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HKEX)近期就优化首次公开募股(IPO)价格发现机制的建议进行咨询。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市场效率,增强投资者信心,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下是对这一建议的详细分析和讨论。
1、港交所意识到现有新股发行中存在着各种操控问题,但是为了IPO市场每年有足够的量,过去的事情就忍了。接下来要把这些漏洞尽量堵住,鼓励真正优质企业上市,提升港股市场的整体公司优质性。说白了,我宁愿少一点的优质公司,不想一堆滥竽充数的垃圾公司。
2、港交所希望提升其在全球市场地位,港交所不是任何市场的附庸,不要把我当备胎,你如果有本事发的出去,那你得发到一定量才来我这,而且最好是真正的机构投资者,这样才能证明你是真正好公司,不要再来割我们这里本来就不多的散户了。
3、优质公司我给你一些更好的灵活便利条件,你来灵活操作,优质公司涨上去我也不担心,因为我同时给你安上了一些紧箍咒,意味着你涨上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你够优秀。
解读:一些拟IPO公司因为历史原因,或者足够优秀,股份都是自己和关联方拿着了。过去为了应付规定,就通过各种操作把这些货在一级或者二级散到其他户头,实际上还是你自己的,增加了成本,也变相违规了。
那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我允许优质公司你既然看好自己,那你就拿着你的筹码,虽然外面能拿到你的货的人和筹码数变少了,但你有更多的动力促进公司股价上涨,让二级上的机构和散户真正赚到钱,实现共赢。
解读:这个是针对上面一条同时装了个紧箍咒。披露这个也是让市场看到,哪些票到底都是大股东和相关方拿着,防范不是真正优秀的,而是通过人为市场操控把股票搞上去的那些票,必须把底牌亮给市场。我至少让上市公司把牌亮出来了,你投资者自己可以分析了,你不明就里最后被套了可别怪我,咱们这是成熟市场,买者自负。
解读:以后场外这些大宗啊,咱们得立个规矩,你得至少让我看明白了,也让市场看明白了。你想搞可以,但是咱们得把牌亮出来,投资者看的清清楚楚,到底这些场外交易的动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下你自己没分析出来背后动机,是你水平问题,不怪我们港交所。
“建议规定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中有一定部分在上市后即可自由交易,以提供更多流动性”
什么叫公众人士?就是:既不是大股东,也不是大股东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是一致行动人——那些可能和大股东穿一条裤子的。当然,PE就不算了,上市第一天,很多PE的货就可以扔出来了。
首先,过去PE要等着6个月或者12个月解禁,那我现在上来就可以卖至少一部分,我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高了。
其次,我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在限售期内看着市值管理方因为市场筹码少且锁定,玩的天花乱坠,我却无能为力,最后解禁一刻被蒙杀。现在,我跺跺脚,你们就不敢乱动了。
再者,这么一来新股二级就更加市场化了,价格就更容易迅速实现均衡价格,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投资者不会成为市场操控者刀下的羔羊。
总结一下就是:提升了PE在二级市场地位,让他们能更安心放行自己投的公司去港股,推动更多优质公司来港股上市。真正优秀的公司也不怕PE卖股票,真正好的公司市场会去承接的,那么市场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解读:A股公司不要看不起咱们港交所,我们不是备胎和面子工程,你真觉得自己好,你在我这也得发出来,你发到10%不过分吧?要不我就真成了备胎了。你市值30亿大一点的,我更欢迎也给你更多灵活性,但你不能是找个马甲自己买自己,你得老老实实得有市场化的单子来买。
解读:这个就是为了对付那些市值管理方,利用限售期内市场筹码锁定的天然条件,强行做进港股通,最后让港股通投资者和散户接盘的漏洞。
现在,上市3个月后基石就可以卖一半了,而你入通公布到正式生效也得3个月,你入通生效那一刻前必然有基石就可以卖了,那你要不是优质公司,你就等着被基石砸吧(前面再给前面条例2再来个补充版)。
这也意味着,港交所一定希望是真正的优质公司进入港股通,而不是通过操纵股价来进入港股通,除非你自己掏钱把这些基石和部分PE的货都接了,你得掂量值不值得干了。
解读:从字面意思来看,国配部分至少一半是由锚定构成的。过去一些市值管理者把国配中的基石的比例做到特别高,方便后续控制筹码结构。那现在,你一半锚定的意味着你的难度变大,除非锚定全部你自己安排的,但是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和成本就变大了。
说白了,港交所希望,你有本事就好好市场化发行,少玩这些操控的事了。
公开认购部分:建议给予上市发行人弹性,灵活选择将公开认购的初始分配份额设定为5%,并采用回拨上限为最高20%的回补机制(现行规定回补机制的回拨上限为最高50%),或将初始分配份额设定为至少10%,而没有回补机制。
解读:首先,把那些专门来操控公开的IPO党——就是那些认为制造一堆账户,操纵把公开打高的相关操盘机构——干死了。你想操纵市场把公开打高,让国配压力少,现在没门儿了。过去你公开干到100倍,回拨50%,现在不好意思,最多20%,值得么,算算成本吧!
