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大关键词|巨潮

巨潮WAVE

2周前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但人们却低估了“战争”定义的广度和深度。...围城之内,人们受限于墙壁,也必然会将所有的失败归结于墙壁,也必然会试图推倒这些墙壁。...在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设置障碍,在关税上无度提升以保护本国利益,是对他国利益进行的无硝烟轰炸。

文 | 杨旭然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但人们却低估了“战争”定义的广度和深度。其广度在于,战争并非只会以“军事对抗”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是有多种展开形式:用尽手段在中文互联网上不断传播虚假信息和煽动性内容,不仅是一群无聊之人的口水仗,而是真实的舆论战和认知战。在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设置障碍,在关税上无度提升以保护本国利益,是对他国利益进行的无硝烟轰炸。这些更加隐蔽的战争,远比人们想象得更多,其所造成的损失和代价甚至比军事对抗更大,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其深度则在于,一场战争——无论它是否发生在中国的领土或领海,都会将人们割裂为不同的阵营。“XXX必胜”之类的争论不是空穴来风,更是同一国家内部人群之间意识形态层面的严肃对抗。

在紧缩的经济环境之下,人们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虽然思绪万千,主观能动性却无法发挥。“熬”这个词看似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和感情色彩,但亲身经历过的人会明白,附着在“熬”身上的感情色彩,只在熬这个过程的上半段有效——不甘,气愤,痛苦等等的情绪都只能维持一半的时间。而到了下半段,所有的情绪和情感都消退,熬只能剩下机械的熬,被榨干了情感和情绪的熬。所有在生活面前的成功者,都必须经历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无法走出这个过程,就只能迷失在无数情感和情绪碎片所构成的茧房之中。

底线思维

通常只有在底线真正到来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考虑底线问题。这是认知中的陷阱,也是生活中的悖论。创业者通常会对底线有更多的思考,原因无非总是时刻面对着企业生死考验的威胁——但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并不太需要有这种担心。如何在底线情况到来之前修炼出自己的底线思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没有底线思维的人,甚至无法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像是在培养皿中生长和繁殖的某种柔嫩真菌。扩大到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一个涉及到无数人根本利益的集合体,底线就更显得重要了。

立场

过去几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普通中国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根本不需要考虑任何立场问题。全世界曾经有的是发展空间,办工厂,开饭店,北漂当白领,出国开超市,绝大多数人面对的都是跑马圈地一样的人生旷野和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立场”这个词身上的对抗性气场,反而会给所有的个人事业和企业生意蒙上一层阴影,增添不确定性,最终对人们的发展形成阻力。但如今全球政治经济局面已经发生巨变,中国之外有太多人在讲立场,他们讲人种,讲肤色,讲国界,讲家族,讲种姓,讲行会,讲圈子。在满世界的立场面前,中国人自己的立场也在再次形成的过程中。而那些要求中国人放弃立场、摒弃立场的人,是从何立场出发的,值得人们更多思考。

子夜

历史从来不会机械重复,但也总有规律可循。上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壮大。而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必须直面来自海外资本的扼杀与掠夺,也必须面对来自国内根深蒂固的社会局限。一幕幕悲剧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上演,演员们却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子夜时分,也不知道这无边的黑暗之中,究竟是谁在繁荣的深处悄然谋局。百年之后,又一群大大小小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崛起,他们走过朝气的早晨和上午,感受忙碌的午后与傍晚,体会夜晚的欲望与迷离,最终,他们再次来到那个前人曾经死去的子夜。

围城

围城之内,人们受限于墙壁,也必然会将所有的失败归结于墙壁,也必然会试图推倒这些墙壁。相信墙壁之外是更多的可能性,是人性的必然。但对于围城之外的恶,却并非每个墙内人都有机会见识得到。围城内外本是一个世界,但却无可避免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当话语显得苍白无力,就只剩立场所推动的抉择。

多极化

多极化是一个被低估的、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重视的政治词汇。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无法想象一个还没有实现的现实。人们也很难理解,为何如今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必须要变,而且也一定会变。与多极化相对应的,单边主义是一国对全球的掌控,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所谓金字塔尖上的极少数人对全球绝大多数资源的掌控,和与之相匹配的对全球秩序的“管理维护”。在这种体系中,驱动全球现代化建设的是少数人,其受益者也是少数人,生产力必然是受到限制的,生产关系也必然是传统守旧的。但是,一小部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给所有人打了样。当全球所有人对现代化、对更好生活都有期待的情况下,单边主义所期待和要求的生产力稳定、生产关系稳定、世界秩序稳定的千秋万代,又该从何谈起呢?显然,多极化是这种无法调和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应该去理解、去相信、去期待、去促进的历史进步。

