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的2024:中证A500指数基金火热 A股进入“新宽基时代”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10月份股基发行规模创下自2015年6月以来的近9年来新高,达到853.21亿份,近800亿份额跟踪中证A500指数。

回顾2024年的基金新发市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标准,数据显示,全年新发基金数量超过1130只,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首募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42亿元略有增长。特别是在下半年,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ETF等指数型基金发行迎来高潮。

这一年,中证A500ETF成为被动指数基金火热的主要推手。从跟踪资金最快破千亿元的宽基指数,到年内权益类首发规模最高的产品,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募集战愈演愈烈,也在不断刷新市场认知。

近日,红星资本局采访发现,随着第三批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做好投资者服务、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尤为重要。

2024年年尾,权益发行市场回暖,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一年产品线,备战跨年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可供选择的产品增加,投资风险仍需警惕。

A500首发募集进入第三批

更普及了,客户资源是挑战

“第三批了,市场对这个指数已经很了解了,市场影响力起来了。但另一方面,渠道的客户资源有限,这也是个挑战。”12月下旬,当被问及第三批中证A500主题产品的发行情况时,一家正处于募集期的某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说道。

2024年,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宽基指数非中证A500莫属。9月上旬,指数未发,首批10家公募旗下跟踪该指数的ETF便罕见“抢跑”发行,不到两周结募;10月25日,首批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齐发,首日便募集超过200亿元;11月,新产品接踵而至,第二批中证A500ETF及场外基金也快速投入市场。

12月,随着第三批ETF及场外基金陆续获批并摆上货架,公募中证A500赛道的激战也进入了新阶段。

首先是数量。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已发行的中证A500相关产品数量达到98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涉及基金管理人36家。从申报情况看,目前围绕这一指数上报的产品数量已有百余只,布局公募超过70家。

其次是产品。发行的近百只产品跟踪同一指数,分为ETF、ETF联接基金、场外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四大类型。前述公募人士就向红星资本局坦言,由于是同质化产品,在经过前两轮的“募集战”后,如今营销方面很难再有差异化打法。

再者是行情。指数基金的发行一定程度上需要行情配合,和此前相比近期行情有所降温。一家同样处于第三批募集期的华东某公募人士近日向红星资本局透露,托管行方面预计会结合跨年行情增加销售力度,而其本人早在公司产品发行前,就已在市场回暖阶段申购了其他公司的A500产品。

从资金走势看,12月以来,中证A500ETF的“吸金”能力有所减弱。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份额合计为1577.97亿份,相较11月末数据1462.71亿份,增长了约115亿份。而整个11月,10只中证A500ETF份额合计增加了约800亿份。

被动基金规模首超主动基金

大小公募抢抓风口

回顾2024年,中证A500的持续火热是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的一大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已达3.16万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总市值2.89万亿元,被动指数基金首次在市值上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业内分析,除了多只宽基ETF获“国家队”等中长期资金增持、监管政策支持等因素,投资者也越发认可被动基金,推动其需求增加。

随着9月底一系列政策密集发布,市场情绪快速修复,股市强势走强,吸引了资金关注,推动了10、11月份股票型基金的发行热潮。其中,10月份股基发行规模创下自2015年6月以来的近9年来新高,达到853.21亿份,近800亿份额跟踪中证A500指数。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和债基更好卖。”华南地区某公募渠道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在震荡市中,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高风险偏好就倾向于选择宽基系列指数产品,低风险偏好就选“固收+”,这也与近年来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不佳有关。

某头部公募人士则进一步观察发现,投资生态已发生变化,指数本身的价值以及指数化投资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费率低廉、持仓透明度较高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重视。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的景气投资与蓝筹股行情中,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兴起;2022年至2023年的中小盘与主题投资行情,则缘于中性策略产品对部分股票的偏好。在新“国九条”发布后,股票型ETF展现出显著的边际定价能力,无论是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宽基ETF,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量申购双创ETF,都彰显出ETF在交易端的影响力。

