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
智谷趋势Pro
1周前
因为一种药,一旦有一两个厂家进入集采后,其他厂家几乎无路可走,留下的市场空间太小了。...所以,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药,集采范围越大,今后退出的会越多。
作者 |
T博士
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
以后我们用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材越来越难。进口药只是通俗的讲法,严格来讲,是国外的专利药和原研药。
2023年底支原体肺炎大流行,让很多人知道了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这个药,这是小孩患支原体肺炎后的首选药。国内有29家药厂也生产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但辉瑞有绝对性优势,占了93%的市场份额。
但是,今天你在公立医院几乎买不到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因为,它没有入选集采名单。
退出公立医院的明星药,还有一长串名单。
像一线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美施贵宝的“二甲双胍”,抗过敏的默沙东的“地氯雷他定”,治疗乙肝的GSK公司的“拉米夫定”,治疗结直肠癌、胃癌及乳腺癌的基础药罗氏制药的“希罗达”,治疗精神分裂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礼来的“奥氮平”等等。
2024年以来,已经有好几个耳熟能详的进口药退出了中国市场。像祛痰药沐舒坦、治疗多动症的择思达。退出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药过了专利保护期,已经被很多药厂仿制。
这些专利药、原研药和仿制药一起竞争时,因为没有价格优势,没法入选集采。
为什么没有进入集采,就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呢?因为一种药,一旦有一两个厂家进入集采后,其他厂家几乎无路可走,留下的市场空间太小了。
集采是医保局带量采购,价格动不动便宜50%,甚至90%以上,但是会给药厂天量的采购量,薄利多销。这些采购量会分派到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医院在完成这些销量之前,不能开同类的、没进入集采的药。
有的医院系统就锁死了,医生开不了;即便开得了,在医院也买不到,因为完成集采任务之前,很多医院不会进同类的非集采的药。
再加上,
现在还在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行动
,
除了进公立医院,还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院、村卫生室。
所以,一个品种的药,一旦被集采了,其他药厂就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空间了。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集采把阿司匹林砍到3分钱一片、500ml注射液砍到1.6元一瓶,还是有药厂会做。因为你不做,别人做了,你这个品类就废了。
集采药背后,寸草不生。
2018年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10批集采,前面9批还有个别原研药为了保市场而入围,例如第七批,原研药中选4家,第八批中选2家,第九批中选1家。刚刚过去的第十批,这个数字直接降为0。
原研药集体放弃了,连报价都没报,因为价格太低了。
所以,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药,集采范围越大,今后退出的会越多。现在,撤退潮才刚刚开始。
那对于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药呢?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干脆不来了;二是,来了以后趁专利保护期没过,其他药厂还不能仿制,提高价格,快速赚回研发成本、再尽量多赚点。专利期过后,别人仿制的药纳入集采了,自己再撤退。
你觉得哪一种可能性更大?我认为是第一种。
因为,虽然说药品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是一种药上市前要经历什么呢?研发阶段结束后,还需做累计四期的临床试验,没问题了再申请行政审批,通过了才能上市,时间非常漫长。
所以,很多药品上市时,它的药品专利保护期还剩不到一半了。
而根据我们的药品管理规定,一款进口药要进入我国市场,药企还需要重新做临床测试和申报,这样一来,有些新药在国外上市七八年后,国内才能用上。
你算算这专利保护期还剩多少?
一旦专利到期后,原研药就有义务公开药物分子成分,其他药厂就可以根据这个来仿制了。
图说:阿奇霉素的分子式。
那么,仿制药和原研药有多大区别?
官方说法是,仿制药已经通过了国家规定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多家临床机构对集采中选的仿制药多次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可以替代。
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有更细致的解读。
他说,对仿制药企业来说,通过一致性评价,仅代表达到满足监管要求的基本要求,它不是100分,只是达到了60分。
所以,这个“通过评价”只是市场准入的最低及格线,相当于一个国家规定的最低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行业标准,有的优秀企业的内控质量标准甚至高于行业标准。“过评”的仿制药企业只能证实自己已达到了60分。
国际上公认的仿制药“一致性原则”,需要满足以下五个“一致性”条件:
第一、按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来组织生产;第二、药学等效,具有与原研药相同的药物活性成分;第三、生物等效,相同试验条件下,药物成分被人体吸收的程度与速度一致;第四、临床等效;第五、提供适当的说明书。
我国目前实行的一致性评价只做到第三步,也就是生物等效,而非临床等效,甚至有些药物第三步都没有完全达到。
进入集采的仿制药质量翻车的,不是没有。
第九批集采中,有一款印度生产的仿制药降价90%,成为一匹黑马入选。但不到半年,就因为质量问题被拉黑了。
药监局称,这款药在原料药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使用原料药的有效期符合我国注册要求,另外在工艺验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事实上,原研药专利到期后,研发药企只有义务公开药物分子成分,不会透露辅料和生产工艺,后两者仍是这些跨国药企赢得市场的核心技术秘密。
而一款药物,即使药物成分一致,辅料、生产工艺的不同,最终疗效也会有差别。
因为,辅料虽然本身没有药效,但它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如何被吸收,如何被排出。比如,很多口服药的活性成分都需要在小肠被毛细血管吸收。但药在到达小肠之前,可能在胃里就因为胃酸而被分解失效。
怎么办呢?
