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展报告(2024)

市场资讯

2周前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与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3〕41号)提出,支持合作区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港澳互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鼓励合作区内企业利用港澳平台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进行认证及融资。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政策动态

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分析

(一)绿色债券市场总览

(二)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三)绿色债券行业分布

(四)绿色债券期限统计

三、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

(一) 大湾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二)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三)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展的建议

(一)以发行创新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创新

(三)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建设推广

(四)推动大湾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扩容

附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年度大事记

【专栏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

【专栏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

【专栏三】香港特区政府发售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

【专栏四】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

摘 要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持续深化发展,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起到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在绿色债券规模和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债券发行和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积极开展创新。

本报告结合广东、香港、澳门的区域特色,从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发行情况及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绿色债券发行情况方面,报告从发行规模、品种结构、期限结构、行业分布等统计维度,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方面,报告从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角度,测算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对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信息披露完整度开展对比分析。最后,报告结合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绿色债券发展的最新实践提出发展建议,鼓励大湾区绿色债券积极开展发行创新和科技创新,构建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指标体系标准,加强大湾区绿色债券标准的国际交流,推动大湾区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政策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不断深化,在支持绿色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较大贡献。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动态主要集中在发展绿色金融、蓝色金融、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标准规范化建设等四方面,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建设。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2023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产权激励、资源利用、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机制。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与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3〕41号)提出,支持合作区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港澳互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鼓励合作区内企业利用港澳平台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进行认证及融资。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丰富环境权益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

二是通过蓝色金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明确提出,实施“金融海洋”工程,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融资政策。2023年9月,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鼓励发行ABS、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2023年11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规划资源规〔2023〕9号),提出积极推进海洋领域标准制定工作,加大涉海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发挥海洋产业基金作用,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深化绿色金融行业和披露标准建设。2023年5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绿色分类框架原型》讨论文件,并广泛征求市场反馈意见,为香港金融业制定绿色分类目录奠定基础。2023年10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深金监规〔2023〕3号),明确深圳地区金融机构需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风险与效益情况开展投资前评估和投资后管理。2023年12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DB4403/T400—2023),为深圳地区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活动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发挥深圳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行示范作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及共建奠定试点基础。

四是支持转型金融,助力低碳转型发展。《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提出,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支持金融机构为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2023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银行业机构净零转型规划,以增强银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促进转型金融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分析

(一)绿色债券市场总览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债市场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中债绿债数据库”),广东(不含深圳)、深圳、香港、澳门12023年共发行绿色债券2280只,规模共计4483.9亿元。其中,公募债券238只、共4355.1亿元,私募债券42只、共128.9亿元。相较于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实现发行规模和数量的双增长;其中,发行规模增长19.9%,发行只数增长31.5%。

从区域发行规模来看,广东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最大,达1640.8亿元,在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占比达36.6%;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1390.8亿元,跃居大湾区第二,占比为31%;深圳和澳门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219.4亿元和233亿元,占比分别为27.2%和5.2%,占比相较于往年均有所下滑。

从区域发行数量来看,广东绿色债券发行数量最多,为124只,其次为深圳90只,香港和澳门新发行绿色债券只数分别为48只和18只。

图1 大湾区绿色债券2023年发行统计

图2 大湾区绿色债券2023年发行规模占比

1.广东

2023年,广东发行“投向绿”债券124只,规模1640.8亿元。其中“贴标绿”债券发行64只,规模385.7亿元。从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看,广东2023年绿色债券发行相较于2022年有所上升,自2019年以来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图3 广东“投向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图4 广东“贴标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2.深圳

2023年,深圳发行“投向绿”债券90只,规模1219.4亿元。其中“贴标绿”债券发行22只,规模105.7亿元。从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看,深圳2023年绿色债券发行相较于2022年有所回落,“贴标绿”债券回落较为明显。

图5 深圳“投向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图6 深圳“贴标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3.香港

2023年,香港发行绿色债券48只,规模1390.8亿元。2023年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相较于2022年均有所下降,且近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图7 香港绿色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4.澳门

2023年澳门发行绿色债券18只,规模233亿元,相较于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只数均有所上升,但单只债券平均发行规模近三年连年下降。

图8 澳门绿色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二)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从债券品种构成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品种构成分布较为均衡,其中政府债券、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占比较高。“贴标绿”口径下,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占比较高,构成主流发行品种;此外,有少量的资产证券化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

图9 大湾区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从区域债券品种构成来看,广东绿色债券中地方政府债券是最主要的发行品种,深圳绿色债券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占比最高,香港绿色债券中金融债券发行占比超过半数,澳门绿色债券中公司债券发行占据大多数。

1.广东

在广东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中,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3.2%;其次为短期融资融资券,占比30.2%。其中,在广东发行的“贴标绿”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9.1%;其次为金融债,占比为31.1%。

图10:广东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2.深圳

在深圳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中,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4.3%;其次为中期票据,占比23.4%。其中,在深圳发行的“贴标绿”债券中,中期票据发行规模最大,占比43.9%;其次为公司债券,占比33.9%。

图11:深圳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3.香港

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债券中,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50%;其次为政府债券,占比29.3%。

图12:香港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4.澳门

在澳门发行的绿色债券中,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89.3%,其次为政府债券,占比8.6%。

图13:澳门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三)绿色债券行业分布3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主要来自公共事业、金融业和仓储邮政业。“贴标绿”口径下,金融业发行债券规模占比最高,超过半数;其次为公共事业。

从区域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广东、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来自公共事业、交通运输事业;“贴标绿”口径下,广东、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来自金融业;香港绿色债券中,金融业发行债券规模占比超过半数;澳门绿色债券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高。 

图14 大湾区绿色债券行业分布(%)

1.广东

广东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多元,在“投向绿”债券发行人中,公共事业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33.2%,交通运输业次之,发行规模占比33%。其中,在广东“贴标绿”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65%,公共事业次之,发行占比为6.8%。