除了投资者观念的改变,从行业整体情况看,2024年,大小公募都在抢抓指数基金的风口。

具体来看,头部公募重在补齐产品线,打造更全的ETF货架。以易方达基金为例,旗下ETF产品线几乎囊括了所有宽基指数,还积极布局不同的行业主题ETF。例如,易方达基金今年上报了18只ETF,既有中证A50ETF、创业板50ETF、上证科创板200ETF等宽基ETF,也包括中证光伏产业ETF、国证新能源电池ETF等行业主题ETF。

部分中小公募时隔多年再度上报ETF,包括中证A500ETF。例如,中金基金在2021年、2022年各成立了1只ETF,合计最新规模约3亿元,今年11月以来,相继上报了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兴业基金也在时隔4年后,再次上报ETF新品,包括中证A500ETF、上证180ETF。西藏东财基金近年来均有布局ETF,今年更是一口气上报了5只,除了中证A500ETF,还有中证500ETF、沪深300ETF等。

“大家都觉得这(中证A500指数)是近几年宽基赛道最后的机会,所以都铆足了劲,一股脑涌进来。”前述头部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说道。

宽基指数发展或步入稳定期

重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全市场指数型产品数量为2388只,较2023年底增加了约400只;合计规模达到4.58万亿元,较2023年底的2.77万亿元增加了65%。

据券商中国报道,有指数研究人士认为,随着近期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发售,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过程中,部分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出现下滑。在部分领域,指数基金的发展短暂呈现出“见顶”态势。

宽基吸金呈现“跷跷板效应”,随着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进入稳定期,在业内看来,做好投资者服务尤为重要。

“我们公司的A500发得比较急,拿到批文就发了。但其实(募集)压力没有那么大,成立不是难事,肯定能成立的,更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能用合适的资金匹配合适的产品。”前述正处于第三批募集期的华东某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该公募人士表示,在产品本身趋向同质化时,基金公司可以在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做出差异,让投资者能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产品,更好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9月份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中有9只采用了券结模式,券结券商对这次基金销售整体贡献巨大。彼时有消息称,摊派到券商营业部的销售任务指标较高,基层员工压力较大。

“有指标的是多数,不过说实话,没感觉有太大压力。”西部地区一名券商客户经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尽管有销售任务,但从其多年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经验来看,更注重站在客户角度进行资产配置。

红星资本局观察发现,今年来,从短视频到短剧再到播客,公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多元化投教方式。在业内看来,播客属于深度内容品类,适合传递长期理念、沟通复杂话题,对于优质的播客内容也较容易形成品牌黏性,有利于进行投资者长期陪伴服务。

权益发行市场回暖

40只基金备战跨年行情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随着2024年进入尾声,A股市场“跨年行情”也即将开启,基金公司正在布局新一年产品线,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均成为“开门红”布局主力。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收盘,全市场有43只基金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处于正在发行的状态,包括37只权益类产品。正在发行的产品中,有40只基金的募集截止日设置在2025年,最晚到3月初,其中既有中证A50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也有科技和红利等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

具体到中证A500指数产品,有7家公募选择跨年发行,截止日期均在明年1月,认购天数由12天到28天不等。另外,中加基金、贝莱德基金和广发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长城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均将发行日定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1月2日)。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跨年发行可能有两点考虑。首先,通常年底资金面偏紧,投资者观望情绪较为浓厚,但跨年后市场流动性将恢复,投资情绪回升,可能带来更好的产品销量;此外,由于公募较为依赖销售渠道,而金融代销机构年底往往较为繁忙,能够投入推动销售的精力可能被分散,而明年年初又通常存在“开门红”等营销活动,可能带来更多的销量。

“比如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作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宽基指数之一,对有志于发展被动权益产品的基金公司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因此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跨年发行的策略来增加首发规模。”前述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以自己制定的投资计划为导向,对公募基金产品进行合理的多元配置。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当前市场整体上处于低位,是布局权益基金的较好时机,这也是近期权益基金发行数量明显增加的原因。随着更多政策利好的落地,2025年的行情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10月份股基发行规模创下自2015年6月以来的近9年来新高,达到853.21亿份,近800亿份额跟踪中证A500指数。

