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收官在即,全国高铁成绩单已基本出炉。截至目前,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6万公里,今年新开通高铁线路10余条(段),新增里程超2000公里。
这一年,四川巴中、甘肃武威、宁夏石嘴山、湖北荆门、广西玉林、山西朔州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湖北、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
这一年,高铁强省山东强者恒强,潍烟高铁开通助力胶东半岛高铁成环,日兰高铁全线贯通,与河南再度“牵手”。广东也不遑多让,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双线齐发,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
这一年,“高铁弱省”山西也将逆风翻盘。集大原高铁年底开通,与大西、张呼、张大等多条高铁相接,一条从内蒙古到山西到陕西的高铁大通道将正式贯通。
全新高铁格局基本落定,这些省市无疑收获颇丰。
6市迈入高铁时代
湖北广西“市市通高铁”
2024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000公里,13个省市超2000公里。山东、广东稳居全国前列,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安徽、江苏、湖南、广西、河南、福建、江西、辽宁超过2000公里,浙江、四川、湖北今年也加入了“2000公里俱乐部”。
6座地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加入全国高铁网。6月27日,巴中至南充高铁开通,四川革命老区、文旅“隐藏大佬”——巴中迎来期盼已久的出圈机遇。经此通道,巴中至成都、重庆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2个多小时,较此前节省1小时以上(点击阅读)。
6月29日和10月1日,兰张高铁兰武段、包银高铁惠银段分别开通,甘肃武威、宁夏石嘴山迈入高铁时代。两段铁路都是西北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通后,武威、石嘴山民众可通过兰州、银川加入全国高铁网。
12月8日,荆门至荆州高铁开通,湖北荆门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至此,湖北高铁里程达到2142公里,17个市州实现高铁全覆盖。湖北官宣成为继福建、安徽、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之后,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今年年底,集大原高铁、南玉高铁计划开通,山西朔州、广西玉林将迈入高铁时代。届时,广西高铁里程将超过2400公里,也将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需要明晰的是,去年贵南高铁开通运营时,广西也曾被列入“市市通高铁”省份。但玉林实际上只是借助2016年的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实现了动车通行。今年年底南玉高铁开通,才是玉林真正迈入高铁时代的开始。
山东广东强者恒强
“高铁弱省”山西翻盘
除了湖北和广西,还有几座省份今年成绩斐然。
首先就是全国高铁第一强省——山东。山东今年新开通两条(段)高铁,分别是日兰高铁庄兰段和潍烟高铁。庄兰段的开通标志着日兰高铁的全线贯通,成为继济郑高铁之后,山东与河南的第二条直通高铁。潍烟高铁的开通,则助力胶东半岛实现高铁成环(点击阅读)。
其次是高铁第二强省——广东。5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双线齐发,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被网友称为“湾区大号地铁”。
9月开通的梅龙高铁,拉近了梅州等粤东革命老区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梅州至广州、深圳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较此前分别节省了约2小时和1小时。
还有一向被贴上“高铁弱省”标签的山西。今年年底,集大原高铁将开通运营。这条高铁北接乌兰察布,经大同、朔州至忻州,与大西、张呼、郑太等高铁连接。开通后,太原至呼和浩特通行时间将由5个多小时压缩至2.5小时左右;朔州迈入高铁时代,至太原、北京分别仅需40分钟和2小时左右。
此外,安徽和浙江今年也收获颇丰。安徽先后开通了池黄、宣绩两条高铁,串起皖南最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填补了芜湖、南京方向无法南下去往黄山方向的路网空白,助力宣城实现“县县通高铁”,也大大提升了黄山的枢纽地位。
浙江开通了杭温高铁,陆上“1小时交通圈”正式合龙。这条高铁途径杭州、金华、台州、温州,是杭州至温州最便捷的高铁通道。金华东阳、磐安、浦江,台州仙居等县市迈入高铁时代,义乌站有望建成全国县级市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房(点击阅读)。
