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龙:高端传感器国产替代“主力军”,率先布局汽车和机器人产业

MEMS

2周前

12月12日,安培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称,公司与广东天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进行了业务合作,公司为其提供协作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以及人形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

12月12日,安培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称,公司与广东天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进行了业务合作,公司为其提供协作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以及人形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

人形机器人是过去一年经济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即将到来的2025年,也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化量产元年,整个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力矩传感器则是机器人重要的组成部件,据介绍,人形机器人中,对柔顺控制要求高的手腕和脚踝或将使用力矩传感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起步较晚,品牌和技术还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应用于高端制造业的智能传感器市场主要依赖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厂商。不过,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不断加大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支持,以安培龙为代表的国内传感器制造商正在迎头赶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横空出世,或将成为国内厂商“弯道超车”的一大契机。

外企掌控智能传感器产业,国产替代正当时

当下,全球传感器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传感器产业更是在制造业快速发展升级的背景下,增长速度“一日千里”。

日前,工信部直属产业研究机构赛迪研究院发布了《“十五五”传感器产业十大趋势报告》等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971.0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速度更加亮眼,市场规模达到3644.7亿元,同比增长14.9%,远高于全球增长率。

作为传感器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智能传感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约492.5亿美元,占据整个市场的四分之一。中国的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同样庞大,并且增长速度更为迅猛。2023年,中国的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435.2亿元,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近40%,且在过去三年中,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9%。

尽管中国是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消费市场,但在供应方面,它依然高度依赖进口。数据显示,在产能分布上,欧美地区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产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具体来看,2023年,北美地区的产能占比最高,达到43.3%,其次是欧洲,占比29.1%,日本紧随其后,占比19.7%,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占比为6.9%,而其他国家/地区则占1%。

广发证券亦在研报中指出,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在传感器领域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产业上下游成熟,几乎垄断了“高、精、尖”智能传感器市场,中国约60%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在这一背景下,传感器的国产化势在必行。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亦有助于推动国产传感器的发展。日前,财政部就《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采购活动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这也意味着在参与政府采购中,国内厂商将具有一定优势。

车规级压力传感器龙头,有望凭机器人弯道超车

作为国产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安培龙担负起了国产替代的重任。

公开资料显示,安培龙是一家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安培龙敏感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从事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研发、生产的厂商之一;2004年至2011年,安培龙将业务拓展至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其后端的温度传感器领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自主掌握从陶瓷材料到NTC热敏电阻元件再到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全产业链企业。

掌握垂直产业链的同时,2011年以来,安培龙在传感器领域不断横向拓展,研发了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强劲“引擎”,产品已涵盖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以及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储能、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车规级传感器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当下,国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快速、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车规级传感器的配置渗透率大幅提升。

不过,车规级传感器目前仍由海外公司把控。以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为例,安培龙曾在调研活动上透露,该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全球年需求近2亿只规模,但目前仍由美国森萨塔在全球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在不断强调供应链安全的当下,汽车传感器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在车规级传感器领域,安培龙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将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顺利产业化的企业,已率先实现对乘用车企业的批量交付。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了国内主流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客户配套供应的全覆盖,同时也进入了部分国外汽车主机厂领域,主要合作客户(含通过汽车零部件Tire1厂商供应给主机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理想、小鹏、蔚来、赛力斯等行业内知名客户。(其中,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被业内认为系特斯拉。)

除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外,安培龙还同步推进了MEMS压力传感器的开发,包括自主设计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研发玻璃微熔高压压力传感器等,计划与陶瓷电容式中压压力传感器共同覆盖低、中、高压全量程场景。广发证券指出,一旦新品研发成功,安培龙可满足汽车和家电行业绝大部分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下,MEMS压力传感器目前仍由博世及森萨塔占据垄断地位,安培龙则有望拥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据了解,安培龙拥有自主芯片设计能力,以及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公司正在构建MEMS芯片合封能力,以完善其垂直化的产业链。

