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币法外之地」河南拉面,死守上海穷鬼尊严

36氪

2天前

据《许昌日报》统计,襄城人在上海工作的共有50,000人之多,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拉面店起家,如今已经开了2,000多家餐厅。

河南拉面,沪币世界罕见的良心。

刀刀、斯小乐

编辑梅姗姗

来源|风味星球(ID:fengweixingqiu)

封面来源Pexels
某音上刷到一个烘焙博主,做出了件如同油画里走出来的苹果酸奶,堪称艺术品,我刚想看看,评论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审美爱好者,结果点开评论区,发现大家竟然齐刷刷地留言说:“卖给上海人!”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评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刷到贵+限量+预定+一些艺术概念,评论里就会无比统一说出这句:”卖给上海人”。
大概全国人民现在都认为拥有独特沪币系统的上海人,是当下经济环境里最后的“冤大头”,只要动点脑子,给原来平平无奇的食物加些艺术、创意、特立独行的概念,无论价格标高到多离谱,总有上海人愿意来埋单。属于新时代的人傻钱多速来。
作为一个打滚10多年的沪漂,欲辩已无言,但下楼转角看到那家已经也同样坚守了10多年的面店,我想起来——不是啊,至少还有一个群体,他们从来不骗上海人!
很多年前,世道还没这么坏的时候,这些外省来的老乡,曾在上海守望相助出一种便宜又温暖的滋味。这群人,曾集体真诚地,打拼过一道踏实安心的上海菜式。这群人的名字,是河南人。
十几年前,他们满怀梦想来到上海,“卖给上海人”的,是一碗价格不能再实在的“河南拉面”。一碗不过小20块,每个人提起来都心涌热流。这是在外地,再吃不到的上海特产,河南拉面。

拿着上海户口的河南拉面

我是已经吃出门道了。
在上海街头,随便走进一家标准的河南拉面店,面至少有拉面和刀削面两种;汤底是牛骨猪骨加大量咖喱粉一起熬成的;浇头既有北方的白切牛肉和牛杂,也有上海人爱吃的红烧牛肉、红烧大肠和大排素鸡;有些店还可以吃到河南烩面、炒饭和饺子……人均20来块,不仅管饱,还管好吃。
不过,“俺们河(hè)南没有河南拉(lá)面,” 我的河南朋友陆哥告诉我。
这话说的不对,这话说的也对。说不对,是因为河南更有名的是烩面:宽面、白亮亮的羊汤、海带、千张、粉条,吃之前撒一把香菜、一勺辣椒油,看上去就是汤汤水水的豫菜后代。
说对,则是因为开封和郑州都有吃拉面的传统。而且,也有咖喱味的拉面。
开封的拉面类似于打卤面,拉面汆水沥干,浇冬瓜羊肉卤子,另配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而郑州拉面则与上海河南拉面接近 —— 在老字号杨记清芳牛肉拉面馆吃面,一口下去也有悠悠的咖喱香。
差别主要在汤底和浇头:杨记是清真馆子,猪骨和大肠这一类食材不会进店,取而代之的是羊肉串、涮牛肚等北派味道。
所以河南拉面是郑州拉面的变种吗?我听到过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河南拉面是外来物种,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是咖喱牛肉面。
上海开埠,成为各种外国食材进入中国的窗口,咖喱就是其中之一。老上海四马路(现福州路)上就曾经开过一家印度咖喱饭店(原名大西洋饭庄);老字号糕饼店老大昌的咖喱饺,是许多上海小囡的童年回忆;至于上海人吃生煎、吃麻酱面常见的那碗小牛汤,其实就是咖喱牛肉汤。
咖喱牛肉面就是一种以咖喱牛肉汤为底,下上海的机压细面的食物,只是近年来在上海被河南拉面压制,逐渐式微。
如此看来,咖喱味的河南拉面能做成功,也是因为咖喱牛肉面的群众基础。

