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家钟睒睒,一个农民的倔强

真故研究室

2周前

钟睒睒拿出了一套类似于“订单农业”的产业化方案,用比市场高的价格来实现统一收购,让农民吃下一个定心丸。

撰文|梁   湘

编辑龚   正

临近年关,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继今年8月后,再上央视《对话》节目,回应近来网络的争议点,并表达了自己想通过“独特个性的扶贫方式”来帮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新华社近日也对农夫山泉助农给予了报道。

在钟睒睒看来,自己是农民出身,能站在农民群体的立场去做研究。他认为帮扶农业农民,不是今天通过直播给到农民某个短期订单,而是要通过产业化方式,以长期主义视角,“给农民有三点水的那个渔”。

#01
把农民工人化,授人以渔

再上央视《对话》,1954年出生的钟睒睒虽然年近古稀,但依然神采奕奕,逻辑清晰。

11月下旬,钟睒睒在江西赣州出席活动时,一句“企业家不该直播”曾引发网络热烈探讨,有人不解,还有人认为“这事儿不能听钟睒睒一个人的”。借此次《对话》,钟睒睒给出了一个立体化的思考。

他认为,对于直播助农,“你这一次是帮他了,但是你明年帮不帮他?他(的农作物)第二年种下去以后卖给谁?”

相比较于通过直播来给农民打短期鸡血,钟睒睒的解题方式是产业化思维,核心是“给农民有三点水的那个渔”。这一套立足长期主义的解题方式,来自于他的亲身实践。

在江西赣州安远县信丰村,这里素有“中国脐橙看安远,安远脐橙看信丰”的美誉。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钟睒睒花20亿在湖畔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一座脐橙加工工厂,2023年加工脐橙达18万吨,背后关联的全行业产值高达百亿。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每年实际运转只有40天(即收获期)。

图 | 农夫山泉赣州工厂,有脐橙设计元素

《对话》主持人陈伟鸿问,“这是不是有钱任性?”钟睒睒说,“没有提前这个投入,这个产业(农业)起不来。”

把时间拨回2007年,钟睒睒受邀前往这里考察。在品尝了两颗特产脐橙后,入口即化、糖酸比不错的味道激发了他的“橙汁梦”。

据信丰当地干部讲,当时其实邀请了一众企业家来这里考察,但最后只有钟睒睒留了下来。

在钟睒睒来这里之前,当地的农民靠天吃饭,但天不稳定。在《对话》节目中,有两位继承父亲脐橙种植的年轻人回忆,“父亲种脐橙,5毛钱、8毛钱还卖不出去,但等到自己接手时,农夫山泉已经入驻,我最高的一年赚了80万。”另一位则说,“和农夫山泉合作之后,自己不但还了债,还买了房、买了车。”

农民增收、愿意长期跟着农夫山泉干的关键,就在于钟睒睒用了一套产业化和长期主义的思维,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脐橙发展的问题,让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共同富裕的成果。

起初,农夫山泉刚来到信丰时,价格上,赣南脐橙的价格大年5角钱/斤、小年1.5元/斤,由于没有产业化,农户只知道种,却不知道能卖出多少,收入很不稳定。

钟睒睒拿出了一套类似于“订单农业”的产业化方案,用比市场高的价格来实现统一收购,让农民吃下一个定心丸。

产业发展上,钟睒睒并没有只是从农户中收脐橙就做完了这笔生意,而是想到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式,打造一个先进的脐橙产业链,做出一个优质农业品牌,对农民、工人、工厂、社会产生效益,他认为这才是“完美的工业化”。

图 | 钟睒睒认为,要用产业化来扶持农民农业

在赣州深耕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坑事”,给钟睒睒触动很大,更加深了他从源头来做脐橙产业的决心。

2014年,植物病害黄龙病来袭。这种病害危大,200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就曾因此下滑了93%的产量,但仍未解决困局。

钟睒睒回忆,“那个时候我到江西赣州,满目疮痍。当地干部把产业发展到100万亩以上,但是3年时间,黄龙病就把橙林推成平地。”