汽车之外,安培龙还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广泛布局,业务除了上文提到的力矩传感器外,还遍及触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据悉,公司“基于MEMS硅应变计+玻璃微熔技术”,研发的力传感器产品包括单向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也称“扭矩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其中,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开发完成,目前已接到小批量订单,正在有序交付验证中,六维力传感器正处于样品关键研发阶段。

特斯拉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降本需求,是安培龙入局力矩传感器的重要机遇,据广发证券介绍,每个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预计需要14个力矩传感器,但当下力矩传感器仍以海外厂商为主、价格较高。当下,安培龙已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部门,正在积极与机器人制造商、集成商合作,给下游相关客户进行送样验证。

除了特斯拉,诸如比亚迪、长安等汽车制造商亦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安培龙作为这些厂商汽车业务的优质供应商,在机器人领域料将具备先发优势。此前的12月13日,比亚迪招聘发文显示,公司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已开发完工艺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长安汽车亦表示,已经开展了前瞻性研究,相关成果将第一时间支持商用车业务,实现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的转型。

展望未来,传感器行业国产替代趋势与高端化需求共振,安培龙前景可期。广发证券指出,随着传感器国产替代加速,且随着新能源车智能化水平提高,压力、氧传感器等环境感知类传感器的配置渗透率会大幅提升,安培龙各业务板块有望迎来强劲增长。中泰证券认为,安培龙成立以来走自主研发道路,内生增长动力充足,对标日本TDK、美国森萨塔等全球巨头可以发现,安培龙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前两者的技术基筑期,有望在完成技术积累之后,通过产业链的横纵拓展快速打开成长空间。

延伸阅读:《安费诺NovaSensor压力传感器芯片P883产品分析》
《First Sensor工业级STARe压力传感器芯片产品分析》
《Merit Sensor压力传感器及MEMS芯片产品分析》
《博世气压传感器BMP581产品分析》

12月12日,安培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称,公司与广东天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进行了业务合作,公司为其提供协作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以及人形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

12月12日,安培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称,公司与广东天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进行了业务合作,公司为其提供协作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以及人形机器人用力矩传感器。

人形机器人是过去一年经济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即将到来的2025年,也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化量产元年,整个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力矩传感器则是机器人重要的组成部件,据介绍,人形机器人中,对柔顺控制要求高的手腕和脚踝或将使用力矩传感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起步较晚,品牌和技术还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应用于高端制造业的智能传感器市场主要依赖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厂商。不过,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不断加大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支持,以安培龙为代表的国内传感器制造商正在迎头赶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横空出世,或将成为国内厂商“弯道超车”的一大契机。

外企掌控智能传感器产业,国产替代正当时

当下,全球传感器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传感器产业更是在制造业快速发展升级的背景下,增长速度“一日千里”。

日前,工信部直属产业研究机构赛迪研究院发布了《“十五五”传感器产业十大趋势报告》等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971.0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速度更加亮眼,市场规模达到3644.7亿元,同比增长14.9%,远高于全球增长率。

作为传感器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智能传感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约492.5亿美元,占据整个市场的四分之一。中国的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同样庞大,并且增长速度更为迅猛。2023年,中国的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435.2亿元,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近40%,且在过去三年中,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7.9%。

尽管中国是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消费市场,但在供应方面,它依然高度依赖进口。数据显示,在产能分布上,欧美地区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产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具体来看,2023年,北美地区的产能占比最高,达到43.3%,其次是欧洲,占比29.1%,日本紧随其后,占比19.7%,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占比为6.9%,而其他国家/地区则占1%。

广发证券亦在研报中指出,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在传感器领域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产业上下游成熟,几乎垄断了“高、精、尖”智能传感器市场,中国约60%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在这一背景下,传感器的国产化势在必行。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亦有助于推动国产传感器的发展。日前,财政部就《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政府采购活动中既有本国产品又有非本国产品参与竞争的,对本国产品的报价给予20%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这也意味着在参与政府采购中,国内厂商将具有一定优势。

