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管业务都是券商四大传统业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经纪、投行业务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资管业务却凭借稳定增长的管理规模,成为券商业绩的压舱石。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147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119.08亿元,同比增长8.62%,相比于整体下滑9.44%的营业收入,业绩韧性凸显。站在辞旧迎喜的路口,2024年券商资管行业究竟闪现了哪些耐人寻味的亮点?
2024年,券商私募资管的规模及数量,保持着增长趋势。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的存续私募产品规模为5.47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9868只,相比2023年底的5.3万亿元、18752只,增幅分别为3.19%和5.95%。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2024年2月,券商私募资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达到了2.67万亿元,首次超过了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并连续保持了10个月的领先优势,规模差距亦逐渐拉大。这表明,在资管新规之后,券商资管近年来持续发力主动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纵观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情况,2019年至今,新设产品中集合资管计划规模长期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中基协数据显示,2023年,券商资管共备案私募资管规模3024.48亿元,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占比约70%。而在2024年的3月、10月,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5%、86%。
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目前管理的公募产品(含参公大集合产品)规模共计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尽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带来的增量,但总体而言,券商资管的非货管理规模仍实现了3.48%的同比增长,达到了6938亿元。
进一步来看,作为券商资管的传统强项,券商公募产品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为4953亿元,同比增长7.05%;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FOF由于基数较低,规模分别为137亿元、289亿元和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2%、52.24%和45.96%;但混合型基金却同比减少10.98%,规模为1588亿元。
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孔祥表示,券商公募资管产品中,股票型产品以主动管理为主,被动型产品发展略显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券商被动股票资管产品以场外产品为主,产品吸引力不强。同时,相关产品数量较少,覆盖的宽基指数、行业主题指数种类较少,难以完全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此外缺乏爆款产品,使得产品知名度不足,投资者关注度不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募资管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中泰资管、浙商资管、中信资管、东证融汇资管、华泰资管、山西证券。
其中,仅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3家的非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509亿元、1224亿元和1133亿元。且排名前十的券商中,除中信资管和东证融汇资管外,其余均为公募持牌机构。
与此同时,临近年底,不少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的3年存续期满,但由于管理人尚未加入持牌名单,最终不得不选择以延长存续期的方式“打补丁”,甚至也有券商干脆将产品转给旗下公募基金,甚至直接清盘。可见,获批牌照仍是券商资管转型公募的重要前提。
然而,自2023年11月,兴证资管获批开展公募管理业务之后,整个2024年再无一张公募牌照花落券商。证监会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广发证券资管、光大证券资管、国金证券资管3家券商资管提交的公募业务申请,审批进度也均在2023年止步于补正环节。
“大家都想向公募转型,但监管导向变了,短期内很难取得公募牌照。”有上市券商的资管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此情况下,中小券商资管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基于投研特色转向权益、有的发挥资源优势发力固收+,也有的将ABS作为未来展业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行业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中基协2024年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4》(简称“年报2024”),截至2023年末,排位前5的公司管理规模合计占37.04%,前10占比为54.33%,前20占比为72.95%,前30达到82.24%。
截至2024年11月底,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平均值为570.19亿元,中位数为201.6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资管新规之后,这组数据近年来持续保持下降趋势。
根据年报2024,在2023年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平均值为552.56亿元、中位数219.27亿元,相比2019年末的平均值1076.59亿元、中位数553.4亿元,均有所下滑。
年报2024中提到,证券公司私募资管计划主要配置债类资产,近年债类资产配置比例连续提升,截至2023年末,债类资产占比达71.57%;股类资产与收益权类资产配置比例均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末分别占6.89%、5.30%。
“城投债市场正在走向终点,券商资管赖以发家的纯固收策略也走到了尽头,行业都在摸索转型,也把转型当成当前的工作重点。”前述上市券商资管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基于公司多年来在可转债、定增方面的资源积累,新的一年或将更多尝试“固收+可转债”或“固收+定增”策略。
券商中国记者也从华东某券商资管了解到,2025年该公司同样计划围绕“低利率”主题,在固收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对“固收+”的发力,以求满足投资者新时期的投资偏好。“未来资管领域可能还会出现新一轮降费,资管机构的盈利空间或进一步收窄,因此必须想办法开拓新的业务空间。”
券商资管目前的产品构成仍以固收类为主,不仅与券商在资产端的先天优势有关,也与其负债端的资金构成关系密切。年报2024显示,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出资中,银行理财资金占比连续下降,截至2023年末占比为41.17%,同比下降7.62个百分点;银行自有资金、居民、其他企业出资占比保持增长,截至2023年末占比分别为21.05%、13.22%、10.01%。
责编:桂衍民
校对:杨舒欣
2025新年献词|不畏浮云不负前路,等时光嘉许!
突然暴涨!俄乌,重大变局!
港股重磅!刚刚,陈茂波发声!
A股,重磅!1100亿元分红来袭!
证监会、上交所发布,受理!
A股重磅!3700亿巨头,最新出手!
