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投资配置聚焦新质生产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周前

近年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合肥模式”等成功案例,政府股权投资未来有望在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于3351.76点。至此,2024年A股市场交易画上句号。回顾过去一年,A股市场在跌宕起伏中夯实底部,红利与成长风格交替接力,各类主题机会轮番上阵……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2025年迎面而来,A股投资者该如何捕捉市场主线?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2025年投资配置逻辑,多家研究机构一致将焦点对准新质生产力。机构人士认为,2025年,市场风格会更均衡,成长板块更具弹性;配置上,沿着政策支持方向和ROE(净资产收益率)结构性改善线索择优布局。

● 本报记者 周璐璐 林倩

新质生产力带来产业升级投资机遇

2024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积极政策持续推出、落地,夯实市场底部,积蓄向上动能。

展望2025年,谁将是A股市场配置层面的中流砥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布局成为机构人士共识。

“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升级投资机遇值得关注。”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AI)、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

从产业趋势角度看,国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建议投资者重视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遇。他表示:“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成长主线迹象开始明显,当前我国正处于明显的半导体上行周期,期待半导体在行业景气拐点来临、AI产业链海外映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能够形成年度产业主线。”

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羊”,将驱动以“AI+”为核心的全新配置逻辑。在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看来,国产AI算力发展日新月异,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并空前催化产业链硬件革命;同时,算力提升扩展AI的场景化应用面积,AI产业链投资方向有望向AI应用方向持续扩散。

谈及产业投资机遇从何而来,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这将主要来自外部竞争博弈与内部政策支持。外部方面,在激烈竞争压力下,市场最终将“以我为主”,将关注点回归自身科技创新、内需消费等领域;中国与海外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有差异性,也各有侧重,其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竞争正在白热化,也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遇。内部方面,近年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合肥模式”等成功案例,政府股权投资未来有望在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市场风格更均衡 成长更具弹性

回顾2024年,A股市场风格演绎极致:先是极致的红利(1-9月中旬)风格,然后是极致的科技成长风格(9月下旬至今)。展望2025年,机构人士认为,市场风格会更均衡。

“2025年市场变化频率可能高于2024年,但振幅或收窄。”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判断,短期内仍处于政策发力的关键窗口期,预期变化或将对估值修复节奏产生影响,中期市场表现取决于业绩拐点确认和回升弹性,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切换的过程也难免波折。

张夏认为,A股市场风格有2年-3年周期轮动的特征,增量资金属性和环境决定了主要的风格。在过去三年整体大盘价值和红利风格占优后,2024年9月风格开始新一轮变化。

从增量资金角度看,张夏表示,未来两年,成长风格有望占优,而ETF作为主力增量资金时,市场风格偏大盘成长股;阶段性融资余额作为主力增量资金时,小盘成长股相对占优。

从经济环境角度看,张夏认为,未来两年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相对充裕,随着政策和经济预期的变化,市场资金也会在大盘成长股和小盘成长股之间来回切换。

从景气度层面看,李求索认为,市场关注点或重回景气视野,并重回赛道布局。“我国部分产业基本面历经多年调整,产能有望在政策引导及产业自身趋势下走向出清,景气度回升的产业2025年有望逐渐增多。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过去3年的投资理念可能面临调整,赛道研究、景气投资有望逐渐回归。”李求索说。

沿政策支持方向和ROE结构性改善线索布局

在2025年新一轮的较量和押注中,投资者将继续进行智力和耐力的比拼。围绕机构看好的投资主线与行业细分领域挑选标的,或是赢得较量的重要一步。

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均建议,围绕新质生产力,沿着政策支持方向和ROE结构性改善线索择优布局。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建议,战略关注“两重”“两新”政策加码方向。“两重”建设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政策加码即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等。

据陈果梳理,“两重”建设方面,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除传统基建领域外,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或也是高质量发展主题下的重点投向领域。对于“两新”,陈果预测,后续若品类扩充,消费电子是可能方向;设备更新方面,除中游资本品报废更新补贴外,推动各领域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也有望成为政策重点导向,或推动相关软件、自动化设备等增量需求。

“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并购重组三条重要赛道值得关注。”秦培景表示,绩优成长方面,关注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综合考虑规模增速和产业阶段、确定性、市场空间、A股参与度、商业模式等因素后,建议重点关注AI终端、智能汽车、商业航天三大领域。内需消费方面,从必选消费逐步拓展至可选消费行业,即从当前到2025年年中,在消费板块内的配置策略从攻守兼备逐渐递进到弹性品种。并购重组主题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两类机会:一是以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为导向的产业内并购重组,重点关注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二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跨产业并购,重点关注已公告控制权变更或实控人有体外资产的企业。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建议把握两大主线:其一,中长期核心主线是“以我为主”下的科技科创,现在市场所处环境,即“温和的盈利+风险偏好改善+重组并购政策支持”,是科技成长板块的上佳环境;同时,当前重组并购周期重启和国内政策对科技产业的支撑仍将持续。其二,经济修复是慢变量,随着经济修复带动消费盈利的全面修复,消费品迎来估值与盈利的双击,消费会成为第二波市场主线。而在此过程当中,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板块将持续表现出色。