其次,新股市场中的所谓“套路拨”,特别是不足15倍,本来不回拨的,通过国配认购不足,强行回给散户20%的玩法不灵了。因为按照新规理解,推测出可能最多给你回拨到10%,你可操控空间就小多了。
最后,对于那些真正优质公司,想把筹码拿在自己手上和相关方手上的就有利了,也利于国配的筹码锁定。我不用考虑因为公开太高,市场拿走我的货,大不了我就根据归新规直接设定你们就最多拿10%,剩下都是我的。
解读:还是鼓励优质公司来港IPO,鼓励市场化发行模式。原来允许下限修订下,是鼓励更低价格让更多公开来接,从公开部分拿到更多的钱。那我现在同样给优质公司个盼头,那我也允许你再把发行价搞得高一点,这样你公开股数可能没之前那么多,但是你募资金额上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相关人士投稿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智通财经意见。
香港交易所(HKEX)近期就优化首次公开募股(IPO)价格发现机制的建议进行咨询。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市场效率,增强投资者信心,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下是对这一建议的详细分析和讨论。
1、港交所意识到现有新股发行中存在着各种操控问题,但是为了IPO市场每年有足够的量,过去的事情就忍了。接下来要把这些漏洞尽量堵住,鼓励真正优质企业上市,提升港股市场的整体公司优质性。说白了,我宁愿少一点的优质公司,不想一堆滥竽充数的垃圾公司。
2、港交所希望提升其在全球市场地位,港交所不是任何市场的附庸,不要把我当备胎,你如果有本事发的出去,那你得发到一定量才来我这,而且最好是真正的机构投资者,这样才能证明你是真正好公司,不要再来割我们这里本来就不多的散户了。
3、优质公司我给你一些更好的灵活便利条件,你来灵活操作,优质公司涨上去我也不担心,因为我同时给你安上了一些紧箍咒,意味着你涨上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你够优秀。
解读:一些拟IPO公司因为历史原因,或者足够优秀,股份都是自己和关联方拿着了。过去为了应付规定,就通过各种操作把这些货在一级或者二级散到其他户头,实际上还是你自己的,增加了成本,也变相违规了。
那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我允许优质公司你既然看好自己,那你就拿着你的筹码,虽然外面能拿到你的货的人和筹码数变少了,但你有更多的动力促进公司股价上涨,让二级上的机构和散户真正赚到钱,实现共赢。
解读:这个是针对上面一条同时装了个紧箍咒。披露这个也是让市场看到,哪些票到底都是大股东和相关方拿着,防范不是真正优秀的,而是通过人为市场操控把股票搞上去的那些票,必须把底牌亮给市场。我至少让上市公司把牌亮出来了,你投资者自己可以分析了,你不明就里最后被套了可别怪我,咱们这是成熟市场,买者自负。
解读:以后场外这些大宗啊,咱们得立个规矩,你得至少让我看明白了,也让市场看明白了。你想搞可以,但是咱们得把牌亮出来,投资者看的清清楚楚,到底这些场外交易的动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下你自己没分析出来背后动机,是你水平问题,不怪我们港交所。
“建议规定由公众人士持有的股份中有一定部分在上市后即可自由交易,以提供更多流动性”
什么叫公众人士?就是:既不是大股东,也不是大股东七大姑八大姨,或者是一致行动人——那些可能和大股东穿一条裤子的。当然,PE就不算了,上市第一天,很多PE的货就可以扔出来了。
