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是一门好生意吗

虎嗅APP

1个月前

但宣传归宣传,实际工作中的网约护士,大多数工作其实并不好干。...另一个数据也可以佐证这种趋势,2023年7月,浙江某县级市人民医院公布了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服务患者的数据,其中网约护士共计210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界UnKnown,作者:山茶,编辑:钱江,题图来自:AI生成

手上还流着血,但张琳顾不上处理,她左手捏着自己肚子,让肉略微鼓起。咬牙间,拿着注射器的右手快速将针头刺入,然后缓缓推入药剂。

张琳,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一名员工。最近由于身体原因,需要定期注射激素来进行调理。由于工作无法频繁请假,于是有了开头这一幕。

这是张琳第一次在公司给自己进行注射,可能是害怕被同事看到紧张,导致更换针头时不小心将自己划伤了。

从这次之后,张琳就开始通过在网上预约的护士上门来为自己完成注射。

与张琳自己略显笨拙相比,护士的动作很迅速,打开药盒、配药、消毒、扎针、按上消毒棉签,然后收拾好各种医疗废物和注射器具后离开。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甚至没有引起任何同事的注意。

从2018年开始,中国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就开始推广“互联网+医疗”的线上服务,用更互联网的话说,也可以叫“网约护士”或者“滴滴打针”。

到目前为止,网约护士发展已有5年,现在除了护士到家这样的专业平台之外,京东、淘宝、美团、小红书,甚至闲鱼上,都有了网约护士的身影。

在许多新闻中,做网约护士月入过万,自己生病时通过APP一键呼叫护士上门,也十分方便省心。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发展五年的网约护士是一门好生意吗?

一、网约护士,一张好看不好吃的饼

关于网约护士,许多新闻喜欢将其描述成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

月入过万,工作自由,没有夜班,没有科室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频繁的培训和严苛的考核。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上门打针、输液、换药。

但宣传归宣传,实际工作中的网约护士,大多数工作其实并不好干。

“北京的话,收入和在医院上班差不多。”

石女士曾是北京某医院的资深护士,两年前离职后开始自己运营一个网约护士品牌。在谈及网约护士的收入时,石女士这样说道。

和大多数护士通过专门的APP接单不同,石女士采用网店的方式,在京东、淘宝、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上经营。

“京东、淘宝不抽点,这样价格可以便宜一些,更多人能够接受。”石女士提到:“和合伙人开店,主要是想让一些收入不稳定的护士,或者护士宝妈有渠道挣个零花钱。”

石女士表示,在北京平均每天可以有3~5单。“现在各个行业都在内卷,我的定价也偏低一些。”

但北京毕竟有其特殊性,因为北京消费能力更强,工作等环境带来的制约更大,创造了更多上门注射、抽血之类的需求。

“去医院需要请假,但很多人工作忙,或者不愿意让公司同事知道自己的情况,就会请我们上门去给他们打针。”这些年来,石女士经历过在会议室、地下车库、保姆车等各种场合为客户注射的情况。

离开北京之后,这种环境带来的需求会有所改变,比如在长沙、成都等地,许多网约护士一天可能就一单,或者好几天才有一单。

张琳也向我们分享了她有一次在长沙出差的打针经历。

“我是出差之前通过APP预约的护士,按照之前经验只有一针,但是出差当天医生临时给我加了一针,于是当天就要打两针,而且两针之间还要间隔3小时。”

“打完针我和护士说可以先回去,我再通过APP找别的护士,但她却说自己当天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在这边等,然后她就在附近等了我3个小时。”

“这种情况在北京绝对不可能出现,北京的护士总是匆匆忙忙地打完这一针赶紧去下一针。”张琳说。

▲石女士上门打针的工作照 图源石女士小红书

另一个数据也可以佐证这种趋势,2023年7月,浙江某县级市人民医院公布了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服务患者的数据,其中网约护士共计210单。就是说,即便以整个医院为单位,平均下来每天也只有一单。

除了没有月入过万的童话,网约护士通常还会面临许多风险。

常见的是骚扰。“我们都是女护士,会遇到一些男客户,假借输液的名义进行骚扰。”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现在石女士安排护士上门之前都必须要先同对方核实医院开具的处方证明,在之前,这些只需要在注射之前核对就行。