回顾2024年的基金新发市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标准,数据显示,全年新发基金数量超过1130只,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首募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42亿元略有增长。特别是在下半年,随着市场情绪的回暖,ETF等指数型基金发行迎来高潮。

这一年,中证A500ETF成为被动指数基金火热的主要推手。从跟踪资金最快破千亿元的宽基指数,到年内权益类首发规模最高的产品,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募集战愈演愈烈,也在不断刷新市场认知。

近日,红星资本局采访发现,随着第三批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多位受访人士指出,做好投资者服务、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尤为重要。

2024年年尾,权益发行市场回暖,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一年产品线,备战跨年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可供选择的产品增加,投资风险仍需警惕。

A500首发募集进入第三批

更普及了,客户资源是挑战

“第三批了,市场对这个指数已经很了解了,市场影响力起来了。但另一方面,渠道的客户资源有限,这也是个挑战。”12月下旬,当被问及第三批中证A500主题产品的发行情况时,一家正处于募集期的某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说道。

2024年,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宽基指数非中证A500莫属。9月上旬,指数未发,首批10家公募旗下跟踪该指数的ETF便罕见“抢跑”发行,不到两周结募;10月25日,首批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齐发,首日便募集超过200亿元;11月,新产品接踵而至,第二批中证A500ETF及场外基金也快速投入市场。

12月,随着第三批ETF及场外基金陆续获批并摆上货架,公募中证A500赛道的激战也进入了新阶段。

首先是数量。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已发行的中证A500相关产品数量达到98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涉及基金管理人36家。从申报情况看,目前围绕这一指数上报的产品数量已有百余只,布局公募超过70家。

其次是产品。发行的近百只产品跟踪同一指数,分为ETF、ETF联接基金、场外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四大类型。前述公募人士就向红星资本局坦言,由于是同质化产品,在经过前两轮的“募集战”后,如今营销方面很难再有差异化打法。

再者是行情。指数基金的发行一定程度上需要行情配合,和此前相比近期行情有所降温。一家同样处于第三批募集期的华东某公募人士近日向红星资本局透露,托管行方面预计会结合跨年行情增加销售力度,而其本人早在公司产品发行前,就已在市场回暖阶段申购了其他公司的A500产品。

从资金走势看,12月以来,中证A500ETF的“吸金”能力有所减弱。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份额合计为1577.97亿份,相较11月末数据1462.71亿份,增长了约115亿份。而整个11月,10只中证A500ETF份额合计增加了约800亿份。

被动基金规模首超主动基金

大小公募抢抓风口

回顾2024年,中证A500的持续火热是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的一大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已达3.16万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总市值2.89万亿元,被动指数基金首次在市值上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业内分析,除了多只宽基ETF获“国家队”等中长期资金增持、监管政策支持等因素,投资者也越发认可被动基金,推动其需求增加。

随着9月底一系列政策密集发布,市场情绪快速修复,股市强势走强,吸引了资金关注,推动了10、11月份股票型基金的发行热潮。其中,10月份股基发行规模创下自2015年6月以来的近9年来新高,达到853.21亿份,近800亿份额跟踪中证A500指数。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和债基更好卖。”华南地区某公募渠道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在震荡市中,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高风险偏好就倾向于选择宽基系列指数产品,低风险偏好就选“固收+”,这也与近年来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不佳有关。

某头部公募人士则进一步观察发现,投资生态已发生变化,指数本身的价值以及指数化投资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费率低廉、持仓透明度较高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重视。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的景气投资与蓝筹股行情中,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兴起;2022年至2023年的中小盘与主题投资行情,则缘于中性策略产品对部分股票的偏好。在新“国九条”发布后,股票型ETF展现出显著的边际定价能力,无论是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宽基ETF,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量申购双创ETF,都彰显出ETF在交易端的影响力。

