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赋生资本陈英龙:选择「stay foolish」的创业者,做到「深度陪伴」

36氪

3周前

36碳:“Doingwellbydoinggood(行善致富)”这句话被视作是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你怎么定义“well”“good”的含义呢。
赋生资本有一套投资哲学:“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陈英龙告诉我们,“doing well”表示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

“205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球还适合下一代人生存吗?”

十年前,陈英龙和香港中华煤气集团联席主席李家杰时常展开这样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场景,常常伴随着电视中播报的极端天气事件新闻。在那一年,全球气候状况愈加严峻,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欧洲部分地区在夏季经历了暴雨和洪水,阿根廷和巴西等南美国家则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彼时,气候变化还未像今日这样被广泛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术语还没有成为热门词汇的,在李家杰先生的推动下,陈英龙先生主导的赋生资本——这样一家秉持长期主义视角,关注低碳科技赛道的投资机构正式诞生了。

赋生资本投资理念并不难理解——找到更“单纯”的创业者。这也是香港中华煤气执行董事、首席投资总裁暨赋生资本管理合伙人陈英龙常常提到的,想找到那些“stay foolish”的人,这里的“foolish”并不是指“笨”,而是指带着“天真”或“理想主义”特质的创业者们。陈英龙不只看重他们的商业能力,更看重他们对地球未来的责任感。

2024年,赋生资本迎来创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秉持这种“单纯”的投资偏好,赋生资本孵化出一批气候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首屈一指的行业独角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储能电池等多个领域成为佼佼者。

但今日之成就,绝非轻易便可抵达的。

陈英龙用其孵化的生物质精炼公司怡斯莱(EcoCeres)举例,这是一家通过生物质利用技术,可以把地沟油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能源科技公司,其2022年和2023年已占全球SAF市场份额的约20%,产品生产流程基本稳定。

怡斯莱(EcoCeres)张家港工厂

“但三年前可不是这样。”陈英龙对36碳表示,“当时还在为生产稳定性而发愁,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我认为我们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还要持续提炼理念、优化生产、提升技术和锤炼团队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陈英龙深知一个道理,所谓可持续投资,既需要考虑长远的社会价值,更需要扎扎实实,走好当下的发展之路,这也最终形成了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

陈英龙告诉我们,“doing well”表示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这意味着,赋生资本的投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利润,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具社会价值的未来。

“这个理念对我们非常重要。”陈英龙强调道。

赋生资本也在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孵化器之一”,其所孵化企业的总估值突破65亿美元,也从一家创业公司转型为更具市场化与全球化布局的创新企业。

TERA-Award大赛便是赋生资本在十年历程中结出的硕果之一,这项比赛已经举办到了第四届,过去三届总共吸引了来自59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个能源科技创新项目。这个集合应用场景、投资和奖金于一体的全球化零碳科技加速平台,被业内称为“绿色独角兽孵化器”。

由赋生资本投资孵化的EnerVenue研发的“新型镍氢气电池”

在今年第四届TERA-Award大赛前夕,我们和陈英龙深入地聊了聊。谈及今年举办大赛的心得,陈英龙更愿意用一个词语来形容——“together”。这是“连接”的意思,也是今年本届大赛的主题,它不仅仅代表着投资者与项目之间的连接合作,还象征着更加紧密的创投生态圈,以及更广泛的人与自然、与地球之间的深度共生。

尽管十年以来已经取得了飞速的成就,但陈英龙仍然认为未来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如果把创业失败比作死亡谷,我们只是刚刚实现‘从0到1’,就像是刚刚挺过ICU的危险阶段。不过未来道阻且长,气候科技投资不仅仅是一项生意,我们的对象是地球,是下一代的每一个人,这是条很长的路。”他说。

以下是36碳与陈英龙对话全文,经编辑整理:

从0到1跨过“死亡谷”,

新的挑战刚刚开始

36碳:你提到赋生资本在2024年实现了“从0到1”,这是如何界定的?

