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空经济,深圳又有新动作!
12月25日,在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以下简称《指南(V1.0)》)。这意味着,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有了标准可依循,让深圳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有了新底气。
标准体系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此前(10月18日),苏州也曾发布《苏州市低空经济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专家卢海英称,标准化是低空经济产业从“做大”到“做强”的关键手段,不仅能够规范技术、提高兼容性,还可以推动创新与国际市场准入。
《指南(V1.0)》通过引入“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核心概念,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一个开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南(V1.0)》以应用场景为导向,通过融合航空、地面交通、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标准,既满足现阶段的行业需求,又为未来新场景、新技术的接入预留了扩展空间。
提到低空经济发展,就离不开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场景搭建等等。通过《指南(V1.0)》可以看到,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以行业管理现状、产业结构特性以及各参与要素的构成及特点,共分为基础与通用、制造与准入、低空飞行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空域管理、低空协同运行与飞行服务、场景应用、配套与保障8个一级子体系。
其中,“低空飞行物理基础设施”子体系对应深圳市低空经济“四张网”中的设施网,主要包括低空物理基础设施的场地技术要求、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指南等相关文件,为低空物理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及运营提供指引,包括起降场及附属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消防及应急设施、测试场、综合物理基础设施5个二级子体系。
“空域管理”子体系主要包括空域分级分类、空域与航路的划设与调整、空域与航路使用、空域与航路评估、空域保障等5个二级子体系。
“场景应用”子体系,涉及低空经济各个场景中的具体应用规范以及创新应用的构建规范,涉及载人、载物、培训、文旅消费、应急救援、高层建筑消防等业务形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管服能力的支持,明确相关的运营和服务企业及人员的准入要求、操作流程、行为规范以及质量监督等,包括低空物流、载客、培训、低空文旅消费、应急救援、高层建筑消防6个二级子体系。
卢海英表示,未来应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协助中国企业通过标准化实现全球化布局,并号召更多机构与专家加入国际标准化工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繁荣。
竞速“天空之城”,深圳开始逐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已建成低空起降设施点超400个。按照规划,到2026年全市预计要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覆盖低空产业全链条和全业态。此次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发布,被业内看作是深圳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展低空经济,深圳又有新动作!
12月25日,在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以下简称《指南(V1.0)》)。这意味着,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有了标准可依循,让深圳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有了新底气。
标准体系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此前(10月18日),苏州也曾发布《苏州市低空经济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专家卢海英称,标准化是低空经济产业从“做大”到“做强”的关键手段,不仅能够规范技术、提高兼容性,还可以推动创新与国际市场准入。
《指南(V1.0)》通过引入“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核心概念,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一个开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南(V1.0)》以应用场景为导向,通过融合航空、地面交通、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标准,既满足现阶段的行业需求,又为未来新场景、新技术的接入预留了扩展空间。
提到低空经济发展,就离不开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场景搭建等等。通过《指南(V1.0)》可以看到,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以行业管理现状、产业结构特性以及各参与要素的构成及特点,共分为基础与通用、制造与准入、低空飞行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空域管理、低空协同运行与飞行服务、场景应用、配套与保障8个一级子体系。
其中,“低空飞行物理基础设施”子体系对应深圳市低空经济“四张网”中的设施网,主要包括低空物理基础设施的场地技术要求、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指南等相关文件,为低空物理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及运营提供指引,包括起降场及附属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消防及应急设施、测试场、综合物理基础设施5个二级子体系。
“空域管理”子体系主要包括空域分级分类、空域与航路的划设与调整、空域与航路使用、空域与航路评估、空域保障等5个二级子体系。
“场景应用”子体系,涉及低空经济各个场景中的具体应用规范以及创新应用的构建规范,涉及载人、载物、培训、文旅消费、应急救援、高层建筑消防等业务形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管服能力的支持,明确相关的运营和服务企业及人员的准入要求、操作流程、行为规范以及质量监督等,包括低空物流、载客、培训、低空文旅消费、应急救援、高层建筑消防6个二级子体系。
卢海英表示,未来应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协助中国企业通过标准化实现全球化布局,并号召更多机构与专家加入国际标准化工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繁荣。
竞速“天空之城”,深圳开始逐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已建成低空起降设施点超400个。按照规划,到2026年全市预计要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覆盖低空产业全链条和全业态。此次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发布,被业内看作是深圳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