除了投资者观念的改变,从行业整体情况看,2024年,大小公募都在抢抓指数基金的风口。

具体来看,头部公募重在补齐产品线,打造更全的ETF货架。以易方达基金为例,旗下ETF产品线几乎囊括了所有宽基指数,还积极布局不同的行业主题ETF。例如,易方达基金今年上报了18只ETF,既有中证A50ETF、创业板50ETF、上证科创板200ETF等宽基ETF,也包括中证光伏产业ETF、国证新能源电池ETF等行业主题ETF。

部分中小公募时隔多年再度上报ETF,包括中证A500ETF。例如,中金基金在2021年、2022年各成立了1只ETF,合计最新规模约3亿元,今年11月以来,相继上报了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兴业基金也在时隔4年后,再次上报ETF新品,包括中证A500ETF、上证180ETF。西藏东财基金近年来均有布局ETF,今年更是一口气上报了5只,除了中证A500ETF,还有中证500ETF、沪深300ETF等。

“大家都觉得这(中证A500指数)是近几年宽基赛道最后的机会,所以都铆足了劲,一股脑涌进来。”前述头部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说道。

宽基指数发展或步入稳定期

重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全市场指数型产品数量为2388只,较2023年底增加了约400只;合计规模达到4.58万亿元,较2023年底的2.77万亿元增加了65%。

据券商中国报道,有指数研究人士认为,随着近期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发售,国内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已进入稳定期。在中证A500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攀升的过程中,部分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出现下滑。在部分领域,指数基金的发展短暂呈现出“见顶”态势。

宽基吸金呈现“跷跷板效应”,随着宽基指数规模发展或进入稳定期,在业内看来,做好投资者服务尤为重要。

“我们公司的A500发得比较急,拿到批文就发了。但其实(募集)压力没有那么大,成立不是难事,肯定能成立的,更重要的还是投资者能用合适的资金匹配合适的产品。”前述正处于第三批募集期的华东某公募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该公募人士表示,在产品本身趋向同质化时,基金公司可以在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做出差异,让投资者能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产品,更好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9月份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中有9只采用了券结模式,券结券商对这次基金销售整体贡献巨大。彼时有消息称,摊派到券商营业部的销售任务指标较高,基层员工压力较大。

“有指标的是多数,不过说实话,没感觉有太大压力。”西部地区一名券商客户经理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尽管有销售任务,但从其多年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经验来看,更注重站在客户角度进行资产配置。

红星资本局观察发现,今年来,从短视频到短剧再到播客,公募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多元化投教方式。在业内看来,播客属于深度内容品类,适合传递长期理念、沟通复杂话题,对于优质的播客内容也较容易形成品牌黏性,有利于进行投资者长期陪伴服务。

权益发行市场回暖

40只基金备战跨年行情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随着2024年进入尾声,A股市场“跨年行情”也即将开启,基金公司正在布局新一年产品线,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均成为“开门红”布局主力。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收盘,全市场有43只基金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处于正在发行的状态,包括37只权益类产品。正在发行的产品中,有40只基金的募集截止日设置在2025年,最晚到3月初,其中既有中证A50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也有科技和红利等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

具体到中证A500指数产品,有7家公募选择跨年发行,截止日期均在明年1月,认购天数由12天到28天不等。另外,中加基金、贝莱德基金和广发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长城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均将发行日定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1月2日)。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跨年发行可能有两点考虑。首先,通常年底资金面偏紧,投资者观望情绪较为浓厚,但跨年后市场流动性将恢复,投资情绪回升,可能带来更好的产品销量;此外,由于公募较为依赖销售渠道,而金融代销机构年底往往较为繁忙,能够投入推动销售的精力可能被分散,而明年年初又通常存在“开门红”等营销活动,可能带来更多的销量。

“比如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作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宽基指数之一,对有志于发展被动权益产品的基金公司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因此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跨年发行的策略来增加首发规模。”前述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以自己制定的投资计划为导向,对公募基金产品进行合理的多元配置。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当前市场整体上处于低位,是布局权益基金的较好时机,这也是近期权益基金发行数量明显增加的原因。随着更多政策利好的落地,2025年的行情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