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爆发!

市井财经

1天前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到:。...在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等民生刚需领域生根发芽。...在视频生成方面,国内水平已经超越了国外,而且随着AI用户的爆发,后台的算力工业需求也在暴涨。...杭州二手房破万,创下20个月新高,成都豪宅出现了爆发趋势,武汉新房成交出现跳涨趋势。

文/子木

本以为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今年所有利好释放结束,没想到,最近几天,又接连开了几场大会,对明年市场做出了“特别”的定调与强化。
怎么个“特别”?
首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到:
2025年将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更加”这几个词用的非常多,看起来不像是每年部署30万亿的财政工作大会的稳健风格。
应该跟前几天的特别指示有关。因为虽然今年5%的目标勉强稳住了,但其实整体民众的体感较差。
前几天爆出新闻,合肥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11.5单、空驶率达45%;驾驶员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
网约车和外卖作为当下社会就业两大蓄水池,早已饱和且溢出,劳动力太多、蛋糕太小。这样的现象,很多城市都存在。
再一个就是爆出了,2024年国内罚没收入创造历史新高,我之前买菜的地方从不贴条,结果最近被贴了2次。而且身边的朋友都抱怨,被罚的概率增加了。
今年有些城市为了创收,开始把手伸进了企业的裤兜里,恶化了营商环境。前几天还被上面的人重点批评过。
2025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稳就业”,而前提还是做大“蛋糕”。
所以这次财政会议再三强调,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进一步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
根据之前的推测,明年会有4万亿的财政增量。
这些钱用来干嘛呢?
一个就是“两重+两新”,两重是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另一个是给地方支持,让他们用来去库存,下场收房,最后一个就是投资“新质生产力”。
这些东西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而且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预估明年两会还会有起码10%的广义赤字,撬动庞大的资金,对退休金,生育补贴,医保三明模式推广加额外补助,推动城市群,吸引年轻人落户一二线城市等等做出支持。
说白了,国内这些问题,不是刚发生的,都是日积月累的顽疾,而恰巧又遇到了百年未遇大变局的经济下行期,所以显得乱作一团,焦头烂额,这时候,恰恰考验的是,上下一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年底这段时间,接触了很多朋友,大家普遍担心明年的收入预期。其实这个还是要分城市,以及不同的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现在看来,基本都饱和了,而且蛋糕今年收缩了不少,所以体感上,都很卷,赚不到钱。
经济就是这样,要不断创造需求,解决需求。当需求结束的时候,经济也就结束了。
但未来的新蛋糕,我觉得机会还挺多。这就是频繁提及“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AI应用、机器人、新能源、低空产业、先进半导体等等,这些都是中美博弈的焦点,影响世界格局的关键产业,我认为,在规模红利下,我们的竞争力其实并不弱。
比如最近网上有一个机器人,特别火,是宇树科技研发的轮滑机器狗,这个狗子,可以在山地快速移动,翻跃障碍物,原地高速转圈,而且还可以驮着40KG的重物在各种地形中自由穿梭。
大家想到了吧,这玩意如果背上装上机械臂,就可以做救援狗,装上物资,就是运输狗,装上机关枪,那就是战斗狗。
俄乌战争的时候,就是机器狗搭配无人机拿下的钢铁厂,然后那时候有买这机器狗过去改造成加个机关枪。
如果做1000只,或者上万只呢?设定程序,加上红外热成像仪和重武器,就是蜂群战术,可以颠覆战场。
这个视频在海外响应非常剧烈,中东土豪看完眼睛都直了,大疆无人机的订单刚下完,就出来这么颠覆想象的机器狗。
而且我还关注到,家务机器人也有几家在内测了,一个具有超级头脑,高精度手眼配合的机器人,未来会成为“银发经济”的爆品。
AI应用在国内加速崛起,Kimi、豆包、星野、元宝、跃问、星火、通义、文小言等等企业,百花齐放。在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等民生刚需领域生根发芽。
在视频生成方面,国内水平已经超越了国外,而且随着AI用户的爆发,后台的算力工业需求也在暴涨。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遥远,但其实进入百姓生活的速度会很快,你想想,当初智能手机变革,替代九宫格,也就是5年时间,而AI时代的到来,可能在2030年前就会全部实现。
而最赚钱的领域,也都在这些新兴行业内。大家要时刻关注接下来的这波创富机遇,而不是沉淀在目前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学生可以去相关企业就业,有能力的去创业,没能力有闲钱的紧跟这波势能,去投资股票买相关产业附近的房子,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其实还有大量的机会和细分市场的空白。
我这段时间,在小号「子说一点」写过大量的文章,都在讲如何穿越周期,如何赚到确定性的钱,感兴趣可以去看。
最后老规矩,继续讲讲房地产。
今天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提到:
更加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巨大潜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大家可以直接略过,直接抓本质。
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响应之前政治局会议提到的,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方法是什么?
第一,创造需求。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也就是拆老房子,直接给钱,让他们买新房。
第二,控制供应。
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也就是说,未来刚需房少建或者不建,着重盖改善房和保障房。
第三,消化库存。
方法就是给地方配资,下场收储。
除此之外,会议还提出,2025年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也就是说,明年开始,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子,国家给钱,进行投资改造,刺激就业岗位和这方面的消费。
增量信息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些方法,我都是很久之前预测过的。
现在的逻辑是,到底愿意往房地产这个蓄水池里,注入多大规模的资金,才能达到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的。
而止跌回稳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一定是涨。要么成交涨,要么房价涨。
因为只有涨,才能稳住预期。只有预期稳定,才能稳住基本面。
比如北京,这段时间成交旺盛,个别板块房价开始上调价格,结果呢,挂牌量短短几个月,直接从17万套,下降到14.7万套,创下了近几年的新低。
说白了,就是业主不想卖了,害怕踏空,大家都在等明年2-3月的小阳春,有一个更好的价格。
上海12月成交量跑到3万多套,同样是近两年的新高,深圳不用多说,还有杭州、成都、武汉、重庆等等强二线基本都止跌回稳。

