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2025年债券市场波动或加大

东方财富网

1周前

12月21日上午,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熊园在2024上证·大虹桥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大虹桥债券大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各类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2025年债券市场波动或加大

12月21日上午,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熊园在2024上证·大虹桥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大虹桥债券大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各类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

熊园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许多新提法和新表达,直指当前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各种挑战,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应。例如,“五个必须统筹”和“五个针对”,都是近几年市场和各方关切的核心话题,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所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对症下药。

熊园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一方面,预计2025年货币层面的流动性会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方面也会更加积极。熊园表示,2025年一般赤字率预计有所提升,专项债规模、特别国债规模预计也会有所扩大。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无疑是2025年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预计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额度可能扩至3000亿元以上,范围扩至家居家装、消费电子等。扩投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研判2025年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熊园认为,消费有望回升,出口应会承压,消费和出口“此消彼长”,对应看“胜负手”要聚焦稳住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的成效。

其中,房地产方面,自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地产销售改善明显,短期内对整个房地产的拉动效果较好。展望未来,熊园表示,在供给端,预计收储政策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收储规模有望增加;在需求端,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政策可期。基建方面,熊园认为,过去几年基建增速较高,但水泥、沥青等实物工作量指标偏低,2025年实物工作量指标有望改善。

熊园预计,2025年中国CPI、PPI可能延续低位小升,GDP平减指数有望小幅回升。

总结来说,熊园认为,在松货币、宽财政的主基调下,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短期来看,今年底明年初股市债市均可能迎来阶段性行情。2025年全年权益资产可能震荡偏上行,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内需、顺周期、科技有望交替表现;债市行情可期,但波动或加大,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走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12月21日上午,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熊园在2024上证·大虹桥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大虹桥债券大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各类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2025年债券市场波动或加大

12月21日上午,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熊园在2024上证·大虹桥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大虹桥债券大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各类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

熊园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许多新提法和新表达,直指当前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各种挑战,对各类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应。例如,“五个必须统筹”和“五个针对”,都是近几年市场和各方关切的核心话题,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所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对症下药。

熊园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一方面,预计2025年货币层面的流动性会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方面也会更加积极。熊园表示,2025年一般赤字率预计有所提升,专项债规模、特别国债规模预计也会有所扩大。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无疑是2025年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预计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额度可能扩至3000亿元以上,范围扩至家居家装、消费电子等。扩投资方面,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研判2025年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熊园认为,消费有望回升,出口应会承压,消费和出口“此消彼长”,对应看“胜负手”要聚焦稳住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的成效。

其中,房地产方面,自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地产销售改善明显,短期内对整个房地产的拉动效果较好。展望未来,熊园表示,在供给端,预计收储政策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收储规模有望增加;在需求端,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政策可期。基建方面,熊园认为,过去几年基建增速较高,但水泥、沥青等实物工作量指标偏低,2025年实物工作量指标有望改善。

熊园预计,2025年中国CPI、PPI可能延续低位小升,GDP平减指数有望小幅回升。

总结来说,熊园认为,在松货币、宽财政的主基调下,股市债市有望表现较好。短期来看,今年底明年初股市债市均可能迎来阶段性行情。2025年全年权益资产可能震荡偏上行,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内需、顺周期、科技有望交替表现;债市行情可期,但波动或加大,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走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