图15:广东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2.深圳

深圳“投向绿”债券发行人中,交通运输业发行占比最高,为44.6%,其次为电热气水供应业,发行占比为25.1%。其中,在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占比最高,为66.1%,建筑业次之,占比10.8%。

图16: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3.香港

在香港绿色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达52.2%,主要是商业银行;其次是公共事业,发行规模占比达29.3%,主要是香港特区政府。

图17:香港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4.澳门

在澳门绿色债券发行人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达54.1%,主要是城投企业;其次为金融业,发行规模占比为18.5%。

图18:澳门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四)绿色债券期限统计

从期限构成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以中短期限为主,1-3年和1年以下的债券发行占比最高。“贴标绿”口径下,1-3年的债券发行占比超过75%,是市场中最主流的债券期限。

图19:大湾区绿色债券期限结构统计(%)

1.广东

在发行期限上,广东“投向绿”债券期限结构较为均衡,1年及以下债券期限占比最高,为31.3%;其次为10年以上的债券,发行占比为31%。其中,在广东发行的“贴标绿”债券中,期限1-3年(含3年)债券占主导地位,发行占比为60%;其次为10年以上债券,占比为18%。

图20:广东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2.深圳

深圳“投向绿”债券期限以中短期限为主,其中1年及以下的债券发行占比最高,为35.8%;其次为5-10年(含10年)债券,发行占比24.4%。其中,在深圳发行的“贴标绿”债券期限主要集中分布在1-3年(含3年),占比高达77.8%。

图21:深圳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3.香港

香港绿色债券期限主要为短期限,1-3年(含3年)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77.4%;其次为3-5年(含5年)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为11.2%。

图22:香港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4.澳门

澳门绿色债券期限较为单一,只有2年期和3年期两种期限。其中3年期债券的占比最高,为80.6%;其次是2年期债券,占比为19.4%。

图23:澳门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是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已逐渐受到大湾区市场各参与机构的重视。大湾区绿色债券参照国内或国际规定、标准开展环境效益披露,存在各区域披露要求不一致,披露情况复杂的特征。本报告对大湾区绿色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信息披露情况开展研究分析,为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大湾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参照的信息披露标准存在差异。披露项目行业分类方面,广东及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遵循境内债券市场要求,主要依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绿债支持目录》)披露绿色债券募投项目的行业分类。港澳方面主要参照《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标准》等国际行业规则提出的行业分类来披露绿色项目所属行业,部分发行人也参照《绿债支持目录》进行披露。

披露环境效益指标方面,目前广东及深圳参照境内绿色债券发行监管政策要求,区域未出台明确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定。2021年4月,中央结算公司基于《绿债支持目录》四级行业分类,在全市场率先推出中债绿色指标体系,为发行人开展标准化、定量化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规范。在此基础上,相关金融行业标准正在加快形成。2023年11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基于《绿债支持目录》三级行业分类,发布《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作为信用债券行业指导规则,以提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透明度。港澳绿色债券发行人披露指标具有自愿性和自主性,主要参照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影响报告统一框架》(Harmonized Framework for Impact Reporting)进行环境效益信息披露。

(二)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考虑到境内“贴标绿”债券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下文主要对“贴标绿”口径下的大湾区绿色债券开展分析。

1.披露环境信息的债券只数占比

发行前披露占比:2023年,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大幅领先于港澳。广东“贴标绿”债券披露占比最高,为96.7%,其次为深圳78.6%,而香港、澳门绿色债券的披露只数占比仅为31.3%和5.6%。对比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绿色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均有所提升。

图24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发行前披露债券只数占比(%)

存续期披露占比:大湾区各区域2023年存续期债券数量为215只4,相较于2022年均有所增加。其中香港债券数量最多,为212只;其次为广东存续期95只,深圳存续期债券65只,澳门存续期债券34只。

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存续期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占比较高,均超过60%;香港、澳门绿色债券披露占比较低,分别为42.9%和32.4%。对比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绿色债券存续期环境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均有所下降。

图25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存续期披露债券只数占比(%)

2.大湾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

结合中债绿色指标体系,对大湾区2023年发行的“贴标绿”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进行评分5。总分由核心得分项(满分100分)和附加得分项(满分20分)构成,其中核心得分项包括环境效益必填指标披露得分与募投项目基本信息披露得分,附加得分项为环境效益选填指标披露得分。

发行前披露完整度评分: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明显高于港澳绿色债券。深圳得分最高,为78.7分,其次为广东72.1分;港澳平均得分均不超过15分,相比广东、深圳差距较大。相较于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和澳门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小幅上升,香港略微下降。

图26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发行前披露完整度评分

存续期披露完整度评分:四地存续期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评分接近,核心得分均在30-40分左右。澳门绿色债券平均披露完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香港和广东,深圳评分略低。相较于2022年,广东、深圳和澳门绿色债券评分在2023年小幅下降,香港则略微上升。

图27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存续期披露完整度评分

3.存续期与发行前对比

从整体披露情况看,发行前广东、深圳的披露占比和披露完整度评分均高于港澳;存续期广东、深圳的披露占比仍然领先港澳,但广东、深圳披露完整度评分则略低于港澳。从各自披露结构上看,广东、深圳发行前环境效益披露情况整体好于存续期,港澳则相反,存续期环境效益披露情况显著优于发行前。综合披露占比和披露完整度评分,大湾区在发行前和存续期的环境效益披露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存续期披露的提升空间更大。

(三)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

1.发行前环境效益贡献

根据已披露的绿债发行前环境效益数据估算6,2023年,大湾区公开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预计每年可支持碳减排量约445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182万吨标煤,节能量18万吨标煤,二氧化硫削减量1034吨,氮氧化物削减量961吨,为大湾区绿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详见表1)。

