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注射剂龙头药企
或将退市
12月23日,海南普利制药发布《关于立案调查进展暨股票交易风险提示的公告》称,其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不完全统计发现,进入12月,海南普利制药已经累计发布了9条风险提示公告。
海南普利制药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发展30多年,是国内注射剂龙头企业,销售产品涵盖抗过敏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类药物、心脑血管类、造影剂类、紧急抢救药类等领域,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
今年4月,海南普利制药的发展出现问题;当月16日,其发布《关于收到海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决定的公告》,这一公告披露,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海南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退市风险警示紧随而至,今年5月、6月,海南普利制药均发布了《关于披露定期报告的进展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
7月5日,海南普利制药终于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并对2021年、2022年的财务经营数据进行了纠正。即调减2021年度营业收入约2.1亿元、调减2021年度净利润约1.12亿元;调减2022年度营业收入约1.87亿元,调减2022年度净利润约1.26亿元。
海南普利制药于2017年登陆创业板。在此后的多年里,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尤其是2017-2019年营收均同比增长超过30%,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过40%。
此次调整后,海南普利制药结束了净利润连续多年增长的趋势。
7月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海南普利制药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海南普利制药提示投资者称,其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资本市场上已有多家药企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海南普利制药最终会走向何方,还待后续观察。
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业绩存在一定压力
7月30日,海南普利制药发布《2021年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证鹏元将海南普利制药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为A,“普利转债”信用等级下调为A。
下调主要是基于其跟踪期内因未按时披露年度报告受到行政处罚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且2023年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中证鹏元认为,海南普利制药2023年营收规模同比大幅下降,预计未来经营业绩将继续承压。
从具体业绩来看,2023年海南普利制药除了部分集采中选产品以及竞争格局较好的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其他仿制药产品销量和单价呈现下滑趋势。
未来随着集采的持续推进,进入集采药品品种增多,药品降价销售的趋势将扩大,海南普利制药2023年营收占比中仍有超半数的产品尚未过评,如果其产品在集采中失标,将面临量价齐降,持续压缩利润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海南普利制药实现营收约6.25亿元,同比增长0.34%;归母净利润约-0.98亿元,同比下降约204.89%。
此外,海南普利制药的客户主要是各区域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普药,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弱,且近些年医院端回款周期不确定,进一步推高其应收账款的账期。
药企退市原因多样
财务造假将面临严惩
目前来看,药企退市可能包括多种原因,如财务造假与违规违法,部分药企因涉及财务造假或违规违法被强制退市;经营不善与业绩下滑,可能无法满足上市条件而被强制退市;股价表现不佳等。
药企财务造假的原因可能涉及:
一是业绩压力与市场竞争,药企为了维持或提高盈利水平,可能会采取财务造假等不正当手段来粉饰业绩;或是药企为了保持或提升市场份额,通过财务造假来营造虚假的景象。
二是内部控制缺陷与管理层道德风险,部分药企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或是个别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粉饰业绩,甚至不惜进行财务造假等。
此外,当投资者与药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药企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财务造假来误导投资者,获取不当利益。
此前,拥有45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广东太安堂因上市后大规模扩张,净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增速,后又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最终退出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即将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和配合造假等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纳入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相关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强化失信约束。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国内注射剂龙头药企
或将退市
12月23日,海南普利制药发布《关于立案调查进展暨股票交易风险提示的公告》称,其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不完全统计发现,进入12月,海南普利制药已经累计发布了9条风险提示公告。
海南普利制药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发展30多年,是国内注射剂龙头企业,销售产品涵盖抗过敏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类药物、心脑血管类、造影剂类、紧急抢救药类等领域,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
今年4月,海南普利制药的发展出现问题;当月16日,其发布《关于收到海南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决定的公告》,这一公告披露,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海南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退市风险警示紧随而至,今年5月、6月,海南普利制药均发布了《关于披露定期报告的进展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
7月5日,海南普利制药终于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并对2021年、2022年的财务经营数据进行了纠正。即调减2021年度营业收入约2.1亿元、调减2021年度净利润约1.12亿元;调减2022年度营业收入约1.87亿元,调减2022年度净利润约1.26亿元。
海南普利制药于2017年登陆创业板。在此后的多年里,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尤其是2017-2019年营收均同比增长超过30%,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过40%。
此次调整后,海南普利制药结束了净利润连续多年增长的趋势。
7月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海南普利制药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海南普利制药提示投资者称,其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资本市场上已有多家药企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海南普利制药最终会走向何方,还待后续观察。
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业绩存在一定压力
7月30日,海南普利制药发布《2021年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证鹏元将海南普利制药主体信用等级下调为A,“普利转债”信用等级下调为A。
下调主要是基于其跟踪期内因未按时披露年度报告受到行政处罚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且2023年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中证鹏元认为,海南普利制药2023年营收规模同比大幅下降,预计未来经营业绩将继续承压。
从具体业绩来看,2023年海南普利制药除了部分集采中选产品以及竞争格局较好的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其他仿制药产品销量和单价呈现下滑趋势。
未来随着集采的持续推进,进入集采药品品种增多,药品降价销售的趋势将扩大,海南普利制药2023年营收占比中仍有超半数的产品尚未过评,如果其产品在集采中失标,将面临量价齐降,持续压缩利润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海南普利制药实现营收约6.25亿元,同比增长0.34%;归母净利润约-0.98亿元,同比下降约204.89%。
此外,海南普利制药的客户主要是各区域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销售的产品主要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普药,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弱,且近些年医院端回款周期不确定,进一步推高其应收账款的账期。
药企退市原因多样
财务造假将面临严惩
目前来看,药企退市可能包括多种原因,如财务造假与违规违法,部分药企因涉及财务造假或违规违法被强制退市;经营不善与业绩下滑,可能无法满足上市条件而被强制退市;股价表现不佳等。
药企财务造假的原因可能涉及:
一是业绩压力与市场竞争,药企为了维持或提高盈利水平,可能会采取财务造假等不正当手段来粉饰业绩;或是药企为了保持或提升市场份额,通过财务造假来营造虚假的景象。
二是内部控制缺陷与管理层道德风险,部分药企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或是个别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粉饰业绩,甚至不惜进行财务造假等。
此外,当投资者与药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药企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财务造假来误导投资者,获取不当利益。
此前,拥有45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广东太安堂因上市后大规模扩张,净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增速,后又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最终退出资本市场。
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联合惩戒与社会监督。
即将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和配合造假等严重违法失信主体纳入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相关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强化失信约束。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