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要开200家海外门店,UR能做到吗?

品牌数读

4天前

官网数据显示,本来目前在全国18个城市开出了23家门店,集团总部广州的门店数量最多,达到4家,西安和成都分别有2家门店,其余城市均有1家。

国内服饰品牌的出海大计正在东南亚积极推进。

近期,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简称UR)在泰国曼谷One Bangkok Mall开出海外最大门店,总面积将近3000平米。

同一时间,UR母公司FMG集团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本来BENLAI也在同一购物中心开出了品牌海外首店。

在开业仪式上,FMG集团对外透露了海外战略的“五年计划”:未来五年目标集团旗下品牌海外门店突破200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30%。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作为对比,目前FMG集团在全球的门店数量超过400家,海外门店的增长目标已经达到现有门店规模的一半。

除了东南亚,FMG集团还提出将重点布局纽约、伦敦等市场,再度重返欧美市场,UR将顺利开局还是再次折戟?

1

大店打法延续到海外

在曼谷新店落地的不久前,UR宣布了将于2025年春季在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开设全新门店,布局其在欧洲的线下渠道。

接连开设海外门店,UR的出海速度在今年明显加快。在此之前,UR在成立十年后才进军海外市场,2016年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

出海后的UR主要在东南亚市场发展,数据显示,UR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开设了近20家线下门店。

UR创立的2006年,正是ZARA、HM、优衣库、GAP、Forever 21等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开启“快时尚黄金十年”的开端。

快时尚品牌普遍采取大店策略,塑造的高端形象和广告效应,与快时尚品牌的价格形成对比,更容易吸引客流。

图源:上海四季坊公众号

被称为“Zara的中国学徒”的UR,在门店渠道布局上也采取相似的思路。

创立之初UR开设于广州正佳广场的首店就是占地面积超过千平米的大店,2008年UR走出广州总部,在上海龙之梦开设的首店同样也是千平米的大店。

在门店选址上,快时尚品牌们的偏好也十分相近,赢商大数据显示,以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为统计范围,UR、ZARA、HM、优衣库超过九成的门店都位于中档购物中心和中高档购物中心。

其中,UR、HM、优衣库的超过七成门店选址中档购物中心,ZARA的门店选址相对不同,中档购物中心和中高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相近。

在购物中心开设大店的策略一直延续至今,UR将其定位为“奢华大店”。

UR创始人李明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奢华大店是UR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构建了相对较高的壁垒。”

近年来,UR还在“大”的概念上深化,开出了旗舰店。如今年初在上海吴江路四季坊开设的上海首家旗舰店,旗舰店占地近2000平米。

在上海旗舰店之前,UR已经在广州、成都、南京开设了三家旗舰店,相比常规大店,旗舰店占地面积更大、选址更核心、并重视空间设计和门店体验。

如今走向国际市场,UR也在延续类似的打法,强调在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有辨识度的大店。

UR此次在曼谷开设的新店总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是目前该品牌在海外的最大门店。据报道,上述英国伦敦新店的面积也将达到5300平方英尺,共三层。

目前来看,UR已经推进在东南亚进行规模性扩张,核心商圈覆盖之外,计划向次级商圈和社区开店。

“从销售和利润表现来看,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盈利模式,品牌在国内与海外市场都已经跑通了。在我看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扩张,开更多店,形成更大规模和更高利润。”

李明光在开业仪式上表示,将以直营和加盟的方式,在两年内实现包括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在内的亚太重点地区全覆盖。

2

新品牌也在出海

积极出海背后,是UR母公司FMG集团的全球化策略推动,与UR曼谷新店一同开业的,还有集团旗下新品牌本来BENLAI的海外首店。

本来在2022年推出,区别于UR的快时尚定位,本来定位“功能科技与可持续面料为核心”,覆盖更多的穿着场景,包括日常、职场和轻运动。

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本来更多地切入了休闲轻户外品类。李明光曾描述为,在款式、外观上,本来像优衣库;产品的功能属性上,本来更像是户外运动品牌,如lululemon、始祖鸟、可隆等品牌。