表1 2023年大湾区绿色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估算表

2.存续期环境效益贡献

从存续期数据8维度看,大湾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在2023年存续期共支持碳减排量约477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127万吨标煤,节能量25万吨标煤,污水处理量7亿吨,固体废物处理量2.1亿吨,水资源循环利用量0.6亿吨,建设绿色建筑204万平方米(详见表2)。大湾区绿色债券存续期与发行前披露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存在差异,发行前主要披露降碳类和减污类指标,而存续期除这两类指标外还主要披露资源综合利用类和其他定量类指标。

表2 2023年大湾区绿色债券存续期环境效益估算表

3.发行前与存续期环境效益贡献对比

本报告选取开展2023年存续期披露的绿色债券作为分析对象。从环境效益数据整体情况来看,大湾区绿色债券在存续期披露的环境效益数值水平为发行前预估水平的63%。从环境效益披露指标数量看,41%的环境效益指标存续期披露值高于发行前。其中,污水处理量、固体废物处理量、绿色建筑面积、替代化石能源量、碳减排量等指标存续期数值高于发行前,但生化需氧量削减量、总氮削减量、绿化面积、清淤量等指标存续期披露数值低于发行前水平。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展的建议

(一)以发行创新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高质量发展

深化地方政府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丰富境外中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期限结构,推动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发行创新。探索境内市场发行绿色政府债券路径,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项目,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鼓励大湾区企业发行绿色熊猫债、自贸债、点心债和莲花债等,助力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双向互动。开展绿色主题债券创新,发行气候、蓝色、生物多样性主题债券,探索将绿色主题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等元素相结合,促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创新

建设大湾区一体化的绿债信息披露平台,通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技术开展环境效益信息披露,促进绿债数据的有效整合和信息共享。探索数字债券在绿色领域的应用场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环境效益数据的可追溯和可跟踪。推动金融科技在绿色债券跨境交易、担保的应用,提升绿色债券的交易效率和流动性。探索采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在环境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三)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建设推广

构建统一的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编制《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鼓励大湾区发行人先行先试,推动成为三地政府相关制度规范的配套标准。加强建设粤港澳三地绿色金融生态圈,构建绿色债券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与绿色债券相关境外自律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沟通交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绿色债券披露标准的对话交流,提升大湾区绿债指标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四)推动大湾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扩容

加快研究制定具有大湾区特色的转型金融活动目录,结合产业转型发展具体需求,明确界定转型金融支持行业。聚焦大湾区高碳排放行业,鼓励转型主体积极发行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助力实现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出大湾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搭建转型债券数据库,集中收录、展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构建对高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出台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补贴政策。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搭建大湾区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推动大湾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附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年度大事记

2023年1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57.5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绿色债券。本次三币发行为亚洲最大的ESG债券发行。

2023年2月14日,珠海农商银行成功为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开立熊猫债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该债券是“熊猫债新规”施行后全国首笔在交易所市场非公开发行的绿色熊猫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境内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2023年2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

2023年2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指出完善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机制。

2023年3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丰富环境权益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

2023年4月12日,澳门金融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及澳门银行公会合办“绿色金融专题研讨会”。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致辞时表示将探讨建立统一绿色债券认证标准,促进在澳门开展绿色投融资活动,完善绿色金融生态圈。澳门银行公会主席叶兆佳致辞时则表示,澳门银行业界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持续丰富澳门绿色金融业态。会议围绕澳门绿色发展、区内及环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监管趋势、标准及认证制度、气候变化与企业管治开展交流。

2023年4月14日,香港交易所(联交所)就建议优化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征询市场意见。联交所建议规定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气候准则的新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2023年4月2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二轮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指引。在参考了2021年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试验计划所得的经验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优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以全面评估机构的气候风险承担,并进一步提升机构管理气候风险的能力,主要改进范畴涵盖气候情景、假设、评估方法和汇报要求等方面。

2023年4月24日,由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联合举办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合作”主题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七个工作组的重要工作成果及进展,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绿色科技工作组作为新成立的工作组,将通过建立绿色科技加速器,支援绿色科技企业和专项技术的研发,推动大湾区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培育绿色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

2023年5月8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有效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推广绿色信贷产品,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清洁生产重点项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

2023年5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绿色分类框架原型》讨论文件,并征求市场反馈意见。该绿色分类框架概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有关香港本地绿色分类框架的设想。香港金融管理局希望绿色分类框架可以得到香港市场的广泛适用,探索建立适合香港、接轨内地和国际的绿色分类框架,为金融产品和投资的环境可持续性分类与标记提供标准化参考。

2023年8月7日,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公布其重点工作范畴,以进一步推广及巩固香港作为领先可持续金融枢纽的角色。一是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建立世界级监管制度;二是透过金融生态系统的技能培训、数据提升和技术创新,增强香港的活力和竞争力,以推动经济的净零转型;三是发展具活力、可信赖的市场及多样化的产品,以引领更多资本流向净零转型。

2023年8月17日,2023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揭幕,分论坛积极讨论了从加强粤港澳三地环保政策衔接、标准融合、项目合作等角度促进绿色经济合作,加强绿色经济与科技融合发展等主题。

2023年8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峰会”在澳门举行,会议积极探讨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成功案例,及如何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和应用。

2023年8月31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修订)》,该项政策措施对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领域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65%。

2023年8月31日,广东省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此次共发行2年期和3年期两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中3年期专项债券为绿色债券,筹集资金将用于广州市污水防治项目建设。这也是广东省首次在澳门发行绿色债券。

2023年9月12日,海南省2023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完成簿记定价,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本次发行在品种上除延续去年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和蓝色债券外,还发行了中国境内地方政府首单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进一步丰富了离岸人民币债券品种。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以及海洋保护、环境监测修复、物种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

2023年9月13日,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第二次发行合共约200亿港元等值的社会责任债券。本次发债为亚洲最大规模发行的社会责任债券,也是首次由香港债券发行人同时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发行债券。

2023年9月2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举办绿色金融科技比赛,以推动香港银行业采用绿色金融科技方案,参赛方案的主题需包括:净零转型或转型规划;气候风险管理;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可持续发展或气候相关披露及汇报。

