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是美术馆的立身之本,与此同时,对馆藏的活化则能综合体现美术馆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等方面所追求的成果。在湖北省宜昌市,一座悄然崛起的美术馆——三峡美术馆正以其系统性的展览展示、公共教育、收藏研究、传播交流等活动,不断吸引观众前来,感受巴楚文化的历史底蕴,体会不同艺术的碰撞,感悟三峡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三峡美术馆馆长陶加林介绍,三峡美术馆是由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的公益性民营美术馆。该馆坚持“立足三峡、成就特色、荟萃当代、走向全国”的办馆理念,开馆5年来,共举办各类展览28场,举办公教活动64场次,累计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其努力建构自身特色,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地域艺术生态、促进社会美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是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也是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一系列围绕美术、书法、摄影等馆藏精品的展览相继亮相。研究先行、典藏活化、文化惠民、资源共享,是美术馆馆藏展览策划与实施的要素和意义。而对自身馆藏展开的系统梳理、研究、展示,并以出版的形式记录,成为三峡美术馆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三峡美术馆系列馆藏展包含了美术、书法、摄影三方面内容。其中,“承前启后——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馆藏精品系列展·美术”展览以三峡美术馆馆藏作品为主体,同时邀约部分湖北代表性艺术家参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五个门类的100余件作品。有对地域风貌的描绘,也有对风土人情的表现;有对主题性的关注,也有对市井生活及个体的思考;有对传统艺术语言和文脉的承续,也有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不断创新与开拓,展现了艺术的多元性和无限可能。整体而言,从老一辈到中流砥柱,再到青年一代,基本可窥见湖北现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线索。
本次展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长江三峡文化的呈现。这基于三峡美术馆的主要收藏方向——以宜昌为坐标的三峡题材作品收藏。一方面,是对三峡本土及与之有关联的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另一方面,则是对表现三峡这一类题材的收藏。如王丕凡的水墨长卷是对长江三峡的全景式描绘;朱丹峰等艺术家的作品亦是对长江三峡山山水水的生动注解;冯中衡的《不夜的宜昌港》,具备工业题材绘画的显著特征,蓬勃火热而有力量;《三峡建设者》是孙才清几十年如一日聚焦三峡大坝及其对“建设者”初心的坚守;王晓愚的《世纪三峡》以版画形式表现三峡工程建设,选取了五级船闸的工地场景;徐爱国的《三峡01》在虚化的大背景中,卡车和工人成为主体,以特定事物与个体的关联表达“建设”主题;杨明清则用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三峡美术馆”这一城市文化新地标。此次展览同时有对夷陵版画的关注,地处鄂西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夷陵区,民间版画源远流长。非遗传承人高新章作品《有白烟囱的老土屋》,白与黑的交融,天空与土屋一亮一暗的色调对照,淳朴稚拙,有着民间艺术的特色与规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认为,三峡美术馆的成立与运营,为宜昌美术的整体书写及三峡文化的图像释读提供了契机和平台。而通过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受三峡文化滋养的艺术家与创作群体,及其与湖北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关联。“此次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所呈现的对当地文脉及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在于对地域美术梳理的补充与完善。更重要的是,三峡美术馆作为区域的民营美术馆,对于城市艺术生态的建构有重要意义。”胡莺说。
三峡美术馆特别重视对三峡题材老照片的收藏与研究,特别是对早期三峡题材影像更是孜孜以求,收藏了很多国内外摄影家的三峡题材摄影作品,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作品展。例如,“唐纳德·曼尼三峡摄影作品展”“30年30街——宜昌背影孟炜炜摄影作品展”和“再映峡江——造像·2023长江三峡大画幅摄影展”等。今年举办的系列馆藏展之“百年三峡——宜昌市三峡美术馆馆藏摄影精品展”还入选了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该展览是国内首个作品时间跨度长、融汇中外摄影师佳作并实行学术梳理、展藏结合的三峡主题摄影展。它以三峡美术馆馆藏三峡题材摄影作品为主干,以“峡江旧影,千古绝唱”“山河新貌,蓬勃气象”“国家风景,壮丽华章”“时代江山,锦绣未来”四大板块呈现。我国老一辈摄影名家薛子江、沈延太、茹遂初、张祖道等与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安哥、陈锦、郑云峰、李亚隆、周国强等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均有展出,一批深耕三峡题材的本土资深摄影家高石汉、方本良、徐达、佘代科等的特色作品也为影展添彩增光。许多作品系首次在公共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有着特别的意义。