首先,过去PE要等着6个月或者12个月解禁,那我现在上来就可以卖至少一部分,我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高了。
其次,我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在限售期内看着市值管理方因为市场筹码少且锁定,玩的天花乱坠,我却无能为力,最后解禁一刻被蒙杀。现在,我跺跺脚,你们就不敢乱动了。
再者,这么一来新股二级就更加市场化了,价格就更容易迅速实现均衡价格,投资者特别是散户投资者不会成为市场操控者刀下的羔羊。
总结一下就是:提升了PE在二级市场地位,让他们能更安心放行自己投的公司去港股,推动更多优质公司来港股上市。真正优秀的公司也不怕PE卖股票,真正好的公司市场会去承接的,那么市场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解读:A股公司不要看不起咱们港交所,我们不是备胎和面子工程,你真觉得自己好,你在我这也得发出来,你发到10%不过分吧?要不我就真成了备胎了。你市值30亿大一点的,我更欢迎也给你更多灵活性,但你不能是找个马甲自己买自己,你得老老实实得有市场化的单子来买。
解读:这个就是为了对付那些市值管理方,利用限售期内市场筹码锁定的天然条件,强行做进港股通,最后让港股通投资者和散户接盘的漏洞。
现在,上市3个月后基石就可以卖一半了,而你入通公布到正式生效也得3个月,你入通生效那一刻前必然有基石就可以卖了,那你要不是优质公司,你就等着被基石砸吧(前面再给前面条例2再来个补充版)。
这也意味着,港交所一定希望是真正的优质公司进入港股通,而不是通过操纵股价来进入港股通,除非你自己掏钱把这些基石和部分PE的货都接了,你得掂量值不值得干了。
解读:从字面意思来看,国配部分至少一半是由锚定构成的。过去一些市值管理者把国配中的基石的比例做到特别高,方便后续控制筹码结构。那现在,你一半锚定的意味着你的难度变大,除非锚定全部你自己安排的,但是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和成本就变大了。
说白了,港交所希望,你有本事就好好市场化发行,少玩这些操控的事了。
公开认购部分:建议给予上市发行人弹性,灵活选择将公开认购的初始分配份额设定为5%,并采用回拨上限为最高20%的回补机制(现行规定回补机制的回拨上限为最高50%),或将初始分配份额设定为至少10%,而没有回补机制。
解读:首先,把那些专门来操控公开的IPO党——就是那些认为制造一堆账户,操纵把公开打高的相关操盘机构——干死了。你想操纵市场把公开打高,让国配压力少,现在没门儿了。过去你公开干到100倍,回拨50%,现在不好意思,最多20%,值得么,算算成本吧!
其次,新股市场中的所谓“套路拨”,特别是不足15倍,本来不回拨的,通过国配认购不足,强行回给散户20%的玩法不灵了。因为按照新规理解,推测出可能最多给你回拨到10%,你可操控空间就小多了。
最后,对于那些真正优质公司,想把筹码拿在自己手上和相关方手上的就有利了,也利于国配的筹码锁定。我不用考虑因为公开太高,市场拿走我的货,大不了我就根据归新规直接设定你们就最多拿10%,剩下都是我的。
解读:还是鼓励优质公司来港IPO,鼓励市场化发行模式。原来允许下限修订下,是鼓励更低价格让更多公开来接,从公开部分拿到更多的钱。那我现在同样给优质公司个盼头,那我也允许你再把发行价搞得高一点,这样你公开股数可能没之前那么多,但是你募资金额上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相关人士投稿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智通财经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