陈英龙:从0到1不是胜利,而是新挑战的开始。

如果把创业失败比作“死亡谷”,那么“1”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0到1”的路上更像是在ICU里挣扎,随时面临生存危机;而“1”虽然仍有风险,但状态已趋于稳定。

举个例子,我们孵化的可持续燃油企业EcoCeres,在2022年和2023年已经占全球SAF市场份额的约20%,产品生产流程基本稳定。

但三年前不是这样,我们当时还在为生产稳定性而发愁,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我认为我们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还要持续提炼理念、优化生产、提升技术和锤炼团队等。

36碳:“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这句话被视作是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怎么定义“well”“good”的含义呢?

陈英龙:这是我们主席李家杰博士提出的理念,在未来仍然长期适用。“doing well”意味着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我们的投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利润,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具社会价值的未来。这个理念对我们非常重要。

36碳:这种理念是如何应用在投资业务活动中的?

陈英龙:为了实现这一点,赋生资本有个理念叫作“fulfilling gaps”,这意味着我们会帮助创业者填补他们在市场中的空白,就像“搬砖”一样,哪里需要支持,我们就哪里去帮助。

对于初创项目,我希望能与他们产生行业共鸣,彼此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资金层面。在投资决策时,我们更加注重长期战略和融资能力,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在稳定领域内持续发展的项目,而不是因盲目追逐短期热门行业而失去理性。

我们没有“广撒网”,而是用更高的选择标准在较小的投资组合中,做到深度陪伴和创造长期价值。

36碳:赋生资本的投资版图已走向国际,之前提过“即使项目只有五个人,赋生资本也希望其具备全球化视野”,全球化为何如此重要?即便是对一家初创企业而言?

陈英龙:当然,刚过去第三届TERA-Award大赛上可以明显感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比赛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来自国际团队。

纵观这几年的能源创业生态,我认为国内的技术路线更多集中在生产型企业,国际项目更加多样化,比如一些团队关注分子原料、材料创新,甚至是平台型技术,技术广度和深度都值得借鉴。

更宏观些看,我认为国际化是能源行业的必然趋势,能源和气候问题的全球属性决定了它们无法孤立被解决,全球化视野是全球能源科技合作需求的体现。

36碳:今年大赛的主题是“together”,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词?

陈英龙:赋生资本所投资的创业者们,虽然领域各不同,但大家都具备共性特质。今年正值赋生资本成立十周年,我们想用“together”这样一个主题,把更多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传达出“bonding”的理念,即“连接感”。

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后期服务,赋生资本都想从一个简单的投资者,转变为企业的长期成长伙伴。我们不仅仅提供资金,而是以长期陪伴和深度了解,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资源。

同时,我们不希望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是孤立状态,想让它们相互形成协作和支持。比如,我们孵化的科创企业赛昉科技,就已经和香港中华煤气旗下名气家建立深度合作并研发出“港华芯”,这是燃气行业首款RISC-V架构的物联网安全芯片,率先应用在智能燃气表中。

截至2024年10月底,“港华芯”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00万片,其应用场景已扩展到智能厨房、安全家居、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等多个场景。

36碳:提到你们投资的创业者们具备相似特质,即“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在气候科技领域找到这样的人,难度大吗?有没有具体案例?

陈英龙: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我认为能够在气候领域成功创业的人,通常都有某种“天真”或者说“理想主义”的特质,甚至可以说是“stay foolish”的一群人,但我不想将其定义为“笨”,而是“单纯”他们会为了做对的事而选择更难的路。这也正是我们选择创业者时的核心标准——不只是看他们的商业能力,更看重他们对未来、对地球的责任感。

36碳:站在十周年的新起跑线上,对赋生资本的未来期望是什么?