年底即将开通的沪苏湖高铁,对浙江更是极大利好。一方面,湖州跃升为浙北高铁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的通行时间都将缩短至1.5小时以内。另一方面,杭温高铁可借助湖杭高铁与沪苏湖高铁连接,延伸开行温州直达上海的高铁列车。
高铁客流参差不齐
如何盈利成“老大难”
高铁网络不断加密,高铁大省越来越多,不过论预期客流和盈利能力,这些高铁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目前,已有部分高铁公布了开通首月的客流量:巴南高铁累计发送旅客8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3.6万人次;梅龙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4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3.2万人次;潍烟高铁、池黄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分别达47万、30万余人次……
这样的客流其实不算太高,这一点,从杭温高铁的遭遇中也可窥见一二。今年9月开通的杭温高铁,开通首月累计发送旅客72万人次,平均每天约2.4万人次。由于客流不达预期,杭温高铁班次大幅减少,从开通初期每日开行最高38列,到如今每日仅余14列。预计要等到沪苏湖高铁开通,可借此延伸开行温州直达上海的高铁列车,情况才能有所好转。
高铁盈利,一向是个“老大难”问题。官方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网络中盈利里程仅为2300公里,占全部里程的6%,分别为京沪、京津、沪杭、沪宁、宁杭、广深六条线路。
这些线路之所以能够盈利,优越的地理区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超强的人口密度是重要因素。比如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省份,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其中千万人口城市就有7座,万亿GDP城市共有10座。
京津城际连接北京和天津,辐射整个环渤海,沪杭、沪宁、宁杭都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广深连接广州和深圳,辐射整个珠三角,全部地处经济发达、人流量大的东部沿海。
而更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本身高铁建设难度就大、成本更高,加上区域经济相对较弱、人口密度较小、人均收入较低,盈利难度、债务风险可想而知。这也是近年国家收紧高铁建设门槛的原因所在。通车只是高铁大省的起点,远非终点。
参考资料:
[1] 各地官方报道、铁路建设规划
2024收官在即,全国高铁成绩单已基本出炉。截至目前,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6万公里,今年新开通高铁线路10余条(段),新增里程超2000公里。
这一年,四川巴中、甘肃武威、宁夏石嘴山、湖北荆门、广西玉林、山西朔州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湖北、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
这一年,高铁强省山东强者恒强,潍烟高铁开通助力胶东半岛高铁成环,日兰高铁全线贯通,与河南再度“牵手”。广东也不遑多让,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双线齐发,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
这一年,“高铁弱省”山西也将逆风翻盘。集大原高铁年底开通,与大西、张呼、张大等多条高铁相接,一条从内蒙古到山西到陕西的高铁大通道将正式贯通。
全新高铁格局基本落定,这些省市无疑收获颇丰。
6市迈入高铁时代
湖北广西“市市通高铁”
2024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000公里,13个省市超2000公里。山东、广东稳居全国前列,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安徽、江苏、湖南、广西、河南、福建、江西、辽宁超过2000公里,浙江、四川、湖北今年也加入了“2000公里俱乐部”。
6座地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加入全国高铁网。6月27日,巴中至南充高铁开通,四川革命老区、文旅“隐藏大佬”——巴中迎来期盼已久的出圈机遇。经此通道,巴中至成都、重庆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2个多小时,较此前节省1小时以上(点击阅读)。
6月29日和10月1日,兰张高铁兰武段、包银高铁惠银段分别开通,甘肃武威、宁夏石嘴山迈入高铁时代。两段铁路都是西北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通后,武威、石嘴山民众可通过兰州、银川加入全国高铁网。