开放

不知不觉中,在人们心里开放这个词,已经和“向东”、“出海”紧密地联系起来,似乎只有面向大海可以是开放的,只有东南沿海和东部大城市是可以开放的。这种被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潜意识,说到底还是一种以偏概全。开放从来不是一个被限定了对象和方位的词汇,而是一种姿态、一种选择,一种原则。昆明可以向南开放,伊犁可以向西开放,哈尔滨可以向北开放。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一个边陲城市都可以成为中国向外开放怀抱、吸纳与交换资源的前沿,这是在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事实。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即便是看似最开放的东南沿海也会瞬间变成海疆,最核心的大城市也会很快失去发展的外部动力。一切都在变化,只有意识到世界的变化,才能更清楚开放的真正定义与价值。

积极

在繁荣的环境中,积极并非稀缺的精神力量,而是一种肆意蔓延的狂热性。积极不应只存在于繁荣,更应该具备穿透萧条与希望的能力。这样才能显示出其宝贵的价值。只有在面对焦虑不安、痛苦挣扎的环境时看到方向,看到希望,并迸发出一种改变现状的勇气,才是积极的真正意义、真正价值所在。2024年是很多人人生中最差的一年,但这并不代表2025年就会好转。但即便2025年会是很多人即将经历的更差的一年,也不代表我们要放弃积极的心态,放弃乐观向上的态度。

信念

信心与信念的意义相似但有不同。信心通常来源于周围一切的影响,是一种自己实际情况与现实比照之后的乐观判断。但信念更像是一种由内心生出的光芒,即便是自己与现实比照之后并不乐观,也不妨碍我们拥有驾驭现实的把握。相比信心,信念更加笃定,更不惧怕来自外界的困扰与压力。它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心灵动力,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的精神灯塔。子夜看似黑暗,但阳光不会缺席,围城看似无解,但世界终将透明。失去信心,人会陷入困惑。失去信念,人将失去一切。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但人们却低估了“战争”定义的广度和深度。...围城之内,人们受限于墙壁,也必然会将所有的失败归结于墙壁,也必然会试图推倒这些墙壁。...在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设置障碍,在关税上无度提升以保护本国利益,是对他国利益进行的无硝烟轰炸。

文 | 杨旭然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但人们却低估了“战争”定义的广度和深度。其广度在于,战争并非只会以“军事对抗”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是有多种展开形式:用尽手段在中文互联网上不断传播虚假信息和煽动性内容,不仅是一群无聊之人的口水仗,而是真实的舆论战和认知战。在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设置障碍,在关税上无度提升以保护本国利益,是对他国利益进行的无硝烟轰炸。这些更加隐蔽的战争,远比人们想象得更多,其所造成的损失和代价甚至比军事对抗更大,却被很多人忽视了。其深度则在于,一场战争——无论它是否发生在中国的领土或领海,都会将人们割裂为不同的阵营。“XXX必胜”之类的争论不是空穴来风,更是同一国家内部人群之间意识形态层面的严肃对抗。

在紧缩的经济环境之下,人们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虽然思绪万千,主观能动性却无法发挥。“熬”这个词看似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和感情色彩,但亲身经历过的人会明白,附着在“熬”身上的感情色彩,只在熬这个过程的上半段有效——不甘,气愤,痛苦等等的情绪都只能维持一半的时间。而到了下半段,所有的情绪和情感都消退,熬只能剩下机械的熬,被榨干了情感和情绪的熬。所有在生活面前的成功者,都必须经历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无法走出这个过程,就只能迷失在无数情感和情绪碎片所构成的茧房之中。

底线思维

通常只有在底线真正到来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考虑底线问题。这是认知中的陷阱,也是生活中的悖论。创业者通常会对底线有更多的思考,原因无非总是时刻面对着企业生死考验的威胁——但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并不太需要有这种担心。如何在底线情况到来之前修炼出自己的底线思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没有底线思维的人,甚至无法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像是在培养皿中生长和繁殖的某种柔嫩真菌。扩大到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一个涉及到无数人根本利益的集合体,底线就更显得重要了。