2023年10月4日,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第六届年度论坛“驱动低碳转型迈向净零未来”在香港举行,论坛积极探讨如何运用香港科创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的绿色金融合作。

2023年10月15日,《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正式印发,该评估指引于10月20日起施行,是国内首个针对绿色投资评估制定出台的指引性文件。

2023年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支持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融资租赁,争取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2023年10月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四届“全球绿色金融奖”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央结算公司绿色债券担保品管理服务项目凭借较高的项目创新性、可持续性以及行业贡献度从众多机构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

2023年10月31日,深圳排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开展两地碳市场联通合作,探索气候投融资发展新模式,致力共建惠及整个湾区的碳普惠体系,并以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的区域性金融生态圈为合作目标,助力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年11月28-29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颁布三周年暨绿色金融2023年度论坛”系列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总结展望深圳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发展实践,并勾勒大湾区绿色发展新蓝图。

2023年12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研讨会,探讨低碳科技及绿色金融科技在香港和内地的净零转型中的角色及如何推动技术广泛应用。同时研讨会上举行绿色金融科技比赛颁奖典礼,获奖方案包括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汇报与分析系统,以及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实体风险评估的工具。

2023年12月20日,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广州召开。会议举行了粤信融“绿美广东产融对接”专区上线启动仪式暨首批项目入库发布仪式。据“粤信融”征信平台统计,截至2023年12月19日,“绿美广东产融对接”首批入库项目达81个,来自12个地市,拟计划融资总额216.03亿元,将充分发挥金融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的支持作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专栏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

2023年8月2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与路线图》),《规划与路线图》在全面梳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将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与管理”“碳减排与协同降碳”“碳清除”“市场化机制”四个标准子体系,并提出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修订建议共187项。

绿色金融方面的标准包括: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绿色金融统计与共享标准,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障标准。

【专栏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

2023年12月13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以下简称《指标要求》),并于2024年1月1日实施。

《指标要求》旨在遵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色,为深圳市金融机构提供规范化、可操作的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信息填报标准,助力规范深圳市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披露行为。指标体系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对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实践情况的全面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针对200余类绿色项目的40余个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该指标体系在刻画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方面得到了有效验证,在绿色投融资领域具有普遍应用性,金融机构可参考指标体系按照绿色项目所属行业对应指标披露环境效益信息,可循序渐进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规范化。

后续可在深圳实践基础上拓展运用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深圳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行示范作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及共建奠定试点基础。

【专栏三】香港特区政府发售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

2023年2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作为首批以香港法律为管辖法律的代币化债券,本次发行充分展示了香港在债券创新发行方面的金融科技优势、灵活便利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年8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债券市场代币化》,详细总结发售全球首批代币化绿色政府债券的经验做法,并概述推动代币化技术在香港债券市场更广泛应用的进一步规划。代币化绿色债券发行在操作中分为非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的(链下)流程和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的(链上)流程,并保留了传统债券发行的部分元素。在代币化流程前,簿记建档在链下进行,CMU以数字化平台的代币化登记处身份,在链上创建代表代币化债券智能合约。已进驻数字化平台的分销商可以通过批准转换代币化证券账户余额及现金代币的指令,参与数字化平台上的认购流程。在发行日,每家承销商安排向CMU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账户转入与其认购金额相等的链下法定货币现金。

【专栏四】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

2023年11月1日,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下称《规划》,图1),这是澳门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总体目标: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产业,努力构建符合澳门实际、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现代金融业方面,澳门将深化跨境金融协作,包括:整合合作区资源支持澳门债券市场发展;加强合作区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争取扩大澳资金融机构跨境经营空间;提升澳门与合作区金融市场的协同性;争取在合作区实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政策。(转自中央结算公司网站)

注:

1.本报告所指广东省包括广东省广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8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统计不包含深圳。深圳绿债规模单独统计,香港和澳门绿债规模分别统计。下文保持相同统计口径。

2.本报告统计时间为2023年度,广东和深圳绿色债券规模统计口径分为“投向绿”和“贴标绿”,“投向绿”债券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这三项规则要求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不低于贴标绿债规定要求的债券。“贴标绿”债券是指经官方认可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投向绿”债券口径包含“贴标绿”债券。如无特别说明,广东和深圳绿色债券规模统计口径为“投向绿”债券。目前尚未识别香港、澳门地区的“投向绿”债券,本报告仅统计香港、澳门发行的公募绿色债券,发行人在发行通函或定价文件中承诺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并通常开展外部评审。香港、澳门地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通过将发行币种采用年度央行平均汇率中间价换算为人民币统计得出。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

3.本报告中的行业分类数据来源于中债Dr.Quant金融终端。

4.年度存续期债券范围筛选发行日期为当年4月30日之前,到期日为上年4月30日之后的债券。

5.绿债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必选指标披露得分+可选指标披露得分+募投项目基本信息披露得分。没有披露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完整度得分为0。打分结果仅代表信息披露完整度,不代表债券的绿色程度。

6.对未披露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按已披露债券的单位资金平均环境效益测算。

7.环境效益估算值=环境效益披露值/已披露环境效益的样本数占比。2023年大湾区“投向绿”债券和港澳绿色债券中披露了环境效益信息的只数占比44.44%。以二氧化硫削减量指标为例,二氧化硫削减量披露值合计约为459.62吨/年,披露了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只数占比为44.44%,二氧化硫削减量估算=459.62/44.44%=1034.25吨/年。

8.仅统计开展2023年存续期披露的绿色债券。

责任编辑:赵思远

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与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3〕41号)提出,支持合作区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港澳互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鼓励合作区内企业利用港澳平台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进行认证及融资。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政策动态

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分析

(一)绿色债券市场总览

(二)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三)绿色债券行业分布

(四)绿色债券期限统计

三、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

(一) 大湾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二)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三)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展的建议