该展览共展示摄影作品134件、文献资料30件,用图像凝固了亘古的江峡姿态与沧桑巨变的过程,将世界级的自然风景与繁茂的人文社会景观转化为永恒的视觉记忆。其中,晚清民国三峡旧影像以拍摄时间为序陈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峡新影像,分阶段分板块陈展。本展览作品80%以上是馆藏作品原作。“以此展入选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为契机,三峡美术馆将继续坚持‘立足三峡、成就特色、荟萃当代、走向全国’的办馆方针,在地域文化收藏上更上层楼,不断向观众呈现三峡文化研究成果,让更多的藏品走向社会公众,为长江文明和三峡文化建设贡献艺术力量。”陶加林说。
湖北地处中原,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简帛书法在碑学与帖学之外,别开新学。三峡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书法作品的收藏。此次,三峡美术馆系列展之“墨海拾萃——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馆藏精品系列展·书法”从大量的馆藏中遴选40余位书家的作品展出。其中既有已故书法大师如吴丈蜀、黄亮、费新我、陈义经等人的精品力作,亦有当代书法家孙晓云、徐本一、金伯兴、孟庆星、王俊山、陈永贵等人的作品,更有一大批活跃在中国书坛的中青年名家如陈新亚、周德聪、樊利杰、邹家喜、罗群、张学怀等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坚持守正创新、紧贴时代脉搏,富于个性特征。
三峡美术馆虽是民营美术馆,但在成立之初便积极以国家重点美术馆如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为榜样,主动对标、积极提升。“这一系列馆藏作品展不仅视觉化地再现了湖北地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本土文脉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峡美术馆开阔的学术视野,传递出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承担的社会使命与文化担当。”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评价。
馆藏是美术馆的立身之本,与此同时,对馆藏的活化则能综合体现美术馆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等方面所追求的成果。在湖北省宜昌市,一座悄然崛起的美术馆——三峡美术馆正以其系统性的展览展示、公共教育、收藏研究、传播交流等活动,不断吸引观众前来,感受巴楚文化的历史底蕴,体会不同艺术的碰撞,感悟三峡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三峡美术馆馆长陶加林介绍,三峡美术馆是由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的公益性民营美术馆。该馆坚持“立足三峡、成就特色、荟萃当代、走向全国”的办馆理念,开馆5年来,共举办各类展览28场,举办公教活动64场次,累计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其努力建构自身特色,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地域艺术生态、促进社会美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是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也是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一系列围绕美术、书法、摄影等馆藏精品的展览相继亮相。研究先行、典藏活化、文化惠民、资源共享,是美术馆馆藏展览策划与实施的要素和意义。而对自身馆藏展开的系统梳理、研究、展示,并以出版的形式记录,成为三峡美术馆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三峡美术馆系列馆藏展包含了美术、书法、摄影三方面内容。其中,“承前启后——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馆藏精品系列展·美术”展览以三峡美术馆馆藏作品为主体,同时邀约部分湖北代表性艺术家参展,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五个门类的100余件作品。有对地域风貌的描绘,也有对风土人情的表现;有对主题性的关注,也有对市井生活及个体的思考;有对传统艺术语言和文脉的承续,也有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不断创新与开拓,展现了艺术的多元性和无限可能。整体而言,从老一辈到中流砥柱,再到青年一代,基本可窥见湖北现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线索。