危急关头先定人心,钟睒睒再次想到用价格这一产业核心要素来定人心。他提出“溢价收购”,先前1.5元/斤的价格,直接提到了2.8元,这一下子就让农民有了信心和底气,一同消灭带病植株。

钟睒睒回忆,“说句老实话当时我们做了全国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是抬价收购,一般一个农产品说你平价收购,不给我打折,已经是非常好的商人了。”

为了保障脐橙的品质,农夫山泉对果农做培训指导,严控农残,还创新性地把警犬培养成工作犬,它们鼻子灵敏,只要一闻,就能知道哪棵树有黄龙病,标上记号,然后迅速砍掉,从而保证整个田园的安全。

图|工作犬成了脐橙树的巡视员

如今防控黄龙病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赣南农民甚至比柑橘研究所的专家还懂黄龙病。他们只要看看树上的叶子,用手捏捏脐橙是软还是硬(软的意味着脐橙可能已经损失了营养)就能判断出是否染病,将病害传播抑制在极低水平。

从2017年农夫山泉专门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以来,这项工作已经持续7年,投入千万元,且还在继续。

钟睒睒这样解说他的产业化对赣南农户带来的“授人以渔”:

一是把农业初加工产业变成精加工产业,那么农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第一步就实现了。二是当农民有了产业了以后,农民就有了兴奋度和喜悦感,他在不断地学习和求知,“所以农民并不是一个落后群体”,关键是要用产业引导他,激发他的创造性,这样农村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2023年霜冻,钟睒睒秉承契约精神,避免了因为市场变化而带来的“丰年时谷贱伤农”。

数据统计,仅赣南地区,就已有超过万名农户,在钟睒睒的带领下走向富裕。

#02
钟睒睒,底色是农民

“我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我认为那些企业是平原型的,我的企业是垂直的,我有根,更愿意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业。”在《对话》节目最后,钟睒睒拿出一张白纸,给主持人画他心中平原型企业和垂直型企业的差别。在钟睒睒心中,白纸上的垂直型企业扎根更深,能形成“商业的丛林”。

图 | 钟睒睒手画的垂直型企业

钟睒睒口中的根,来自于他农民的出身。而更有价值的事业,便是农业。在多个场合,钟睒睒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有一根藤上连着的瓜,才能有与农民同频共振的情”。

在走到今天之前,钟睒睒曾有过许多创业,但每份创业,都跟一个“农”字相关。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农业帮他克服困难,继续往前走。

钟睒睒早年做过泥水匠、木匠,对农民生活十分熟悉,后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成为《浙江日报》农村部的记者。

期间,他曾发表多篇讲述农民困境的报道,如《六万公斤蘑菇倒入新安江的教训》《白菊花生产的风波》等。通过实地采访,他深刻分析了农业丰产不增收、最终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这些经验也给钟睒睒提供了后来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走出困局的动力和思考。

1988年,随着海南经济特区成立,钟睒睒打算创办中国第一份私营报纸,取名为《太平洋邮报》。后来书生意气受挫后,钟睒睒想到了自己最初的身份,农民。

他决定养蘑菇。

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钟睒睒行动后才发现,海南虽然早晚湿度大,看似适合蘑菇的生长,但中午有段时间却非常干燥——刚冒头的蘑菇,在中午就干枯了。

养蘑菇的项目败光了钟睒睒的所有投资。尽管最难的时候,账上没有一分钱,还欠了债,但他仍然想尽办法补齐了种蘑菇的农民的工资。

陷入泥潭的钟睒睒没有停留,仍然在找寻机会。

海南房地产兴起的1990年前后,钟睒睒成立了大成窗帘公司,发展窗帘业务;发现龟鳖养生汤正流行后,1993年钟睒睒自筹资金创办养生堂有限公司,推出龟鳖丸朵而胶囊等产品,成功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千万。