河南拉面里都是爱拼才会赢
上海究竟为什么会诞生河南拉面呢?一切要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镇的几个年轻人开始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里铺镇开始逐渐有人来到上海打工。最开始选择的职业很杂,餐饮、服务、建筑工地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后来,一些学成手艺的人开始单干,其中就有合伙开拉面店的——那时候浦东新区刚刚成立,上海处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时期,餐饮业机会很多,拉面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当年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

餐饮业是勤行,平时工作非常辛苦。这些襄城人更加勤奋,把餐厅开成了24小时营业;又善于创新,将上海本地的咖喱牛肉风味、大肠、辣肉、大排浇头和现场拉面融合在了一起。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这些餐厅。而初期的成功,也给老乡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等待这批人学成之后,他们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创业中。
就这样,老乡带老乡,一批批襄城人来到上海开起了河南拉面。并且凭借着聪明、勤奋和坚持,把河南拉面店开遍了上海。据《许昌日报》统计,襄城人在上海工作的共有50,000人之多,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拉面店起家,如今已经开了2,000多家餐厅。
一个村子一个镇,凭借着先富带动后富做同一样产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的石赖村,被称为“烘焙之乡”,一个村子1,200口人,有200多人都从事烘焙行业;江西省抚州市的资溪县,被称为“面包之乡”,整个镇子在全国各地开了50,000多家面包店,甚至走出国门把店开到了国外;还有在北京做馒头的,几乎全都是山东菏泽鄄城县人。归根结底,河南拉面在上海走红,是一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故事,也是一段中国城市化的过程。

早年资溪人的面包房

但我个人会固执地认为,河南拉面属于上海,甚至觉得它是一种新上海菜。
19世纪上海开埠以来,这里逐渐繁荣。宁波人带来咸鲜的甬菜、苏州人带来甜美的苏帮菜、安徽人带来重火工的徽菜、扬州人带来重刀工的淮扬菜……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台,久而久之逐渐诞生了一种融合菜系。
底色十六铺码头工人浓油赤酱的河鲜下水;后来经过浦东三林铲刀帮细致的总结归纳;又融合了一些江浙粤皖宴席菜的挑剔;再加上一点点发挥民间智慧的西餐技法,这就是上海菜,或者说本帮菜。
红烧划水、草头圈子、腌笃鲜、土豆沙拉、炸猪排,这些菜的灵感来源于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却又融入了上海本地的特色。

上海人最爱的猪油拌饭

菜的背后是人。发明这些菜的人也来自于四面八方,他们发挥智慧、勤奋又认真,最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味。这样的过程,与河南拉面、还有他们背后热火朝天不断拼搏的襄城人是如此相近。

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记得买给上海

忘记是来上海的第几年,我开始喜欢上“河南拉面”。我家楼下那家小河南面馆,大概就是遍布上海市区各个角落的一支,点评网站上评论还不超过10条,但却是我的美食城市排行榜前十。
店虽小,面的花样却不少,汤里的咖喱粉是河南人在上海相认的对头暗号,面可以拌也可以汤。我最爱的从来都是红烧牛肉:

“三两红烧牛肉拉面、拌面、加大肠”

“酱蛋有伐?来个酱蛋。”

“好嘞,35块,扫一下。”

“滴。”
即使起源于上海,兴盛于上海,目前影响力也仅限于上海;即使20多年来,似乎都没有重新装修;即使老板可能不知道,现在市中心手指盖大小的迷你可颂4个已经能卖100元 —— 河南拉面的老板和店里的人群,却永远朝气蓬勃。
它从学不会摆些趾高气扬的架子,它真诚陪伴每一个沪上打工人。上海人一直爱吃、河南人也爱吃、其他外地来沪生活的人也爱吃。它不仅给上海时髦生活的基本面外贡献了一种边缘的温暖,也带出了一种无论阶级、无论贵贱,只要坐进来,都有一份安定,都能感到的粗粝和明媚。
每每日子有些苦闷,我会把汤也连着一口猛喝下去,感受微麻、微辣、烫嘴逐层递进,接着便是大口的嗦面声、手机里快手和抖音的视频外放声、仰脖子喝下白酒的咂嘴声……
我觉得,这才是上海人最心甘情愿想要买单的滋味。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沪币法外之地”河南拉面