本次展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长江三峡文化的呈现。这基于三峡美术馆的主要收藏方向——以宜昌为坐标的三峡题材作品收藏。一方面,是对三峡本土及与之有关联的艺术家作品的收藏;另一方面,则是对表现三峡这一类题材的收藏。如王丕凡的水墨长卷是对长江三峡的全景式描绘;朱丹峰等艺术家的作品亦是对长江三峡山山水水的生动注解;冯中衡的《不夜的宜昌港》,具备工业题材绘画的显著特征,蓬勃火热而有力量;《三峡建设者》是孙才清几十年如一日聚焦三峡大坝及其对“建设者”初心的坚守;王晓愚的《世纪三峡》以版画形式表现三峡工程建设,选取了五级船闸的工地场景;徐爱国的《三峡01》在虚化的大背景中,卡车和工人成为主体,以特定事物与个体的关联表达“建设”主题;杨明清则用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三峡美术馆”这一城市文化新地标。此次展览同时有对夷陵版画的关注,地处鄂西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夷陵区,民间版画源远流长。非遗传承人高新章作品《有白烟囱的老土屋》,白与黑的交融,天空与土屋一亮一暗的色调对照,淳朴稚拙,有着民间艺术的特色与规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认为,三峡美术馆的成立与运营,为宜昌美术的整体书写及三峡文化的图像释读提供了契机和平台。而通过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受三峡文化滋养的艺术家与创作群体,及其与湖北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关联。“此次展览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所呈现的对当地文脉及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在于对地域美术梳理的补充与完善。更重要的是,三峡美术馆作为区域的民营美术馆,对于城市艺术生态的建构有重要意义。”胡莺说。
三峡美术馆特别重视对三峡题材老照片的收藏与研究,特别是对早期三峡题材影像更是孜孜以求,收藏了很多国内外摄影家的三峡题材摄影作品,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作品展。例如,“唐纳德·曼尼三峡摄影作品展”“30年30街——宜昌背影孟炜炜摄影作品展”和“再映峡江——造像·2023长江三峡大画幅摄影展”等。今年举办的系列馆藏展之“百年三峡——宜昌市三峡美术馆馆藏摄影精品展”还入选了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该展览是国内首个作品时间跨度长、融汇中外摄影师佳作并实行学术梳理、展藏结合的三峡主题摄影展。它以三峡美术馆馆藏三峡题材摄影作品为主干,以“峡江旧影,千古绝唱”“山河新貌,蓬勃气象”“国家风景,壮丽华章”“时代江山,锦绣未来”四大板块呈现。我国老一辈摄影名家薛子江、沈延太、茹遂初、张祖道等与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安哥、陈锦、郑云峰、李亚隆、周国强等的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均有展出,一批深耕三峡题材的本土资深摄影家高石汉、方本良、徐达、佘代科等的特色作品也为影展添彩增光。许多作品系首次在公共美术馆与观众见面,有着特别的意义。
该展览共展示摄影作品134件、文献资料30件,用图像凝固了亘古的江峡姿态与沧桑巨变的过程,将世界级的自然风景与繁茂的人文社会景观转化为永恒的视觉记忆。其中,晚清民国三峡旧影像以拍摄时间为序陈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峡新影像,分阶段分板块陈展。本展览作品80%以上是馆藏作品原作。“以此展入选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为契机,三峡美术馆将继续坚持‘立足三峡、成就特色、荟萃当代、走向全国’的办馆方针,在地域文化收藏上更上层楼,不断向观众呈现三峡文化研究成果,让更多的藏品走向社会公众,为长江文明和三峡文化建设贡献艺术力量。”陶加林说。
湖北地处中原,又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简帛书法在碑学与帖学之外,别开新学。三峡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书法作品的收藏。此次,三峡美术馆系列展之“墨海拾萃——三峡美术馆开馆5周年馆藏精品系列展·书法”从大量的馆藏中遴选40余位书家的作品展出。其中既有已故书法大师如吴丈蜀、黄亮、费新我、陈义经等人的精品力作,亦有当代书法家孙晓云、徐本一、金伯兴、孟庆星、王俊山、陈永贵等人的作品,更有一大批活跃在中国书坛的中青年名家如陈新亚、周德聪、樊利杰、邹家喜、罗群、张学怀等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坚持守正创新、紧贴时代脉搏,富于个性特征。
三峡美术馆虽是民营美术馆,但在成立之初便积极以国家重点美术馆如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为榜样,主动对标、积极提升。“这一系列馆藏作品展不仅视觉化地再现了湖北地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本土文脉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峡美术馆开阔的学术视野,传递出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承担的社会使命与文化担当。”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