当保健品市场进入大起大落的时期后, 1996年,当钟睒睒在千岛湖畔旁考察收购一个保健酒厂时,他注意到了千岛湖优质的水源。

后来的故事,大众都已经知道了,钟睒睒进入饮用水行业。“农夫山泉有点甜”的这句广告语家喻户晓。

钟睒睒在此前节目中曾分享,最初定下“农夫山泉”这个名字时,团队里很多人觉得不好听、有些土,“别人的产品都是‘碧’、‘净’这样的字眼,我们却有个‘农’字”。

但怀旧的钟睒睒却觉得“农”字非常亲切,“我们就是农民啊,这个字让我想起过去的回忆,那些比较美好的东西。”

2020年,农夫山泉港交所上市,人们越来越把财富这个词与钟睒睒绑在了一起。钟睒睒则调侃自己比较“水”——“我就是做水的,‘水’不丢人。”

图|钟睒睒认为,水并不丢人

钟睒睒认为,类似美国埃隆·马斯克那种24岁就已经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在读的天才精英企业家,不同的出身、视野、领域在造就财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使命,“财富本身它是有社会责任的。”

埃隆·马斯克想带人类移民火星,探索着科学的边界,看起来是更惊天动地的事迹。但钟睒睒自认,自己只是个搭上时代之船的幸运者,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做了一些适合自己的事情。

“我本身就是农民,所以我对农民是有特殊感情的。我一直在考虑农业问题,保持了农民正常的收益,解决了美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能贡献的,我也为自己自豪。”

#03
做承担更多的企业家

赣南助农17年,橙汁项目仍未盈利,钟睒睒并不着急。他坦言,“没有一个企业家是不算账的”。

在《对话》栏目上,钟睒睒表示,“投入)短期是成本,不是亏损,但是你可能拉起来一个产业,且这个产业在中国是非常有领先性的,它现在来说碰到了大问题,它碰到了黄龙病……但是如果这个产业救过来了,它就是世界领先的。我们如果不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一,那么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你要看到了这个点,你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

图|2007年11月,钟睒睒在安远县

作为跻身中国首富名单上的企业家之一,钟睒睒要承担的,不仅仅只有项目上的压力,也有来自网络谣言的围攻。

不爱应酬、总是独来独往的钟睒睒,面对网络的误解与质疑时,显得分外冷静,“骂我的人同样是受害者。”

在他看来,不明真相就会带来误判,甚至会产生仇恨,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资本的偏见与对营商环境的无知。

在近期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钟睒睒呼吁大家共同捍卫网络舆论的文明价值。他认为,谣言、不实的报道,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平台企业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自律,停止“丛林法则”,真正帮助到那些遭受网络暴力的人。

这样的发声,也让钟睒睒成为网友心中的“斗士”。

有声音认为,之所以钟睒睒会站出来,原因在于他可能意识到,没有事实依据的网络流言,攻击的不仅是个人,也包括背后正走在共同富裕路上千千万万的农民和现代化产业链。

在赣州信丰那座亚洲最大工厂的大门前,除了“农夫山泉”四个广告字外,还有6个大字一直是钟睒睒念兹在兹的信念,“农民富,中国强”。

图 | 钟睒睒有6字理想:农民富,中国强

尽管身上被贴了诸多标签,自己也遭受不同负面的解读,但钟睒睒认为,一切都有其内在的道理,“你就慢慢去消化,不要去撕掉”。

喜欢堂吉诃德的钟睒睒,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小雕像。这位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理想主义的疯子”,恰恰是钟睒睒欣赏且一直想成为的人。“理想主义疯子完全不考虑自我的,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我现在达不到。”钟睒睒说。

在《对话》节目的最后,主持人陈伟鸿问,“如果想让农民富,中国强,您觉得作为企业家还要做对哪些事?”