陈英龙:在过去十年中,确实充满了挑战和痛苦,但我们依然能常常找到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外部成就,而是每天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看到自己和团队的进步。对我而言,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融了多少钱,而是每天我们都在解决新的难题,帮助地球变得更好。

下一步,我希望让赋生资本从一个孵化器,发展成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投资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亚洲,还是全球范围内任何一家想要深耕气候科技的创业公司,都会想到我们,并来寻找支持与合作。

新能源爆火,但不能仅用“风口”来定义

36碳:时至今日,认为新能源投资还能被称为“风口”吗?

陈英龙:我在能源行业工作了20多年,我认为能源赛道不应该被称为“风口”那么简单。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源变革应被视作一个长期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而且不同细分领域会有自己的周期,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因此不同技术赛道需要被清晰分类。

例如,氢能在技术上确实有巨大潜力,但目前的市场成熟度和商业化水平还远未达到主流投资的要求。氢能可以说是一个“未来风口”,但现在还不具备全面爆发的条件。

再到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欧洲、中国和美国等地的负电价现象表明,这些市场已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未来需要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而不是单纯增加发电能力。

36碳:那是否观察到行业现存的一些乱象?比如某些领域的内卷和过剩?

陈英龙:确实存在。我观察到部分创业者盲目追逐“风口”:不基于自身能力和长远价值来判断机会,而是扎堆涌向热门赛道,通过迎合资本市场来获得短期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源过度集中:我们在大赛中观察到一些项目扎堆做同样的事情,但真正能跑出来的其实凤毛麟角,过度投资导致市场拥挤和竞争加剧。

比如过去几年,锂电池相关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增长,但也因为同质化竞争导致了上千亿规模的企业倒闭。

36碳:在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未来还有信心吗?如何看待未来该行业的投资增长潜力?

陈英龙:从长期看,能源格局和结构在未来十年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投资的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可观。新能源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短期赛道拥挤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新能源赛道都是“风口”,而是要更专注解决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举例来讲,储能领域的核心问题仍然需要被解决,例如储能的长周期技术(如12小时以上的储电)、储能的安全性,以及短周期回收的经济性等。这些问题表明,新能源赛道的机会在于解决实际挑战,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36碳:那对未来的新能源行业市场怎么看?觉得市场还有空间吗?

陈英龙:我认为未来新能源行业还会越来越“卷”和“快”:过去需要多年迭代才能实现的科技突破,如今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完成。

随着能源行业的进程越来越快,需要更快速地适应和调整,找到快速解决方案。

不过我认为,是“好日子越来越短”,而不是“好项目越来越少”。科技进步,尤其是AI让以前需要多年迭代的科技,现在可能一瞬间就抵达。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意味着企业要跑得更快。

36碳:提到当下另一个重要的词就是“AI”,如何理解“AI+能源”产生的交集?

陈英龙:我认为AI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当然是颠覆性的。能源行业一直是一个传统、物理性强、技术应用相对滞后的行业,很多操作和决策依赖经验,很多过程还停留在“试错”阶段。而AI的引入能够极大加速这些决策和优化过程。

能源行业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决策优化,比如电网负荷管理、能源分配等,传统都是基于经验和静态模型来操作,而AI能够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提供更加精确、动态的匹配和预测。

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起点相对低,很多传统的能源行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AI和数字化其实对能源行业来说是一次“重新做一遍”的机会。

36碳:赋生资本今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关注点是什么?

陈英龙: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生物质燃料,以及碳捕捉(CCUS),绿色甲醇以及新型中、长期储能等。这些依旧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数字化和信息化在能源行业的应用,这对提升能源行业效率至关重要。能源行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水平远远低于我们预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布局的原因。

36碳:在投资领域深耕多年,也见证了不同产业的变迁更迭。在种种投资机构押注新能源产业的当下,如何看待当前的新能源创投圈生态?

陈英龙能源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工业行业,传统的互联网投资思维并不适用。虽然能源行业的回报潜力可观,但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它需要更多现金流和稳定利润。

很多投资者希望看到能源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可能会对短期的亏损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我认为本土的新能源创投生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6碳:“Doingwellbydoinggood(行善致富)”这句话被视作是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你怎么定义“well”“good”的含义呢。
赋生资本有一套投资哲学:“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陈英龙告诉我们,“doing well”表示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

“205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球还适合下一代人生存吗?”

