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发布→

财经早餐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4天前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我国已经先后开展了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开展的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2023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家底。

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何平,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统筹谋划推进、加强协调配合,扎实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康义在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全国210多万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顺利完成。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普查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五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从2022年11月开始,历时两年多,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研制、普查试点、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普查主要特点

一是周密部署实施,高效落实普查工作保障。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查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加强统筹协调,细化任务举措。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履职,强化信息共享,提供多方保障,为普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严格执行普查的流程规范。经过普查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检验,制定印发《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配套制定实施办法。组织各地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对全国210多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多层级化、系统化业务培训,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现场登记调查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金融、铁路等部门和单位及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开展本系统的普查工作。全面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三是提高普查质效,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为促进经济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衔接,此次普查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兼顾调查内容和方法差异,以“统分结合”方式有效整合业务环节。对全国近8万个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首次建立统一的电子统计台账,提前组织整理调查数据,有效减轻填报难度。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对比检查,着力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四是创新普查手段,提升普查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有效整合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行政记录,为开展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提供数据基础。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开发统一采集模式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普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五是防治普查造假,坚决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全面防治统计造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举办各类科普性强、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普查良好的氛围。严肃查处涉及普查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各类普查不规范现象,确保普查源头数据质量。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普查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为4.7‰,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康义说。

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1148.1万个,增长52.7%;产业活动单位3636万个,增加1181万个,增长48.1%;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增加2503.6万个,增长39.8%。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019.7万个,占3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0.9万个,占13.8%;制造业404.9万个,占12.2%。

按区域分,东部地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94.1万个,占53.9%,比2018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733.4万个,占22%,提高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637.2万个,占19.2%,提高0.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62.3万个,占4.9%,占比与2018年基本持平。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3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万人,增长11.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7亿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亿人,减少826.3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亿人,增加5401.2万人,增长25.6%。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亿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8420万人。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亿人,占24.4%;批发和零售业5325.8万人,占12.4%;建筑业5117.2万人,占11.9%。

按区域分,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2亿人,占52.3%,比2018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890.7万人,占23.1%,提高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8632万人,占20.1%,提高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942.8万人,占4.5%,下降0.2个百分点。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39.1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252.1万亿元,第三产业1187万亿元。从负债看,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75.4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150.2万亿元,第三产业825.2万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42.6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50.2%。其中,第二产业188.8万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253.8万亿元,增长68.3%。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从业人员1337.2万人,营业收入20.5万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7.4万个,从业人员151.9万人,营业收入4.2万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从业人员1460.9万人,营业收入14万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95万个,从业人员665.9万人,营业收入9.7万亿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万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万个。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万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81.7万人年,R&D经费支出2.1万亿元。

普查的成果

康义表示,总的看,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摸清了经济家底,掌握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应该说,这次普查是圆满地实现了普查的预期目标。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康义说。

第一,全面地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五经普的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态,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二,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五年来,普查数据显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当中,还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些调查都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反映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第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对于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好“十五五”规划任务、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的目标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依据。

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我国已经先后开展了五次全国经济普查,2023年开展的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2023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家底。

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何平,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要求,统筹谋划推进、加强协调配合,扎实有序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康义在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全国210多万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顺利完成。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普查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五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从2022年11月开始,历时两年多,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研制、普查试点、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普查主要特点

一是周密部署实施,高效落实普查工作保障。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查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时组建普查机构,加强统筹协调,细化任务举措。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履职,强化信息共享,提供多方保障,为普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严格执行普查的流程规范。经过普查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检验,制定印发《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配套制定实施办法。组织各地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对全国210多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多层级化、系统化业务培训,规范有序实施单位清查、现场登记调查和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金融、铁路等部门和单位及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开展本系统的普查工作。全面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确保普查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三是提高普查质效,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为促进经济总量数据与结构数据衔接,此次普查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兼顾调查内容和方法差异,以“统分结合”方式有效整合业务环节。对全国近8万个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首次建立统一的电子统计台账,提前组织整理调查数据,有效减轻填报难度。加强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与普查数据对比检查,着力提高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四是创新普查手段,提升普查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有效整合编制、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行政记录,为开展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提供数据基础。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开发统一采集模式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查,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普查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五是防治普查造假,坚决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全面防治统计造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举办各类科普性强、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普查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普查良好的氛围。严肃查处涉及普查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各类普查不规范现象,确保普查源头数据质量。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普查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为4.7‰,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康义说。

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1148.1万个,增长52.7%;产业活动单位3636万个,增加1181万个,增长48.1%;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增加2503.6万个,增长39.8%。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019.7万个,占30.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0.9万个,占13.8%;制造业404.9万个,占12.2%。

按区域分,东部地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94.1万个,占53.9%,比2018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733.4万个,占22%,提高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637.2万个,占19.2%,提高0.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62.3万个,占4.9%,占比与2018年基本持平。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3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万人,增长11.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7亿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亿人,减少826.3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亿人,增加5401.2万人,增长25.6%。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亿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8420万人。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亿人,占24.4%;批发和零售业5325.8万人,占12.4%;建筑业5117.2万人,占11.9%。

按区域分,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2亿人,占52.3%,比2018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890.7万人,占23.1%,提高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8632万人,占20.1%,提高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942.8万人,占4.5%,下降0.2个百分点。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39.1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252.1万亿元,第三产业1187万亿元。从负债看,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75.4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150.2万亿元,第三产业825.2万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42.6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50.2%。其中,第二产业188.8万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253.8万亿元,增长68.3%。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从业人员1337.2万人,营业收入20.5万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7.4万个,从业人员151.9万人,营业收入4.2万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从业人员1460.9万人,营业收入14万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95万个,从业人员665.9万人,营业收入9.7万亿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万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万个。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万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81.7万人年,R&D经费支出2.1万亿元。

普查的成果

康义表示,总的看,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为民普查,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摸清了经济家底,掌握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应该说,这次普查是圆满地实现了普查的预期目标。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康义说。

第一,全面地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五经普的这五年又经历了三年疫情,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全面了解掌握我国经济家底,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全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调查,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和效益等情况,为了解掌握产业的发展状态,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二,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五年来,普查数据显示,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当中,还通过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这些调查都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反映创新发展新的特点以及绿色低碳新的趋势,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计信息的支撑。  

第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将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对于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好“十五五”规划任务、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2035年的目标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依据。

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