官网数据显示,本来目前在全国18个城市开出了23家门店,集团总部广州的门店数量最多,达到4家,西安和成都分别有2家门店,其余城市均有1家。

在城市布局上,本来并非从高线城市开始开店,一线城市中上海和深圳都还没有门店,首先在二线重点城市开出门店。

赢商大数据显示,本来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里开设了16家门店,门店主要分布在购物中心,但具体选址区别于UR的门店。

数据显示,本来在高档、中高档、大众化购物中心的门店占比均高于UR,中高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达到28.6%,中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为57.1%。

FMG集团对这一新品牌的推动十分积极,今年11月至12月期间,本来在国内连开十家新店,紧接着推向了国际市场,开出海外首店。

在海外市场,本来与UR一样布局大店,位于泰国曼谷One Bangkok Mall的海外首店规模达到上千平米。

多品牌、全球化正是UR寻找新增长点的关键两步。新品牌积极推向海外,可以看出FMG集团的野心,以新品牌开辟多品牌矩阵,并推进集团的全球化。

李明光曾在采访中表示,只有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中国市场,才能实现千亿的目标。“中国现在所有的单一服装品牌,能够突破500亿元的基本没有。要实现500亿元,必须进入全球市场。”

在开业仪式上,李明光对外透露了FMG集团海外战略的“五年计划”:2025年将重点布局马来西亚、泰国、日本、英国、美国、阿联酋等关键市场,未来五年目标集团旗下品牌海外门店突破200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30%。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作为对比,目前FMG集团在全球的门店数量超过400家,海外门店的增长目标已经达到现有门店规模的一半。

除了东南亚,FMG集团还提出将重点布局纽约、伦敦等欧美市场。在李明光看来,东南亚不算真正的主战场,真正的出海是要突破欧美市场,“未来在欧美实现规模开店,又盈利了,我们才算真正实现国际化了。”

3

出海欧美不确定性加剧

回望国内大本营,快时尚品牌正在经历漫长的调整期,过去三年间,国际快时尚巨头ZARA和HM都深陷在关店潮中。

UR的学习者ZARA,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已从巅峰时期的183家减少至2024年1月底的96家,其中有不少首店和旗舰店被关闭。

ZARA的姐妹品牌Oysho于11月关闭了线上唯一渠道天猫旗舰店,今年已经陆续在苏州、宁波、成都、西安、深圳、石家庄等多地撤店。

赢商大数据显示,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ZARA、HM自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门店负增长状态,门店规模持续收缩。

快时尚品牌中,UR和优衣库保持着购物中心门店渠道的扩张。相比巨头的颓势,UR的处境更好一些,今年5月,李明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2022年全年销售额超过了60亿元。

然而,以大店扩张门店规模,店效始终是快时尚品牌的考题。市场下行时期,租金成本更高的优质商圈大店、旗舰店、标志性门店也出现了关店现象。

今年10月,UR关闭了位于深圳万象天地的双层旗舰店,品牌对此回应的原因是租约到期,正在积极评估新的市场机会。该店铺自2017年开业至今,如今关店无疑是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无独有偶,ZARA、HM对大店的调整也颇为剧烈,近两年陆续关闭了中国首店、国内最大门店、核心城市首店等级别的门店。

过去扩张迅猛的优衣库也提出要改变门店策略,将从以往每年的净增50-80间门店,转变为未来三年每年净减少或翻新50间门店,注重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国内市场承压,UR能否顺利达成海外扩张目标?