责任编辑:江钰涵

近年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合肥模式”等成功案例,政府股权投资未来有望在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收于3351.76点。至此,2024年A股市场交易画上句号。回顾过去一年,A股市场在跌宕起伏中夯实底部,红利与成长风格交替接力,各类主题机会轮番上阵……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2025年迎面而来,A股投资者该如何捕捉市场主线?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2025年投资配置逻辑,多家研究机构一致将焦点对准新质生产力。机构人士认为,2025年,市场风格会更均衡,成长板块更具弹性;配置上,沿着政策支持方向和ROE(净资产收益率)结构性改善线索择优布局。

● 本报记者 周璐璐 林倩

新质生产力带来产业升级投资机遇

2024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2024年三季度末以来,积极政策持续推出、落地,夯实市场底部,积蓄向上动能。

展望2025年,谁将是A股市场配置层面的中流砥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布局成为机构人士共识。

“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升级投资机遇值得关注。”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AI)、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

从产业趋势角度看,国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建议投资者重视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遇。他表示:“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成长主线迹象开始明显,当前我国正处于明显的半导体上行周期,期待半导体在行业景气拐点来临、AI产业链海外映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能够形成年度产业主线。”

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羊”,将驱动以“AI+”为核心的全新配置逻辑。在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看来,国产AI算力发展日新月异,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并空前催化产业链硬件革命;同时,算力提升扩展AI的场景化应用面积,AI产业链投资方向有望向AI应用方向持续扩散。

谈及产业投资机遇从何而来,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这将主要来自外部竞争博弈与内部政策支持。外部方面,在激烈竞争压力下,市场最终将“以我为主”,将关注点回归自身科技创新、内需消费等领域;中国与海外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有差异性,也各有侧重,其中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竞争正在白热化,也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遇。内部方面,近年来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合肥模式”等成功案例,政府股权投资未来有望在引导和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市场风格更均衡 成长更具弹性

回顾2024年,A股市场风格演绎极致:先是极致的红利(1-9月中旬)风格,然后是极致的科技成长风格(9月下旬至今)。展望2025年,机构人士认为,市场风格会更均衡。

“2025年市场变化频率可能高于2024年,但振幅或收窄。”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判断,短期内仍处于政策发力的关键窗口期,预期变化或将对估值修复节奏产生影响,中期市场表现取决于业绩拐点确认和回升弹性,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切换的过程也难免波折。

张夏认为,A股市场风格有2年-3年周期轮动的特征,增量资金属性和环境决定了主要的风格。在过去三年整体大盘价值和红利风格占优后,2024年9月风格开始新一轮变化。

从增量资金角度看,张夏表示,未来两年,成长风格有望占优,而ETF作为主力增量资金时,市场风格偏大盘成长股;阶段性融资余额作为主力增量资金时,小盘成长股相对占优。

从经济环境角度看,张夏认为,未来两年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相对充裕,随着政策和经济预期的变化,市场资金也会在大盘成长股和小盘成长股之间来回切换。

从景气度层面看,李求索认为,市场关注点或重回景气视野,并重回赛道布局。“我国部分产业基本面历经多年调整,产能有望在政策引导及产业自身趋势下走向出清,景气度回升的产业2025年有望逐渐增多。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过去3年的投资理念可能面临调整,赛道研究、景气投资有望逐渐回归。”李求索说。

沿政策支持方向和ROE结构性改善线索布局

在2025年新一轮的较量和押注中,投资者将继续进行智力和耐力的比拼。围绕机构看好的投资主线与行业细分领域挑选标的,或是赢得较量的重要一步。

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均建议,围绕新质生产力,沿着政策支持方向和ROE结构性改善线索择优布局。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建议,战略关注“两重”“两新”政策加码方向。“两重”建设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政策加码即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等。

据陈果梳理,“两重”建设方面,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除传统基建领域外,科技研发、创新创业或也是高质量发展主题下的重点投向领域。对于“两新”,陈果预测,后续若品类扩充,消费电子是可能方向;设备更新方面,除中游资本品报废更新补贴外,推动各领域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也有望成为政策重点导向,或推动相关软件、自动化设备等增量需求。

“绩优成长、内需消费、并购重组三条重要赛道值得关注。”秦培景表示,绩优成长方面,关注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综合考虑规模增速和产业阶段、确定性、市场空间、A股参与度、商业模式等因素后,建议重点关注AI终端、智能汽车、商业航天三大领域。内需消费方面,从必选消费逐步拓展至可选消费行业,即从当前到2025年年中,在消费板块内的配置策略从攻守兼备逐渐递进到弹性品种。并购重组主题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两类机会:一是以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为导向的产业内并购重组,重点关注电子、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二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跨产业并购,重点关注已公告控制权变更或实控人有体外资产的企业。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建议把握两大主线:其一,中长期核心主线是“以我为主”下的科技科创,现在市场所处环境,即“温和的盈利+风险偏好改善+重组并购政策支持”,是科技成长板块的上佳环境;同时,当前重组并购周期重启和国内政策对科技产业的支撑仍将持续。其二,经济修复是慢变量,随着经济修复带动消费盈利的全面修复,消费品迎来估值与盈利的双击,消费会成为第二波市场主线。而在此过程当中,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板块将持续表现出色。

责任编辑:江钰涵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