(一)以发行创新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创新

(三)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建设推广

(四)推动大湾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扩容

附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年度大事记

【专栏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

【专栏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

【专栏三】香港特区政府发售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

【专栏四】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

摘 要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持续深化发展,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起到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在绿色债券规模和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债券发行和金融科技应用方面积极开展创新。

本报告结合广东、香港、澳门的区域特色,从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发行情况及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绿色债券发行情况方面,报告从发行规模、品种结构、期限结构、行业分布等统计维度,全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方面,报告从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角度,测算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对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信息披露完整度开展对比分析。最后,报告结合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绿色债券发展的最新实践提出发展建议,鼓励大湾区绿色债券积极开展发行创新和科技创新,构建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指标体系标准,加强大湾区绿色债券标准的国际交流,推动大湾区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政策动态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不断深化,在支持绿色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较大贡献。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动态主要集中在发展绿色金融、蓝色金融、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标准规范化建设等四方面,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建设。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2023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产权激励、资源利用、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机制。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与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3〕41号)提出,支持合作区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港澳互认,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鼓励合作区内企业利用港澳平台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进行认证及融资。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丰富环境权益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

二是通过蓝色金融推动海洋经济发展。《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明确提出,实施“金融海洋”工程,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融资政策。2023年9月,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鼓励发行ABS、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2023年11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规划资源规〔2023〕9号),提出积极推进海洋领域标准制定工作,加大涉海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发挥海洋产业基金作用,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深化绿色金融行业和披露标准建设。2023年5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绿色分类框架原型》讨论文件,并广泛征求市场反馈意见,为香港金融业制定绿色分类目录奠定基础。2023年10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深金监规〔2023〕3号),明确深圳地区金融机构需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风险与效益情况开展投资前评估和投资后管理。2023年12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DB4403/T400—2023),为深圳地区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活动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发挥深圳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行示范作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及共建奠定试点基础。

四是支持转型金融,助力低碳转型发展。《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粤办函〔2023〕35号)提出,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支持金融机构为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2023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银行业机构净零转型规划,以增强银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促进转型金融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分析

(一)绿色债券市场总览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绿债市场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中债绿债数据库”),广东(不含深圳)、深圳、香港、澳门12023年共发行绿色债券2280只,规模共计4483.9亿元。其中,公募债券238只、共4355.1亿元,私募债券42只、共128.9亿元。相较于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实现发行规模和数量的双增长;其中,发行规模增长19.9%,发行只数增长31.5%。

从区域发行规模来看,广东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最大,达1640.8亿元,在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占比达36.6%;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1390.8亿元,跃居大湾区第二,占比为31%;深圳和澳门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1219.4亿元和233亿元,占比分别为27.2%和5.2%,占比相较于往年均有所下滑。

从区域发行数量来看,广东绿色债券发行数量最多,为124只,其次为深圳90只,香港和澳门新发行绿色债券只数分别为48只和18只。

图1 大湾区绿色债券2023年发行统计

图2 大湾区绿色债券2023年发行规模占比

1.广东

2023年,广东发行“投向绿”债券124只,规模1640.8亿元。其中“贴标绿”债券发行64只,规模385.7亿元。从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看,广东2023年绿色债券发行相较于2022年有所上升,自2019年以来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图3 广东“投向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图4 广东“贴标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2.深圳

2023年,深圳发行“投向绿”债券90只,规模1219.4亿元。其中“贴标绿”债券发行22只,规模105.7亿元。从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看,深圳2023年绿色债券发行相较于2022年有所回落,“贴标绿”债券回落较为明显。

图5 深圳“投向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图6 深圳“贴标绿”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3.香港

2023年,香港发行绿色债券48只,规模1390.8亿元。2023年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数量相较于2022年均有所下降,且近三年呈现下降趋势。

图7 香港绿色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4.澳门

2023年澳门发行绿色债券18只,规模233亿元,相较于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债券只数均有所上升,但单只债券平均发行规模近三年连年下降。

图8 澳门绿色债券各年发行统计

(二)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从债券品种构成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品种构成分布较为均衡,其中政府债券、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占比较高。“贴标绿”口径下,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占比较高,构成主流发行品种;此外,有少量的资产证券化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

图9 大湾区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从区域债券品种构成来看,广东绿色债券中地方政府债券是最主要的发行品种,深圳绿色债券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占比最高,香港绿色债券中金融债券发行占比超过半数,澳门绿色债券中公司债券发行占据大多数。

1.广东

在广东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中,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3.2%;其次为短期融资融资券,占比30.2%。其中,在广东发行的“贴标绿”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9.1%;其次为金融债,占比为31.1%。

图10:广东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2.深圳

在深圳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中,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34.3%;其次为中期票据,占比23.4%。其中,在深圳发行的“贴标绿”债券中,中期票据发行规模最大,占比43.9%;其次为公司债券,占比33.9%。

图11:深圳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3.香港

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债券中,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50%;其次为政府债券,占比29.3%。

图12:香港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4.澳门

在澳门发行的绿色债券中,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占比89.3%,其次为政府债券,占比8.6%。

图13:澳门绿色债券品种构成(%)

(三)绿色债券行业分布3

从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主要来自公共事业、金融业和仓储邮政业。“贴标绿”口径下,金融业发行债券规模占比最高,超过半数;其次为公共事业。

从区域发行人行业分布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广东、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来自公共事业、交通运输事业;“贴标绿”口径下,广东、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来自金融业;香港绿色债券中,金融业发行债券规模占比超过半数;澳门绿色债券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高。 

图14 大湾区绿色债券行业分布(%)

1.广东

广东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多元,在“投向绿”债券发行人中,公共事业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33.2%,交通运输业次之,发行规模占比33%。其中,在广东“贴标绿”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65%,公共事业次之,发行占比为6.8%。

图15:广东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2.深圳

深圳“投向绿”债券发行人中,交通运输业发行占比最高,为44.6%,其次为电热气水供应业,发行占比为25.1%。其中,在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占比最高,为66.1%,建筑业次之,占比10.8%。