杭州二手房破万,创下20个月新高,成都豪宅出现了爆发趋势,武汉新房成交出现跳涨趋势。这些城市都是我之前重点写过调研报告的,大家可以去翻翻。
并不是说这些城市,马上就会迎来房价大涨,而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跌无可跌的状态,这些都根据经济、人口和产业结构等等数据决定的,当然各个板块之前也存在风化。
接下来我还会写写更多能上车且不亏的城市。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到:。...在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等民生刚需领域生根发芽。...在视频生成方面,国内水平已经超越了国外,而且随着AI用户的爆发,后台的算力工业需求也在暴涨。...杭州二手房破万,创下20个月新高,成都豪宅出现了爆发趋势,武汉新房成交出现跳涨趋势。

文/子木

本以为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今年所有利好释放结束,没想到,最近几天,又接连开了几场大会,对明年市场做出了“特别”的定调与强化。
怎么个“特别”?
首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到:
2025年将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更加”这几个词用的非常多,看起来不像是每年部署30万亿的财政工作大会的稳健风格。
应该跟前几天的特别指示有关。因为虽然今年5%的目标勉强稳住了,但其实整体民众的体感较差。
前几天爆出新闻,合肥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11.5单、空驶率达45%;驾驶员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
网约车和外卖作为当下社会就业两大蓄水池,早已饱和且溢出,劳动力太多、蛋糕太小。这样的现象,很多城市都存在。
再一个就是爆出了,2024年国内罚没收入创造历史新高,我之前买菜的地方从不贴条,结果最近被贴了2次。而且身边的朋友都抱怨,被罚的概率增加了。
今年有些城市为了创收,开始把手伸进了企业的裤兜里,恶化了营商环境。前几天还被上面的人重点批评过。
2025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稳就业”,而前提还是做大“蛋糕”。
所以这次财政会议再三强调,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进一步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
根据之前的推测,明年会有4万亿的财政增量。
这些钱用来干嘛呢?
一个就是“两重+两新”,两重是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另一个是给地方支持,让他们用来去库存,下场收房,最后一个就是投资“新质生产力”。
这些东西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而且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预估明年两会还会有起码10%的广义赤字,撬动庞大的资金,对退休金,生育补贴,医保三明模式推广加额外补助,推动城市群,吸引年轻人落户一二线城市等等做出支持。
说白了,国内这些问题,不是刚发生的,都是日积月累的顽疾,而恰巧又遇到了百年未遇大变局的经济下行期,所以显得乱作一团,焦头烂额,这时候,恰恰考验的是,上下一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年底这段时间,接触了很多朋友,大家普遍担心明年的收入预期。其实这个还是要分城市,以及不同的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现在看来,基本都饱和了,而且蛋糕今年收缩了不少,所以体感上,都很卷,赚不到钱。
经济就是这样,要不断创造需求,解决需求。当需求结束的时候,经济也就结束了。
但未来的新蛋糕,我觉得机会还挺多。这就是频繁提及“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AI应用、机器人、新能源、低空产业、先进半导体等等,这些都是中美博弈的焦点,影响世界格局的关键产业,我认为,在规模红利下,我们的竞争力其实并不弱。
比如最近网上有一个机器人,特别火,是宇树科技研发的轮滑机器狗,这个狗子,可以在山地快速移动,翻跃障碍物,原地高速转圈,而且还可以驮着40KG的重物在各种地形中自由穿梭。
