚定表示将全力证明其牛肉出口无损中国产业,反而是对中国本土牛肉生产的有力补充。巴西牛肉出口商协会主席罗伯托?佩罗萨坦言 “这确实棘手”,但他对巴西生产商在关税变动下的竞争力充满信心,还透露行业组织已积极行动,与日本、越南、韩国和土耳其等多国洽谈,力求开拓多元出口渠道,分散风险。数据显示,2024 年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超 100 万吨,同比劲增 12.7%,如此亮眼成绩,也让巴西极力想保住中国市场份额,其积极姿态尽显寻求共赢诚意。

(二)阿根廷:低调关注事态

相较于巴西的大阵仗,阿根廷稍显低调。阿根廷肉类及副产品工商协会负责人米格尔?斯基亚里冷静分析,鉴于自身出口规模较小,不太会成为中方关税 “瞄准” 的重点对象。不过,阿根廷政府深知约三分之二的牛肉依赖对华出口,因而丝毫不敢懈怠,始终 “高度关注” 中方调查动态,默默在旁观望,审慎权衡局势,既期待平稳度过,又随时准备应对变化。

(三)美国:密切留意进展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数据透露,2024 年 1 - 10 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整体下滑 8%,但 10 月单月强势反弹,出口量飙升 16%,达一年多来峰值。面对中方调查,美国肉类出口协会迅速回应 “已密切留意”。美国牛肉企业深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一旦中方调整进口策略,美国牛肉产业必将受到冲击,故而不敢有丝毫大意,急切期盼调查结果能朝有利方向发展。

五、调查影响几何?多视角剖析

(一)短期贸易波澜

调查期间 “不影响正常贸易” 原则看似平稳过渡,实则暗流涌动。一方面,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悄然生变,进口商鉴于未来不确定性,下单愈发谨慎,囤货意愿低迷;国内经销商、零售商也不敢贸然大量进货,多持观望态度,优先消化库存。另一方面,短期内贸易量、价格波动难测。若进口商收缩采购,国际牛肉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或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增大;但国内市场因预期供应减少,又可能支撑牛肉价格,形成复杂拉扯。从过往类似调查看,初期价格常小幅上扬,后续走势依调查进展、市场供需动态博弈。预计未来数月,进口牛肉到港量增速放缓,市场供应节奏改变,价格在窄幅区间震荡,直至调查结果尘埃落定,新平衡才有望重塑。

(二)长期产业曙光

若最终采取保障措施,国内牛肉产业将迎关键调整契机。产业结构有望优化,养殖端或向规模化、标准化大步迈进,小型散养户加速退出,大型养殖场凭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崛起,实现规模经济,降成本、提效率。肉牛品种改良进程提速,本土优良品种选育与国外优质品种引进结合,产出高品质牛肉,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产业链纵向整合加速,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紧密协同,打造品牌化产品,提升附加值与市场话语权。长期看,国内牛肉产业将以更强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持续供应安全、优质、多样牛肉产品。

六、共盼未来:平衡贸易与产业发展天平

此次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是中国在国际贸易浪潮中权衡各方利弊的关键抉择。一方面,中国坚定维护公平、有序的国际贸易秩序,严格遵循 WTO 规则行事,让世界看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国内产业合理权益,为国内牛肉产业复苏注入强心针。这一举措绝非贸易保护的 “壁垒”,而是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的 “催化剂”。

展望未来,希望各方能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调查进程与结果。国内牛肉产业抓住调整机遇,苦练内功,提升品质与效益;国际牛肉出口国与中国加强沟通协商,共寻多元合作路径,实现优势互补。相信在各方携手努力下,中国牛肉市场将迎来供需平衡、产业兴旺新局面,持续为全球牛肉贸易繁荣与国内消费升级贡献力量,书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来源:肉类食品 

它是WTO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当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便可启动这一措施。