一位跨境服饰从业者认为,UR想要出海欧美市场的挑战很大,一方面,国际市场的快时尚品牌众多,供应链和时尚审美有在地化优势,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欧美市场的线下成本高,因此目前国内服饰出海欧美大多还是线上为主,想要布局线下、打造品牌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UR首次开辟欧美市场,2019年UR曾在伦敦Westfield White City开设过一家2.2万平方英尺的旗舰店,但在2020年因疫情关闭。

此次重返英国市场,是取得成功的开端还是再次折戟,UR的挑战还在继续。

官网数据显示,本来目前在全国18个城市开出了23家门店,集团总部广州的门店数量最多,达到4家,西安和成都分别有2家门店,其余城市均有1家。

国内服饰品牌的出海大计正在东南亚积极推进。

近期,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简称UR)在泰国曼谷One Bangkok Mall开出海外最大门店,总面积将近3000平米。

同一时间,UR母公司FMG集团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本来BENLAI也在同一购物中心开出了品牌海外首店。

在开业仪式上,FMG集团对外透露了海外战略的“五年计划”:未来五年目标集团旗下品牌海外门店突破200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30%。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作为对比,目前FMG集团在全球的门店数量超过400家,海外门店的增长目标已经达到现有门店规模的一半。

除了东南亚,FMG集团还提出将重点布局纽约、伦敦等市场,再度重返欧美市场,UR将顺利开局还是再次折戟?

1

大店打法延续到海外

在曼谷新店落地的不久前,UR宣布了将于2025年春季在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开设全新门店,布局其在欧洲的线下渠道。

接连开设海外门店,UR的出海速度在今年明显加快。在此之前,UR在成立十年后才进军海外市场,2016年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

出海后的UR主要在东南亚市场发展,数据显示,UR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开设了近20家线下门店。

UR创立的2006年,正是ZARA、HM、优衣库、GAP、Forever 21等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开启“快时尚黄金十年”的开端。

快时尚品牌普遍采取大店策略,塑造的高端形象和广告效应,与快时尚品牌的价格形成对比,更容易吸引客流。

图源:上海四季坊公众号

被称为“Zara的中国学徒”的UR,在门店渠道布局上也采取相似的思路。

创立之初UR开设于广州正佳广场的首店就是占地面积超过千平米的大店,2008年UR走出广州总部,在上海龙之梦开设的首店同样也是千平米的大店。

在门店选址上,快时尚品牌们的偏好也十分相近,赢商大数据显示,以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为统计范围,UR、ZARA、HM、优衣库超过九成的门店都位于中档购物中心和中高档购物中心。

其中,UR、HM、优衣库的超过七成门店选址中档购物中心,ZARA的门店选址相对不同,中档购物中心和中高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相近。

在购物中心开设大店的策略一直延续至今,UR将其定位为“奢华大店”。

UR创始人李明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奢华大店是UR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构建了相对较高的壁垒。”

近年来,UR还在“大”的概念上深化,开出了旗舰店。如今年初在上海吴江路四季坊开设的上海首家旗舰店,旗舰店占地近2000平米。

在上海旗舰店之前,UR已经在广州、成都、南京开设了三家旗舰店,相比常规大店,旗舰店占地面积更大、选址更核心、并重视空间设计和门店体验。

如今走向国际市场,UR也在延续类似的打法,强调在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有辨识度的大店。

UR此次在曼谷开设的新店总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是目前该品牌在海外的最大门店。据报道,上述英国伦敦新店的面积也将达到5300平方英尺,共三层。

目前来看,UR已经推进在东南亚进行规模性扩张,核心商圈覆盖之外,计划向次级商圈和社区开店。

“从销售和利润表现来看,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盈利模式,品牌在国内与海外市场都已经跑通了。在我看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扩张,开更多店,形成更大规模和更高利润。”

李明光在开业仪式上表示,将以直营和加盟的方式,在两年内实现包括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在内的亚太重点地区全覆盖。

2

新品牌也在出海

积极出海背后,是UR母公司FMG集团的全球化策略推动,与UR曼谷新店一同开业的,还有集团旗下新品牌本来BENLAI的海外首店。

本来在2022年推出,区别于UR的快时尚定位,本来定位“功能科技与可持续面料为核心”,覆盖更多的穿着场景,包括日常、职场和轻运动。

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本来更多地切入了休闲轻户外品类。李明光曾描述为,在款式、外观上,本来像优衣库;产品的功能属性上,本来更像是户外运动品牌,如lululemon、始祖鸟、可隆等品牌。