钟睒睒用了一句企业家之间互相共勉的话来回答:“我们要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打破原来知识结构的藩篱,我们的知识都是不足以支撑当代社会前进的步伐的,问题出在我们(企业家)身上。”

- END-


如果您有线索或想要讨论更多,
欢迎在后台输入关键词“读者群”,加入我们。

钟睒睒拿出了一套类似于“订单农业”的产业化方案,用比市场高的价格来实现统一收购,让农民吃下一个定心丸。

撰文|梁   湘

编辑龚   正

临近年关,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继今年8月后,再上央视《对话》节目,回应近来网络的争议点,并表达了自己想通过“独特个性的扶贫方式”来帮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新华社近日也对农夫山泉助农给予了报道。

在钟睒睒看来,自己是农民出身,能站在农民群体的立场去做研究。他认为帮扶农业农民,不是今天通过直播给到农民某个短期订单,而是要通过产业化方式,以长期主义视角,“给农民有三点水的那个渔”。

#01
把农民工人化,授人以渔

再上央视《对话》,1954年出生的钟睒睒虽然年近古稀,但依然神采奕奕,逻辑清晰。

11月下旬,钟睒睒在江西赣州出席活动时,一句“企业家不该直播”曾引发网络热烈探讨,有人不解,还有人认为“这事儿不能听钟睒睒一个人的”。借此次《对话》,钟睒睒给出了一个立体化的思考。

他认为,对于直播助农,“你这一次是帮他了,但是你明年帮不帮他?他(的农作物)第二年种下去以后卖给谁?”

相比较于通过直播来给农民打短期鸡血,钟睒睒的解题方式是产业化思维,核心是“给农民有三点水的那个渔”。这一套立足长期主义的解题方式,来自于他的亲身实践。

在江西赣州安远县信丰村,这里素有“中国脐橙看安远,安远脐橙看信丰”的美誉。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钟睒睒花20亿在湖畔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一座脐橙加工工厂,2023年加工脐橙达18万吨,背后关联的全行业产值高达百亿。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每年实际运转只有40天(即收获期)。

图 | 农夫山泉赣州工厂,有脐橙设计元素

《对话》主持人陈伟鸿问,“这是不是有钱任性?”钟睒睒说,“没有提前这个投入,这个产业(农业)起不来。”

把时间拨回2007年,钟睒睒受邀前往这里考察。在品尝了两颗特产脐橙后,入口即化、糖酸比不错的味道激发了他的“橙汁梦”。

据信丰当地干部讲,当时其实邀请了一众企业家来这里考察,但最后只有钟睒睒留了下来。

在钟睒睒来这里之前,当地的农民靠天吃饭,但天不稳定。在《对话》节目中,有两位继承父亲脐橙种植的年轻人回忆,“父亲种脐橙,5毛钱、8毛钱还卖不出去,但等到自己接手时,农夫山泉已经入驻,我最高的一年赚了80万。”另一位则说,“和农夫山泉合作之后,自己不但还了债,还买了房、买了车。”

农民增收、愿意长期跟着农夫山泉干的关键,就在于钟睒睒用了一套产业化和长期主义的思维,来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脐橙发展的问题,让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共同富裕的成果。

起初,农夫山泉刚来到信丰时,价格上,赣南脐橙的价格大年5角钱/斤、小年1.5元/斤,由于没有产业化,农户只知道种,却不知道能卖出多少,收入很不稳定。

钟睒睒拿出了一套类似于“订单农业”的产业化方案,用比市场高的价格来实现统一收购,让农民吃下一个定心丸。

产业发展上,钟睒睒并没有只是从农户中收脐橙就做完了这笔生意,而是想到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式,打造一个先进的脐橙产业链,做出一个优质农业品牌,对农民、工人、工厂、社会产生效益,他认为这才是“完美的工业化”。

图 | 钟睒睒认为,要用产业化来扶持农民农业

在赣州深耕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坑事”,给钟睒睒触动很大,更加深了他从源头来做脐橙产业的决心。

2014年,植物病害黄龙病来袭。这种病害危大,200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就曾因此下滑了93%的产量,但仍未解决困局。

钟睒睒回忆,“那个时候我到江西赣州,满目疮痍。当地干部把产业发展到100万亩以上,但是3年时间,黄龙病就把橙林推成平地。”

