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佳县73公里,涉及6镇145村。近年来,佳县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主方向,坚持一手抓典型示范引领,一手抓全面整治提升,扎实推进沿黄线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全面强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建设宜居乡村,打造生态家园
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从规划编制入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完成沿黄6镇总体规划和45个沿黄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分批次推进剩余100个村的规划编制。出台《佳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规划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庄绿化行动,累计完成沿黄乡村户厕改造8800余座,建成污水处理站7座,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5%以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达到94%以上。实施村级绿化85个、宜居型示范小院改造等工程28处,沿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率达100%,村落整洁化、亮丽化、特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动宜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引导沿黄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通过政策扶持、文化赋能,因势利导推动“双枣”产业与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建红枣、酸枣基地1.25万亩,改造沿黄老枣园21万亩,实施沿黄乡村旅游“360+”行动,发展民宿50个,带动200余人就业。全县145个沿黄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沿黄旅游带旅游综合体建设成效明显。
构建文明乡村,培育和美乡风
坚持把和美乡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在党建引领和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上融合发力。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制定《佳县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佳县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采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办法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表彰“佳县好人”“孝老爱老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先进典型430余名。推出“佳理·好商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建成县镇“佳理·好商量”调解工作室25个,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稳控得住、处置得好”。
(编辑:王星)
黄河流经佳县73公里,涉及6镇145村。近年来,佳县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主方向,坚持一手抓典型示范引领,一手抓全面整治提升,扎实推进沿黄线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全面强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建设宜居乡村,打造生态家园
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从规划编制入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完成沿黄6镇总体规划和45个沿黄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分批次推进剩余100个村的规划编制。出台《佳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规划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庄绿化行动,累计完成沿黄乡村户厕改造8800余座,建成污水处理站7座,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5%以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达到94%以上。实施村级绿化85个、宜居型示范小院改造等工程28处,沿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率达100%,村落整洁化、亮丽化、特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动宜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
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引导沿黄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通过政策扶持、文化赋能,因势利导推动“双枣”产业与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新建红枣、酸枣基地1.25万亩,改造沿黄老枣园21万亩,实施沿黄乡村旅游“360+”行动,发展民宿50个,带动200余人就业。全县145个沿黄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沿黄旅游带旅游综合体建设成效明显。
构建文明乡村,培育和美乡风
坚持把和美乡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在党建引领和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上融合发力。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制定《佳县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佳县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采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办法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表彰“佳县好人”“孝老爱老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等先进典型430余名。推出“佳理·好商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建成县镇“佳理·好商量”调解工作室25个,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稳控得住、处置得好”。
(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