12月8日,荆门至荆州高铁开通,湖北荆门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至此,湖北高铁里程达到2142公里,17个市州实现高铁全覆盖。湖北官宣成为继福建、安徽、江西、河北、广东、河南、湖南之后,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今年年底,集大原高铁、南玉高铁计划开通,山西朔州、广西玉林将迈入高铁时代。届时,广西高铁里程将超过2400公里,也将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需要明晰的是,去年贵南高铁开通运营时,广西也曾被列入“市市通高铁”省份。但玉林实际上只是借助2016年的黎湛铁路电气化改造,实现了动车通行。今年年底南玉高铁开通,才是玉林真正迈入高铁时代的开始。
山东广东强者恒强
“高铁弱省”山西翻盘
除了湖北和广西,还有几座省份今年成绩斐然。
首先就是全国高铁第一强省——山东。山东今年新开通两条(段)高铁,分别是日兰高铁庄兰段和潍烟高铁。庄兰段的开通标志着日兰高铁的全线贯通,成为继济郑高铁之后,山东与河南的第二条直通高铁。潍烟高铁的开通,则助力胶东半岛实现高铁成环(点击阅读)。
其次是高铁第二强省——广东。5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双线齐发,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被网友称为“湾区大号地铁”。
9月开通的梅龙高铁,拉近了梅州等粤东革命老区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梅州至广州、深圳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较此前分别节省了约2小时和1小时。
还有一向被贴上“高铁弱省”标签的山西。今年年底,集大原高铁将开通运营。这条高铁北接乌兰察布,经大同、朔州至忻州,与大西、张呼、郑太等高铁连接。开通后,太原至呼和浩特通行时间将由5个多小时压缩至2.5小时左右;朔州迈入高铁时代,至太原、北京分别仅需40分钟和2小时左右。
此外,安徽和浙江今年也收获颇丰。安徽先后开通了池黄、宣绩两条高铁,串起皖南最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填补了芜湖、南京方向无法南下去往黄山方向的路网空白,助力宣城实现“县县通高铁”,也大大提升了黄山的枢纽地位。
浙江开通了杭温高铁,陆上“1小时交通圈”正式合龙。这条高铁途径杭州、金华、台州、温州,是杭州至温州最便捷的高铁通道。金华东阳、磐安、浦江,台州仙居等县市迈入高铁时代,义乌站有望建成全国县级市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房(点击阅读)。
年底即将开通的沪苏湖高铁,对浙江更是极大利好。一方面,湖州跃升为浙北高铁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的通行时间都将缩短至1.5小时以内。另一方面,杭温高铁可借助湖杭高铁与沪苏湖高铁连接,延伸开行温州直达上海的高铁列车。
高铁客流参差不齐
如何盈利成“老大难”
高铁网络不断加密,高铁大省越来越多,不过论预期客流和盈利能力,这些高铁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目前,已有部分高铁公布了开通首月的客流量:巴南高铁累计发送旅客8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3.6万人次;梅龙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4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3.2万人次;潍烟高铁、池黄高铁累计发送旅客分别达47万、30万余人次……
这样的客流其实不算太高,这一点,从杭温高铁的遭遇中也可窥见一二。今年9月开通的杭温高铁,开通首月累计发送旅客72万人次,平均每天约2.4万人次。由于客流不达预期,杭温高铁班次大幅减少,从开通初期每日开行最高38列,到如今每日仅余14列。预计要等到沪苏湖高铁开通,可借此延伸开行温州直达上海的高铁列车,情况才能有所好转。
高铁盈利,一向是个“老大难”问题。官方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网络中盈利里程仅为2300公里,占全部里程的6%,分别为京沪、京津、沪杭、沪宁、宁杭、广深六条线路。
这些线路之所以能够盈利,优越的地理区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超强的人口密度是重要因素。比如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省份,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其中千万人口城市就有7座,万亿GDP城市共有10座。
京津城际连接北京和天津,辐射整个环渤海,沪杭、沪宁、宁杭都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广深连接广州和深圳,辐射整个珠三角,全部地处经济发达、人流量大的东部沿海。
而更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本身高铁建设难度就大、成本更高,加上区域经济相对较弱、人口密度较小、人均收入较低,盈利难度、债务风险可想而知。这也是近年国家收紧高铁建设门槛的原因所在。通车只是高铁大省的起点,远非终点。
参考资料:
[1] 各地官方报道、铁路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