大家想到了吧,这玩意如果背上装上机械臂,就可以做救援狗,装上物资,就是运输狗,装上机关枪,那就是战斗狗。
俄乌战争的时候,就是机器狗搭配无人机拿下的钢铁厂,然后那时候有买这机器狗过去改造成加个机关枪。
如果做1000只,或者上万只呢?设定程序,加上红外热成像仪和重武器,就是蜂群战术,可以颠覆战场。
这个视频在海外响应非常剧烈,中东土豪看完眼睛都直了,大疆无人机的订单刚下完,就出来这么颠覆想象的机器狗。
而且我还关注到,家务机器人也有几家在内测了,一个具有超级头脑,高精度手眼配合的机器人,未来会成为“银发经济”的爆品。
AI应用在国内加速崛起,Kimi、豆包、星野、元宝、跃问、星火、通义、文小言等等企业,百花齐放。在医疗、教育和养老等等民生刚需领域生根发芽。
在视频生成方面,国内水平已经超越了国外,而且随着AI用户的爆发,后台的算力工业需求也在暴涨。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遥远,但其实进入百姓生活的速度会很快,你想想,当初智能手机变革,替代九宫格,也就是5年时间,而AI时代的到来,可能在2030年前就会全部实现。
而最赚钱的领域,也都在这些新兴行业内。大家要时刻关注接下来的这波创富机遇,而不是沉淀在目前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学生可以去相关企业就业,有能力的去创业,没能力有闲钱的紧跟这波势能,去投资股票买相关产业附近的房子,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其实还有大量的机会和细分市场的空白。
我这段时间,在小号「子说一点」写过大量的文章,都在讲如何穿越周期,如何赚到确定性的钱,感兴趣可以去看。
最后老规矩,继续讲讲房地产。
今天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提到:
更加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巨大潜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大家可以直接略过,直接抓本质。
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响应之前政治局会议提到的,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方法是什么?
第一,创造需求。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也就是拆老房子,直接给钱,让他们买新房。
第二,控制供应。
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也就是说,未来刚需房少建或者不建,着重盖改善房和保障房。
第三,消化库存。
方法就是给地方配资,下场收储。
除此之外,会议还提出,2025年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也就是说,明年开始,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子,国家给钱,进行投资改造,刺激就业岗位和这方面的消费。
增量信息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些方法,我都是很久之前预测过的。
现在的逻辑是,到底愿意往房地产这个蓄水池里,注入多大规模的资金,才能达到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的。
而止跌回稳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一定是涨。要么成交涨,要么房价涨。
因为只有涨,才能稳住预期。只有预期稳定,才能稳住基本面。
比如北京,这段时间成交旺盛,个别板块房价开始上调价格,结果呢,挂牌量短短几个月,直接从17万套,下降到14.7万套,创下了近几年的新低。
说白了,就是业主不想卖了,害怕踏空,大家都在等明年2-3月的小阳春,有一个更好的价格。
上海12月成交量跑到3万多套,同样是近两年的新高,深圳不用多说,还有杭州、成都、武汉、重庆等等强二线基本都止跌回稳。

杭州二手房破万,创下20个月新高,成都豪宅出现了爆发趋势,武汉新房成交出现跳涨趋势。这些城市都是我之前重点写过调研报告的,大家可以去翻翻。
并不是说这些城市,马上就会迎来房价大涨,而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跌无可跌的状态,这些都根据经济、人口和产业结构等等数据决定的,当然各个板块之前也存在风化。
接下来我还会写写更多能上车且不亏的城市。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