十年前,陈英龙和香港中华煤气集团联席主席李家杰时常展开这样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场景,常常伴随着电视中播报的极端天气事件新闻。在那一年,全球气候状况愈加严峻,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欧洲部分地区在夏季经历了暴雨和洪水,阿根廷和巴西等南美国家则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彼时,气候变化还未像今日这样被广泛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等术语还没有成为热门词汇的,在李家杰先生的推动下,陈英龙先生主导的赋生资本——这样一家秉持长期主义视角,关注低碳科技赛道的投资机构正式诞生了。

赋生资本投资理念并不难理解——找到更“单纯”的创业者。这也是香港中华煤气执行董事、首席投资总裁暨赋生资本管理合伙人陈英龙常常提到的,想找到那些“stay foolish”的人,这里的“foolish”并不是指“笨”,而是指带着“天真”或“理想主义”特质的创业者们。陈英龙不只看重他们的商业能力,更看重他们对地球未来的责任感。

2024年,赋生资本迎来创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秉持这种“单纯”的投资偏好,赋生资本孵化出一批气候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首屈一指的行业独角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储能电池等多个领域成为佼佼者。

但今日之成就,绝非轻易便可抵达的。

陈英龙用其孵化的生物质精炼公司怡斯莱(EcoCeres)举例,这是一家通过生物质利用技术,可以把地沟油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能源科技公司,其2022年和2023年已占全球SAF市场份额的约20%,产品生产流程基本稳定。

怡斯莱(EcoCeres)张家港工厂

“但三年前可不是这样。”陈英龙对36碳表示,“当时还在为生产稳定性而发愁,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我认为我们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还要持续提炼理念、优化生产、提升技术和锤炼团队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陈英龙深知一个道理,所谓可持续投资,既需要考虑长远的社会价值,更需要扎扎实实,走好当下的发展之路,这也最终形成了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

陈英龙告诉我们,“doing well”表示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这意味着,赋生资本的投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利润,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具社会价值的未来。

“这个理念对我们非常重要。”陈英龙强调道。

赋生资本也在十年间快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孵化器之一”,其所孵化企业的总估值突破65亿美元,也从一家创业公司转型为更具市场化与全球化布局的创新企业。

TERA-Award大赛便是赋生资本在十年历程中结出的硕果之一,这项比赛已经举办到了第四届,过去三届总共吸引了来自59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个能源科技创新项目。这个集合应用场景、投资和奖金于一体的全球化零碳科技加速平台,被业内称为“绿色独角兽孵化器”。

由赋生资本投资孵化的EnerVenue研发的“新型镍氢气电池”

在今年第四届TERA-Award大赛前夕,我们和陈英龙深入地聊了聊。谈及今年举办大赛的心得,陈英龙更愿意用一个词语来形容——“together”。这是“连接”的意思,也是今年本届大赛的主题,它不仅仅代表着投资者与项目之间的连接合作,还象征着更加紧密的创投生态圈,以及更广泛的人与自然、与地球之间的深度共生。

尽管十年以来已经取得了飞速的成就,但陈英龙仍然认为未来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如果把创业失败比作死亡谷,我们只是刚刚实现‘从0到1’,就像是刚刚挺过ICU的危险阶段。不过未来道阻且长,气候科技投资不仅仅是一项生意,我们的对象是地球,是下一代的每一个人,这是条很长的路。”他说。

以下是36碳与陈英龙对话全文,经编辑整理:

从0到1跨过“死亡谷”,

新的挑战刚刚开始

36碳:你提到赋生资本在2024年实现了“从0到1”,这是如何界定的?