危急关头先定人心,钟睒睒再次想到用价格这一产业核心要素来定人心。他提出“溢价收购”,先前1.5元/斤的价格,直接提到了2.8元,这一下子就让农民有了信心和底气,一同消灭带病植株。

钟睒睒回忆,“说句老实话当时我们做了全国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是抬价收购,一般一个农产品说你平价收购,不给我打折,已经是非常好的商人了。”

为了保障脐橙的品质,农夫山泉对果农做培训指导,严控农残,还创新性地把警犬培养成工作犬,它们鼻子灵敏,只要一闻,就能知道哪棵树有黄龙病,标上记号,然后迅速砍掉,从而保证整个田园的安全。

图|工作犬成了脐橙树的巡视员

如今防控黄龙病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赣南农民甚至比柑橘研究所的专家还懂黄龙病。他们只要看看树上的叶子,用手捏捏脐橙是软还是硬(软的意味着脐橙可能已经损失了营养)就能判断出是否染病,将病害传播抑制在极低水平。

从2017年农夫山泉专门成立“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以来,这项工作已经持续7年,投入千万元,且还在继续。

钟睒睒这样解说他的产业化对赣南农户带来的“授人以渔”:

一是把农业初加工产业变成精加工产业,那么农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第一步就实现了。二是当农民有了产业了以后,农民就有了兴奋度和喜悦感,他在不断地学习和求知,“所以农民并不是一个落后群体”,关键是要用产业引导他,激发他的创造性,这样农村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2023年霜冻,钟睒睒秉承契约精神,避免了因为市场变化而带来的“丰年时谷贱伤农”。

数据统计,仅赣南地区,就已有超过万名农户,在钟睒睒的带领下走向富裕。

#02
钟睒睒,底色是农民

“我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我认为那些企业是平原型的,我的企业是垂直的,我有根,更愿意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事业。”在《对话》节目最后,钟睒睒拿出一张白纸,给主持人画他心中平原型企业和垂直型企业的差别。在钟睒睒心中,白纸上的垂直型企业扎根更深,能形成“商业的丛林”。

图 | 钟睒睒手画的垂直型企业

钟睒睒口中的根,来自于他农民的出身。而更有价值的事业,便是农业。在多个场合,钟睒睒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有一根藤上连着的瓜,才能有与农民同频共振的情”。

在走到今天之前,钟睒睒曾有过许多创业,但每份创业,都跟一个“农”字相关。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农业帮他克服困难,继续往前走。

钟睒睒早年做过泥水匠、木匠,对农民生活十分熟悉,后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成为《浙江日报》农村部的记者。

期间,他曾发表多篇讲述农民困境的报道,如《六万公斤蘑菇倒入新安江的教训》《白菊花生产的风波》等。通过实地采访,他深刻分析了农业丰产不增收、最终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这些经验也给钟睒睒提供了后来以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走出困局的动力和思考。

1988年,随着海南经济特区成立,钟睒睒打算创办中国第一份私营报纸,取名为《太平洋邮报》。后来书生意气受挫后,钟睒睒想到了自己最初的身份,农民。

他决定养蘑菇。

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钟睒睒行动后才发现,海南虽然早晚湿度大,看似适合蘑菇的生长,但中午有段时间却非常干燥——刚冒头的蘑菇,在中午就干枯了。

养蘑菇的项目败光了钟睒睒的所有投资。尽管最难的时候,账上没有一分钱,还欠了债,但他仍然想尽办法补齐了种蘑菇的农民的工资。

陷入泥潭的钟睒睒没有停留,仍然在找寻机会。

海南房地产兴起的1990年前后,钟睒睒成立了大成窗帘公司,发展窗帘业务;发现龟鳖养生汤正流行后,1993年钟睒睒自筹资金创办养生堂有限公司,推出龟鳖丸朵而胶囊等产品,成功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千万。