来源:饲料市场

一、重磅!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来袭

近日,一则消息在牛肉行业乃至整个经贸领域掀起波澜:中国商务部应国内牛肉产业代表要求,决定自 2024 年 12 月 27 日起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此消息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我国牛肉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愈发紧密。近年来,进口牛肉大量涌入,在丰富消费者餐桌、满足多元需求的同时,也给国内牛肉产业带来诸多挑战。国内牛肉产业从业者深感压力,众多养牛户、牛肉加工企业面临成本攀升、利润下滑困境,部分甚至濒临亏损边缘。在此背景下,立案调查之举备受瞩目,大家都在期待这一举措将如何重塑牛肉市场格局。

二、牛肉进口激增,国内产业 “压力山大”

(一)数据背后的进口潮

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量呈井喷式增长。2013 年牛肉进口量还不到 30 万吨,到 2023 年已飙升至 274 万吨,短短十年间增加了 8 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36.4%,一跃成为当年进口规模最大的肉类产品。而在 2019 - 2023 年期间,这一增长势头依旧迅猛,进口量增长高达 65%;2024 年上半年更是惊人,进口数量达到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 1 - 11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就已达 260 万吨,同比增长 4.3%,持续刷新纪录。

(二)国内产业困境重重

进口牛肉的大量涌入,如同汹涌潮水,将国内肉牛养殖产业冲击得七零八落。国内肉牛养殖行情低迷已久,大部分养殖场户在 2024 年陷入亏损泥潭。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已跌到近 5 年最低,农业农村部数据表明,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格从 2022 年每公斤 77.18 元下降 22%,至 2024 年 12 月底仅为每公斤 59.82 元;活牛价格更是惨不忍睹,跌到近 10 年的最低水平,有的地方甚至低至每公斤 23 元左右。有数据显示,2024 年 11 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 1600 元以上,连续 8 个月亏损超 1000 元,超 65% 的养殖场户亏损严重。许多养殖户贷款养牛,牛价低廉,贷款难还,即便勉强偿还,也是负债累累,无奈之下只能黯然退出行业。更令人揪心的是,母牛被大量低价抛售、屠宰,严重威胁产业根基。据监测,当前基础母牛存栏量比 2023 年 6 月的历史高点下降超 3%,2024 年 1 - 11 月新生犊牛同比降幅超 8%。要知道,肉牛生产周期漫长、繁殖效率低,一旦基础母牛产能大幅下滑,没有 4 - 5 年时间难以恢复元气。

三、保障措施:国际贸易规则下的 “自救”

(一)WTO 规则中的保障措施

在国际贸易规则体系里,保障措施可是有 “安全阀” 之称。它是 WTO 所允许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当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便可启动这一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针对不公平竞争行为不同,保障措施针对的是正常贸易下因不可预见情况引发的进口激增。其实施需满足严格条件:进口增长态势明显,不管是绝对量还是相对于国内产量、消费量的相对量都大幅上升;国内产业受损严重,像生产、销售、利润、就业等关键指标下滑显著;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直接且明确的因果关系。保障措施实施起来讲究适度、非歧视原则,旨在给国内产业争取喘息、调整之机,助其后续重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尽量降低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冲击。

(二)我国依规启动调查

中国此次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完全是依国内产业申请、按世贸组织规则行事。一方面,国内牛肉产业提交的详尽数据清晰展现出进口牛肉数量飙升、价格冲击巨大,国内产业已深陷困境;另一方面,从法律流程看,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从受理申请、审查材料,到确定调查期、选定调查方式,每个环节都严谨规范。调查机关会用问卷、听证会等形式广泛收集信息,确保利害关系方都有发声、举证机会,充分保障各方权益。这一过程公正透明,只为精准摸清进口牛肉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程度,为后续决策筑牢根基。