据《许昌日报》统计,襄城人在上海工作的共有50,000人之多,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拉面店起家,如今已经开了2,000多家餐厅。

河南拉面,沪币世界罕见的良心。

刀刀、斯小乐

编辑梅姗姗

来源|风味星球(ID:fengweixingqiu)

封面来源Pexels
某音上刷到一个烘焙博主,做出了件如同油画里走出来的苹果酸奶,堪称艺术品,我刚想看看,评论有没有志同道合的审美爱好者,结果点开评论区,发现大家竟然齐刷刷地留言说:“卖给上海人!”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的评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刷到贵+限量+预定+一些艺术概念,评论里就会无比统一说出这句:”卖给上海人”。
大概全国人民现在都认为拥有独特沪币系统的上海人,是当下经济环境里最后的“冤大头”,只要动点脑子,给原来平平无奇的食物加些艺术、创意、特立独行的概念,无论价格标高到多离谱,总有上海人愿意来埋单。属于新时代的人傻钱多速来。
作为一个打滚10多年的沪漂,欲辩已无言,但下楼转角看到那家已经也同样坚守了10多年的面店,我想起来——不是啊,至少还有一个群体,他们从来不骗上海人!
很多年前,世道还没这么坏的时候,这些外省来的老乡,曾在上海守望相助出一种便宜又温暖的滋味。这群人,曾集体真诚地,打拼过一道踏实安心的上海菜式。这群人的名字,是河南人。
十几年前,他们满怀梦想来到上海,“卖给上海人”的,是一碗价格不能再实在的“河南拉面”。一碗不过小20块,每个人提起来都心涌热流。这是在外地,再吃不到的上海特产,河南拉面。

拿着上海户口的河南拉面

我是已经吃出门道了。
在上海街头,随便走进一家标准的河南拉面店,面至少有拉面和刀削面两种;汤底是牛骨猪骨加大量咖喱粉一起熬成的;浇头既有北方的白切牛肉和牛杂,也有上海人爱吃的红烧牛肉、红烧大肠和大排素鸡;有些店还可以吃到河南烩面、炒饭和饺子……人均20来块,不仅管饱,还管好吃。
不过,“俺们河(hè)南没有河南拉(lá)面,” 我的河南朋友陆哥告诉我。
这话说的不对,这话说的也对。说不对,是因为河南更有名的是烩面:宽面、白亮亮的羊汤、海带、千张、粉条,吃之前撒一把香菜、一勺辣椒油,看上去就是汤汤水水的豫菜后代。
说对,则是因为开封和郑州都有吃拉面的传统。而且,也有咖喱味的拉面。
开封的拉面类似于打卤面,拉面汆水沥干,浇冬瓜羊肉卤子,另配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而郑州拉面则与上海河南拉面接近 —— 在老字号杨记清芳牛肉拉面馆吃面,一口下去也有悠悠的咖喱香。
差别主要在汤底和浇头:杨记是清真馆子,猪骨和大肠这一类食材不会进店,取而代之的是羊肉串、涮牛肚等北派味道。
所以河南拉面是郑州拉面的变种吗?我听到过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河南拉面是外来物种,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是咖喱牛肉面。
上海开埠,成为各种外国食材进入中国的窗口,咖喱就是其中之一。老上海四马路(现福州路)上就曾经开过一家印度咖喱饭店(原名大西洋饭庄);老字号糕饼店老大昌的咖喱饺,是许多上海小囡的童年回忆;至于上海人吃生煎、吃麻酱面常见的那碗小牛汤,其实就是咖喱牛肉汤。
咖喱牛肉面就是一种以咖喱牛肉汤为底,下上海的机压细面的食物,只是近年来在上海被河南拉面压制,逐渐式微。
如此看来,咖喱味的河南拉面能做成功,也是因为咖喱牛肉面的群众基础。

河南拉面里都是爱拼才会赢
上海究竟为什么会诞生河南拉面呢?一切要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镇的几个年轻人开始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里铺镇开始逐渐有人来到上海打工。最开始选择的职业很杂,餐饮、服务、建筑工地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后来,一些学成手艺的人开始单干,其中就有合伙开拉面店的——那时候浦东新区刚刚成立,上海处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时期,餐饮业机会很多,拉面店的生意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当年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