图16: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3.香港

在香港绿色债券发行人中,金融业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达52.2%,主要是商业银行;其次是公共事业,发行规模占比达29.3%,主要是香港特区政府。

图17:香港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4.澳门

在澳门绿色债券发行人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达54.1%,主要是城投企业;其次为金融业,发行规模占比为18.5%。

图18:澳门绿色债券发行人所属行业分布(%)

(四)绿色债券期限统计

从期限构成来看,“投向绿”口径下,大湾区绿色债券以中短期限为主,1-3年和1年以下的债券发行占比最高。“贴标绿”口径下,1-3年的债券发行占比超过75%,是市场中最主流的债券期限。

图19:大湾区绿色债券期限结构统计(%)

1.广东

在发行期限上,广东“投向绿”债券期限结构较为均衡,1年及以下债券期限占比最高,为31.3%;其次为10年以上的债券,发行占比为31%。其中,在广东发行的“贴标绿”债券中,期限1-3年(含3年)债券占主导地位,发行占比为60%;其次为10年以上债券,占比为18%。

图20:广东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2.深圳

深圳“投向绿”债券期限以中短期限为主,其中1年及以下的债券发行占比最高,为35.8%;其次为5-10年(含10年)债券,发行占比24.4%。其中,在深圳发行的“贴标绿”债券期限主要集中分布在1-3年(含3年),占比高达77.8%。

图21:深圳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3.香港

香港绿色债券期限主要为短期限,1-3年(含3年)债券发行规模占比最高,为77.4%;其次为3-5年(含5年)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为11.2%。

图22:香港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4.澳门

澳门绿色债券期限较为单一,只有2年期和3年期两种期限。其中3年期债券的占比最高,为80.6%;其次是2年期债券,占比为19.4%。

图23:澳门绿色债券发行期限统计(%)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是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已逐渐受到大湾区市场各参与机构的重视。大湾区绿色债券参照国内或国际规定、标准开展环境效益披露,存在各区域披露要求不一致,披露情况复杂的特征。本报告对大湾区绿色债券发行前和存续期信息披露情况开展研究分析,为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大湾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参照的信息披露标准存在差异。披露项目行业分类方面,广东及深圳绿色债券发行人遵循境内债券市场要求,主要依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绿债支持目录》)披露绿色债券募投项目的行业分类。港澳方面主要参照《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标准》等国际行业规则提出的行业分类来披露绿色项目所属行业,部分发行人也参照《绿债支持目录》进行披露。

披露环境效益指标方面,目前广东及深圳参照境内绿色债券发行监管政策要求,区域未出台明确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定。2021年4月,中央结算公司基于《绿债支持目录》四级行业分类,在全市场率先推出中债绿色指标体系,为发行人开展标准化、定量化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规范。在此基础上,相关金融行业标准正在加快形成。2023年11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基于《绿债支持目录》三级行业分类,发布《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作为信用债券行业指导规则,以提升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透明度。港澳绿色债券发行人披露指标具有自愿性和自主性,主要参照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影响报告统一框架》(Harmonized Framework for Impact Reporting)进行环境效益信息披露。

(二)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考虑到境内“贴标绿”债券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下文主要对“贴标绿”口径下的大湾区绿色债券开展分析。

1.披露环境信息的债券只数占比

发行前披露占比:2023年,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大幅领先于港澳。广东“贴标绿”债券披露占比最高,为96.7%,其次为深圳78.6%,而香港、澳门绿色债券的披露只数占比仅为31.3%和5.6%。对比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绿色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均有所提升。

图24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发行前披露债券只数占比(%)

存续期披露占比:大湾区各区域2023年存续期债券数量为215只4,相较于2022年均有所增加。其中香港债券数量最多,为212只;其次为广东存续期95只,深圳存续期债券65只,澳门存续期债券34只。

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存续期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占比较高,均超过60%;香港、澳门绿色债券披露占比较低,分别为42.9%和32.4%。对比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绿色债券存续期环境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均有所下降。

图25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存续期披露债券只数占比(%)

2.大湾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

结合中债绿色指标体系,对大湾区2023年发行的“贴标绿”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进行评分5。总分由核心得分项(满分100分)和附加得分项(满分20分)构成,其中核心得分项包括环境效益必填指标披露得分与募投项目基本信息披露得分,附加得分项为环境效益选填指标披露得分。

发行前披露完整度评分: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明显高于港澳绿色债券。深圳得分最高,为78.7分,其次为广东72.1分;港澳平均得分均不超过15分,相比广东、深圳差距较大。相较于2022年,2023年广东、深圳“贴标绿”债券和澳门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小幅上升,香港略微下降。

图26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发行前披露完整度评分

存续期披露完整度评分:四地存续期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评分接近,核心得分均在30-40分左右。澳门绿色债券平均披露完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香港和广东,深圳评分略低。相较于2022年,广东、深圳和澳门绿色债券评分在2023年小幅下降,香港则略微上升。

图27 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存续期披露完整度评分

3.存续期与发行前对比

从整体披露情况看,发行前广东、深圳的披露占比和披露完整度评分均高于港澳;存续期广东、深圳的披露占比仍然领先港澳,但广东、深圳披露完整度评分则略低于港澳。从各自披露结构上看,广东、深圳发行前环境效益披露情况整体好于存续期,港澳则相反,存续期环境效益披露情况显著优于发行前。综合披露占比和披露完整度评分,大湾区在发行前和存续期的环境效益披露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存续期披露的提升空间更大。

(三)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贡献

1.发行前环境效益贡献

根据已披露的绿债发行前环境效益数据估算6,2023年,大湾区公开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预计每年可支持碳减排量约445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182万吨标煤,节能量18万吨标煤,二氧化硫削减量1034吨,氮氧化物削减量961吨,为大湾区绿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详见表1)。