药厂会开发一种辅料工艺,包裹住活性成分,保护它能顺利通过胃部,到肠道再释放。
再比如,最常见的退烧药——扑热息痛,国产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成分一致,但使用的辅料完全不同,原研药企业一般用微晶纤维素作为主要的辅料,溶解性和吸收性都更好。
辅料工艺也是一个高难度、高科技的活儿,对药物的疗效至关重要的。
回到个人选择上,口服的阿奇霉素,国产的6块钱一盒,进口的辉瑞的35元一盒,小孩肺炎时,你会选哪一个?便宜未必是最好的,不管是治病还是消费,大部分人会兼顾质量和价格。
但是,集采政策加上2025年底就会在全国覆盖的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今后在公立医院普通部就诊,你几乎没得选。
没有选择权,才是集采后大家最担心的地方。
2024即将结束,2025充满不确定。
智谷尽全力帮助你找到有确定性的方向、趋势、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周的万字调研和研究,浓缩出高标准的内部研判。每周3分钟,穿透资讯噪声,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年末订阅,赠送未来一年12场闭门直播。
年底优惠价199元/年,未来随人数增加逐步恢复至499元/年。扫码加入,圈内等你,每周三更新。
限时开放2周,赶紧加入
▼
付款后停顿3秒,添加您的专属通信官
因为一种药,一旦有一两个厂家进入集采后,其他厂家几乎无路可走,留下的市场空间太小了。...所以,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药,集采范围越大,今后退出的会越多。
作者 |
T博士
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
以后我们用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材越来越难。进口药只是通俗的讲法,严格来讲,是国外的专利药和原研药。
2023年底支原体肺炎大流行,让很多人知道了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这个药,这是小孩患支原体肺炎后的首选药。国内有29家药厂也生产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但辉瑞有绝对性优势,占了93%的市场份额。
但是,今天你在公立医院几乎买不到辉瑞公司的阿奇霉素。因为,它没有入选集采名单。
退出公立医院的明星药,还有一长串名单。
像一线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美施贵宝的“二甲双胍”,抗过敏的默沙东的“地氯雷他定”,治疗乙肝的GSK公司的“拉米夫定”,治疗结直肠癌、胃癌及乳腺癌的基础药罗氏制药的“希罗达”,治疗精神分裂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礼来的“奥氮平”等等。
2024年以来,已经有好几个耳熟能详的进口药退出了中国市场。像祛痰药沐舒坦、治疗多动症的择思达。退出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药过了专利保护期,已经被很多药厂仿制。
这些专利药、原研药和仿制药一起竞争时,因为没有价格优势,没法入选集采。
为什么没有进入集采,就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呢?因为一种药,一旦有一两个厂家进入集采后,其他厂家几乎无路可走,留下的市场空间太小了。
集采是医保局带量采购,价格动不动便宜50%,甚至90%以上,但是会给药厂天量的采购量,薄利多销。这些采购量会分派到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医院在完成这些销量之前,不能开同类的、没进入集采的药。
有的医院系统就锁死了,医生开不了;即便开得了,在医院也买不到,因为完成集采任务之前,很多医院不会进同类的非集采的药。
再加上,
现在还在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行动
,
除了进公立医院,还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院、村卫生室。
所以,一个品种的药,一旦被集采了,其他药厂就几乎没有什么市场空间了。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集采把阿司匹林砍到3分钱一片、500ml注射液砍到1.6元一瓶,还是有药厂会做。因为你不做,别人做了,你这个品类就废了。
集采药背后,寸草不生。
2018年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10批集采,前面9批还有个别原研药为了保市场而入围,例如第七批,原研药中选4家,第八批中选2家,第九批中选1家。刚刚过去的第十批,这个数字直接降为0。
原研药集体放弃了,连报价都没报,因为价格太低了。
所以,对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药,集采范围越大,今后退出的会越多。现在,撤退潮才刚刚开始。
那对于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药呢?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干脆不来了;二是,来了以后趁专利保护期没过,其他药厂还不能仿制,提高价格,快速赚回研发成本、再尽量多赚点。专利期过后,别人仿制的药纳入集采了,自己再撤退。
你觉得哪一种可能性更大?我认为是第一种。
因为,虽然说药品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是一种药上市前要经历什么呢?研发阶段结束后,还需做累计四期的临床试验,没问题了再申请行政审批,通过了才能上市,时间非常漫长。
所以,很多药品上市时,它的药品专利保护期还剩不到一半了。
而根据我们的药品管理规定,一款进口药要进入我国市场,药企还需要重新做临床测试和申报,这样一来,有些新药在国外上市七八年后,国内才能用上。
你算算这专利保护期还剩多少?
