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新 产业向实 科技向强——西安高新区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新华丝路

1周前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集聚了一批硬科技企业、硬科技项目,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对2024年度178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体系涵盖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量、营商环境等多个维度,根据综合评估排名,西安高新区名列第五,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五的国家高新区。

50f904b39e634a3ca3489c4b1f1f72a5.png

2024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10名/新华财经制图

城市向新 拓宽发展空间

纵观西安近年来的发展,高新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改变了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市格局。

1991年,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西安等26个国家高新区批准建立。从成立之初的2.7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发展到1079平方公里,三十余载的历程,西安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系列重大跨越。

2018年,西安高新区正式发布“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力‘5882’,实施三次创业系列政策”,“5882”战略的提出,标志着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大幕正式开启。审慎规划,多番论证,西安高新区于2021年启动建设丝路科学城,该版块由中央创新区、生态文创区和硬科技产业区三个片区组成。于此时,西安高新区开启了“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建设新征程,区域综合实力逐年迈上新台阶。

6073722f76014b2e92fc19f7831b27d7.jpg

西安高新区未来之瞳周边建设正酣

西安向西,高新向南。在西安主城西南片区,高新区将“三次创业”的主战场放在了丝路科学城。如今,经过不断建设,高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已大幅度提升,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具有前沿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衍生地和“一带一路”顶尖人才首选地。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这里将聚集50万人口,承载1万亿的经济规模,到2035年,集聚人口超过100万,承载3万亿的经济规模,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科产新城正从蓝图映入现实。

产业向实 夯实立区之本

冬至前夕,阵阵阳光洒在未来之瞳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烁出金色的光芒,给寒冷的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下半年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活动中,西安高新区总投资达335.22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为这一年的尾声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了解,当天竣工的项目有总投资10亿元的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应用智能产业化项目,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化基地;骏驰新能源汽车地化配套基地将引进35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年产值不低于12亿元;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区项目将打造环境优良、配套齐全、服务一流的增材制造及新材料领域产业示范区,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项目将助推视频技术等领域人才和创新成果在西安高新区聚集,西电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将进一步壮大西安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先进制造业强区,是西安高新区30余年来笃定的目标。如今,对“长期主义”的奉行,高新区浇灌出的花朵正绚丽绽放。

5174b38ff4c541c2932d6a57476d8315.png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勃发

从2021年起,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在30万辆的基础上连续突破60万辆、90万辆大关,今年的产量已经超过100万辆,短短数年时间,西安高新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一跃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一极。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齐头并进,19条产业链快速延伸,“5561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成功培育两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实现了制造业千亿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业规模跃升、中小企业活力充沛的发展态势。

科技向强 激发创造活力

“技术的力量正以指数级增长,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回报的时代。”世界级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做出此般预言。

毫无疑问,西安高新区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已经迎来了“回报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集聚了一批硬科技企业、硬科技项目,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近三年,西安高新区实现GDP净增1000亿元,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速超30%。

与此同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还落地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了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构筑形成多元创新平台体系,西安高新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加速成形起势,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断提升。

如今,西安高新区的人工智能、空天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诺瓦星云、蓝晓科技、欧卡智舶、臻泰智能、华秦新能源、铂力特等一批优秀企业加速涌现,它们如同汇聚的星光,共同谱写了属于西安高新区的辉煌篇章。

风起潮涌,归之若流。当时代迭新于高处相逢,再度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阵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序启新篇,全力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力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创投生态良好、市场活力昌盛的西部示范先行区。(刘辉)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集聚了一批硬科技企业、硬科技项目,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对2024年度178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体系涵盖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量、营商环境等多个维度,根据综合评估排名,西安高新区名列第五,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五的国家高新区。

50f904b39e634a3ca3489c4b1f1f72a5.png

2024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10名/新华财经制图

城市向新 拓宽发展空间

纵观西安近年来的发展,高新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改变了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市格局。

1991年,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西安等26个国家高新区批准建立。从成立之初的2.7平方公里建设面积发展到1079平方公里,三十余载的历程,西安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系列重大跨越。

2018年,西安高新区正式发布“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力‘5882’,实施三次创业系列政策”,“5882”战略的提出,标志着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大幕正式开启。审慎规划,多番论证,西安高新区于2021年启动建设丝路科学城,该版块由中央创新区、生态文创区和硬科技产业区三个片区组成。于此时,西安高新区开启了“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建设新征程,区域综合实力逐年迈上新台阶。

6073722f76014b2e92fc19f7831b27d7.jpg

西安高新区未来之瞳周边建设正酣

西安向西,高新向南。在西安主城西南片区,高新区将“三次创业”的主战场放在了丝路科学城。如今,经过不断建设,高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已大幅度提升,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具有前沿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衍生地和“一带一路”顶尖人才首选地。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这里将聚集50万人口,承载1万亿的经济规模,到2035年,集聚人口超过100万,承载3万亿的经济规模,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科产新城正从蓝图映入现实。

产业向实 夯实立区之本

冬至前夕,阵阵阳光洒在未来之瞳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烁出金色的光芒,给寒冷的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下半年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活动中,西安高新区总投资达335.22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为这一年的尾声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了解,当天竣工的项目有总投资10亿元的西安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应用智能产业化项目,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化基地;骏驰新能源汽车地化配套基地将引进35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年产值不低于12亿元;西安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园区项目将打造环境优良、配套齐全、服务一流的增材制造及新材料领域产业示范区,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项目将助推视频技术等领域人才和创新成果在西安高新区聚集,西电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将进一步壮大西安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先进制造业强区,是西安高新区30余年来笃定的目标。如今,对“长期主义”的奉行,高新区浇灌出的花朵正绚丽绽放。

5174b38ff4c541c2932d6a57476d8315.png

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勃发

从2021年起,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在30万辆的基础上连续突破60万辆、90万辆大关,今年的产量已经超过100万辆,短短数年时间,西安高新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一跃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一极。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齐头并进,19条产业链快速延伸,“5561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成功培育两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实现了制造业千亿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业规模跃升、中小企业活力充沛的发展态势。

科技向强 激发创造活力

“技术的力量正以指数级增长,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回报的时代。”世界级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做出此般预言。

毫无疑问,西安高新区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已经迎来了“回报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已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集聚了一批硬科技企业、硬科技项目,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近三年,西安高新区实现GDP净增1000亿元,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速超30%。

与此同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还落地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了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超快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构筑形成多元创新平台体系,西安高新区“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加速成形起势,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断提升。

如今,西安高新区的人工智能、空天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诺瓦星云、蓝晓科技、欧卡智舶、臻泰智能、华秦新能源、铂力特等一批优秀企业加速涌现,它们如同汇聚的星光,共同谱写了属于西安高新区的辉煌篇章。

风起潮涌,归之若流。当时代迭新于高处相逢,再度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阵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序启新篇,全力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聚力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创投生态良好、市场活力昌盛的西部示范先行区。(刘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