陈英龙:从0到1不是胜利,而是新挑战的开始。

如果把创业失败比作“死亡谷”,那么“1”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0到1”的路上更像是在ICU里挣扎,随时面临生存危机;而“1”虽然仍有风险,但状态已趋于稳定。

举个例子,我们孵化的可持续燃油企业EcoCeres,在2022年和2023年已经占全球SAF市场份额的约20%,产品生产流程基本稳定。

但三年前不是这样,我们当时还在为生产稳定性而发愁,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我认为我们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还要持续提炼理念、优化生产、提升技术和锤炼团队等。

36碳:“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致富)”这句话被视作是赋生资本的投资哲学,怎么定义“well”“good”的含义呢?

陈英龙:这是我们主席李家杰博士提出的理念,在未来仍然长期适用。“doing well”意味着公司依然需要从财务上盈利;而“doing good”则意味着要做有社会贡献的事情。我们的投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利润,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具社会价值的未来。这个理念对我们非常重要。

36碳:这种理念是如何应用在投资业务活动中的?

陈英龙:为了实现这一点,赋生资本有个理念叫作“fulfilling gaps”,这意味着我们会帮助创业者填补他们在市场中的空白,就像“搬砖”一样,哪里需要支持,我们就哪里去帮助。

对于初创项目,我希望能与他们产生行业共鸣,彼此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资金层面。在投资决策时,我们更加注重长期战略和融资能力,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在稳定领域内持续发展的项目,而不是因盲目追逐短期热门行业而失去理性。

我们没有“广撒网”,而是用更高的选择标准在较小的投资组合中,做到深度陪伴和创造长期价值。

36碳:赋生资本的投资版图已走向国际,之前提过“即使项目只有五个人,赋生资本也希望其具备全球化视野”,全球化为何如此重要?即便是对一家初创企业而言?

陈英龙:当然,刚过去第三届TERA-Award大赛上可以明显感到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比赛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来自国际团队。

纵观这几年的能源创业生态,我认为国内的技术路线更多集中在生产型企业,国际项目更加多样化,比如一些团队关注分子原料、材料创新,甚至是平台型技术,技术广度和深度都值得借鉴。

更宏观些看,我认为国际化是能源行业的必然趋势,能源和气候问题的全球属性决定了它们无法孤立被解决,全球化视野是全球能源科技合作需求的体现。

36碳:今年大赛的主题是“together”,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词?

陈英龙:赋生资本所投资的创业者们,虽然领域各不同,但大家都具备共性特质。今年正值赋生资本成立十周年,我们想用“together”这样一个主题,把更多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传达出“bonding”的理念,即“连接感”。

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后期服务,赋生资本都想从一个简单的投资者,转变为企业的长期成长伙伴。我们不仅仅提供资金,而是以长期陪伴和深度了解,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资源。

同时,我们不希望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是孤立状态,想让它们相互形成协作和支持。比如,我们孵化的科创企业赛昉科技,就已经和香港中华煤气旗下名气家建立深度合作并研发出“港华芯”,这是燃气行业首款RISC-V架构的物联网安全芯片,率先应用在智能燃气表中。

截至2024年10月底,“港华芯”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00万片,其应用场景已扩展到智能厨房、安全家居、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等多个场景。

36碳:提到你们投资的创业者们具备相似特质,即“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在气候科技领域找到这样的人,难度大吗?有没有具体案例?

陈英龙: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我认为能够在气候领域成功创业的人,通常都有某种“天真”或者说“理想主义”的特质,甚至可以说是“stay foolish”的一群人,但我不想将其定义为“笨”,而是“单纯”他们会为了做对的事而选择更难的路。这也正是我们选择创业者时的核心标准——不只是看他们的商业能力,更看重他们对未来、对地球的责任感。

36碳:站在十周年的新起跑线上,对赋生资本的未来期望是什么?