餐饮业是勤行,平时工作非常辛苦。这些襄城人更加勤奋,把餐厅开成了24小时营业;又善于创新,将上海本地的咖喱牛肉风味、大肠、辣肉、大排浇头和现场拉面融合在了一起。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这些餐厅。而初期的成功,也给老乡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等待这批人学成之后,他们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创业中。
就这样,老乡带老乡,一批批襄城人来到上海开起了河南拉面。并且凭借着聪明、勤奋和坚持,把河南拉面店开遍了上海。据《许昌日报》统计,襄城人在上海工作的共有50,000人之多,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拉面店起家,如今已经开了2,000多家餐厅。
一个村子一个镇,凭借着先富带动后富做同一样产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的石赖村,被称为“烘焙之乡”,一个村子1,200口人,有200多人都从事烘焙行业;江西省抚州市的资溪县,被称为“面包之乡”,整个镇子在全国各地开了50,000多家面包店,甚至走出国门把店开到了国外;还有在北京做馒头的,几乎全都是山东菏泽鄄城县人。归根结底,河南拉面在上海走红,是一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故事,也是一段中国城市化的过程。

早年资溪人的面包房

但我个人会固执地认为,河南拉面属于上海,甚至觉得它是一种新上海菜。
19世纪上海开埠以来,这里逐渐繁荣。宁波人带来咸鲜的甬菜、苏州人带来甜美的苏帮菜、安徽人带来重火工的徽菜、扬州人带来重刀工的淮扬菜……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台,久而久之逐渐诞生了一种融合菜系。
底色十六铺码头工人浓油赤酱的河鲜下水;后来经过浦东三林铲刀帮细致的总结归纳;又融合了一些江浙粤皖宴席菜的挑剔;再加上一点点发挥民间智慧的西餐技法,这就是上海菜,或者说本帮菜。
红烧划水、草头圈子、腌笃鲜、土豆沙拉、炸猪排,这些菜的灵感来源于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却又融入了上海本地的特色。

上海人最爱的猪油拌饭

菜的背后是人。发明这些菜的人也来自于四面八方,他们发挥智慧、勤奋又认真,最终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味。这样的过程,与河南拉面、还有他们背后热火朝天不断拼搏的襄城人是如此相近。

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记得买给上海

忘记是来上海的第几年,我开始喜欢上“河南拉面”。我家楼下那家小河南面馆,大概就是遍布上海市区各个角落的一支,点评网站上评论还不超过10条,但却是我的美食城市排行榜前十。
店虽小,面的花样却不少,汤里的咖喱粉是河南人在上海相认的对头暗号,面可以拌也可以汤。我最爱的从来都是红烧牛肉:

“三两红烧牛肉拉面、拌面、加大肠”

“酱蛋有伐?来个酱蛋。”

“好嘞,35块,扫一下。”

“滴。”
即使起源于上海,兴盛于上海,目前影响力也仅限于上海;即使20多年来,似乎都没有重新装修;即使老板可能不知道,现在市中心手指盖大小的迷你可颂4个已经能卖100元 —— 河南拉面的老板和店里的人群,却永远朝气蓬勃。
它从学不会摆些趾高气扬的架子,它真诚陪伴每一个沪上打工人。上海人一直爱吃、河南人也爱吃、其他外地来沪生活的人也爱吃。它不仅给上海时髦生活的基本面外贡献了一种边缘的温暖,也带出了一种无论阶级、无论贵贱,只要坐进来,都有一份安定,都能感到的粗粝和明媚。
每每日子有些苦闷,我会把汤也连着一口猛喝下去,感受微麻、微辣、烫嘴逐层递进,接着便是大口的嗦面声、手机里快手和抖音的视频外放声、仰脖子喝下白酒的咂嘴声……
我觉得,这才是上海人最心甘情愿想要买单的滋味。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沪币法外之地”河南拉面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