车规级压力传感器龙头,有望凭机器人弯道超车

作为国产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安培龙担负起了国产替代的重任。

公开资料显示,安培龙是一家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安培龙敏感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从事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研发、生产的厂商之一;2004年至2011年,安培龙将业务拓展至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及其后端的温度传感器领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自主掌握从陶瓷材料到NTC热敏电阻元件再到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全产业链企业。

掌握垂直产业链的同时,2011年以来,安培龙在传感器领域不断横向拓展,研发了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增长的强劲“引擎”,产品已涵盖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以及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储能、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车规级传感器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当下,国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快速、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车规级传感器的配置渗透率大幅提升。

不过,车规级传感器目前仍由海外公司把控。以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为例,安培龙曾在调研活动上透露,该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全球年需求近2亿只规模,但目前仍由美国森萨塔在全球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在不断强调供应链安全的当下,汽车传感器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在车规级传感器领域,安培龙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将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顺利产业化的企业,已率先实现对乘用车企业的批量交付。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了国内主流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客户配套供应的全覆盖,同时也进入了部分国外汽车主机厂领域,主要合作客户(含通过汽车零部件Tire1厂商供应给主机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理想、小鹏、蔚来、赛力斯等行业内知名客户。(其中,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被业内认为系特斯拉。)

除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外,安培龙还同步推进了MEMS压力传感器的开发,包括自主设计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研发玻璃微熔高压压力传感器等,计划与陶瓷电容式中压压力传感器共同覆盖低、中、高压全量程场景。广发证券指出,一旦新品研发成功,安培龙可满足汽车和家电行业绝大部分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下,MEMS压力传感器目前仍由博世及森萨塔占据垄断地位,安培龙则有望拥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据了解,安培龙拥有自主芯片设计能力,以及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公司正在构建MEMS芯片合封能力,以完善其垂直化的产业链。

汽车之外,安培龙还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广泛布局,业务除了上文提到的力矩传感器外,还遍及触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据悉,公司“基于MEMS硅应变计+玻璃微熔技术”,研发的力传感器产品包括单向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也称“扭矩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其中,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开发完成,目前已接到小批量订单,正在有序交付验证中,六维力传感器正处于样品关键研发阶段。

特斯拉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降本需求,是安培龙入局力矩传感器的重要机遇,据广发证券介绍,每个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预计需要14个力矩传感器,但当下力矩传感器仍以海外厂商为主、价格较高。当下,安培龙已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部门,正在积极与机器人制造商、集成商合作,给下游相关客户进行送样验证。

除了特斯拉,诸如比亚迪、长安等汽车制造商亦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安培龙作为这些厂商汽车业务的优质供应商,在机器人领域料将具备先发优势。此前的12月13日,比亚迪招聘发文显示,公司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已开发完工艺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长安汽车亦表示,已经开展了前瞻性研究,相关成果将第一时间支持商用车业务,实现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的转型。

展望未来,传感器行业国产替代趋势与高端化需求共振,安培龙前景可期。广发证券指出,随着传感器国产替代加速,且随着新能源车智能化水平提高,压力、氧传感器等环境感知类传感器的配置渗透率会大幅提升,安培龙各业务板块有望迎来强劲增长。中泰证券认为,安培龙成立以来走自主研发道路,内生增长动力充足,对标日本TDK、美国森萨塔等全球巨头可以发现,安培龙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前两者的技术基筑期,有望在完成技术积累之后,通过产业链的横纵拓展快速打开成长空间。

延伸阅读:《安费诺NovaSensor压力传感器芯片P883产品分析》
《First Sensor工业级STARe压力传感器芯片产品分析》
《Merit Sensor压力传感器及MEMS芯片产品分析》
《博世气压传感器BMP581产品分析》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