除此之外,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医患关系也同样让人感到担忧。

“许多老年人长期卧床,身体都比较脆弱,他们在医院就医时,有整个医院系统支持,但在家里只有护士一个人,家里环境也更复杂,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做出解释。”

长沙某三甲医院的护士小何表示,他们医院也有推出这类上门服务,有同事参与其中,但在上门之前都会先购买人身意外险,医疗责任险等相关保险。“这是医院系统自带的,只要从医院系统接单就会自动匹配。”

种种问题都在说明,网约护士这个工作并不像宣传叙事中表现的那么好做。

二、护士平台的困境

和护士一样,网约护士一类的平台也并不容易。

平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提供服务的护士供给不足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规定,“网约护士”需要具备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

但截至2023年底,中国仅有卫生技术人员124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78万人,注册护士563万人。

目前这部分卫生技术人员服务医院仍有缺口。《工人日报》就在今年国际护士节时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中国目前护士缺口接近400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卫健委为了推广网约护士一直倡导各个医院的护士能够兼职“干干副业”。

但这种鼓励显然效果有限。“之前我们医院里也宣传过,但报名不多。”小何表示:“很多科室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一个人负责十几个病人,工作已经很累了,下班就想躺着,谁还会出去赚钱呢。”

▲小红书平台上护士吐槽工作时间长

在护士供给不足的情况下,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一些医护平台并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审核平台护士。

除此之外,和所有提供线下服务的中间平台一样,“网约护士”平台也面临护士和患者的跳单情况。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价格。

张琳向我们介绍提到,一般通过平台下单,打针的价格是200元左右。如果绕过平台直接和护士联系,则普遍只需要120~130元左右。输液单通过平台下单价格在600元左右,但直接联系护士则只需要200~300元。

同时作为医护这类涉及健康和隐私的服务,患者也普遍愿意选择一个熟悉、固定的人进行服务。

“比如我每周一针持续半年,一开始也是从护士APP上联系的护士,一两次熟悉之后,后面都是直接私下联系,因为熟悉的人服务更安心,而且我也不想让更多人知道我的事情。”张琳说。

对于护士而言,他们也同样有越过平台的动力。最直接的动力就是不抽佣。但更大的动力是,护士也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稳定客源。

“很多客户都是长期需求,如果第一次服务体验比较好的话,基本上都会主动要微信,一段时间后就会积累一些客户,不用过于依赖平台。”北京的一位网约护士提到。

除此之外,一些平台不好的体验也成为护士远离的原因,“现在一些平台不开会员根本抢不到单子,还有些平台提现麻烦,或者只能购买耗材,却基本不怎么派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护士还是消费者,都将平台当成了一块垫脚石,让有价值的、长期的消费者和经验丰富的护士都会逐渐流失到线下。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网约护士发展5年,到如今仍然叫好不叫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语

虽然我们前面一直在讨论护士的不容易,亦或者网约护士平台的困难,但不可否认,市场对于网约护士的需求一直在不断提高。

石女士提到,他们服务场景最多的是打针,其次会有一些不方便去医院的人需要抽血,以及一些大健康行业的基因检测。“打针大多都是黄体酮(试管),维生素之类,还有一些是老人孩子生病输液,都是医院开好药和处方,护士带着耗材直接去。”

这一观察正好可以和宏观数据相互佐证。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9亿,其中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这些人口都让医疗护理成为刚需。

除此之外,医美、试管婴儿也是打针、抽血等护士上门需求的重要场景。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130万对夫妇采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近年来,医美行业也因为肉毒毒素、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注射填充剂的流行带来大量注射需求。

小红书上,搜索“网约护士”等关键词,就可以在相关内容的评论区看到许多网友询问自己所在地是否有相应的服务,这也从侧面暗示了网约护士需求之广泛。

所以,虽然眼前的挑战一直困扰着网约护士这个场景的企业,但巨大的需求就像是一座肉眼可见的金山,让人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界UnKnown,作者:山茶,编辑:钱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
发现新版本 3.4.10

1. 蛇年限时界面—推出蛇年限时界面效果,融入充满新年氛围的元素;

2. 操作体验优化—化繁为简,提升交互响应速度;

3. 修复了一些bug;

* 若更新失败,请至App Store搜索 财经头条 更新至最新版本。

立即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