一旦专利到期后,原研药就有义务公开药物分子成分,其他药厂就可以根据这个来仿制了。
图说:阿奇霉素的分子式。
那么,仿制药和原研药有多大区别?
官方说法是,仿制药已经通过了国家规定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多家临床机构对集采中选的仿制药多次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上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可以替代。
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有更细致的解读。
他说,对仿制药企业来说,通过一致性评价,仅代表达到满足监管要求的基本要求,它不是100分,只是达到了60分。
所以,这个“通过评价”只是市场准入的最低及格线,相当于一个国家规定的最低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行业标准,有的优秀企业的内控质量标准甚至高于行业标准。“过评”的仿制药企业只能证实自己已达到了60分。
国际上公认的仿制药“一致性原则”,需要满足以下五个“一致性”条件:
第一、按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来组织生产;第二、药学等效,具有与原研药相同的药物活性成分;第三、生物等效,相同试验条件下,药物成分被人体吸收的程度与速度一致;第四、临床等效;第五、提供适当的说明书。
我国目前实行的一致性评价只做到第三步,也就是生物等效,而非临床等效,甚至有些药物第三步都没有完全达到。
进入集采的仿制药质量翻车的,不是没有。
第九批集采中,有一款印度生产的仿制药降价90%,成为一匹黑马入选。但不到半年,就因为质量问题被拉黑了。
药监局称,这款药在原料药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使用原料药的有效期符合我国注册要求,另外在工艺验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事实上,原研药专利到期后,研发药企只有义务公开药物分子成分,不会透露辅料和生产工艺,后两者仍是这些跨国药企赢得市场的核心技术秘密。
而一款药物,即使药物成分一致,辅料、生产工艺的不同,最终疗效也会有差别。
因为,辅料虽然本身没有药效,但它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如何被吸收,如何被排出。比如,很多口服药的活性成分都需要在小肠被毛细血管吸收。但药在到达小肠之前,可能在胃里就因为胃酸而被分解失效。
怎么办呢?
药厂会开发一种辅料工艺,包裹住活性成分,保护它能顺利通过胃部,到肠道再释放。
再比如,最常见的退烧药——扑热息痛,国产的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成分一致,但使用的辅料完全不同,原研药企业一般用微晶纤维素作为主要的辅料,溶解性和吸收性都更好。
辅料工艺也是一个高难度、高科技的活儿,对药物的疗效至关重要的。
回到个人选择上,口服的阿奇霉素,国产的6块钱一盒,进口的辉瑞的35元一盒,小孩肺炎时,你会选哪一个?便宜未必是最好的,不管是治病还是消费,大部分人会兼顾质量和价格。
但是,集采政策加上2025年底就会在全国覆盖的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今后在公立医院普通部就诊,你几乎没得选。
没有选择权,才是集采后大家最担心的地方。
2024即将结束,2025充满不确定。
智谷尽全力帮助你找到有确定性的方向、趋势、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周的万字调研和研究,浓缩出高标准的内部研判。每周3分钟,穿透资讯噪声,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年末订阅,赠送未来一年12场闭门直播。
年底优惠价199元/年,未来随人数增加逐步恢复至499元/年。扫码加入,圈内等你,每周三更新。
限时开放2周,赶紧加入
▼
付款后停顿3秒,添加您的专属通信官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进口药退出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
智谷趋势Pro
1周前
AI 服务器暂时缓解了 PC 市场逆风,戴尔的扩张才刚刚开始!
美股研究社
5天前
小菜园(0999.HK)上市首日迎开门红,价值释放才刚刚开始
格隆汇新股
2周前
维生素E后,为何直接跳到了维生素K?
新周刊
1天前
事关9亿人健康!打呼噜是病,必须治!
健识局
1天前
抖音新一姐,出手就是7个亿!
互联网品牌官
2天前
华住“整顿”酒店圈:我进的是房间,不是大卖场
盐财经
2天前
每天吃18克它,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防癌→
央视财经
2天前
男人最爱的龙头,卷不动了
格隆汇APP
2025-01-06 04:28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