四、全球牛肉贸易 “震动”,各国反应不一

(一)巴西:积极表态寻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占据其出口总量的近半壁江山,中国市场对巴西牛肉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息一出,巴西农业部、贸易部和外交部三部门迅速联合发声,坚定表示将全力证明其牛肉出口无损中国产业,反而是对中国本土牛肉生产的有力补充。巴西牛肉出口商协会主席罗伯托?佩罗萨坦言 “这确实棘手”,但他对巴西生产商在关税变动下的竞争力充满信心,还透露行业组织已积极行动,与日本、越南、韩国和土耳其等多国洽谈,力求开拓多元出口渠道,分散风险。数据显示,2024 年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超 100 万吨,同比劲增 12.7%,如此亮眼成绩,也让巴西极力想保住中国市场份额,其积极姿态尽显寻求共赢诚意。

(二)阿根廷:低调关注事态

相较于巴西的大阵仗,阿根廷稍显低调。阿根廷肉类及副产品工商协会负责人米格尔?斯基亚里冷静分析,鉴于自身出口规模较小,不太会成为中方关税 “瞄准” 的重点对象。不过,阿根廷政府深知约三分之二的牛肉依赖对华出口,因而丝毫不敢懈怠,始终 “高度关注” 中方调查动态,默默在旁观望,审慎权衡局势,既期待平稳度过,又随时准备应对变化。

(三)美国:密切留意进展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数据透露,2024 年 1 - 10 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整体下滑 8%,但 10 月单月强势反弹,出口量飙升 16%,达一年多来峰值。面对中方调查,美国肉类出口协会迅速回应 “已密切留意”。美国牛肉企业深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一旦中方调整进口策略,美国牛肉产业必将受到冲击,故而不敢有丝毫大意,急切期盼调查结果能朝有利方向发展。

五、调查影响几何?多视角剖析

(一)短期贸易波澜

调查期间 “不影响正常贸易” 原则看似平稳过渡,实则暗流涌动。一方面,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悄然生变,进口商鉴于未来不确定性,下单愈发谨慎,囤货意愿低迷;国内经销商、零售商也不敢贸然大量进货,多持观望态度,优先消化库存。另一方面,短期内贸易量、价格波动难测。若进口商收缩采购,国际牛肉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或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增大;但国内市场因预期供应减少,又可能支撑牛肉价格,形成复杂拉扯。从过往类似调查看,初期价格常小幅上扬,后续走势依调查进展、市场供需动态博弈。预计未来数月,进口牛肉到港量增速放缓,市场供应节奏改变,价格在窄幅区间震荡,直至调查结果尘埃落定,新平衡才有望重塑。

(二)长期产业曙光

若最终采取保障措施,国内牛肉产业将迎关键调整契机。产业结构有望优化,养殖端或向规模化、标准化大步迈进,小型散养户加速退出,大型养殖场凭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崛起,实现规模经济,降成本、提效率。肉牛品种改良进程提速,本土优良品种选育与国外优质品种引进结合,产出高品质牛肉,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产业链纵向整合加速,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紧密协同,打造品牌化产品,提升附加值与市场话语权。长期看,国内牛肉产业将以更强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持续供应安全、优质、多样牛肉产品。

六、共盼未来:平衡贸易与产业发展天平

此次进口牛肉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是中国在国际贸易浪潮中权衡各方利弊的关键抉择。一方面,中国坚定维护公平、有序的国际贸易秩序,严格遵循 WTO 规则行事,让世界看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国内产业合理权益,为国内牛肉产业复苏注入强心针。这一举措绝非贸易保护的 “壁垒”,而是推动产业良性发展的 “催化剂”。

展望未来,希望各方能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调查进程与结果。国内牛肉产业抓住调整机遇,苦练内功,提升品质与效益;国际牛肉出口国与中国加强沟通协商,共寻多元合作路径,实现优势互补。相信在各方携手努力下,中国牛肉市场将迎来供需平衡、产业兴旺新局面,持续为全球牛肉贸易繁荣与国内消费升级贡献力量,书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来源:肉类食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