官网数据显示,本来目前在全国18个城市开出了23家门店,集团总部广州的门店数量最多,达到4家,西安和成都分别有2家门店,其余城市均有1家。

在城市布局上,本来并非从高线城市开始开店,一线城市中上海和深圳都还没有门店,首先在二线重点城市开出门店。

赢商大数据显示,本来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里开设了16家门店,门店主要分布在购物中心,但具体选址区别于UR的门店。

数据显示,本来在高档、中高档、大众化购物中心的门店占比均高于UR,中高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达到28.6%,中档购物中心门店占比为57.1%。

FMG集团对这一新品牌的推动十分积极,今年11月至12月期间,本来在国内连开十家新店,紧接着推向了国际市场,开出海外首店。

在海外市场,本来与UR一样布局大店,位于泰国曼谷One Bangkok Mall的海外首店规模达到上千平米。

多品牌、全球化正是UR寻找新增长点的关键两步。新品牌积极推向海外,可以看出FMG集团的野心,以新品牌开辟多品牌矩阵,并推进集团的全球化。

李明光曾在采访中表示,只有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中国市场,才能实现千亿的目标。“中国现在所有的单一服装品牌,能够突破500亿元的基本没有。要实现500亿元,必须进入全球市场。”

在开业仪式上,李明光对外透露了FMG集团海外战略的“五年计划”:2025年将重点布局马来西亚、泰国、日本、英国、美国、阿联酋等关键市场,未来五年目标集团旗下品牌海外门店突破200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30%。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作为对比,目前FMG集团在全球的门店数量超过400家,海外门店的增长目标已经达到现有门店规模的一半。

除了东南亚,FMG集团还提出将重点布局纽约、伦敦等欧美市场。在李明光看来,东南亚不算真正的主战场,真正的出海是要突破欧美市场,“未来在欧美实现规模开店,又盈利了,我们才算真正实现国际化了。”

3

出海欧美不确定性加剧

回望国内大本营,快时尚品牌正在经历漫长的调整期,过去三年间,国际快时尚巨头ZARA和HM都深陷在关店潮中。

UR的学习者ZARA,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已从巅峰时期的183家减少至2024年1月底的96家,其中有不少首店和旗舰店被关闭。

ZARA的姐妹品牌Oysho于11月关闭了线上唯一渠道天猫旗舰店,今年已经陆续在苏州、宁波、成都、西安、深圳、石家庄等多地撤店。

赢商大数据显示,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主要购物中心,ZARA、HM自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门店负增长状态,门店规模持续收缩。

快时尚品牌中,UR和优衣库保持着购物中心门店渠道的扩张。相比巨头的颓势,UR的处境更好一些,今年5月,李明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2022年全年销售额超过了60亿元。

然而,以大店扩张门店规模,店效始终是快时尚品牌的考题。市场下行时期,租金成本更高的优质商圈大店、旗舰店、标志性门店也出现了关店现象。

今年10月,UR关闭了位于深圳万象天地的双层旗舰店,品牌对此回应的原因是租约到期,正在积极评估新的市场机会。该店铺自2017年开业至今,如今关店无疑是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无独有偶,ZARA、HM对大店的调整也颇为剧烈,近两年陆续关闭了中国首店、国内最大门店、核心城市首店等级别的门店。

过去扩张迅猛的优衣库也提出要改变门店策略,将从以往每年的净增50-80间门店,转变为未来三年每年净减少或翻新50间门店,注重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国内市场承压,UR能否顺利达成海外扩张目标?

一位跨境服饰从业者认为,UR想要出海欧美市场的挑战很大,一方面,国际市场的快时尚品牌众多,供应链和时尚审美有在地化优势,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欧美市场的线下成本高,因此目前国内服饰出海欧美大多还是线上为主,想要布局线下、打造品牌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UR首次开辟欧美市场,2019年UR曾在伦敦Westfield White City开设过一家2.2万平方英尺的旗舰店,但在2020年因疫情关闭。

此次重返英国市场,是取得成功的开端还是再次折戟,UR的挑战还在继续。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