邮箱:bwb@stcn.com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管业务都是券商四大传统业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经纪、投行业务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资管业务却凭借稳定增长的管理规模,成为券商业绩的压舱石。
中证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147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119.08亿元,同比增长8.62%,相比于整体下滑9.44%的营业收入,业绩韧性凸显。站在辞旧迎喜的路口,2024年券商资管行业究竟闪现了哪些耐人寻味的亮点?
2024年,券商私募资管的规模及数量,保持着增长趋势。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的存续私募产品规模为5.47万亿元,产品数量为19868只,相比2023年底的5.3万亿元、18752只,增幅分别为3.19%和5.95%。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2024年2月,券商私募资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达到了2.67万亿元,首次超过了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并连续保持了10个月的领先优势,规模差距亦逐渐拉大。这表明,在资管新规之后,券商资管近年来持续发力主动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纵观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情况,2019年至今,新设产品中集合资管计划规模长期超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中基协数据显示,2023年,券商资管共备案私募资管规模3024.48亿元,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占比约70%。而在2024年的3月、10月,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5%、86%。
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目前管理的公募产品(含参公大集合产品)规模共计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7%。尽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带来的增量,但总体而言,券商资管的非货管理规模仍实现了3.48%的同比增长,达到了6938亿元。
进一步来看,作为券商资管的传统强项,券商公募产品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为4953亿元,同比增长7.05%;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FOF由于基数较低,规模分别为137亿元、289亿元和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02%、52.24%和45.96%;但混合型基金却同比减少10.98%,规模为1588亿元。
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孔祥表示,券商公募资管产品中,股票型产品以主动管理为主,被动型产品发展略显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券商被动股票资管产品以场外产品为主,产品吸引力不强。同时,相关产品数量较少,覆盖的宽基指数、行业主题指数种类较少,难以完全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此外缺乏爆款产品,使得产品知名度不足,投资者关注度不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募资管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中泰资管、浙商资管、中信资管、东证融汇资管、华泰资管、山西证券。
其中,仅东方红资管、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3家的非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509亿元、1224亿元和1133亿元。且排名前十的券商中,除中信资管和东证融汇资管外,其余均为公募持牌机构。
与此同时,临近年底,不少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的3年存续期满,但由于管理人尚未加入持牌名单,最终不得不选择以延长存续期的方式“打补丁”,甚至也有券商干脆将产品转给旗下公募基金,甚至直接清盘。可见,获批牌照仍是券商资管转型公募的重要前提。
然而,自2023年11月,兴证资管获批开展公募管理业务之后,整个2024年再无一张公募牌照花落券商。证监会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广发证券资管、光大证券资管、国金证券资管3家券商资管提交的公募业务申请,审批进度也均在2023年止步于补正环节。
“大家都想向公募转型,但监管导向变了,短期内很难取得公募牌照。”有上市券商的资管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此情况下,中小券商资管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基于投研特色转向权益、有的发挥资源优势发力固收+,也有的将ABS作为未来展业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行业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中基协2024年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4》(简称“年报2024”),截至2023年末,排位前5的公司管理规模合计占37.04%,前10占比为54.33%,前20占比为72.95%,前30达到82.24%。
截至2024年11月底,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平均值为570.19亿元,中位数为201.6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资管新规之后,这组数据近年来持续保持下降趋势。
根据年报2024,在2023年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平均值为552.56亿元、中位数219.27亿元,相比2019年末的平均值1076.59亿元、中位数553.4亿元,均有所下滑。
年报2024中提到,证券公司私募资管计划主要配置债类资产,近年债类资产配置比例连续提升,截至2023年末,债类资产占比达71.57%;股类资产与收益权类资产配置比例均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末分别占6.89%、5.30%。
“城投债市场正在走向终点,券商资管赖以发家的纯固收策略也走到了尽头,行业都在摸索转型,也把转型当成当前的工作重点。”前述上市券商资管业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基于公司多年来在可转债、定增方面的资源积累,新的一年或将更多尝试“固收+可转债”或“固收+定增”策略。
券商中国记者也从华东某券商资管了解到,2025年该公司同样计划围绕“低利率”主题,在固收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对“固收+”的发力,以求满足投资者新时期的投资偏好。“未来资管领域可能还会出现新一轮降费,资管机构的盈利空间或进一步收窄,因此必须想办法开拓新的业务空间。”
券商资管目前的产品构成仍以固收类为主,不仅与券商在资产端的先天优势有关,也与其负债端的资金构成关系密切。年报2024显示,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出资中,银行理财资金占比连续下降,截至2023年末占比为41.17%,同比下降7.62个百分点;银行自有资金、居民、其他企业出资占比保持增长,截至2023年末占比分别为21.05%、13.22%、10.01%。
责编:桂衍民
校对:杨舒欣
2025新年献词|不畏浮云不负前路,等时光嘉许!
突然暴涨!俄乌,重大变局!
港股重磅!刚刚,陈茂波发声!
A股,重磅!1100亿元分红来袭!
证监会、上交所发布,受理!
A股重磅!3700亿巨头,最新出手!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