表1 2023年大湾区绿色债券发行前环境效益估算表

2.存续期环境效益贡献

从存续期数据8维度看,大湾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在2023年存续期共支持碳减排量约477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127万吨标煤,节能量25万吨标煤,污水处理量7亿吨,固体废物处理量2.1亿吨,水资源循环利用量0.6亿吨,建设绿色建筑204万平方米(详见表2)。大湾区绿色债券存续期与发行前披露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存在差异,发行前主要披露降碳类和减污类指标,而存续期除这两类指标外还主要披露资源综合利用类和其他定量类指标。

表2 2023年大湾区绿色债券存续期环境效益估算表

3.发行前与存续期环境效益贡献对比

本报告选取开展2023年存续期披露的绿色债券作为分析对象。从环境效益数据整体情况来看,大湾区绿色债券在存续期披露的环境效益数值水平为发行前预估水平的63%。从环境效益披露指标数量看,41%的环境效益指标存续期披露值高于发行前。其中,污水处理量、固体废物处理量、绿色建筑面积、替代化石能源量、碳减排量等指标存续期数值高于发行前,但生化需氧量削减量、总氮削减量、绿化面积、清淤量等指标存续期披露数值低于发行前水平。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发展的建议

(一)以发行创新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高质量发展

深化地方政府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丰富境外中国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期限结构,推动绿色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发行创新。探索境内市场发行绿色政府债券路径,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项目,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鼓励大湾区企业发行绿色熊猫债、自贸债、点心债和莲花债等,助力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双向互动。开展绿色主题债券创新,发行气候、蓝色、生物多样性主题债券,探索将绿色主题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一带一路等元素相结合,促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大湾区绿色债券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创新

建设大湾区一体化的绿债信息披露平台,通过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技术开展环境效益信息披露,促进绿债数据的有效整合和信息共享。探索数字债券在绿色领域的应用场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环境效益数据的可追溯和可跟踪。推动金融科技在绿色债券跨境交易、担保的应用,提升绿色债券的交易效率和流动性。探索采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在环境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三)推进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建设推广

构建统一的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编制《大湾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鼓励大湾区发行人先行先试,推动成为三地政府相关制度规范的配套标准。加强建设粤港澳三地绿色金融生态圈,构建绿色债券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与绿色债券相关境外自律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沟通交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绿色债券披露标准的对话交流,提升大湾区绿债指标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四)推动大湾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市场扩容

加快研究制定具有大湾区特色的转型金融活动目录,结合产业转型发展具体需求,明确界定转型金融支持行业。聚焦大湾区高碳排放行业,鼓励转型主体积极发行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助力实现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出大湾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披露标准,搭建转型债券数据库,集中收录、展示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构建对高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出台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补贴政策。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搭建大湾区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推动大湾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附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年度大事记

2023年1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57.5亿美元等值的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绿色债券。本次三币发行为亚洲最大的ESG债券发行。

2023年2月14日,珠海农商银行成功为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开立熊猫债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该债券是“熊猫债新规”施行后全国首笔在交易所市场非公开发行的绿色熊猫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境内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2023年2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

2023年2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指出完善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机制。

2023年3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丰富环境权益融资模式挖掘绿美生态经济价值。

2023年4月12日,澳门金融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及澳门银行公会合办“绿色金融专题研讨会”。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致辞时表示将探讨建立统一绿色债券认证标准,促进在澳门开展绿色投融资活动,完善绿色金融生态圈。澳门银行公会主席叶兆佳致辞时则表示,澳门银行业界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持续丰富澳门绿色金融业态。会议围绕澳门绿色发展、区内及环球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监管趋势、标准及认证制度、气候变化与企业管治开展交流。

2023年4月14日,香港交易所(联交所)就建议优化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征询市场意见。联交所建议规定所有发行人在其ESG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以及推出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气候准则的新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2023年4月2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二轮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指引。在参考了2021年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试验计划所得的经验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优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以全面评估机构的气候风险承担,并进一步提升机构管理气候风险的能力,主要改进范畴涵盖气候情景、假设、评估方法和汇报要求等方面。

2023年4月24日,由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联合举办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合作”主题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七个工作组的重要工作成果及进展,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绿色科技工作组作为新成立的工作组,将通过建立绿色科技加速器,支援绿色科技企业和专项技术的研发,推动大湾区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培育绿色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

2023年5月8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有效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推广绿色信贷产品,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清洁生产重点项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

2023年5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绿色分类框架原型》讨论文件,并征求市场反馈意见。该绿色分类框架概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有关香港本地绿色分类框架的设想。香港金融管理局希望绿色分类框架可以得到香港市场的广泛适用,探索建立适合香港、接轨内地和国际的绿色分类框架,为金融产品和投资的环境可持续性分类与标记提供标准化参考。

2023年8月7日,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公布其重点工作范畴,以进一步推广及巩固香港作为领先可持续金融枢纽的角色。一是与全球标准保持一致,建立世界级监管制度;二是透过金融生态系统的技能培训、数据提升和技术创新,增强香港的活力和竞争力,以推动经济的净零转型;三是发展具活力、可信赖的市场及多样化的产品,以引领更多资本流向净零转型。

2023年8月17日,2023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揭幕,分论坛积极讨论了从加强粤港澳三地环保政策衔接、标准融合、项目合作等角度促进绿色经济合作,加强绿色经济与科技融合发展等主题。

2023年8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峰会”在澳门举行,会议积极探讨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成功案例,及如何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和应用。

2023年8月31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修订)》,该项政策措施对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领域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65%。

2023年8月31日,广东省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此次共发行2年期和3年期两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中3年期专项债券为绿色债券,筹集资金将用于广州市污水防治项目建设。这也是广东省首次在澳门发行绿色债券。

2023年9月12日,海南省2023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完成簿记定价,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本次发行在品种上除延续去年发行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和蓝色债券外,还发行了中国境内地方政府首单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进一步丰富了离岸人民币债券品种。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以及海洋保护、环境监测修复、物种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