陈英龙:在过去十年中,确实充满了挑战和痛苦,但我们依然能常常找到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外部成就,而是每天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看到自己和团队的进步。对我而言,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融了多少钱,而是每天我们都在解决新的难题,帮助地球变得更好。

下一步,我希望让赋生资本从一个孵化器,发展成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投资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亚洲,还是全球范围内任何一家想要深耕气候科技的创业公司,都会想到我们,并来寻找支持与合作。

新能源爆火,但不能仅用“风口”来定义

36碳:时至今日,认为新能源投资还能被称为“风口”吗?

陈英龙:我在能源行业工作了20多年,我认为能源赛道不应该被称为“风口”那么简单。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源变革应被视作一个长期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而且不同细分领域会有自己的周期,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因此不同技术赛道需要被清晰分类。

例如,氢能在技术上确实有巨大潜力,但目前的市场成熟度和商业化水平还远未达到主流投资的要求。氢能可以说是一个“未来风口”,但现在还不具备全面爆发的条件。

再到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欧洲、中国和美国等地的负电价现象表明,这些市场已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未来需要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而不是单纯增加发电能力。

36碳:那是否观察到行业现存的一些乱象?比如某些领域的内卷和过剩?

陈英龙:确实存在。我观察到部分创业者盲目追逐“风口”:不基于自身能力和长远价值来判断机会,而是扎堆涌向热门赛道,通过迎合资本市场来获得短期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源过度集中:我们在大赛中观察到一些项目扎堆做同样的事情,但真正能跑出来的其实凤毛麟角,过度投资导致市场拥挤和竞争加剧。

比如过去几年,锂电池相关企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增长,但也因为同质化竞争导致了上千亿规模的企业倒闭。

36碳:在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未来还有信心吗?如何看待未来该行业的投资增长潜力?

陈英龙:从长期看,能源格局和结构在未来十年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投资的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可观。新能源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短期赛道拥挤现象并不意味着整个新能源赛道都是“风口”,而是要更专注解决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

举例来讲,储能领域的核心问题仍然需要被解决,例如储能的长周期技术(如12小时以上的储电)、储能的安全性,以及短周期回收的经济性等。这些问题表明,新能源赛道的机会在于解决实际挑战,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36碳:那对未来的新能源行业市场怎么看?觉得市场还有空间吗?

陈英龙:我认为未来新能源行业还会越来越“卷”和“快”:过去需要多年迭代才能实现的科技突破,如今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完成。

随着能源行业的进程越来越快,需要更快速地适应和调整,找到快速解决方案。

不过我认为,是“好日子越来越短”,而不是“好项目越来越少”。科技进步,尤其是AI让以前需要多年迭代的科技,现在可能一瞬间就抵达。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意味着企业要跑得更快。

36碳:提到当下另一个重要的词就是“AI”,如何理解“AI+能源”产生的交集?

陈英龙:我认为AI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当然是颠覆性的。能源行业一直是一个传统、物理性强、技术应用相对滞后的行业,很多操作和决策依赖经验,很多过程还停留在“试错”阶段。而AI的引入能够极大加速这些决策和优化过程。

能源行业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决策优化,比如电网负荷管理、能源分配等,传统都是基于经验和静态模型来操作,而AI能够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提供更加精确、动态的匹配和预测。

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起点相对低,很多传统的能源行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AI和数字化其实对能源行业来说是一次“重新做一遍”的机会。

36碳:赋生资本今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关注点是什么?

陈英龙: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生物质燃料,以及碳捕捉(CCUS),绿色甲醇以及新型中、长期储能等。这些依旧是我们的关注重点。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数字化和信息化在能源行业的应用,这对提升能源行业效率至关重要。能源行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水平远远低于我们预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布局的原因。

36碳:在投资领域深耕多年,也见证了不同产业的变迁更迭。在种种投资机构押注新能源产业的当下,如何看待当前的新能源创投圈生态?

陈英龙能源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工业行业,传统的互联网投资思维并不适用。虽然能源行业的回报潜力可观,但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它需要更多现金流和稳定利润。

很多投资者希望看到能源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可能会对短期的亏损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我认为本土的新能源创投生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