立场

过去几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普通中国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根本不需要考虑任何立场问题。全世界曾经有的是发展空间,办工厂,开饭店,北漂当白领,出国开超市,绝大多数人面对的都是跑马圈地一样的人生旷野和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立场”这个词身上的对抗性气场,反而会给所有的个人事业和企业生意蒙上一层阴影,增添不确定性,最终对人们的发展形成阻力。但如今全球政治经济局面已经发生巨变,中国之外有太多人在讲立场,他们讲人种,讲肤色,讲国界,讲家族,讲种姓,讲行会,讲圈子。在满世界的立场面前,中国人自己的立场也在再次形成的过程中。而那些要求中国人放弃立场、摒弃立场的人,是从何立场出发的,值得人们更多思考。

子夜

历史从来不会机械重复,但也总有规律可循。上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壮大。而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必须直面来自海外资本的扼杀与掠夺,也必须面对来自国内根深蒂固的社会局限。一幕幕悲剧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上演,演员们却并不知道自己身处子夜时分,也不知道这无边的黑暗之中,究竟是谁在繁荣的深处悄然谋局。百年之后,又一群大大小小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崛起,他们走过朝气的早晨和上午,感受忙碌的午后与傍晚,体会夜晚的欲望与迷离,最终,他们再次来到那个前人曾经死去的子夜。

围城

围城之内,人们受限于墙壁,也必然会将所有的失败归结于墙壁,也必然会试图推倒这些墙壁。相信墙壁之外是更多的可能性,是人性的必然。但对于围城之外的恶,却并非每个墙内人都有机会见识得到。围城内外本是一个世界,但却无可避免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当话语显得苍白无力,就只剩立场所推动的抉择。

多极化

多极化是一个被低估的、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重视的政治词汇。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无法想象一个还没有实现的现实。人们也很难理解,为何如今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必须要变,而且也一定会变。与多极化相对应的,单边主义是一国对全球的掌控,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所谓金字塔尖上的极少数人对全球绝大多数资源的掌控,和与之相匹配的对全球秩序的“管理维护”。在这种体系中,驱动全球现代化建设的是少数人,其受益者也是少数人,生产力必然是受到限制的,生产关系也必然是传统守旧的。但是,一小部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给所有人打了样。当全球所有人对现代化、对更好生活都有期待的情况下,单边主义所期待和要求的生产力稳定、生产关系稳定、世界秩序稳定的千秋万代,又该从何谈起呢?显然,多极化是这种无法调和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应该去理解、去相信、去期待、去促进的历史进步。

开放

不知不觉中,在人们心里开放这个词,已经和“向东”、“出海”紧密地联系起来,似乎只有面向大海可以是开放的,只有东南沿海和东部大城市是可以开放的。这种被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潜意识,说到底还是一种以偏概全。开放从来不是一个被限定了对象和方位的词汇,而是一种姿态、一种选择,一种原则。昆明可以向南开放,伊犁可以向西开放,哈尔滨可以向北开放。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一个边陲城市都可以成为中国向外开放怀抱、吸纳与交换资源的前沿,这是在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事实。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即便是看似最开放的东南沿海也会瞬间变成海疆,最核心的大城市也会很快失去发展的外部动力。一切都在变化,只有意识到世界的变化,才能更清楚开放的真正定义与价值。

积极

在繁荣的环境中,积极并非稀缺的精神力量,而是一种肆意蔓延的狂热性。积极不应只存在于繁荣,更应该具备穿透萧条与希望的能力。这样才能显示出其宝贵的价值。只有在面对焦虑不安、痛苦挣扎的环境时看到方向,看到希望,并迸发出一种改变现状的勇气,才是积极的真正意义、真正价值所在。2024年是很多人人生中最差的一年,但这并不代表2025年就会好转。但即便2025年会是很多人即将经历的更差的一年,也不代表我们要放弃积极的心态,放弃乐观向上的态度。

信念

信心与信念的意义相似但有不同。信心通常来源于周围一切的影响,是一种自己实际情况与现实比照之后的乐观判断。但信念更像是一种由内心生出的光芒,即便是自己与现实比照之后并不乐观,也不妨碍我们拥有驾驭现实的把握。相比信心,信念更加笃定,更不惧怕来自外界的困扰与压力。它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心灵动力,是帮助我们克服困难的精神灯塔。子夜看似黑暗,但阳光不会缺席,围城看似无解,但世界终将透明。失去信心,人会陷入困惑。失去信念,人将失去一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