2023年9月13日,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第二次发行合共约200亿港元等值的社会责任债券。本次发债为亚洲最大规模发行的社会责任债券,也是首次由香港债券发行人同时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发行债券。

2023年9月2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举办绿色金融科技比赛,以推动香港银行业采用绿色金融科技方案,参赛方案的主题需包括:净零转型或转型规划;气候风险管理;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可持续发展或气候相关披露及汇报。

2023年10月4日,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第六届年度论坛“驱动低碳转型迈向净零未来”在香港举行,论坛积极探讨如何运用香港科创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的绿色金融合作。

2023年10月15日,《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正式印发,该评估指引于10月20日起施行,是国内首个针对绿色投资评估制定出台的指引性文件。

2023年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支持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融资租赁,争取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2023年10月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四届“全球绿色金融奖”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央结算公司绿色债券担保品管理服务项目凭借较高的项目创新性、可持续性以及行业贡献度从众多机构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

2023年10月31日,深圳排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开展两地碳市场联通合作,探索气候投融资发展新模式,致力共建惠及整个湾区的碳普惠体系,并以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的区域性金融生态圈为合作目标,助力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年11月28-29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颁布三周年暨绿色金融2023年度论坛”系列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总结展望深圳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发展实践,并勾勒大湾区绿色发展新蓝图。

2023年12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绿色及可持续银行研讨会,探讨低碳科技及绿色金融科技在香港和内地的净零转型中的角色及如何推动技术广泛应用。同时研讨会上举行绿色金融科技比赛颁奖典礼,获奖方案包括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汇报与分析系统,以及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实体风险评估的工具。

2023年12月20日,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广州召开。会议举行了粤信融“绿美广东产融对接”专区上线启动仪式暨首批项目入库发布仪式。据“粤信融”征信平台统计,截至2023年12月19日,“绿美广东产融对接”首批入库项目达81个,来自12个地市,拟计划融资总额216.03亿元,将充分发挥金融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的支持作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专栏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

2023年8月2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与路线图》),《规划与路线图》在全面梳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将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与管理”“碳减排与协同降碳”“碳清除”“市场化机制”四个标准子体系,并提出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修订建议共187项。

绿色金融方面的标准包括: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绿色金融统计与共享标准,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障标准。

【专栏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

2023年12月13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以下简称《指标要求》),并于2024年1月1日实施。

《指标要求》旨在遵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特色,为深圳市金融机构提供规范化、可操作的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信息填报标准,助力规范深圳市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披露行为。指标体系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对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实践情况的全面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针对200余类绿色项目的40余个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该指标体系在刻画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方面得到了有效验证,在绿色投融资领域具有普遍应用性,金融机构可参考指标体系按照绿色项目所属行业对应指标披露环境效益信息,可循序渐进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规范化。

后续可在深圳实践基础上拓展运用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深圳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先行示范作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及共建奠定试点基础。

【专栏三】香港特区政府发售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

2023年2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成功发售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作为首批以香港法律为管辖法律的代币化债券,本次发行充分展示了香港在债券创新发行方面的金融科技优势、灵活便利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年8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香港债券市场代币化》,详细总结发售全球首批代币化绿色政府债券的经验做法,并概述推动代币化技术在香港债券市场更广泛应用的进一步规划。代币化绿色债券发行在操作中分为非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的(链下)流程和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的(链上)流程,并保留了传统债券发行的部分元素。在代币化流程前,簿记建档在链下进行,CMU以数字化平台的代币化登记处身份,在链上创建代表代币化债券智能合约。已进驻数字化平台的分销商可以通过批准转换代币化证券账户余额及现金代币的指令,参与数字化平台上的认购流程。在发行日,每家承销商安排向CMU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账户转入与其认购金额相等的链下法定货币现金。

【专栏四】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

2023年11月1日,澳门特区政府发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下称《规划》,图1),这是澳门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总体目标: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产业,努力构建符合澳门实际、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现代金融业方面,澳门将深化跨境金融协作,包括:整合合作区资源支持澳门债券市场发展;加强合作区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争取扩大澳资金融机构跨境经营空间;提升澳门与合作区金融市场的协同性;争取在合作区实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政策。(转自中央结算公司网站)

注:

1.本报告所指广东省包括广东省广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8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统计不包含深圳。深圳绿债规模单独统计,香港和澳门绿债规模分别统计。下文保持相同统计口径。

2.本报告统计时间为2023年度,广东和深圳绿色债券规模统计口径分为“投向绿”和“贴标绿”,“投向绿”债券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这三项规则要求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不低于贴标绿债规定要求的债券。“贴标绿”债券是指经官方认可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投向绿”债券口径包含“贴标绿”债券。如无特别说明,广东和深圳绿色债券规模统计口径为“投向绿”债券。目前尚未识别香港、澳门地区的“投向绿”债券,本报告仅统计香港、澳门发行的公募绿色债券,发行人在发行通函或定价文件中承诺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并通常开展外部评审。香港、澳门地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通过将发行币种采用年度央行平均汇率中间价换算为人民币统计得出。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

3.本报告中的行业分类数据来源于中债Dr.Quant金融终端。

4.年度存续期债券范围筛选发行日期为当年4月30日之前,到期日为上年4月30日之后的债券。

5.绿债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必选指标披露得分+可选指标披露得分+募投项目基本信息披露得分。没有披露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完整度得分为0。打分结果仅代表信息披露完整度,不代表债券的绿色程度。

6.对未披露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按已披露债券的单位资金平均环境效益测算。

7.环境效益估算值=环境效益披露值/已披露环境效益的样本数占比。2023年大湾区“投向绿”债券和港澳绿色债券中披露了环境效益信息的只数占比44.44%。以二氧化硫削减量指标为例,二氧化硫削减量披露值合计约为459.62吨/年,披露了环境效益信息的债券只数占比为44.44%,二氧化硫削减量估算=459.62/44.44%=1034.25吨/年。

8.仅统计开展2023年存续期披露的绿色债券。

责任编辑:赵思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