当保健品市场进入大起大落的时期后, 1996年,当钟睒睒在千岛湖畔旁考察收购一个保健酒厂时,他注意到了千岛湖优质的水源。

后来的故事,大众都已经知道了,钟睒睒进入饮用水行业。“农夫山泉有点甜”的这句广告语家喻户晓。

钟睒睒在此前节目中曾分享,最初定下“农夫山泉”这个名字时,团队里很多人觉得不好听、有些土,“别人的产品都是‘碧’、‘净’这样的字眼,我们却有个‘农’字”。

但怀旧的钟睒睒却觉得“农”字非常亲切,“我们就是农民啊,这个字让我想起过去的回忆,那些比较美好的东西。”

2020年,农夫山泉港交所上市,人们越来越把财富这个词与钟睒睒绑在了一起。钟睒睒则调侃自己比较“水”——“我就是做水的,‘水’不丢人。”

图|钟睒睒认为,水并不丢人

钟睒睒认为,类似美国埃隆·马斯克那种24岁就已经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在读的天才精英企业家,不同的出身、视野、领域在造就财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社会使命,“财富本身它是有社会责任的。”

埃隆·马斯克想带人类移民火星,探索着科学的边界,看起来是更惊天动地的事迹。但钟睒睒自认,自己只是个搭上时代之船的幸运者,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做了一些适合自己的事情。

“我本身就是农民,所以我对农民是有特殊感情的。我一直在考虑农业问题,保持了农民正常的收益,解决了美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能贡献的,我也为自己自豪。”

#03
做承担更多的企业家

赣南助农17年,橙汁项目仍未盈利,钟睒睒并不着急。他坦言,“没有一个企业家是不算账的”。

在《对话》栏目上,钟睒睒表示,“投入)短期是成本,不是亏损,但是你可能拉起来一个产业,且这个产业在中国是非常有领先性的,它现在来说碰到了大问题,它碰到了黄龙病……但是如果这个产业救过来了,它就是世界领先的。我们如果不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一,那么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你要看到了这个点,你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

图|2007年11月,钟睒睒在安远县

作为跻身中国首富名单上的企业家之一,钟睒睒要承担的,不仅仅只有项目上的压力,也有来自网络谣言的围攻。

不爱应酬、总是独来独往的钟睒睒,面对网络的误解与质疑时,显得分外冷静,“骂我的人同样是受害者。”

在他看来,不明真相就会带来误判,甚至会产生仇恨,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资本的偏见与对营商环境的无知。

在近期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钟睒睒呼吁大家共同捍卫网络舆论的文明价值。他认为,谣言、不实的报道,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平台企业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自律,停止“丛林法则”,真正帮助到那些遭受网络暴力的人。

这样的发声,也让钟睒睒成为网友心中的“斗士”。

有声音认为,之所以钟睒睒会站出来,原因在于他可能意识到,没有事实依据的网络流言,攻击的不仅是个人,也包括背后正走在共同富裕路上千千万万的农民和现代化产业链。

在赣州信丰那座亚洲最大工厂的大门前,除了“农夫山泉”四个广告字外,还有6个大字一直是钟睒睒念兹在兹的信念,“农民富,中国强”。

图 | 钟睒睒有6字理想:农民富,中国强

尽管身上被贴了诸多标签,自己也遭受不同负面的解读,但钟睒睒认为,一切都有其内在的道理,“你就慢慢去消化,不要去撕掉”。

喜欢堂吉诃德的钟睒睒,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小雕像。这位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理想主义的疯子”,恰恰是钟睒睒欣赏且一直想成为的人。“理想主义疯子完全不考虑自我的,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我现在达不到。”钟睒睒说。

在《对话》节目的最后,主持人陈伟鸿问,“如果想让农民富,中国强,您觉得作为企业家还要做对哪些事?”

钟睒睒用了一句企业家之间互相共勉的话来回答:“我们要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打破原来知识结构的藩篱,我们的知识都是不足以支撑当代社会前进的步伐的,问题出在我们(企业家)身上。”

- END-


如果您有线索或想要讨论更多,
欢迎在后台输入关键词“读者群”,加入我们。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